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感染课题
❶ 肾感染结石的治疗是什么
感染结石约占所有结石的2%~20%。它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尿路感染而形成的结石;一种是因其他成分的结石继发感染而形成的结石。前者是真正的感染结石,其成分主要是磷酸镁铵及尿酸铵,也可混合有碳酸钙。后者核心的成分多为尿酸及草酸钙,结石的外层则为磷酸镁铵及尿酸铵。感染结石的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结石和根治尿路感染。对感染性结石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治疗感染:首先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由于停留在晶体表面或晶体之间的细菌在停用抗菌药物后还有可能再感染。因感染结石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40%以上术后存在持续尿路感染,故应长期用药。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后,尿中细菌的菌落如从107降至105,可使尿素酶的活性降低99%。
(2)使用尿素酶的抑制剂:应用尿素酶的抑制剂可以阻止尿素的分解,从根本上防止感染结石的形成。乙酰氧肟酸是尿素酶有力的不可逆的竞争性抑制剂,能预防磷酸镁铵和碳酸磷灰石结晶的形成。口服后能很快被胃肠道吸收,1小时后达到最高浓度。副作用为深静脉血栓、震颤、头痛、心悸、水肿、恶心、呕吐、味觉丢失、幻觉、皮疹、脱发、腹痛和贫血。乙酰氧肟酸妊娠妇女禁用。对感染结石而禁忌手术的患者,Griffith推荐同时应用乙酰氧肟酸与抗生素。尿素酶的其他抑制剂包括:羟基缬氨酸、丙异羟肟酸等。
(3)溶石治疗:通过各种管道(如输尿管导管、经皮肾造瘘管、术后留置的肾造瘘管等)向肾盂、输尿管内注入溶石药物来达到溶石的目的。进行溶石治疗前应尽可能彻底清除结石碎片,以减少溶石的困难。进行溶石治疗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尿液应是无菌的,必须在尿路感染得到完全控制后才能应用灌洗溶液,以免在溶石过程中大量细菌释放出来而引起尿路感染;②溶石液体流进及流出应当通畅;③肾盂内压力维持在2.94kPa(30cmH2O);④没有液体外渗,如有液体漏出,则应停止灌洗;⑤监测血清中镁的水平,避免发生高镁血症。等渗的枸橼酸液在pH4.0时能溶解磷酸钙和磷酸镁铵,形成可溶性的枸橼酸钙复合物。可应用溶肾石酸素,但毒性大,甚至可引起死亡。肾盂首先用无菌生理盐水以120ml/h的速度,如灌洗24小时后,如无异常,才可开始进行溶石治疗。溶石期间,患者如出现发热、腰痛、血肌酐、血镁、血磷升高等情况,即应停止灌洗。
(4)酸化尿液:酸化尿液可以增加磷酸镁铵和碳酸磷灰石的溶解度,从而使磷酸镁铵结石部分或完全溶解。同时还能增加抗生素的作用。主要的药物有维生素C和氯化铵。对巨大的感染结石,可行开放手术治疗。也可采用经皮肾取石术治疗铸型结石以取代开放手术。对有漏斗部狭窄或肾内解剖畸形的患者可行防萎缩的肾切开取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比经皮肾取石术损伤小。据统计,对大的铸型结石,结合应用经皮肾取石和ESWL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50%以上的患者在随访10年以上时有复发。如用开放手术加药物溶石,则平均随访7年,仅个别患者复发。
❷ 什么是感染性肾结石
感染性结石生长快,常呈大鹿角状,X线平片上显影,常伴有持续的或反复发作变形杆菌等致病菌的尿路感染史。所以感染性结石需及时治疗,“消石胶囊”对治疗“肾结石”“尿道结石”,“膀胱结石”等效果都很好,我身边的几位朋友就都是用“消石胶囊”把结石排出来的,好像是什么广西玉林制药的,建议你去用下。
❸ 什么是感染性肾结石,其病因有哪些
感染性肾结石由感染而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结石,约占肾结石的15%~20%。其主要成分是磷酸镁铵和磷酸磷灰石,前者在正常人尿中饱和度很低,不能形成结石,后者一般以羟磷灰石的形式存在。感染性肾结石治疗困难,复发率高,如不妥善处理,则会使肾盂肾炎变成慢性,甚至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尿路感染对结石形成有明显的影响。细菌及其引起的脓块、坏死组织,可作为结石的核心;炎症产生的有机物可能扰乱了尿中胶体和晶体的平衡,不稳定胶体的沉积也可成为结石的核心。肾盂肾炎时能产生尿素酶的细菌,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尿素具有保护性胶体作用,尿素经细菌分解后,其含量减少,因而,降低了保护性胶体作用。更重要的是,尿素分解出来的氨与水化合成氢氧化铵,大大增加了尿的pH值,此时铵与尿中镁和磷酸根结合成的磷酸镁铵呈高度过饱和而析出;在碱性条件下,尿中的钙和磷酸根相结合形成磷灰石。Wichha m认为:生成的尿氨和碱性环境,促使尿粘蛋白形成了基质网架。Neerhat和Griffith认为,这种条件可使正常尿路粘膜表现的粘多糖保护层破坏,更有利于细菌的附着和侵入。另外,尿路梗阻(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与长期卧床者易引起尿淤积,促使尿中晶体易于沉淀而导致结石的形成。结石对粘膜的机械性刺激和损害,可加重尿路梗阻和尿液淤滞,又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如此恶性循环,最后引起严重的上尿路积水,肾实质破坏,加速了肾功能的减退和丧失。产生尿素酶的细菌主要为各型变形杆菌、某些肺炎杆菌、绿脓杆菌、沙雷氏菌属、肠产气菌、葡萄球菌、普罗菲斯菌以及尿素支原体。 赞
❹ 治疗结石的方法
1 号方
治疗方法
利胆排石汤 金钱草、莱菔子、茵陈各30g,黄芩、厚朴、芒硝各15g,生大黄20g(后下),香附、三棱、莪术各12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气滞型去黄芩、芒硝,加柴胡、郁金;脓毒型去三棱、莪术,加二花、连翘。
治疗效果
治疗72例残余结石并发急性胆系感染及胆道梗阻。药后症状和体征、体温、化验正常,胆道T管造影结石消失20例,好转29例,无效23例。
按:本方系姚育修经验。曾刊于《中医杂志》1984年第5期。
2 号方
治疗方法
方药:①加减大柴胡汤 柴胡12g,大黄20g(后下),黄芩、芍药各10g,木香、枳壳、郁金各15g,芒硝6g(冲服),金钱草30g。加减法:痛甚者,加川楝子、元胡等;热象重者,加双花、地丁等;舌苔厚腻,加藿香、佩兰等。②加味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当归各20g,丹参15g,大枣7枚,甘草6g。以上均为水煎服。方①服药6~10天为1疗程,间歇1~3个月后行下一疗程治疗,在间歇期间服方②。在服用方①时,大便每日3次左右,注意筛洗大便结石。
治疗效果
治疗26例。排石18例,未排石8例。服方①最少者87剂,最多250剂。
按:本方系张志圣经验。曾刊于《中医杂志》1984年第5期。
3 号方--大黄丸
【药物组成】大黄粉90g,郁金粉、火硝粉各60g,金钱草粉、生鸡内金粉、栀子粉、广木香粉各30g。
【治疗方法】以上药粉和匀,水泛为丸。每日3次,每次6~16g,饭后3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每15天为1疗程,中间休息1周,继续下个疗程的治疗。症状发作期可加大剂量,以每日大便3~5次为宜,不加用其他药物,但可用支持疗法,如失水者辅以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适应病症】胆道术后残余结石。
【临床疗效】用大黄丸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30例。结果:排石22例,占73%;其中排尽10例,占33%。未排石者8例,占26%。服药最多者24疗程,最少2疗程,平均18.5疗程。停药2年未见复发者,可每年服药2~3个疗程以预防结石复发。
【经验体会】胆道残余结石往往需经多次手术,难度较大,故采用非手术疗法,运用中药以提高疗效,乃一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组病例以功可清热利湿、排石止痛的大黄丸为主,临床证实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对于未复发者尚有“已病防变”的作用。通过临床观察,泻下通腑当为本病的主要治法,其中大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服药量以每日解稀便2~3次者为佳。
【方剂来源】周书望:大黄丸治疗胆道残余结石30例。《湖北中医杂志》,(1):13,1991。
4 号方--大黄二金汤
【药物组成】生大黄10g,郁金、枳壳各12g,金钱草30~60g。
加减变化:气郁型者枳壳用20~30g,加柴胡、木香;血瘀型者郁金用20~30g,加丹参、红花、桃仁;湿热型者大黄用20~30g,加茵陈、虎杖、黄芩;寒湿型者换用熟大黄3~6g,加干姜、苍术、白术、草果,若寒甚者再加制附片。
【治疗方法】水煎,每天1剂,煎2次,分2次服。
【适应病症】胆道术后残余结石。
【临床疗效】临床以本方并随症加减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患者24例。其中,经治疗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排出结石者15例,症状体征缓解者7例,中转手术者2例。总有效率为91.7%。
【经验体会】目前,用于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药物颇多。而本方所用药物皆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择选。如大黄、郁金、金钱草均能消炎利胆,促进胆汁分泌;枳壳有收缩胆囊,扩张胆管等作用,有利于排石。四药合用,既能消炎利胆,又能排石止痛,故临床收效满意。不过,本方中的大黄无论是用于何种类型的患者,均不可轻易减去。因其在消炎利胆,排石止痛中起主要作用,是本方的关键核心药物。但可根据病情增减其量。
【方剂来源】唐茂清:大黄二金汤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四川中医》,(1):31,1986。
5 号方--利胆排石汤
【药物组成】金钱草、茵陈、莱菔子各30g,黄芩、厚朴、芒硝各15g,生大黄20g(后下),香附、三棱、莪术各12g。
加减变化:气滞明显去黄芩、芒硝,加柴胡、郁金;脓毒型去三棱、莪术,加金银花、连翘(或败酱草)。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出院后继续长期坚持服用本方,有助于提高或巩固疗效。
同时亦可采用以利胆排石汤为主的“总攻排石疗法”:
①带胆道T管组:病例均系经胆道T管造影证实为肝胆管多发残余小结石患者,以中药总攻排石为主,辅以胆道冲洗及胆区叩击等进行治疗。程序规定如下:上午7点服利胆排石汤1剂;8点从T管注入1%赛罗卡因20~30ml;8点10分从T管注入石蜡油20ml;8点20分口服33%硫酸镁10~20ml;8点30分口服0 5%稀盐酸10~20ml;8点35分从T管缓慢注入加有100mg氢化可的松的生理盐水(温)500~1000ml,至有发胀感时夹T管;8点45分叩击胆区部位(右季肋部和背部);8点50分原地跳跃;9点吸入亚硝酸异戊酯1支;9点5分叩击胆区部位,并用生理盐水冲洗T管;9点10分夹T管,并电针胆俞(右)、足三里(双)0.5~1小时。每周治疗3次,6次为1疗程。
②已拔除胆道T管组:对已拔除胆道T管的患者,治疗程序安排如下:上午8点30分服利胆排石汤1剂;9点饮果汁水;9点30分肌注吗啡5mg;10点吸入亚硝酸异戊酯1支;10点15分口服33%硫酸镁20ml;10点20分口服0 5%稀盐酸20ml;10点25分进脂肪餐(胆囊已切除者可免);10点30分电针胆俞、足三里穴(方法要求同上)。治疗次数及疗程同“带胆道T管组”。
【适应病症】胆道术后残余结石。
【临床疗效】以利胆排石汤为主,或配合总攻排石疗法,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共113例。结果:①单纯口服利胆排石汤组72例,临床治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体温和化验检查均正常,大便中曾找到结石,胆道T管造影结石消失)20例,占27.8%;好转(症状缓解,体温及化验检查正常或接近正常,仍有轻度体征)29例,占40.3%;无效者23例,占31 9%。②总攻排石疗法带胆道T管组共21例,结石排净者10例,占47.6%;结石未排尽者4例,占19.1%;无效者7例,占33.3%。排石率为66.7%。③总攻排石治疗已拔除胆道T管组共20例,结果8例排出结石,占40%。
【经验体会】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其经验是:通里攻下为先导,清热解毒不可少,理气开郁要及早。实验证明,不少攻下药除有通便泻下、减少毒素吸收、恢复肠道功能等作用外,还能促进胆汁的分泌,缓解奥狄氏括约肌痉挛,有利于胆道结石的排出和胆道梗阻的解除。其中大黄的作用为最强。
总攻疗法以利胆排石汤为主,初步证明对促进胆汁排泄、消退胆管炎症、减轻肝胆组织水肿、软化括约肌疤痕以及促使结石下移排出等方面均有良好作用。本组结石排出率为66.7%,排尽率为47.6%,较国内其他报告为高,似与采用上述措施有关。单纯口服利胆排石汤也可排出部分结石,但效果不如总攻排石疗法高。此外,对于单用手术取石的患者,手术前后长期服用本方,有利于泥沙样结石的排出,并可防止其新生,对减少结石残留或复发,具有良好作用
❺ 感染科课题怎么做
(一)选题
1.课题来自哪里?
2.选题的一般原则
科学性:要有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预期结果要合理;研究方法要正确严谨。
可行性
创新性
3.选题的一般过程
(1)明确方向——发现问题
(2)浓缩范围——经验分析
(3)提示焦点——形成课题
4.选题的注意事项
(1)选题宜小不宜大
(2)选题应结合实际。选题要有新意。
(3)选题要考虑研究者的优势,与自身工作相结合,与研究者的能力相适应。
(二)申报课题
申报课题,也就是设计研究方案,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工作框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保证研究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使研究具体化的中心环节;是研究成果质量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检查和自我检查;有利于协作研究。一般上级部门开展的课题研究都附有课题申报表。
1.课题申报表(课题研究方案)组成:
(1)课题的表述与界定:课题的名称或题目必须明确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要体现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如“初一政治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研究”。
(2)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研究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研究。
研究目的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包括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外在目标(目的)、内在目标目的——学生发展)。
研究综述: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问题新、方法新、角度新、效果新。
(3)研究范围: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的界定;对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对关键概念的界定。
(4)研究内容: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提不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就无法研究。
(5)研究方法:
①注意事项:注意多种方法的使用;方法要写详细些;不能滥用方法
②主要方法:
行动研究:
实验研究:
个案研究:
调查研究:
文献研究:
(6)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7)研究程序(步骤):研究的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收集资料、开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8)预期成果的形式:①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等;②学生变化
(9)研究成员(及负责人、分工)
(10)经费预算及其他所需条件
2.填课题申报表(立项论证)
3.填写课题申报表的注意事项
(1)认识填写申报表的重要性。是成功的一半,不能应付。
(2)一式几份,要自己留一份,最好在电脑中保留一份。
(3)核心是目的意义、研究步骤、研究内容方法。
4.我的课题申报表
(三)开题论证
1.开题论证的含义、意义
2.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
3.与立项论证(申报课题)区别
4.召开开题论证会
(四)实施研究
1.重视理论学习和理论的指导作用
2.重视选择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的特征:
⒈为行动而研究
为行动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不是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而是解决实践工作者所处的情境遇到的问题。研究目的具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具有即时性。
⒉在行动中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指出了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实际工作者所在的工作情境,并非是经过特别安排的或控制的场景。行动研究的研究过程,即是实际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行动的表现,也是实际工作者学会反省、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
⒊由行动者研究
由行动者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实际工作者,而不是外来的专家学者。专家学者参与研究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意见与咨询。是协作者,而不是研究的主体。
3.重视资料的积累
(1)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后测的统计资料要收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研究动态的资料要收集;自身学习和研究的过程资料要记录和收集;对材料进行分类归档;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收集资料。
(2)经常撰写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论文
(3)收集与整理课题研究中的典型案例:一定数量的典型教例;学生发展变化的典型材料。
(4)及时收集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凭证:学生变化发展的材料;教师教学水平变化材料。
(5)要有一本研究过程的大事记。
4.重视利用电脑和网络工具;
5.我的研究过程
(五)总结和推广阶段
1.整理相关资料;撰写报告或论文;
怎样撰写结题报告
①题目:清楚、准确地呈现研究的主要问题;有时可加副标题。
②前言(有时用“问题的提出”):表明研究的目的;说明选题的依据、课题价值与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现状、问题、趋势;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理论框架。字数不宜多、表述要具体、清楚。
③方法:对方法进行说明,主要考虑:对课题进行界定;研究目标;研究程序、步骤;所使用的方法及其说明(实验法还需要解释假说)。
④具体操作:
⑤结果
说明:学生日记、作业、自己观察记录、体会感受、家长教师学生反馈等来说明和获得结果。
呈现方式:用文字或图表、数据、案例来分析;用逻辑或统计的方式来呈现结果。
注意事项:结果一定是自身或成员获取的;要定量与定性结合;资料翔实、文字简明。
⑥讨论:
结果是否与目标一致?为什么一致或不一致?
对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
找出优劣、得失,进行讨论;
提出有待深入的问题进行讨论。
⑦参考文献及附录。
我的结题报告
怎样撰写论文
我的研究论文
2.鉴定(使研究成果得到认可)
3.应用和推广阶段
❻ 华中农业大学肾结石研究成果
近日,从我校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负责人、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何正国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抗击结核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他们构建了一个在常规条件下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功能基因进行方便安全研究的遗传操作平台,并发现了一个可能在结核病原潜伏感染及耐药性突变产生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WhiB-3。相关成果已以“Dissecting Transcription Regulatory Pathways Through a New Bacterial One-hybrid Reporter System”为题,于2月18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基因组研究》(Genome Research)上在线发表。该成果由我校研究人员独立完成,文章通讯作者为何正国教授,第一作者为生科院2006级本硕连读研究生郭曼曼。
《基因组研究》杂志由国际知名的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于1995年创办,属于国际性同行评审性月刊。该期刊关注所有物种的基因组研究,并刊登提供或有助于以基因组为基础的生物过程分析的研究文章,2007年SCI影响因子为11.2。
曾经蔓延全球的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通过空气传播感染人或动物而引起的,20世纪因医药事业的进步而消退。但是已被大多数人淡忘的肺结核近年来又“死灰复燃”,成为目前死亡率最高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每年导致全球150-200万人死亡,并对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结核病进入紧急状态”,呼吁采取紧急措施加强对结核病的防制。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大大加强了对结核病原的研究,2008年,我国还专门启动了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在张启发院士、陈焕春院士等专家的呼吁和支持下,我校也于2007年成立了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专门针对包括病原微生物、农作物等重要对象在内的蛋白组及代谢组学开展高水平研究。
据介绍,结核病原的研究一直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极其缓慢,遗传操作不方便;另一个是它具有很强的感染致病能力,对研究人员健康存在威胁。因此,特别需要建立一个能在常规实验条件下方便安全地研究其功能基因的新技术。在这项研究中,何正国教授的实验室建立了一个新型的细菌单杂交报告系统,能够在大肠杆菌中方便地研究DNA复制蛋白或转录因子与靶DNA之间特异性的相互作用。利用该系统,他们已经发现了100多个以前不知道功能的转录因子可能直接参与调控结核分枝杆菌的潜伏感染过程。特别是,一个名为whiB-3的基因被首次发现能广泛调控结核分枝杆菌多个致病基因的表达,这暗示该基因可能在结核病原潜伏感染及其耐药性的产生中发挥关键作用。
《基因组研究》杂志聘请的三位世界同行专家不约而同对该研究予以充分肯定。他们认为该研究成功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遗传操作平台,新发现的功能基因在临床方面应用前景广阔,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重要性。何正国教授介绍说,由于新发现的基因极有希望成为抗结核新型药物靶标,具有明显的药物应用潜力,相关发现最近已经申请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❼ 如何理解泌尿系结石、感染及梗阻三者之间的关系
有梗阻的胆结石和泌尿系结石是最好治疗的,用中药就可以治疗好的。
❽ 感染性肾结石如何进行诊断
感染性结石除有通常肾结石的表现外,还有它自身的特点。感染性结石生长快,常呈大鹿角状,X线平片上显影,常伴有持续的或反复发作变形杆菌等致病菌的尿路感染史。
❾ 感染性结石 能够根治么
可以啊,通过碎石排出后也就好了, 另外,你那的水可能有问题,有些地方的水矿物质太多,使那里的人都易得结石 我父亲去年刚做的手术 排出来 现在很好啊 要多吃木耳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