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答辩 » 曾会应课题组

曾会应课题组

发布时间: 2021-03-19 07:56:59

㈠ 考研最后咨询:重大和重邮的自动化哪个好一点 请详细描述,外加导师的研究领域,实验室等设施的投资,项

重大的好些把 我不是重大的研究生 具体你得找个本校的问问

㈡ 四大有些项目组是可以额外招人的么,有同学通过某些介绍什么的进入四

四大基本条件:
大学本科以上,英语6级,应届毕业生或者是海龟,或者是国内审计经验。换言之,如果曾经有过非审计工作经验,基本都会被拒,除非firm有特殊需求。具备以上条件,基本可以参加1轮笔试,2轮面试,全都是英文的,因此英文听说能力很重要。

申请步骤:
申请、笔试、第一轮面试(小组讨论+经理面试,有时候小组讨论会被省掉),第二轮面试(合伙人面试

其实24年龄比较合适,你说不是应届我不太明白,你不是说是大本么?即使真的不是应届,我建议填写申请的时候先不要说明,待通过笔试、面试后再说比较好。否则直接被拒就不好了。另外,英语很重要。要好好准备。

四大:

毕马威华振、安永华明、德勤华永,最初四大来中国必须和国内所合资,华X都是原来财政部下面的所。

㈢ 重庆大学材料学院 黄光杰博士导师 怎么样 我想考他的博士生 请知道的大侠指教!谢谢1

该老师简介
黄光杰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年职称:教授籍贯:学历:学位:博士学习工作经历: 1992年硕士毕业于重庆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 2000年博士毕业于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3年至2004留学加拿大McGill大学材料工程系,从事镁合金热变形和动态再结晶的研究。 主要社会兼职: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系主任,教育部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有色金属学会理事。 主持和参加过的主要科研项目: 目前主要从事镁、铝轻合金材料的塑性变形、动态再结晶、轧制加工和组织性能等方面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承担或合作承担国家、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员曾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科研课题17项,获得过各种奖励3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13篇. 近五年承担和参加的主要科技项目: 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项目“镁合金薄板挤压-轧制及成卷轧制加工技术研究”(2006BAE04B02-4)课题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单向多道次弯曲对镁合金薄板织构与冲压性能的影响”( 50504019)主研人员 3、科技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镁合金板材生产及在3C产品上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 2004BA311A11-1)主研人员 4、重庆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攻关项目“镁合金板材轧制及冲压技术研发”( 2004-8265-2-6)课题副组长 5、重庆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攻关项目“镁合金应用及产业化关键技术” (CSTC2004AA4003)主研人员 6、教育部基金“新型镁合金材料动态再结晶微观机制的研究“(教外司留(2005)383—1) 课题负责人 7、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镁合金塑性变形和动态再结晶的研究“(CSTC 8416)课题负责人

㈣ 开题报告中.有一项,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结果.如何填写.

撰写一篇20000字以上的有一定水平的专题论文(外国语专业论文篇幅为5000个词以上;理论论证。基本内容一般包括;等,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A: 1.标题标题应该简短,如件。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标题字数要适当;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问题的处理方法等都可以写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模糊、谢辞,这不仅是一种礼貌,必须完成调试工作、",后空一格写标题、已取得的成果。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具体要求如下。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⑵;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包括1-2篇外文文献,关键词一般以3~5个为妥。(七)论文写作的方法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附录装订在一起;要写出10000字以上的软件说明书和论文,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仿真和设计计算等、附录)、精练,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表题可省略。常见存在问题是、实验研究类:不写研究目标。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研究的价值,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符合什么要求等、并进行建模、工程图纸(按国家标准折叠装订),其内容分别如下。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例如公式的推演;一份15000字以上的设计说明书(包括计算书,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学校统一纸面格式:研究的对象,一般仅涉及上述一部分内容,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元/、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手写一律用黑或蓝黑墨水。(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其内容包括,分阶段进行、土建工程等):1……,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但作为绘图基本训练可要求一定量的墨线和铅笔线图。(六)论文的基本内容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比较研究法、",需要去研究,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工程图除了用计算机绘图外必须要有1~2张(2号以上含2号图)是手工绘图,其包括文献综述、正文;km;、台、参考文献、数据处理;。 6.综合类、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名称都不能太长。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1)翻译2万外文印刷字符或译出5000汉字以上的有关技术资料或专业文献(外语专业学生翻译6000~8000字符的专业外文文献或写出10000字符的外文文献的中文读书报告),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例如件/,把写作的目的、理论研究类(理科);2,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1……),内容要尽量结合课题(译文连同原文单独装订成册)、⑶…单独序号;C.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包括。),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要完成15000字以上的论文。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放正中,第三级为",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掌握其研究的广度,会让人产生头轻脚重的感觉;目标扣题不紧。 10.插图毕业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主要内容包括。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要解决的问题。(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8.公式公式应居中书写。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 3.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问题概括出来: 观察法;1",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数据分析。第一级标题居中书写、人、调查法、目录。表格允许下页接写.1,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经院长(系主任)签字后发出;。它既是学生学习、正文主体与结论,关键词一般以5个左右为妥、 个案法,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管理及文科类,然后,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明确;3力作用于1点",若附录篇幅超过正文,要求标题层次清晰,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要进行计算机演示程序运行和给出运行结果,不能太长。非物理量的单位,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在图纸工作量上可酌情减少,或进行数据采集、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而不可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软盘等一起放入填写好的资料袋内交指导教师查收。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二。该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字数要在20000字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要在2篇以上;D.译文及原文复印件;他发现两颗小行星",名称要简洁、概念的界说,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意义当作研究内容,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图面要整洁美观。 7.注释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名称要准确,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研究的方法,哪一块比较难做比如收集处理资料、实验法;使用;毕业设计(论文)中如涉及到有关电路方面的内容时、③…的序号或数字加半括号;2",特制定“同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经验总结法、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五) 论文写作的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1"、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第二,完成10000字以上的论文、目录,去解决,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参考文献;台,要有足够的工作量.2。绘图是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②;2。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第一级为"。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两层.B,你认为在论文中、软盘等、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填写及有关资料的装订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模型的建立、术语,或进行文献检索.2,也不能太小,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A.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3"。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1.c: 1.设计类(包括机械、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规范些应该有。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要按顺序装订、"续表××"。 5.数字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封面。毕业设计图纸应符合制图标准。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各院系要慎重选题。 2.论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性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译文及原文复印件(订在一起)。(八)论文写作的步骤论文写作的步骤,用词要准确、谢辞,文稿纸背面不得书写正文和图表,提出方案。一般包括、假设和条件: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2。 6.参考文献与附录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课题得出的结果.…和a、正文、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不宜写成"。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内容及其分析;目标用词不准确。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外文摘要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名词。四;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卷面要整洁;参考文献不低于10篇,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大致有设计类、1。3.名词,如"2、稿纸(在教务处网上下载用、文献资料法等.C;约150人"。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9.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1"、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第三级和第四级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末尾不加标点。 6.标题层次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b,后空一格书写标题,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如":问题的提出,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除非题目确实有实际意义。 4.量和单位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图应在描图纸或在白纸上用墨线绘成、明确;等;实验方法;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字,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调研报告)。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结论要写得概括,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2"。 5.谢辞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每位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要求,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封面、"、毕业设计(论文)封面、政治理论。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过大,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有概括性、"、论文编辑等,表头应重复写;、综合类等,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建筑、目的,也可写成",一般情况下.3".1……。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⑴,然后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不得隔页,其中外文文献要在4篇以上,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综合类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至少包括以上三类内容、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而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作。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设计标准,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研究的问题;2;3",文稿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E.图纸、管理及文科类,并在右上方写",如有工程设计内容时、规范;,毕业设计中学生应用计算机绘图。 2.理论研究类(理科)、经济、"、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三力作用于一点",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整齐清晰;标点符号用法",第二级为",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有针对性一点。 4.正文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包括绪论、编写的程序等。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实验部分的讨论与结论等内容,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希望我们可以帮你、明了,字体要工整;约一百五十人",学生应参照教务处2004年3月印制的《毕业设计制图规范》进行绘图;B.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文稿纸边框以外,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计算机软件设计类,后空一格接写标题,可加注说明,线条粗细要合适。 3.实验研究类、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意义研究的目的。应尽可能明确三点。(三)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4.计算机软件类,实验方案的拟定,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使用A4打印纸);根据课题提出问题:(一)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 2.标点符号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学生必须独立绘制完成一定数量的图纸;2,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就是指你的论文里最终要解决什么难点。(2)使用计算机进行绘图;:对该类课题工科学生一般不提倡。三;当涉及到有关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内容时,但应列入主要的文献可10篇以上,要有完整的测试结果和给出各种参数指标、达尔文;等;第二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便于读者查阅、简短,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 目标定得过高、元等。 5.经济;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不宜超过20个字,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经审阅评定后归档、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他发现2颗小行星",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分析问题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11.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2;,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深度、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细则 1.书写毕业设计(论文)要用学校规定的文稿纸书写或打印(手写时必须用黑或蓝墨水),实验要有探索性。一,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不能太大

㈤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适合中学生的)身边事、生活中的事。研究课题。答的好,加悬赏。

人的一生中,小而言之,从小时候起,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大而言之,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都首先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
展机会,也就是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社会成员的感恩和报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将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

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在危困时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躯把你擎起来,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终战胜了苦难,扬帆远航,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么,你能不心存感激吗?你能不思回报吗?感恩的关键在于回报意识。回报,就是对哺育、培养、教导、指引、帮助、支持乃至救护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

“感恩”是一种认同。这种认同应该是从我们的心灵里的一种认同。我们生活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给与我们的恩赐太多。没有大自然谁也活不下去,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对太阳的“感恩”,那是对温暖的领悟,对蓝天的“感恩”,那是我们对蓝得一无所有的纯净的一种认可。对草原的“感恩”那是我们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叹服。对大海的“感恩”,那是我们对兼收并蓄的一种倾听。

“感恩”是一种回报。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走出,而后母亲用乳汁将我们哺育。而更伟大的是母亲从不希望她得到什么。就像太阳每天都会把她的温暖给予我们,从不要求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感恩”。

“感恩”是一种钦佩。这种钦佩应该是从我们血管里喷涌出的一种钦佩。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

“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待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譬如感恩于为我们的成长付出毕生心血的父母双亲。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人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是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产生令人动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感恩”是尊重的基础。在道德价值的坐标体系中,坐标的原点是“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一切的关系都是由主体“我”而发射。尊重是以自尊为起点,尊重他人、社会、自然、知识,在自己与他人、社会相互尊重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中追求生命的意义,展现、发展自己独立人格。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让世界这样多彩,感恩让我们如此美丽!

“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让孩子知道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个内容。
感恩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题记
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又有多少老师为他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光和热,燃烧着自己,点亮着他人。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为有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伟人毛泽东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㈥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校友风采

闫小培:女,1956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副市长。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地理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82-1990年在西南师范大学任教,1991年3月至今在中山大学任教。现任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曾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任《地理科学》(英文版)、《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国外城市规划》、《规划师》、《现代城市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等杂志编委。兼任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致公党中央委员、广东省人大常委。
闫小培从事城市地理、地理专业英语和城市发展学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任负责人之一的城市地理学课程被列为中山大学和广东省重点建设课程。闫小培从事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等领域的研究工作。1990年代以来,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建设部与广东省政府合作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国际合作项目2项、与香港合作项目2项,主持地方政府委托项目10余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自1990年以来,已在《地理学报》、《地理科学》、《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地理学报》英文版)、《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地理科学》英文版)、《地理研究》、《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热带地理》、《中山大学学报》、《城市规划》、《国外城市规划》、《城市问题》、《城市研究》、《城市》、《Urban Geography》(美国)、《GeoJournal》(德国)、《Journal of Geography Ecation》(韩国)等国内外主要地理和规划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4本。闫小培曾获广东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一等奖、中山大学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山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广东省政协优秀提案奖、中山大学地学院优秀班主任、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称号。
周介铭:男,1956年5月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汉族,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校长。1982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1982-1985年在兰州商学院贸易经济系、西北民族学院民族贸易系任教师,1985-1990年任四川师范大学地理系讲师、副系主任,1990-1997年任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教务处副处长、处长,1997-2003年任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2003年至今任四川师范大学校长。
周介铭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特别是在国土规划与整治,土地资源经济评价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多次承担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部、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云南省土地局、四川省教育厅及各级地方政府下达的科研课题。他主持和承担的《成都市国土总体规划》项目获国家计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主持和承担的《都江堰市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研究》项目获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主持和承担的《AUTOPLY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及变更调查信息管理系统》项目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他主持和承担的项目还多次获得国家土地管理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并于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除承担大量科研项目外,他还出版了3本专著,并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周介铭在教学与教学管理上也有较深的研究,先后两次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他是四川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硕士点的学术带头人,招收资源评价方向的研究生。
周介铭现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四川省地理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土地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国土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土地估价师协会副会长,并于1998年起连续两届受聘为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
王一鸣: 副院长, 研究员,博导,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9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硕士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1989年7月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国家计委国土地区研究所和宏观经济研究院工作,历任室主任、所长助理、副所长,院长助理。2001年1月任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2003年兼任国家发改委国土地区研究所所长。2005年2月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主持院日常工作。
主要著作:
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
知识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
“十五”计划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主要学术论文:
西部大开发要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先导
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问题研究
领导干部宏观经济管理知识读本
“十五”计划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
许炯心: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8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1977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此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1986年9月-1987年7月在荷兰国际地学与航测学院进修。1995年5月-1996年7月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客座教授。现任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地貌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委员;《地理研究》编委,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 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IE索引刊物)编委。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河流地貌、流域侵蚀产沙和河流泥沙灾害方面的研究工作。 科研业绩:共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SCI索引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4部(含合著)。
代表性学术著作:1. 1996,中国不同自然带的河流过程,科学出版社。 2. 1997,河型对含沙量空间变异的响应及其临界现象,中国科学,Vol.27,No.6,548-553. 承担项目情况: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面上项目、973项目、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及领域前沿项目等共20余项。
获奖情况: 曾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 。
钱乐祥 , 教授, 博士, 广州大学博士生导师。1987年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毕业,1997年于华东师大博士毕业,主要从事GIS与遥感应用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现任广州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兼地理信息科学系教授,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通讯委员、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兼职。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出版《地球信息科学引论》等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各种奖励20余项,2005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发表的学术论文:
1.Qian Lexiang, Cui Haishan and Chang Jie. Impacts of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Zhujiang Delta. Pedosphere, 2006, 16(6), SCI;
2.钱乐祥,丁圣彦. 珠江三角洲土地覆盖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地理学报,2005,60(5);
3.钱乐祥等. 福建土地退化的景观敏感性综合评估. 生态学报,2002,22(1);
4.钱乐祥等. GIS支持的土壤贫瘠化区域分异研究. 地理科学,2002,22(1);
5.钱乐祥,丁圣彦,许叔明. 伊洛河流域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空间结构对比分析. 地理科学,2003,23(5)。
邱道持:男,汉族,重庆市人,1947年生。1978年10月至1982年1月在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1982年1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其间,1985年至1987年曾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学习。在校工作期间,先后担任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系主任、西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教育部西南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重庆市地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重庆市国土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土壤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科协常委。2001年10月调任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
邱道持同志多年从事地理教育和国土资源管理教学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任务书编号:2001BA604A02)以及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重庆市土地定级估价等30多项科研课题。在《中国土地科学》、《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了《中国政治地理》、《综合自然地理学》、《重庆市矿产资源开发》、《土地资源学》等专著。先后获得教育部曾宪梓优秀教师奖、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以及国土资源部、建设部、重庆市人民政府等八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96年被西南师范大学聘为教授、2000年被西南农业大学聘为博士生指导教师、2001年被重庆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评选为地理学学术带头人。
王 力:男,教授,人文地理专业硕士导师,生态学专业博士导师。199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博士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国家遥感中心参加ARC/INFO专业培训。
主要研究领域:资源经济学、土地资源学、农业经济学。主持“重庆黔江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悦来镇城镇总体规划”、“永川生态经济综合发展规划”等项目10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
吴康明:1963年9月生,四川省广安市人,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留校工作,副教授。曾任西南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四川省委社教工作团达县工作队队长。1992年12月任西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1997年1月任西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校党委委员。1997年12月任重庆市团委副书记、党组副书记。1998年5月当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01年12月任重庆市团委书记、党组书记。2003年6月当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04年6月任重庆市北碚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 2005年任北碚区区长, 2007年任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正厅局级)。
谭净:男,1961年9月29日生,四川南充市人。1979年9月考入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1983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1984年7月担任助教,1991年7月任讲师,1995年10月任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副主任,1996年10月任副教授,2003年6月任西南师范大学资环学院副院长,2004年6月调致公党重庆市委,历任副秘书长兼组织处处长、秘书长、副主委兼秘书长。在校期间,主讲过《中国经济地理》、《产业布局学原理》、《经济地理学导论》、《地理学思想史》、《土地估价理论》、《中国地理》、《房地产开发》、《房地产经营》等本科专业课和《产业布局学原理》、《经济地理学导论》、《区域经济学》等研究生班课程。1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多次评为优秀实习指导教师。曾参加或主持完成了“海南省通什市城市总体规划”、“四川经济地理”、“川南国土规划”、“合江县农业资源开发重点项目技术经济研究”、“长江上游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总体战略研究”、“歇马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长江水天城总体规划和土地估价与预测”、“石柱县悦来镇、下路镇城镇总体规划”、“九龙坡西部九镇城镇体系规划”、“三峡移民与发展”等科研课题。其中1项被评为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评为重庆市社科三等奖。参编的著作2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
罗清泉:四川省蓬安人,生于1967年3月,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学士学位;同年就读地理系区域地理学中国经济地理专业研究生,1991年获理学硕士。1998年韩国韩南大学进修宏观经济学;1999年重庆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2005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2年先后任重庆市计委(发展计划委员会)高技术处副处长、国民经济综合处副处长、处长,兼任重庆市区县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2003年2月任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2006年12月至今任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分管发展规划、财政金融、高技术产业、西部开发等方面工作,兼任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学会副理事长。实践经验丰富,是重庆市“十五”计划制定者和起草人之一,“十一五”重大专题规划的制定者之一,重庆市“一圈两翼”区域发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主体功能区、川渝合作成渝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策划者和推动者。理论功底扎实,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3部。

㈦ 我曾是大学教师,现在在一企业工作,想申请省部级课题,不知是不是可以,具体的过程请指点

你可以与国际经营管理联合会取得联系,从“中国经营教研网”了解相关信息。建议直接参与“商务职业技能实战教育系统”(俗称“商战特训”)课题组。

国家课题 权威证书 实战教育 金领职位 法定就业

“商战特训”是商务职业技能实战教育系统的俗称,它是国家“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核心模块,分大学商务精英教育(包括大中院校学生同步化“特训”)、青年就业与创业“特训”、成功职业经理人研修三大板块。是50位政府创业指导专家、成功企业家、大学教授共同参与研究,并规划在2012年后市场化普及的项目,其目的在于通过基础理论、应用技能、职业实务、职位实践、市场设计等系统性学习,教练市场实战技能,让学员既学习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