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网查重 » 论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制度知网

论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制度知网

发布时间: 2021-03-31 00:01:48

Ⅰ 求一篇城市规划方面的论文

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 论文 摘要: 当前,城市设计已成为规划界、建筑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可谓百家争鸣,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在实践上,从南到北,全国上下,各种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如雨后春笋,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竞赛、招标项目,更是把“城市设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使“城市设计”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城市设计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 当前,城市设计已成为规划界、建筑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可谓百家争鸣,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 在实践上,从南到北,全国上下,各种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如雨后春笋,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竞赛、招标项目,更是把“城市设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使 “城市设计”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城市设计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又由于城市设计自身兼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双重属性,并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定理论与方法,因此,城市设计“独立”的呼声日渐高涨。 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城市设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说法,在学科体系中把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并列等同; 同时,大量以“X X X城市设计”命名的工程项目及设计成果不断涌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重视城市设计的思想正日益深人人心,这对提高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质量、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无疑是十分有益的;然而另一方面,如果缺乏深人的思考和研究,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独立于城市规划之外,不但不利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完善,还可能导致城市设计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反而不利城市设计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明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理顺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才能切实达到指导城市建设的目的。 应该说,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直都有着难舍难分的渊源关系。 从历史发展看,工业革命以前及其早期的很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城市设计活动,可见,对于那一时期而言,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是同一行为的不同表述而已;即使是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也与城市规划难分你我。现代城市设计论的倡导者沙里宁最初建议:“。,。…为了分析中避免引起误解,谈到城市的三维空间概念时,就避免使用‘规划’改用‘设计’这个名词……一,在不涉及到所讨论的问题时,同意接受‘规划’这个通称。” 由此可知,城市设计最初是承担了城市规划中某一领域(三维空间)或某一部分的工作,并为了把该部分工作加以强调而作的用词上的规定,目的是为了提起人们对该部分工作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分工,引起了城市空间设计的削弱,导致城市空间整体环境质量逐渐下降。人们为克服这一弊端,提出了城市设计的概念,使城市设计工作得到了恢复与发展。1965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出版的《城市设计—城镇建筑》一书中也提到,今日我们不得不使用城市设计(UrbanDesign)这个词汇, (与传统的城市设计Civ-ic Design相区别—笔者注),但“城市设计概念的建立,并非要去创造一个新的分离的领域,而是要防止这一基本的环境问题被忽视或丢弃。”可见,城市设计概念的提出,不是为了创建一个全新的学科,而是为了唤祝人们对环谙问颗的羊汁,为了恢复城市规划本身具有却被长期忽视的塑造、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职能,从而使城市规划更好、更全面地为城市建设服务。 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也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 城市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必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没有“纯二维”的规划,而且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也必须最终投映在土地和空间中才能得以实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 可见,它们之间交叉、重叠的领域涵盖了城市建设系统各个方面,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之中。规划的平面布局图,也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 另一方面,对城市空问的塑造与安排,又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从而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反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脱节,其交又的部分必不能取得统一,出现设计和规划之间改动很大的现象,造成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的浪费;如果不进行改动,两个不同的方案对于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块而言在实际中根本无法操作实施,规划设计的方案只能落个“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结果。当前很多地方都是在还没有进行规划之前,就委托进行“城市设计”,这种没有规划原则指导的“城市设计”最终也只能停留在漂亮的模型和图纸上,很难说有多少现实意义。 另外,从我国的城市规划的实践来看,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也一直是融合在一起、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可概括为: 本世纪初学欧美,50年代学前苏联,80年代以来学欧美与建构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并存(60^-70年代断层,无规划)。无论哪个时期,在规划程序上始终以总体规划设计(含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设计进行阶段划分,如果“设计”观念不在全过程体现就无法达到整体效果上的完美。而且,在我国以往的规划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注重物质形态规划、对可行性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对成果的评价也往往是认为图纸画得越漂亮,设计水平就越高;我国现行的规划教育体制仍未能突破形态规划的传统,使得学生对“形体”、“造型”的设计产生偏爱,而缺乏对理论研究的关注和热情。 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无论从实践发展,还是从对规划的认识、规划的过程以及教育体制上,在对形体方面的关注不是提得不够,而是提得过多了,这与西方国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识之士早就开始呼吁:“超越形态规划”、“少些表现、多些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的独立性,很可能是为形体规划论打起了一把保护伞,使我们又回到只注重物质形态规划的老路上去,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城市规划设计”一词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程,规划和设计相结合,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对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安排布局与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密不可分的指导城市建设的两个方面,若人为地将其分开,必然产生众多的、难以解决的矛盾。 城市设计只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走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充分发挥其空间景观环境塑造的职能,才能真正实现设计价值观从以规划师为主体向以使用者为主体的转变。城市规划应将城市设计作为自己学科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城市设计纳人统一的城市规划过程,不仅因为它们所处理的内容和对象相接近或者衔接得非常紧密而无法明确划分开来,而且还完善了城市规划对城市社会整体的把握,同时也符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实际。 即使在西方,60 年代以后城市设计的发展也并不是废弃了城市规划,而恰恰是城市规划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向两个方向转移:一个是以Zoning为代表的法规文本体系的制定和执行,另一个就是以人为中心,通过城市空间环境塑造提高人们生活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城市设计。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设计才有可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紧密结合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辅相承,共同为城市建设服务。只有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兼顾各方面的效益,使城市建设大系统达到最优化。

Ⅱ 北京城市保持与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北京城市保持与发展的基本原则是:需要遵循公共利益优先、公平正义和以人为本三大基本伦理原则。
城市规划应遵循三大基本伦理原则: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城市建设,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城市规划界,亚里士多德有一句话被反复提起:“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段话集中反映了城市生活中满足人类生活目标的最珍贵价值,一切为了人的美好生活,是城市规划最根本的伦理追求,离开了使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任何城市都将失去城市发展本身的意义。
10月13日,受济南市规划局邀请,在“城市之善,在其美好”城市规划的伦理审视专题讲座上,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秦红岭教授作了题为《城市之善,在其美好》的主题演讲,她认为,城市规划是一种伦理实践,在当前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对于“美好城市”、对于“好的城市规划”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标准,很多人甚至是许多规划人都缺乏深刻的体认与观念上的反思。而要回答与解决价值判断标准问题,就需要伦理学的介入。一切为了人的美好生活,是城市规划最根本的伦理追求,正确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引领作用,造就美好城市,需要遵循公共利益优先、公平正义和以人为本三大基本伦理原则。
公共利益优先
谈到如何明确公共利益,秦红岭认为,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和广泛性,其目的是使公众普遍受益。不能将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尤其是政府部门利益简单地画等号。公共利益具有客观性与社会共享性,可以通过公共物品的供给和公共服务的运作过程得以具体体现。关于城市规划中保障公共利益的伦理对策,一是健全以公众参与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利益诉求机制,完善公众参与规划的法律制度,借鉴国外公众参与的规划理论与实践,变事后参与为全过程参与、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变形式化参与为实质性参与,改变公众参与方式表面化、形式化的局面。二是加强规划行政机关的行政伦理建设。秦红岭认为,应有效推进城市规划师的职业伦理建设,使城市规划师真正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
公平正义是城市规划核心
关于城市规划中的公平与正义,秦红岭认为,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众多大城市及小城镇仍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这种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首先,实现规划正义应突出公平的价值目标。城市规划应围绕公平优先的思路进行制度创新,努力改善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问题,增加人民群众急需的城市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和城市发展政策两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其次,应注重对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另外,实现规划正义,不应忽视代际正义,注重代际公平。当代人在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还必须要兼顾后代人的延续需求。
以人为本规划城市
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应始终从人的现实生活需要出发,把普通人的价值放在首位,体现对普通人生活状况的全面关注。城市规划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为规划而规划,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是所有居住在其中的人的城市,这其中,既包括本地居民也包括外来人员,城市规划“以人为本”,应当是以城市中全体市民的利益为本。

Ⅲ 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方面 主要存在哪些现实问题

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承担了更多的社会事务职责,但社区的管理权力却未得到相应调整
各条线在社区各设一套班子,对社区服务建设总量不少,但因是"小而全",相互之间没有实现充分整合。如民政部门重视对老年人口的生活照料服务,卫生部门大力推进社区卫生康复治疗服务;文化部门提倡社区文化设施的充分使用,教育部门要求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卫生部门促进卫生保健的开展,计划生育部门开展对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服务等等。这些社区服务具有很大的共通性和重复性,这其实是旧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的矛盾在社区管理体制未得到充分完善时期的表现。对社区服务资源的优化整合,将是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发挥社区服务功能的关键问题。
二政府部门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经常性的"越位"问题
有些政府部门仍在行使本应由社区企业行使的职能,有些政府部门承揽和包办了许多本应由社会自治组织办理的事物,街道办事处直接领导和管理居民委员会工作的现象还较为普遍的存在,街道办事处还时常干预社会中介组织行使社会职能。
三社区管理工作人员队伍薄弱,整体专业化程度偏低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人员队年龄结构的不适应,绝大多数社区工作人员年龄偏大,老龄化现象严重。再是非专业化现象严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政府对城市居民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单位来实现的,居委会作为单位体制的补充,只管理单位体制以外的社会人员,它负有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功能还相对较少,工作比较简单,因而在居委会人员的任职资格方面,条件比较宽松,只要有热心,有时间和精力就基本上能够胜任居委会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对社区服务与管理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居委会成员的非专业化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对社区管理者的要求。
四城市社区管理缺乏经济基础
由于政府投入不够,基层社区缺乏有效经济来源,导致目前社区硬件设施普遍落后,严重制约了社区发展。许多地方的基层社区组织办公场所仅有几十平方米,办公条件简陋,更不用说兴建居民活动场所。硬件设施的落后影响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导致了"有项目缺硬件,想服务缺场所"的局面。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价值观、利益观发生了扭曲,居民公益事业参与度大大降低。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外,对居民缺乏教育、社区与居民关系疏远、缺乏科学参与机制以及缺少社区公共物品等都是其重要因素。
五对社区管理不重视,认识上有误区
目前,一些领导和基层工作者对新形势下社区工作的变化和社区建设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认识不足,有的甚至认为社区居委会无非就是多了两个字,工作性质还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在原来居委会的摊子上换了形式和说法。因此,社区建设工作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既无班子(领导班子),也没法子和房子。也有人认为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所需要做的事,于是以本地经济尚不发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差等理由为借口,工作始终务"虚"不务实,社区调整力度不大,社区建设投入小,各项工作迟迟无法落实。
三、解决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切实转变政府的社会职能,解决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问题
在社区建设中,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等都是政府的责任。这样说不等于社区中的社会事务都应由政府包揽,也并非意味着政府是这些管理和服务的唯一主体。事实上,政府在社区和整个社会领域中的职责和功能都是有限的,与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的分工合作是必然趋势。因此,转变政府的社会职能就意味着,一是将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社会职能和事务剥离出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者"委托管理"的方式,将那些社会事务转交给各类专业的非营利社会服务机构去运作和管理;一是解决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能缺位问题,如缺乏对社区居民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公共财政支持,忽视对居住在本社区的农民工社会权益的保护,以及对受虐儿童乞讨现象的放任等等。这里,笔者还想强调的是:政府在经济领域中转变自己的职能,实现"政企分开",让渡一些经济权力,会马上换来税收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但政府在社会领域中转变自己的职能,不仅意味着需要让渡部分控制社会、管理社会的权力,而且还需要大大增加对社会领域的投入。所以,政府社会职能转变的难度可能要远远大于经济职能的转变过程,监督、推动政府社会职能的转变应是全党和全社会的责任。
二构建合理有效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
在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社区居民事物服务所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反馈功能的监督保障机制。应当要把各种监督机制实行有机结合,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力求实现它们的合力,调动每一个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其成为社区治理的真正主体,形成群众监督的网络效应。(见图)。
图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结构图
三建立有效的权利监督机制
在提倡向社区放权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社区权力的良性运作,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否则就会出现权力的滥用等严重后果。构建科学的监督机制和权力平衡机制,这直接关系到整个社区的稳定和发展,也是维护广大居民利益、实现社区有效运作的重要保障机制。
在社区组织内部的监督上,应当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推选产生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通过召开会议等形式对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内其它工作机构以及政府各部门提出意见、建议,进行民主评议和实行社会监督,并向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和社区居委会反馈情况。同时,必须实行社区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的制度,增强社区管理的透明度,让社区居民及其他社区、政府等外界组织及时了解社区运行状况,监督社区管理者的管理成效,有利于社区之间的横向对比,激励社区工作的有序和高效开展。
在社区群众监督的层面上,要广泛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首先可以把媒体引进社区,利用媒体的网络效应,及时传递各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也揭露当中出现的问题、治理的弊端;其次,可以是聘用社区监察员,对社区各项事务进行规范化的监督,同时可以设立社区监督电话、社区留言板等,给居民创造便利的监督途径和条件。
四强化社区组织领导,营造共驻共建氛围
社区在传统的行政模式下形成的依赖式发展,致使其治理能力逐步减弱,积极性和创造性渐渐萎缩,尤其是社区的软环境建设方面更显薄弱。因此,加强社区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建设,更应成为当前社区管理的重中之重。要注意社区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实现专业化的社区服务管理。现代社区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社会分工愈益细化,因此,客观上就要求作为工作第一线的社区工作者素质要有一个大的提高。应当在政府指导下,依靠社会工作教育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岗的各级社区社会工作人员及管理者进行系统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同时各级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要积极吸收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投身于社区工作事业;还应参照发达国家地区的成功做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用适用于我国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制度,促进其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五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居民对社区的认知和认同
由于根深蒂固的中位意识和长期以来居委会的行政化色彩,多数居民把社区当成一级行政组织,认为跟自己没多大关系。因此,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如黑板报、标语、宣传栏、市民学校等,宣传有关城市社区建设的相关法律、文件,以及社区内的好人好事、与社区相关的重要消息。使居民明确社区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应是一个守望相助的共同体,以此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
六探索新的城市社区财力机制,为社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和物质支撑
城市社区建设,需要有稳定的资金保障和物质支撑。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对社区建设有一些投入,但与社区所承担的工作相比,还远不相适应。多数社区的办公场所相对简陋,办公设施和服务设施标准不高,社区干部的工作条件还较艰苦,待遇较低,客观上影响了社区总体服务水平的提高。长此下去不仅不利于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还会挫伤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些高素质人才就可能流失。为此、必须探索一种有利于形成社区组织的稳定财力来源的新的社区财力机制,使社区建设资金的来源多元化、制度化。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讨,影响城市社区管理的好坏有着许许多多的因素,本文只是提到重点几个,所以要探索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可以借鉴国外城市社区的治理经验,来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的发育程度还不高,社区成员的参与能力也有待提高,社区自治的客观条件尚不充分。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度社会化与强势政府的互动、政府主导与社区自治的共治是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理想构架。

Ⅳ 试述公众参与思想的发展演变,并结合某一规划实例谈谈实施公众参与的设想

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陈珂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重庆400045)
摘要:公众参与在整个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中起到一种释放压力和监督纠偏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大型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如水电站、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众参与不仅可以减少因市场缺陷和政府失灵给项目建设带来的各种干扰,对缓解项目决策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负面效应,都有积极的作用。旨在通过分析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公布的4万亿投资计划的构成,明确公众参与对于有效发挥投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性,同时针对我国公众参与的发展现状,试图提出个人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众参与;公共投资建设项目;项目决策
中图分类号:F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09)21-0102-04
收稿日期:2009-07-2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ZZ029)
作者简介:陈珂(1984-),男,山东泰安人,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与工程。
第26卷%第21期
2009年11 月
科技进步与对策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Vol.26 No.21%
Nov. 2009
第21 期
表1 扩大内需4万亿元投资投向构成(单位:亿元)
重点投向资金测算
总计40 000
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4 000
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3 700
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
电网改造15 000
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1 500
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2 100
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3 700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10 000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发改委网站。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4万亿元的总投资中,有超
过一半的资金投向了大型的公共投资建设项目,比如南水
北调、灾后重建、农村公路建设、铁路、公路及机场等重大
基础设施建设等。如何使这些投资真正发挥作用,是摆在
决策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我国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后面
简称项目)领域,长期存在着项目决策失误率高、形象工程
泛滥、“豆腐渣”工程频频曝光、官员贪污腐败等现象,这些
现象绝大部分是由于项目决策管理上出现了问题。而公众
参与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必经之路,是世界贸易
组织关于行政公开、信息公开的普遍要求。因此基于公共
投资建设项目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公众参
与对于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和管理的重要性,研究公共
投资建设项目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具有其现实意义。
1 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
的发展现状和必要性
1.1 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发展现状
在国外,公众参与作为民主政治的重要方式,经历了
近两百年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且用法律确立了公众参与的
相关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制约和监督作用显著
增强。公众参与主要是以公众评议、公众听证等形式开展
的,早期的公众参与主要体现在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因为
经过了工业高速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环境
污染和环境公害事故,为了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和财产
权,西方学者提出把公民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于是,
一些国家及国际组织相应地将环境权写入法律中,公众参
与便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在国外的发展历程中,也
产生了很多比较经典的公众参与理论,如20世纪80年代的
公共管理理论,针对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阶梯理论
等。同时,国外也有很多公众参与工程决策的实践,例如在
葡萄牙的卡布拉萨工程中,由于公众的积极参与,不仅提
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改善了库区的气候条件和生态
环境[1]。
我国的公众参与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虽然起步比较
晚,但是,公众参与作为实现公共利益的有效手段,也日益
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公众参与在我国目前常见于立
法领域、行政决策和政府管理领域,以及基层治理(如农村
村民的自治管理和社区治理)等方面[2]。本文所关注的公
众参与,主要是在行政决策和政府管理领域等方面,而在
这一领域中绝大多数的研究又是倾向于环境保护和城市
规划,针对政府公共投资项目决策方面的公众参与研究则
比较少。因此,有必要通过借鉴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方
面的研究成果,来讨论公众参与在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
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国外在公众参与公共投资项目决策方面有
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在公众参与领域有成就也有
不足。因此我们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吸收国外先进
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投资建设项目
决策的公众参与机制。
2.2 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公共投资建设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建设项目,它具有公
共性、复杂性以及民主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决定了公众
参与在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中的必要性。
2.2.1 有利于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真正发挥投资的带动
作用,稳定经济增长
由于公共投资建设项目投资数额巨大,其复杂程度也
比一般的项目高,这些资金使用不当不仅不会促进经济的
增长,反而会给社会公众带来灾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因此必须重视这些资金的合理、合法使用。长期以来,我国
公共投资建设项目领域一直是由政府主导,而政府相关部
门在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的决策和管理中很容易出现一些
非理性行为,影响项目实施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公众参
与作为一种公共项目决策中的监督纠偏方式,无疑会降低
项目的决策风险,避免项目的决策失误,促使经济的健康
发展。
2.2.2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决策本身的质量
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要形成科学
合理的规则、政策,整合各种利益群体的价值取向,协调各
种利益群体冲突目标,确保公众利益的主导地位。要实现
科学的决策,最关键的是在决策主体、决策思维和决策程
序3个方面实现根本的转变, 而在这3个方面的转变过程
中,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众是
政府决策的最终受益者, 对政府决策的好坏有切身的体
会,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使政府的决策
更加科学。由于公共投资建设项目的民主性特征,为了防
止公共资源的非法使用,项目决策中必须建立真正的民主
决策机制,使社会公众能够充分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政府
只有广泛听取公众意见,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决策的民主
化,而且公众的积极参与本身就是政府决策民主化的一个
重要体现。
2.2.3 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公开透明度,减少和防止项
目决策中腐败事件的发生
信息的不对称,利益集团的寻租活动,官员的利己行
为等导致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屡见不鲜,更因此损害公众
利益,败坏社会风气。如果在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过程
陈珂: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103·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 年
中实行了有效的公众参与,无疑会使政府决策的全过程处
于广大公众的监督之下。通过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功能,
增加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的透明度,避免发生徇私舞弊
和功利性决策行为,使政府的决策更加合法合规,同时也
可减少“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2.2.4 有利于平衡多元化利益,减少项目决策过程中的矛
盾冲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政
府已不可能再进行独立、垄断的决策,而是逐渐形成了公
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决策主体的多元
化虽然打破了政府在决策过程中的垄断地位,但政府要处
理这些分散、对立的多元利益是十分困难的,一旦出现失
误往往会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并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而公
众参与正是平衡多元化利益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公众的参
与使得在项目决策过程中的各方之间能够彼此相互制约
而不是偏向于某一方,以免造成各主体间的利益分布的不
平衡以及矛盾冲突。
3 我国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过程中公众
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前面已经提到过的我国目前在公共投资建设项
目决策方面的公众参与现状,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中的
公众参与机制长期缺失,公众可以参与公共投资建设项目
的范围有限,并且缺少相应的培训,使得社会公众对参与
的理念、方法和工具等不甚了解。这些都说明了我国目前
在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中的公众参与还存在着诸多的
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公众参与组织基础薄弱,参与机制不健全
有序且有效的公众参与是通过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
而不是以个人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的,但目前在中国,此类
组织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并且缺乏一个既受法律保护
同时又不受政府控制、干涉的正式的组织机构来进行全过
程的负责。同时,我国目前也并没有明确规定在公共投资
建设项目中公众参与的权利,只有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一
些法律法规(如《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
参与暂行办法》)中有关于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权力[3],但
缺乏与之相配套的操作程序和相应的保障措施。由于公共
投资建设项目的种类众多,对于哪些项目需要实施公众参
与,以及公众参与的内容、程序和公众的权利等都没有法
律明确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在项目决策过程中的
参与权是很难得到保障的。
3.2 公众参与的方式被动、单一,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有限
目前在我国,公众由于受到自身环境、年龄、职业等条
件的限制,对公众参与缺乏了解,使得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不高,并且大部分的参与行为也都是在政府的督促下被动
进行的,公众难以有自己的观点。同时,公民以及社会团体
的法律地位不够明确,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而立法对公
众参与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同样影响了公众参与的广泛
性。政府由于担心公众参与项目决策会降低项目决策的效
率, 不敢放心地让公众参与到项目决策的实质性环节,而
是更多地集中在项目具体实施内容上[4],使得公众参与项
目决策的深度受到限制。
3.3 公众参与意识薄弱,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
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的总体水平较低,公众参与意识普
遍较差。我国在由集权行政向民主行政转变的过程中存在
着很多问题,如人治观念强于法治观念,官本位思想根深
蒂固,及行政支配社会的观念深入民心等。这些问题在一
定程度上削弱了公众参与的意识和作用,同时,政府往往
只重视形式上的公众参与,却忽略了公众作为决策主体之
一应当发挥的实际作用,严重影响了公众对公共投资建设
项目决策参与的积极性。目前在我国,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普遍存在,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且易受政府或
强势团体的控制, 最终导致公众对所建项目知之甚少,很
难进行有效的公众参与。
4 加强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过程中公众
参与的相关政策与措施建议
4.1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通过进一步立法明确公众参与
的权利和义务
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可以保障公众参与的实现及提
高公众参与的效率和效果。公众参与的机制主要包括规范
公众参与的权力、方法和方式以及公众参与的工作程序;
明确公众参与的监测和评估机制以及公众参与的经费来
源和标准等。公众参与发挥作用的程度主要依赖于与公众
参与权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因此必须通过立法
将公民的参与权加以规定使之成为法定权利。根据权利与
义务相一致的法律原理,公众在享有参与权、知情权的同
时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5],并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
方式进行有序的参与。权利与义务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
可,规定义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权利的实现。因此,
不仅要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公众参与的权利,还应当以法律
的形式确立公众参与的义务,即公众在参与过程中应当承
担的法律责任。
4.2 提高公民的素质,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
我国目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虽然取得了长足
的进步, 但社会公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都还不够高,
这都影响了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公
民素质的提高。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历史原因等的
制约,我国公众的法制意识不强,公众参与的意识也比较
淡薄,要建立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就必须提高公众
的参与意识、法制意识。解决此类问题一方面可以加强政
策法规的教育,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培训班,使公众参与
的意识深入民心;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媒体的宣传,充分利
用好网络、新闻等媒体手段,进行广泛而有力的宣传,切实
发挥社会舆论对公众参与的关注和监督作用。
4.3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实现公众的有效参与
·104·
第21 期
信息公开是公众知情权的重要内容,也是公众参与的
重要前提。信息发布机制的缺失使得信息得不到披露,公
众参与最后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信息获得量的多少决定了
公众参与程度的高低,只有在掌握了充分的信息后,公众
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参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
已经成为个人或组织进行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
政府在获得信息方面往往具有绝对的优势,信息公开是打
破这一垄断局势的最佳方法。自上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各
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便掀起了促进政府透明化的改革浪潮,
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其中的热点和趋势,为顺应时代的发
展,我国也必须加快信息公开的进度,促进政府透明化的
改革。正是由于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密切相关,完善信息
公开制度,是实现公众有效参与的必要途径[6]。
4.4 正确处理公众反馈信息, 并及时将反馈信息处理结
果体现在公共投资建设项目相关决策中
反馈信息处理是公众有效参与的重要环节,也是公众
参与工作能否提高公共投资建设项目成功率的关键所在。
公众反馈的信息必须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体现在公共
投资建设项目的相关决策中。在项目决策过程中,问题发
现得越早,对项目决策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小。如果公众在
项目初期提出的问题拖到后期才予以考虑,不仅会使解决
问题的成本过高乃至无法解决,还会极大地影响公众参与
的积极性,引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公众非常关心
他们提供的信息是否得到重视,当他们的建议被采纳或他
们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就会增加,反之,
就会影响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5 结论
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归根结底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既
然是为了社会公众,那么公众的参与必不可少。但是在我
国目前的公共投资建设项目中投资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中的失误。在
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过程中, 由于受长期以来传统习
惯、意识和相关因素的影响,公众参与的时间、活动、形式
等具体内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行,造成一些项目决策忽
视公众参与,最终导致决策的失误。因此,在公共投资建设
项目决策过程中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机
制,无论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决策本身的质量,
还是提升决策的合法性,落实以人为本的民本精神,都有
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谢琳琳.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机制研究[D].重庆:重庆大
学,2005.
[2] 王觉方,杨悦.浅析有中国特色的公众参与制度的创建[J].
江苏城市规划,2008(12).
[3] 徐华.政府公共投资项目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重庆:重
庆大学,2006.
[4] 黄海艳.发展项目的公众参与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
2004.
[5] 石路. 当代中国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6] 田良.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与作用[J].西安交通大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Ⅳ 城市规划论文案例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一个综合的跨城市建设部门,但也是城市建设管理的基础,它是许多学科密切相关。近年来,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不同步实施规划和城市建设,城市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过程中城市发展的城市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品,其生产和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决定,而且还由上层建筑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环境相关的问题:1。由于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水体污染问题突出,大量的污水处理都没有被正确地直接排放到水体,造成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球。中国的水环境污染近期向上趋势,有有1200多个监测数据的河流,污染超过850的7主要河流系统中,辽河,海河,在淮河流域污染城市河流的统计138年河流有133一直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78%的河流是不适合的饮用水,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西安,北京等许多城市也出现了水危机。据估计,每年因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40十亿人民币。 (2)严重恶化的城市空气质量和快速发展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以及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使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空气污染在中国是一个“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过309微克/立方米的平均浓度;更高水平的二氧化硫,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在一些城市,北部城市平均为83微克/立方米。中国的本溪市已也一直因烟雾和被称为“卫星城市是不可见的”,而在大气中的硫,氮氧化物,重工业已经导致雨水过多在大多数地区的国家,宜宾市,长沙市和其他城市的酸酸雨频率大于90%,长沙市平均降雨量已经达到了3.54的PH值,酸雨,降落不仅破坏生态环境,但也加剧了建筑,铁路,桥梁腐蚀和损坏,以工业和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大气污染造成的温室效应和臭氧消耗是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3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垃圾围城严重的人类生活和生产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我国每年产生6.6亿吨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这是3000-4000吨,累计金额超过6.4亿美元吨,侵占50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一吨垃圾,年增长率为7-8%的年生产能力。作为中国积累的固体废物露天,在全国的城市被垃圾包围的三分之二。固体废物到处堆放,不仅有碍观瞻,侵占,传染病,在它自己的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加剧了水,空气土壤污染。 4噪音滋扰现在普遍与中国的城市工业,交通运输,文化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现象变得更加突出,根据国家控制的网络监控44个城市,更超过三分之二的全国城镇居民\过度的噪音环境,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水平分布在51.5-65.8d B(A),住在大同,洛阳,开封,海口,兰州五个城市的平均等效声级超过60D乙(A),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范围为68.0-76.3d B(A)。第二,城市环境规划,其主要内容是基于近几十年来环境危机,人们已经意识到,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和指导使用之间的关系开始。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提出了克服前面的障碍,盲目性和随意性,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和法律保障。城市环境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发展规模,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制定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为目标的规划系统。根据中国的环境保护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实施和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的一般政策和总体战略,城市环境规划应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1。筹备城市环保规划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规划的基础,其中包括城市的自然的环境信息,如地理位置,生态,气象,水文等城市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如人口,GDP,等环境条件,如空气,水,噪声监测数据源和固体废物多年来积累量的污染控制状态;城市生态环境分析与功能区划的调查和分析。 2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基于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和环境功能区划作为预定目标,计算出各个功能区域和最大允许排放量减少的趋势,为了发展污染控制方案。城市的能源结构和交通条件下空气污染控制,应根据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浓度高,范围广的污染物危及大,易于管理的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时。中国目前的空气污染大部分城市的主导煤燃烧使用落后和汽车尾气造成的,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硫磺,所以计划的目标应该是提高提高燃烧效率落后的烯煤,尝试使用气态燃料,煤炭,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实行集中供热和摧毁了数以千计的家庭小烟囱,提高道路硬化率,通过加强和日益严重的污染点源污染控制技术等创建烟尘控制区。根据法律的自我净化大气科学调整产业布局,将使用合理的大气环境容量,增强污染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技术和行政手段,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耐沾污性好种,养成净化厂房。 3水污染整治规划水污染整治计划是在调查和分析水体污染的基础上的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好的治疗方案。中国目前的7主要河流水环境污染的幅度,在扩大的范围,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河水的污染在1996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50.29亿吨,化学需氧量7.04万多吨,重金属1514吨,2,457吨,氰化物,砷,酚,石油和其他污染物的吨数;污水占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24%左右都是有机的。根据中国的特定情况下的水质污染,水污染整治计划应该落后的生产模式改革,使用更少的浪费,无废技术,实现清洁生产,废水处理是一个高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最终实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加工各种环保目标的基础上实施4个市级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固体废物综合治疗计划规划,并制定最终处置指标体系对策。目前,中国是在许多城市被包围的固体废物,固体废物的解决方案已达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治疗计划的目的是基于对城市的经济能力和城市固体这里是副标题以像素级的精度同一个表绘制工具更快,更轻松地设计页面布局。使用相同的工具来创建表,用铅笔和橡皮擦功能,可以设计直接在页面上的任何大小和形状的窗体。申请表格绘制工具来设计高精度灵活的页面布局,使表与页面内容匹配。表格可以包含任何你喜欢的,包括图片,文字,多媒体文件,甚至嵌套表。这些复杂的页面布局没有任何手写HTML编码。这里的副标题是像素级的精度,使用的形式绘制工具,可以更快,更轻松地设计页面布局。使用相同的工具来创建表,用铅笔和橡皮擦功能,可以设计直接在页面上的任何大小和形状的窗体。申请表格绘制工具来设计高精度灵活的页面布局,使表与页面内容匹配。表格可以包含任何你喜欢的,包括图片,文字,多媒体文件,甚至嵌套表。这些复杂的页面布局没有任何手写HTML编码。

Ⅵ 公众参与为什么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过程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之提倡由来已久。而且,近年来在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无论是公众参与的呼声,还是实际参与程度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理想中的公众需求目标相比仍相差甚远。为什么要提倡公众参与规划?一方面是由城市规划工作本身的性质、目标和价值取向所决定。另一个方面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城市规划作为政府"有形的手"—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客观的外部新环境、新要求和新内涵所注定。城市规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扮演何种角色、起着何种作用客观上都决定了作为城市公共利益代表的城市规划必须反映公众民意、体现公众利益、并切保公共利得到充分实现。而且,这种要求将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强化。

Ⅶ 《城市规划管理》论文

请到我的空间来找,你也太懒了

Ⅷ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历史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exp=1&tid=685707f638ff1338

Ⅸ 什么是奠定了中期封建社会的城市规划制度

坊市制度
市坊有机结合的规划体制及城市新的商业网与坊巷制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