草原主题
1. 《草原》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草原》主要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中心是表现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各民族的团结。
《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人教版新课标(老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课和教育部统编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课。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依次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与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的刻画,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老舍的“舍”就是取的他的姓“舒”,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2. XP经典草原主题
已经发过去了,不知道能行不。
3. 坝上草原的主题
以“走进绿色、相约草原”为主题的张家口坝上草原旅游月,于每年的7月-8月在河北张家口坝上草原举行。
该旅游节由河北省旅游局、张家口市政府主办,张家口市旅游局、张北县政府等机构承办。位于坝上的河北省张北县不失时机地推出草原旅游节,意在开发利用当地的草原生态资源和元中都历史文化资源,推出草原特色品牌,全力打造华北又一避暑胜地。
坝上草原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俗称“坝上”)。这里平均海拔一千四百到一千六百米,夏季气候凉爽,境内生态系统完善的中都草原是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组成部分和精华,依托蓝天白云、绿草如茵、树木森然的自然景观,是天然的避暑胜地和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这里也是农耕文化和畜牧文化的融汇地,一三0七年建立的元中都与大都(北京)、上都(蓝旗)齐名,元代中都遗址曾被列入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张北县立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把草原生态文化研究贯穿于旅游开发的始终,大草原特色牌,唱中都文化戏,全县草原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张北县成规模旅游景点达十一处,年接待游客十五万人次。
为了集中展现坝上草原旅游的独特魅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现代理念的旅游文化品牌,河北省、张家口市和张北县有关部门联手推出了坝上草原旅游月。旅游月期间,主办者将举行大型篝火、焰火晚会和蒙族歌舞、地方戏、马术、摔跤等表演,以及旅游商品展示、旅游项目洽谈等活动,促进坝上经济发展。
4. 课文题目是草原,但文章只有第一段和第二段写了草原景色,这样是否偏离了主题
没有偏离主题。
原因:一二节描写的是草原的美丽风光,首先奠定了草原“风光美”的美好基调,进而层层递进,写出了人情美和民俗美。这样写是为了告诉读者:草原的美是包括许多方面的。
《草原》是现代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5. 课文题目是《草原》,但文章只有第一段和第二段写到了草原景色,这样是否偏离了主题请发表你的见解。
没有偏离主题。
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写的是草原的美丽风光,首先奠定了草原“风光美”的美好基调,进而层层递进,写出了人情美和民俗美,使得文章更加优美和谐,深化了主题思想。也为了告诉读者:草原的美是包括许多方面的。
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5)草原主题扩展阅读
《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文章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6. 求草原为主题的歌曲
要说稍微老点的:就德德玛,腾格尔等老前辈的吧。要说流行点的,我推荐凤凰传奇的,有挺多关于草原的歌曲。
7. 以"我心目中的草原″为主题设计一段开场白
娇键的雄鹰自由的飞翔,百灵鸟欢快地唱歌。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版马驹蹦蹦跳跳地欢权撒,跟着马群从这里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