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室h目录
『壹』 器材室管理技巧
对于实验室器材室,大家都知道需要它规范、安全并且井井有条,因为一个管理好的实验室不但能保障试验成功率和试验人员和财物安全,还能提高产能和工作效率,下面从这5点来简单说下。
一、计划板计划板个人感觉是实验室所必须的,因为可以在上制定检验计划,分别把计划部署到到个人身上,不管是张贴或是下发。只能真正落实到个人,才会让每个人都能提前知道,自己需要做哪些,有了自己的计划才能更有便于提前准备好。
二、标识清晰易辨实验室的各个仪器设备、试剂耗材,必须标识好,而且标识必须清晰易辨。比如稳定性考察箱,每个考察箱都有目录,细化到每层放的什么,批号、温湿度、目录、颜色、样品、标签颜色等。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省去拿样品时找样品的时间,而且也减少了出错的机会。因为产品有可能同一名字、同一批号,但是根据标签及颜色就可以很快区分来。
三、 样品存放实验室的样品存放必须规整好,并且按类分好,比如可分为原辅料、半成品、制剂和微生物等。对于待检验和已检验的样式在试剂柜门上都有明确区分,不同品种要用标识线明显区分,这样即使样品很多,即使不熟悉的人也能省去找样品的时间。
四、安全意识对于实验室器材室物品,比如试剂耗材类,能做到统一放置,这样不管是留样记录、样品接收领用记录等繁杂记录都能归类放置;另外对必需物品的摆放也要显眼易见,比如护目镜,容易找到不但节省时间还能防止实验意外出现事故。就近放在相应位置,用完也方便归位。同时,还应做好标识,比如“必需戴防护眼镜”等提示性等指导性的意见标识都,做到这样才能更好提升大家的安全操作意识。
五、样品转移在具体实验中,相关实验人员经常会将容量瓶转移到另一地方。比如做含量均匀度,同时需要40个样品(40个容量瓶),样品又要超声、又要震荡、还要去通风橱定容,移液,这就必然会来回换好几个地方。如果用手拿着,每次拿不了几个不说,可能还容易打碎,而且来回好几趟还浪费时间。如果换成小车转移,不但能减少打碎机率还能一次全部推走,节省时间。
『贰』 女主在树下睡觉,被男主误以为在勾引他,然后再校器材室强要了女主,这个小说的名字叫什么啊
陇西行(陈陶)
『叁』 ctype.h 在哪个目录
编译器安装目录下的include下,如果Mingw就是C:\Mingw\include
『肆』 html文档中将H标签变成目录
我建议你用数组 循环渲染
『伍』 H盘的根目录
进入我的电脑后双击h盘,进入的界面就叫做h盘的根目录
『陆』 文件夹目录 H:\存在autorun.inf文件夹 非病毒不用处理、、、怎么处理、、、里面的文件都找不到了、、、
autorun.inf
求助编辑网络名片
autorun.inf是我们电脑使用中比较常见的文件之一 ,其作用是允许在双击磁盘时自动运行指定的某个文件。但是近几年出现了用autorun.inf文件传播木马或病毒,它通过使用者的误操作让目标程序执行,达到侵入电脑的目的,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目录
文件组成
[AutoRun]部分的命令及其详解
鉴别方法
应对策略
部分命令简介
展开
编辑本段
文件组成
autorun.inf文件是从Windows95开始的,最初用在其安装盘里,实现自动安装,以后的各版本都保留了该文件并且部分内容也可用于其他存储设备。
其结构有三个部分:[AutoRun] [AutoRun.Alpha] [DeviceInstall]
[AutoRun] //表示AutoRun部分开始
Icon=X:\“图标”.ico //给X盘一个图标
Open=X:\“程序”.exe或者“命令行” //双击X盘执行的程序或命令
shell\“关键字”=“鼠标右键菜单中加入显示的内容” //右键菜单新增选项
shell\“关键字”\command=“要执行的文件或命令行” //选中右键菜单新增选项执行的程序或者命令
[AutoRun]适用于Windows95以上系统与32位以上CD-ROM,必选。
[AutoRun.alpha]适用于基于RISC的计算机光驱,适用系统为Windows NT 4.0,可选。
[DeviceInstall]适用于Windows XP以上系统,可选。
超级巡警会把此文件当成木马。
编辑本段
[AutoRun]部分的命令及其详解
1、DefaultIcon
含义:指定应用程序的默认图标。
格式:
DefaultIcon=图标路径名[,序号]
参数:
图标文件名:应用程序的默认图标路径名,格式可以为.ico、.bmp、.exe、.dll。当文件格式为.exe和.dll时,有时需要使用序号来指定图标。
序号:当文件格式为.exe和.dll时,文件可能包括多余一个图标,此时需要使用序号来指定图标,需要注意的是,序号是从0开始的。
备注:
应用程序的默认图标将在windows explorer核心的驱动显示窗口中替代设备的默认图标来显示。
图标路径名的默认目录是设备根目录。
2、Icon
含义:指定设备显示图标。
格式:
Icon=图标路径名[,序号]
参数:
图标文件名:应用程序的默认图标路径名,格式可以为.ico、.bmp、.exe、.dll。当文件格式为.exe和.dll时,有时需要使用序号来指定图标。
序号:当文件格式为.exe和.dll时,文件可能包括多余一个图标,此时需要使用序号来指定图标,需要注意的是,序号是从0开始的。
备注:
设备显示图标将在windows explorer核心的驱动显示窗口中替代设备的默认图标来显示。
图标路径名的默认目录是设备根目录。
当存在应用程序默认图标(DefaultIcon)时,本命令无效。
3、Label
含义:指定设备描述
格式:
Label=描述
参数:
描述:任意文字,可以包括空格。
备注:
设备描述将在windows explorer核心的驱动显示窗口中替代设备的默认描述卷标来显示。
在非windows explorer核心的驱动显示窗口中(例如右击设备选择属性)显示的仍然是设备的卷标。
4、Open
含义:指定设备启用时运行之命令行。
格式:
Open=命令行
(命令行:程序路径名 [参数])
参数:
命令行:自动运行的命令行,必须是.exe、.com、.bat文件,其他格式文件可以使用start.exe打开或使用ShellExecute命令。
备注:
命令行的起始目录是设备根目录和系统的$Path环境变量。
5、ShellExecute
含义:
指定设备启用时执行文件。(操作系统支持未知)
格式:
ShellExecute=执行文件路径名 [参数]
参数:
执行文件路径名:设备启用时执行文件路径名。可以是任意格式文件。系统会调用设置的程序执行此文件。
参数:参数,根据执行文件作调整
备注:
命令行的起始目录是设备根目录和系统的$Path环境变量。
6、Shell\关键字\Command
含义:
定义设备右键菜单执行命令行。
格式:
Shell\关键字\Command=命令行
(命令行:程序路径名 [参数])
参数:
命令行:自动运行的命令行,必须是.exe、.com、.bat文件,其他格式文件可以使用start.exe打开。
备注:
命令行的起始目录是设备根目录和系统的$Path环境变量。
7、Shell\关键字
含义:定义设备右键菜单文本。
格式:
Shell\关键字=文本
参数:
关键字:用以标记菜单,可以使用任何字符表示,包括空格。
文本:在右键菜单中显示的文本。可以使用任何字符,不能存在空格。
备注:
在同一Autorun.inf文件中,不同右键菜单关键字不同,相同右键菜单关键字相同。
右键菜单文本中可以使用&设定加速键,&&输出一个&。
Shell关键字Command命令Shell关键字两者缺一不可,顺序无所谓。
当不存在Open、ShellExecute与Shell命令时,设备启用时运行第一个设备右键菜单指定命令。
8、Shell
含义:定义设备启用时运行之设备右键命令。
格式:
Shell=关键字
参数:
关键字:标记过的菜单关键字
备注:
Shell指定的关键字可以在AutoRun.inf文件的任意部分。
Open、ShellExecute、Shell命令后定义的优先级高。
9.action
这个命令用来定义程序的名字,比方说:
[autorun]
shellexecute=rundll32 ght
action=打开文件夹
那么在右键菜单显示的就是"打开文件夹",而执行的命令就是"rundll32 ght"
10.注释
与其他inf文件一样,";"之后的内容会被当做注释,不参与编译.
编辑本段
鉴别方法
这个病毒有着非常明显的外部特征,但是却又常常容易被忽略。之所以容易忽略,是因为它并不会令电脑变慢,所以很多人就不注意到。但是如果我们在双击打开U盘时,不是在当前窗口打开,而是在新窗口中打开,那么则有可能中毒了。这时可以在“我的电脑”中右击盘符,看其最上方的一项命令是什么,如果为“Auto”,而不是正常的“打开”,那么中毒的可能性则进一步增大;但要确认中毒,还需要我们在地址栏中输入E:\autorun.inf(E盘需换成实际的盘符),如果打开的文件中open行后所跟的文件是sxs.xls.exe这样的文件,那么则肯定中毒了。
或者在你的U盘中建个空的文件夹,命名为autorun.inf。如果你的U盘无法完成重命名,这说明你的U盘已中毒,这时,那么建议你先备份重要文件,再格式化。原理是:大多数病毒是先建立autorun.inf再键入内容,病毒在进入C盘时就是通过这个文件夹里内部文件来为媒介的。
编辑本段
应对策略
1、在插入U盘时按住键盘 shift 键直到系统提示“设备可以使用”,然后打开U盘时不要双击打开,也不要用右键菜单的打开选项打开,而要使用资源管理器(打开我的电脑,按下上面的“文件夹”按钮,或者开始-所有程序-附件-windows资源管理器)将其打开,或者使用 快捷键winkey+E打开资源管理器后,一定通过左侧栏的树形目录打开可移动设备!(要养成这样的良好习惯)
2、如果盘内有来路不明的文件,尤其是文件名比较诱惑人的文件,必须多加小心;需要特别提示的是,不要看到图标是文件夹就理所当然是文件夹,不要看到图标是记事本就理所当然是记事本,伪装图标是病毒惯用伎俩。
3、要有显示文件扩展名的习惯 。方法:打开“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去掉“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的勾,建议选择显示扩展名同时选上“显示隐藏文件”,去掉“不显示系统文件”的勾,这样可以对病毒看得更清楚。有图标的诱人的病毒文件基本都是可执行文件,显示文件扩展名之后,通过文件名后的".exe"即可判断出一个文件可执行文件,从而不会把伪装的病毒可执行文件误认为是正常文件或文件夹。
4、最后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或者用什么软件,插入U盘然后用这个方法检验你有没有中Autorun.inf型病毒的风险。
下面这个批处理可以检验你插入或打开U盘时是否有激活病毒的风险。运行这个批处理,然后按提示操作。注,批处理使用方法:打开开始菜单-附件-记事本,复制批处理内容进去,文件-另存为-文件名:xxxxxxx.bat,保存类型:所有文件-保存。然后找到你保存的位置,会出现一个批处理文件,双击运行即可。
@echo off&setlocal enabledelayedexpansion
echo 请在U盘和电脑没有病毒的情况下插入一个U盘&set /p "d=请输入U盘的盘符(比如输入H): "
set "d=!d:~0,1!"&set "a=autorun.inf.!random!.tmp"
if exist !d!:\autorun.inf attrib.exe -s -h -r !d!:\autorun.inf&ren !d!:\autorun.inf !a!
(echo [autorun]&echo open=calc.exe&echo shellexecute=calc.exe&echo shell=explore
echo shell\open\command=calc.exe&echo shell\explore\command=calc.exe)>!d!:\autorun.inf
echo 现在删除并重新插入U盘&echo 打开U盘,如果出现"计算器"&echo 说明你有中Autorun.inf类型病毒的机会
echo 完成后按任意键继续&pause>nul
del !d!:\autorun.inf&if exist !d!:\!a! ren !d!:\!a! autorun.inf&goto :eof
推荐的其他方法:
1、推荐一种彻底拒绝Autorun.inf类型病毒的方法.
运行下面这个批处理,就可以保证插入以及打开磁盘时不中病毒(不会占用计算机资源,运行一次即可对当前用户名生效):
@ECHO off
REG.exe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MountPoints2 /f
REG.exe ADD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MountPoints2
ECHO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MountPoints2 []>%temp%\temp.txt
REGINI.exe %temp%\temp.txt
GOTO :eof
如果想再恢复Autorun.inf功能运行这个批处理:
@ECHO off
ECHO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MountPoints2 [7]>%temp%\temp.txt
REGINI.exe %temp%\temp.txt
REG.exe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MountPoints2 /f
REG.exe ADD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MountPoints2
GOTO :eof
2、对于伪装型病毒,可以通过它的可执行属性判断出来。
除通过选择文件夹选项“不隐藏扩展名”外,不喜欢显示所有为文件扩展名的用户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可执行文件的特征--".exe"扩展名显示出来,这样病毒伪装成的文件或文件夹会多出一个".exe"。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下面的批处理:
@ECHO off
REG.exe ADD HKCR\exefile /v AlwaysShowExt /t REG_SZ /f
TASKKILL.exe /im explorer.exe /f
START %windir%\explorer.exe
GOTO :eof
要恢复不显示exe扩展名运行这个批处理:
@ECHO off
REG.exe DELETE HKCR\exefile /v AlwaysShowExt /f
TASKKILL.exe /im explorer.exe /f
START %windir%\explorer.exe
GOTO :eof
另一种简单的预防方法
打开需要免疫的盘符,然后点击免疫。移动硬盘先连接电脑后,然后打开程序。U盘、等其它移动设备如没有检测到盘符,可自行手动输入盘符名称,然后执行免疫。
我们知道,同一目录下,两个相同文件名的文件是不能共存的。经过免疫后的磁盘,会在磁盘的根目录下生成一个防删除、替换并隐藏的Autorun.inf文件夹,并自动设置为只读和系统隐藏属性,以防止病毒借助Autorun自动运行文件进行病毒的自动传播。
步骤如下:
新建一个空文本文档,并更名为"1.bat"(扩展名改成bat),输入如下命令:
x:(x表示盘符,如果是h盘,就输入h:)
md autorun.inf
cd autorun.inf
md con\
(因为con文件夹在DOS中不可直接输入命令,要加入“\”)
然后打开此文件,就可免疫。可放到该U盘中,但不要放在U盘的文件夹中,否则会在这个文件夹里新建一个这样的免疫文件夹。
当有病毒的移动磁盘插入电脑时,如果您发现系统提示:“无法写入AUTORUN:访问被拒绝。请确定磁盘未满或未被写保护而且未被使用”时,此时病毒写入电脑失败。
如果您想删除磁盘目录下的此免疫文件,请重新新建一个空文本文档,并更名为"2.bat"(扩展名改成bat),输入如下命令:
x:(x表示盘符,如果是h盘,就输入h:)
cd autorun.inf
rd con\
cd..
rd autorun.inf
然后打开此文件,就可解除免疫。可放到该U盘中,但不要放在U盘的文件夹中,否则无效。
注:在极小数系统下面点执行后会提示选择盘符,这不影响使用。
还有一种保护的方法
运行windows优化大师,系统优化->系统安全优化->禁止光盘、u盘等所有磁盘自动运行->优化,也可以使您的系统更安全。
保护U盘的方法
U盘对病毒的传播要借助autorun.inf文件的帮助,病毒首先把自身复制到u盘,然后创建一个autorun.inf,在你双击u盘时,会根据autorun.inf中的设置去运行u盘中的病毒,我们只要可以阻止autorun.inf文件的创建,那么U盘上就算有病毒也只能躺着睡大觉了,大家可能也想到这个,但是不管给autorun.inf设置了什么属性,病毒都会更改它,我提到的方法就是,在根目录下,删除autorun.inf文件,然后,根目下建立一个文件夹,名字就叫autorun.inf,这样一来,因为在同一目录下,病毒就无能为力,创建不了autorun.inf文件了,以后会不会出新病毒,自动去删文件夹,然后再建立文件就不知道了,但至少现阶段,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是,由于这个文件夹可以被改名,因此许多新的木马和病毒采用改名后再创建autorun.inf文件来达到感染U盘的目的。不过对于安全意识强的用户,用这种方法来判断自己的U盘是否遭到感染也未尝不可。不过这种方法也有缺陷。
事实表明,目前已经有新的病毒能够有意识地检测autorun.inf的存在,对于能直接删除的则删之,对于“无法删除”的则用重命名的方式毁之;此时,你可以在autorun.inf文件夹下面,用CMD命令建立畸形文件夹就可以很好的防止autorun.inf被病毒删除了.
还有一种很早就出现的以文件名诱骗用户点击的病毒(如:重要文件.exe,小说.exe)。对于以上这两种传播方式的病毒,仅仅建立autorun.inf文件夹是抵御不了的。
编辑本段
部分命令简介
[AutoRun.alpha]部分的命令与[AutoRun]部分的命令相同,只不过在基于RISC的计算机光驱中,[AutoRun.alpha]优先级高于[AutoRun]
[DeviceInstall]部分命令及其详解
DriverPath
含义:定义搜索驱动程序目录。
格式:
DriverPath=驱动程序路径
参数:
驱动程序路径:驱动程序所在路径,包括其子路径。
备注:
Windows XP以上支持。
仅CD-ROM支持
当系统监测到一个新的设备时,会提示用户寻找设备的驱动程序。当用户点选此CD-ROM时,当[DeviceInstall]部分存在时,系统会按照DriverPath所标记的路径出寻找驱动程序。未标记的路径系统将忽略查找。当[DeviceInstall]部分不存在时,系统将进行完全查找。
如果不希望系统在此CD-ROM中搜索驱动程序,只加一行[DeviceInstall]不加DriverPath命令即可。
系统识别该文件过程如下:
系统在插入U盘的时候会根据这个AUTORUN.INF文件在注册表[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MountPoints2]下建立一个u盘的关联项,使双击打开指定的程序(如病毒程序)。
Windows 2000/XP下如何删除autorun.inf文件夹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rd (文件夹路径)即可删除文件夹
如文件夹内有内容可把rd替换为deltree来完成删除。
========================================================================
清除autorun病毒的批处理文件代码
u盘插上
首先新建个文本文档,在里面添加以下内容:
@echo on
taskkill /im explorer.exe /f
rem 结束病毒进程(以u.vbe病毒的进程w.exe为例)
taskkill /im w.exe
start reg add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 /v ShowSuperHidden /t REG_DWORD /d 1 /f
start reg import kill.reg
del c:\autorun.* /f /q /as
del %SYSTEMROOT%\system32\autorun.* /f /q /as
del d:\autorun.* /f /q /as
del e:\autorun.* /f /q /as
del f:\autorun.* /f /q /as
del g:\autorun.* /f /q /as
del h:\autorun.* /f /q /as
del i:\autorun.* /f /q /as
del j:\autorun.* /f /q /as
del k:\autorun.* /f /q /as
del l:\autorun.* /f /q /as
start explorer.exe
=====到这里为止(这行不用复制)==========================
其次打开我的电脑,在菜单栏里选择“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将“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前面的勾去掉-确定-退出窗口。
再次将刚才新建的那个文件文档的文件名,由“新建文本文档.txt”改为“u.vbe病毒消除.bat”。
最后直接双击它就能清除这个病毒了!
【另外】对于杀毒软件产生的此类文件夹(如超级巡警),可用DOS命令快速干净的删除,方法如下
假设autorun.inf文件夹是在D盘,操作如下: 打开“开始”,选择“运行”,输入“CMD”,打开命令行窗口,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以下命令:
rd /s/q d:\autorun.inf (rd 也可以是rmdir,他们是相同的 ),然后回车即可,注意空格!;
/s 表示删除该目录(文件夹),包括里面所有的东西,也包括歧义文件夹,/q 表示不确认就直接删除。
其他盘照此方法执行即可!! !
AUTORUN.INF病毒专杀工具下载:http://hi..com/%D6%EC%BD%F8%CE%C4/blog/item/5712a1039375338dd53f7c41.html
不知道能不能帮你,加油吧.
『柒』 什么是器材室大伯
器材室大伯应该是在器材室看管器材的大伯。
『捌』 include lt;mach/gpio.h>这到底是哪个目录下的文件
重新建立project ,把文件类型是别的文件类型*.c,改为*.*这样一切的文件类型都会生成数据库索引;
linux usefull command to search a string:
grep -RnP str *#find all str amount current dir's files
『玖』 目录下有个.h.gch文件,是什么
所谓预编译头,就是把头文件事先编译成一种二进制的中间格式,供后续的编译过程使用。GCC编译头文件后的中间文件是*.gch。 g++ xxx.h 把.h文件当成.cpp文件一样来编译。如果需要控制编译细节,比如常量定义之类,可加上其它选项。运行之后,会在同个目录里生成一个名叫xxx.h.gch的文件。 注意在编译.gch的过程中,GCC并没有使用环境变量或 -I 选项来查找被编译的头文件,被编译的头文件必须在当前目录下。然而,被编译的头文件所进一步包含的其它头文件,却可以通过以上途径找到。简言之,就是把直接编译的那个头文件以类似对待.cpp文件的方式处理了。 使用过程中,照搬一些stdafx.h相关的注意事项,它们同样适用于.gch文件:应该把那些不常修改的(首当其冲,当然是系统的)头文件放在预编译头里,而那些属于你的程序的一部分的头文件,一般并不放在预编译头里,因为它们可能随时要被修改的。每修改一次就要重新生成预编译头,并没有速度优势可言,失去预编译头的意义了。另外重要的注意事项是:如果你生成预编译头的时候用了一些选项,比如宏定义,那么使用这个预编译头的其它源代码文件,被编译的时候也要使用这些选项,否则会因为不匹配而编译失败。 使用预编译后的文件时,只要包含其所对应的.h文件即可!比如头文件叫foo.h,另外有一大堆其它文件都包含了这个foo.h,原来没有使用预编译头技术,现在忽然想使用了,于是把foo.h编译成了foo.h.gch。那其它文件要做怎样的修改?——什么都不用,一切照旧!聪明的GCC编译器在查找一个.h文件之前,会自动查找其目录里有没有对应的.gch文件,如有,且可用,则用之;没有,才用到真正的.h头文件。——慢着,“如有,且可用”,什么叫“可用”?——就是指这个.gch格式要正确,版本要兼容,而且如上所述,编译两者要用同样的选项。如果.gch不可用,编译器会给出一条警告,告诉我们:这个预编译头不能用!我只好用原有的.h头文件啦!什么?你说看不到这个警告?——当然,要先打开 -Winvalid-pch 选项才行,其默认是关闭的。 用 -H 选项感受一下预编译头的清爽吧!再没有滚不完的头文件了,明显提高的速度,绝对会让你有种翻身解放的感觉,原来MinGW也可以和蜗牛般的速度说再见的。
『拾』 linux中%h是哪个目录
/home 这是系统默认的用户文件夹(home directory)。在创建一个一般用户时,默认的用户主文件夹都会放置到这里。主文件夹有两种代号:~:代表目前这个用户的主文件夹 ~ahao:代表用户ahao的主文件夹 更详细信息可以查看下《Linux就该这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