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答辩 » 初中科学作业本答案

初中科学作业本答案

发布时间: 2021-03-04 17:54:22

1. 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作业本A第一小节答案(全部)

一 对环境的察觉
第一节 感觉世界 (一) 1.眼睛 鼻子 舌 皮肤 2.热觉感受器 手背 触觉感受器 指尖 冷觉感受器 痛觉感受器 3.鼻腔 嗅觉神经末梢 嗅觉神经 4A 5A 6CBD 7C 8C 9D 10A 11可以将两个圆柱体同时放在手背上,运用人的触压觉,区分出较重的是铁,较轻的是木块。 12在不同的部位,对刺激的敏感度不同(答案不唯一!)。
一 对环境的察觉
第一节 感觉世界 (二) 1.眼 耳 鼻 舌 2.触觉 痛觉 冷热觉 触 3.味觉细胞 味觉 唾液 味觉细胞味觉 4A 5C 6A 7A 8D 9B 10B 11.因为该同学的鼻粘膜受损,闻不到苹果与梨的香味,但人的嗅觉和味觉是同时工作的,所以味觉也受到影响。 12.他的感觉是苹果和梨的混合味道。 13.视觉 眼睛 听觉 耳 冷觉 皮肤 嗅觉 鼻 触觉 皮肤 14.四肢的触觉定位准确性是远离躯干的部位高。

2. 科学作业本.求详细解析及答案.

bc还有这确实是物理啊

3. 科学 作业本的答案和同步精练

做人要厚道,自己做比什么都好,中考是没人可以帮你的!

4. 初一科学作业本A答案

哈雷彗星
1682年8月,天空中出现了一颗用肉眼可见的亮彗星,它的后面拖着一条清晰可见、弯弯的尾巴。这颗彗星的出现引起了几乎所有天文学家们的关注。当时,年仅26岁的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对这颗彗星尤为感兴趣。他仔细观测、记录了彗星的位置和它在星空中的逐日变化。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他惊讶地发现,这颗彗星好像不是初次光临地球的新客,而是似曾相识的老朋友.

在哈雷生活的那个时代,还没有人意识到彗星会定期回到太阳附近。自从哈雷产生了这个大胆的念头后,便怀着极大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彗星的观测和研究中去了。在通过大量的观测、研究和计算后他大胆地预言,1682年出现的那颗彗星,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回归。哈雷作出这个预言时已近50岁了,而他的预言是否正确,还需等待50年的时间。他意识到自己无法亲眼看见这颗彗星的再次回归,于是,他以种幽默而又带点遗憾的口吻说:如果彗星根据我的预言确实在1758年回来了,公平的后人大概不会拒绝承认这是由一位英国人首先发现的。

在哈雷去世10多年后,1758年底,这颗第一个被预报回归的彗星被一位业余天文学家观测到了,它准时地回到了太阳附近。哈雷在18世纪初的预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终于得到了证实。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其实在历史上从公元前240年起的每次回归我国都有所记载,最早的一次可能是周武王伐纣之年,即公元前1057年。哈雷彗星每隔大约76年都会按时回归。在哈雷彗星回归时,可以对它进行大量的观测研究。哈雷彗星的最近一次回归是1986年,中国和各国一样对它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发现了断尾现象。它的再次回归要等到2061年左石。

我国对哈雷彗星曾做过最早的记载.史书《春秋》中曾有:公元前613年,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彗星)入于北斗."现代天文学家根据它的轨道和时间判断此星孛即哈雷彗星.

大部分彗星都不停地围绕太阳沿着很扁长的轨道运行.循椭圆形轨道运行的彗星,叫"周期彗星".公转周期一般在3年至几世纪之间.周期只有几年的彗星多数是小彗星,直接用肉眼很难看到.不循椭圆形轨道运行的彗星,只能算是太阳系的过客,一旦离去就不见踪影.大多数彗星在天空中都是由西向东运行.但也有例外,哈雷彗星就从东向西运行的.
彗星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早在我国晋代,我国天文学家就认识到这一点.

《晋书 天文志》中记载,"彗本无光,反日而为光".彗星是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的.一般彗星的发光都是很暗的,它们的出现只有天文学家用天文仪器才可观测到.只有极少数彗星,被太阳照得很明亮拖着长长的尾巴,才被我们所看见.

5. 七年级科学作业本a全部答案答案

一只量筒内有50毫升水,将一木块放入其中,恰好有一半浸入水中,量筒的读数变为56毫升,则这块个木块的体积是

6. 八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大气压强,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减少,1.0成10的5次方,106毫米,标准大气压,10n。bad1).(用手)堵住笔芯的开口处(或密封),写一会字-----1分 如果笔迹变淡,直至不再显示笔迹,则与大气压有关---1分 否则,与大气压无关.----1分 (2).将笔尖向上写一会字----1分 如果笔迹变淡,直至不再显示笔迹,则与重力有关---1分 否则,与重力无关.----1分.解:(1)大气压产生的压力:F=pS=105Pa×3.14×(0.2m)2=12560N,一匹马产生的拉力:F拉=12560N8=1570N,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可知,一对马产生的拉力:F拉′=F拉=1570N;答:平均一对(左右各一匹)马产生的拉力为1570N.半球表面积较小(或半径小、或体积较小),产生的大气压力小.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006.00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故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Vh=206cm2≈ 3.33cm2=3.33×10−4m2(5)从实验结果看,测量结果小于一标准大气压,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橡皮帽密封不好、拉力和长度读数不准确等;拉动活塞时活塞和筒壁间有摩擦这会造成最终测量的结果偏大.,

7. 有没有初一科学作业本答案

为什么我们初一没有科学....

8. 七年级上科学作业本答案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1节
1. 固 态 液态 液态 固 态 2. 晶体 非晶体 一定 保持不变 没有一定 持续上升 吸收热
量 3. 熔点 0℃ 不同 熔点 4. ( 1 ) 钨 ( 2 ) 铜、 铁、 钨 ( 3 ) 水银 5. 晶 体 80℃ 20
固 固 液共存 6. B 7. C 8. D 9. C 10. C 11. ( 1 ) 冰 52 ( 2 ) 吸收热量 ( 3 )
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蜡在熔化时温度持续上升
2节
(一) 1. 液态 气态 汽化 气态 液态 2. 温度越高 表面积越大 表面空气流动越快 3. 热
量 降低 4. 升高 水的表面积 蒸发 5. 蒸发 6. C 7. C 8. A 9. C 10. C
11. C 12. 蒸发 热量 打针时擦酒精感到凉, 是酒精蒸发致冷
(二) 1. 升高 保持不变 停止 吸 100 2. 降低 压缩 压缩体积 3. 镜片 周 围 的 水蒸气
液化 4. D 5. B 6. A 7. ( 1 ) 温度变化 ( 2 ) N M ( 3 ) 85 乙 8. 塑料袋膨胀起
来 塑料袋又瘪下去 酒精汽化, 使其体积增大把塑料袋胀大起来, 从热水中 取出 后, 酒精冷却液化, 体
积减小, 塑料袋又瘪下去。 9. ( 1 ) 96 ( 2 ) 略 10. 由 于水沸腾的温度保持 100℃ 不变, 而此温
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因此纸不会燃烧。
3节
1. 固 气 气 固 吸收 放出 2. 升华 钨蒸气 凝华 固态钨 3. 固 升华 4. B 5. D
6. B 7. D 8. C 9. D 10. 蒸发 吸收 液化 凝华 吸 11. 升华 凝华 熔化
! $ " ./012
1. 微粒 空隙 2. 无规则的运动 热运动 3. 运动 剧烈 (快) 液体 离开液体 更剧烈
4.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5. 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空隙 6. B 7. D 8. B 9. D
10. D 11. A 12. 运动 升高 13. 提示: 取 2 只相同的烧杯, 分别装入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
用注射器同时分别在 2 杯水的底部注入相同多的红墨水, 看哪一杯中的水先变红
4节
1. 不同 不同 2. 温度 温度 有限 3. 二氧化碳 能 4. C 5. D 6. D 7. B
8. C 9. B 10. 略 11. 机油容易溶解在汽油中, 而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5节
(一) 1. D 2. D 3. D 4. C 5. B 6. C 7. A 8.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性
质 9. 物理性质 酸味 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10. ( 1 ) 物理性质 ( 2 ) 化学性质 ( 3 ) 物理
性质 ( 4 ) 化学性质 11. ( 1 ) 通常情况下, 白 醋是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物理性质 ( 2 ) 易
溶解在水中 物理性质 ( 3 ) 呈酸性 化学性质 12. ( 1 ) 闻 气味, 酒精有特殊的 气 味而 水没有
!"
5节
! 01 " # $
( 2 ) 取少量点燃样品 , 酒精能燃烧而水不能 13. 金属 钠的颜色为 银白 色; 常温下为 固 态; 钠的熔点
低; 质地软等 钠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气体。
(二) 1. 化学 2. 石蕊 pH 试纸 酸碱性 玻璃棒 标准比色卡 3. 酸 红 碱 蓝
4. ( 1 ) 橙汁 洗衣粉、 浓玻璃清洁剂、 氨水 ( 2 ) 玻璃清洁剂 5. 甜菜 6. A 7. A 8. D
9. A 10. ( 1 ) 酸 ( 2 ) 化学变化 ( 3 ) 稳定 11. 使用 石蕊试液 使用 pH 试纸 12. $ 不
可取, 因为排放的酸性氧化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没有减弱。
复习题
1. A 2. C 3. A 4. D 5. C 6. C 7. D 8. C 9. A 10. A 11. B
12. B 13. 熔化 凝固 14. 蒸发 沸腾 液体温度高低 液体表面积大小 液面上空气流动快
慢 致冷 吸 保持不变 沸点 15. 微粒 空隙 温度 16. 蒸发 吸收 下降 17. 压缩
液化 18. B 19. ( 1 ) 4 ( 2 ) 99 20. B A ( 1 ) 液体沸腾时需要继续吸收热 ( 2 ) 沸腾时
温度保持不变 21. ( 1 ) 略 ( 2 ) ! 22. ( 1 ) C ( 2 ) 控制变量法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