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唠科学
❶ 中班科学活动蜗牛吃什么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蜗牛吃什么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尝试饲养和照顾小蜗牛,观察记录比较蜗牛的饮食习惯。
2、乐意和老师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体验交流与发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捕捉小蜗牛若干。
2、《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观察小蜗牛
提问:小蜗牛长什么样?
2、猜测小蜗牛喜欢吃什么?
提问:你们知道小蜗牛爱吃什么?(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大胆猜测)
3、试验,并尝试记录观察的结果
(1)分组收集小蜗牛喜欢吃的食物.
(2)幼儿整理收集的食物,讨论如何喂小蜗牛?
(3)鼓励幼儿经常观察小蜗牛对所提供食物的喜好情况,用自己的方式将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
4、交流、分享发现
鼓励幼儿与老师同伴交流自己喂食方法和发现,获得蜗牛在饮食方面的初步认识。
(1)提问:你发现小蜗牛爱吃什么?
(2)提问:在喂养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3)阅读《幼儿画册》中的相关内容,判断一下蜗牛喜欢吃什么?
教学反思:
探究蜗牛食性的活动已进行一周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猜想,不断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食物喂蜗牛。在亲自喂养蜗牛的过程中,他们的结论是,蜗牛吃水果、蔬菜、粮食,不吃树叶。在讨论结论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提出:“蜗牛爱吃甜食。”对于这个结论孩子们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为了把孩子们对蜗牛食性的探究引向深入,我抓住时机问道:“蜗牛真的更喜爱吃甜食吗?怎么证明呢?”有的孩子说:“苹果是甜的,给它带点儿苹果试试。”但马上有孩子反驳:“只给它吃甜的食物不行,把甜的和不甜的食物同时给蜗牛吃,看它先吃哪个,这样试才公平。”两个人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要证明蜗牛是不是更爱吃甜食,应该同时提供甜的和不甜的食物,而且两种食物要与蜗牛的距离相同。随后,孩子们分成5个小组,为蜗牛选择了不同味道的食物进行实验。结果4个组的蜗牛都先吃了甜食,只有1个组的结果与大家不同,原因是他们将白菜摆在了离蜗牛近的地方,所以,蜗牛先吃了白菜。有的孩子还发现蜗牛的大便是红色的,有的认为是血、有的认为是粪便,这是一个有趣的发现,可以生成一个新的话题。
(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❷ 科学家从蜗牛身上发明了什么
谁知道啊?
❸ 科学书上的一些关于蜗牛的问题!
.蜗牛是在哪种环境中生活的? 潮湿阴暗
蜗牛喜欢在 (潮湿和阴暗/光线充足和清凉)的地方生活。
2/A.蜗牛的身体呈 色。 白
B.蜗牛的外壳呈 色。 灰黄
C.蜗牛外壳的颜色有什么作用?保护色
D.蜗牛坚硬的外壳有什么作用? 保护柔软的身体
E.蜗牛有多少对触角? 一对
F.每对触角的长度是否相同? 相等
G.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蜗牛的头部和触角,把头部形状画在下页方框内。(贴图)
H.把蜗牛放入一小盆温水中,等一会儿,看看蜗牛有什么反应。 伸出头 爬
蜗牛 。
呼吸孔有什么作用?透气
3/A.把蜗牛放在玻璃片上,观察它怎样移动。蜗牛爬过的地方有没有留下痕迹?这有什么作用? 有痕迹 粘液 润滑吸附
蜗牛爬过的地方留下 ,作用是 。
B.举起玻璃片,从底面观察蜗牛如何移动,留意腹足活动情况。
腹足在玻璃片上 (跳动/爬行/滑行)。 滑行
C.用手指轻触蜗牛的腹足,感觉如何?
腹足表面 (黏湿/干燥)。 黏湿
蜗牛利用 向前移动。它经过的地方,会留下一些粘稠的物质,这些物质使接触面更加 光滑,有助于爬行,还能帮助蜗牛 吸附在物体上。
4/A.用玻璃棒轻触蜗牛的触角,他有什么反应?
触角 。 缩回
再用玻璃棒轻触蜗牛的腹足、外壳和躯干。它的哪一部分最为敏感? 腹足
B.把蜗牛放在阴暗的地方,例如纸箱里,然后用电筒从正面照射蜗牛。
它有什么反应? 回去
你推测蜗牛喜欢在白天还是晚上活动? 晚上
C.用棉签蘸少量醋,靠近蜗牛头部,看看蜗牛有什么反应。 缩回
蜗牛 。
D.距离蜗牛约0.5M处拍手,看看蜗牛有什么反应。
蜗牛 。 没反应
蜗牛具有 (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对光反应的能力)。 触觉 嗅觉 味觉 对光强有反映
5/A.把胡萝卜、生菜、马铃薯、嫩叶、老叶和肉类放入饲虫箱内,观察。
蜗牛喜欢吃的食物有:生菜 嫩叶
蜗牛不喜欢吃的食物有: 老叶 肉类
你认为蜗牛对农作物有益还是有害?为什么?有害 吃掉庄稼的叶子
蜗牛对农作物 ,因为 。
❹ 蜗牛的科学知识70字
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虽然它的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但是却有25600颗牙齿。在蜗牛的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
❺ 科学问题——蜗牛。
实验中,用玻璃棒轻触蜗牛的触角或用蘸醋的棉签靠近蜗牛的触角,蜗牛会___把触角缩回去__,这说明了生物能够对外界的__刺激___作出反应这一特征。
❻ 科学观察日记 蜗牛
2011年7月11号 星期一 晴
暑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科学观察的日记,写什么呢?我冥思苦想,内对了,就写容豆子的成长记吧!我拿了一个杯子,放进去一小把黄豆。这时,我真希望他们快快长大。
2011年7月12号 星期二 晴
早晨,天不亮我就赶快起来了,来到厨房,看那些宝贝们,我给黄豆换了水,并捡了一颗捏在手里,发现它的皮已经变软了,皱皱的像老婆婆的脸,而且还长大了不少。
2011年7月13号 星期三 晴
太好了,黄豆已经破皮而出了,只见那些黄豆白白胖胖的,有的已经把皮全部脱掉了,有的只脱了一半,在杯子的上面还漂着一些皮,看着这些黄豆千姿百态的样子,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2011年7月14号 星期四 晴
豆芽已经长得有半寸长了,芽儿得尖上还长出了许多根须,爸爸告诉我这时豆芽的根。这些豆芽都以自己最美的姿态展现在我面前,让我兴奋不已。
我不禁对豆芽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它们只是靠一些水,并没有过多的营养,就能茁壮的成长。这不正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吗?
❼ 观察蜗牛的科学日记八十个字
今天,同学给了我一只蜗牛,我便细心地观察起来。蜗牛的长像与众不回同。蜗牛背着一个漂亮、舒适答的“大房子”。因为它背着“大房子”,所以走起路来总是慢吞吞的。蜗牛的头上有两对触角,其中一对触角上有小点,那是它圆溜溜的小眼睛。蜗牛的牙齿长在舌头上,像蜂窝一样密。蜗牛没有鼻子,但是有小气孔。原来,蜗牛是通过气孔呼吸的。蜗牛喜欢住在哪里呢?我猜它喜欢住在潮湿的地方。我翻开科学书一看,结果蜗牛真的喜欢住在潮湿的地方。听科学老师说,蜗牛也会冬眠。蜗牛冬眠的时候把头缩在壳里,再用黏液封住,这样既暖和又安全呢!蜗牛喜欢吃什么呢?我用馒头渣喂它,它不吃;我用苹果末喂它,它也不吃;我把小菜叶放在它边上,蜗牛不一会儿就吃完了。原来,蜗牛喜欢吃叶子呀!这就是蜗牛,憨憨的而又与众不同!
❽ 初一科学:蜗牛的身体结构和作用
壳:呈螺旋形状,具有保护柔软的身体与内脏功能。
口:摄取食物
具有进食功能。
眼:在大触角顶部,具有辨别光线明暗和嗅觉功能。
触角:主要具有触觉和嗅觉功能,有腺体能产生足腺。
❾ 蜗牛有趣的科学现象
我们常用蜗牛爬行来形容速度慢。其实,确切地说蜗牛不是爬行,而是滑行的。在它通过的地方都留有它分泌的一层黏(nián)液,这样,蜗牛即使在锋利的刀刃上爬,身体也不至于被割破。蜗牛害怕阳光,因为阳光会把它的身体烤干。它大部分时间缩在壳里睡觉,壳口还用一层黏液封闭起来。整个冬季它可以一连睡上几个月。蜗牛的嘴比竹尖还要小,可是长着两万五千六百颗牙齿。当然,这些牙齿,我们的肉眼是看不见的。如果我们把蜗牛放到一个纸盒里,那它能用牙咬个洞逃走呢。它的眼睛长在触角的顶端,不过视力很弱。好在它的嗅觉异常灵敏,弥补了视力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