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数
⑴ 如何做好全媒体时代的出版数字编辑
在新的生存与发展阶段,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增强竞争力,已成为各家报纸研讨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每个报纸编辑必须思考的问题。面对新的严峻的媒介环境,盲目悲观、不思变革显然不可取,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来势汹涌的新兴媒体有它明显独特的优势,但事实就像泰勒·布鲁尔认为的,纸媒体还有空间,或许就是在切中新的媒介时代脉动基础上提供网络不能提供的东西,或者是颠覆性的视觉形式,或者是纸张质感的触觉,或者是报道内容的超级深度。报纸编辑只要与时俱进,立足实际,积极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将取得的成果及时反馈到办报实践中,仍有可能拓开新的生存发展之道。二、角色转型由被动把关走向主动策划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和任务,做好报纸的“决策人”。传统上报纸编辑的任务和功能是对来稿进行甄选和深加工,组拼版面,充当“加工厂”和“把关人”的角色,在地位上是被动的、从属性的。编辑的任
⑵ 出版有哪几种模式
POD是目前新兴的一种出版模式,或者说是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它可以有效地整合信息资源、物流资源、人力资源,因此也就越来越迅速地在业内展开。
数字印刷印量越小,价格优势就越明显
POD大致指两类业务,一类是图书的按需印制(printingondemand)和发行。从事这类业务的公司通常具有一定规模。 如美国最大的发行商英格拉姆(Ingram)所属的LSI公司、世界最大的出版集团贝塔斯曼所属的Offset公司等。其主要特点是,服务对象是出版商和发行商,实现图书先订购,后制作。
另一类是指按需出版服务(publishingondemand),也称自助出版。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印刷技术的日臻成熟,使美国的出版服务公司蓬勃发展,采用这种方式出版图书的品种较多。公司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作者,收入也主要来自作者,来自市场销售的收入大约占总收入的20%-30%左右。
我国每年出书近22万种,庞大的出版基数背后,是庞大的库存压力,以及昂贵的物流费用等等。从全球的出版市场来看,图书出版倾向于越做越精,越做越个性化,越做越专业,这使得“短版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基于一定的弊端,传统出版模式独揽生杀的局势正在一点点地被动摇,社会需要一种新的经营模式,让图书出版更节约能源、更节省成本、更高效、更多样化,而POD无疑是这种社会需求下呱呱落地的“优生儿”。
POD的流程
我们先来看一下想要实现POD所需达到的硬件标准。
数字印刷设备。数字印刷设备是POD最基础的硬件设施,包括黑白数码印刷设备和彩色数码印刷设备,这两种设备目前国内普及率不高,主要用于文献印刷、设计打样以及样书制作等等。该设备的特点是,印刷时不出片,不制版,直接输出,相对普通胶印机,数字印刷印量越小,价格优势就越明显。据美国LSI公司提供的数据,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印制成本上的平衡点约为1500册,也就是说,印量只要在1500册以内,数字印刷都有价格优势。在国内,依知识产权出版社的数据,数字印刷在四年前,价格平衡点还在300~500册间,现在已经提高到了800册,随着业务的不断成熟,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长。
网络技术平台。这里所说的平台,一个是异地印刷网络平台,一个是营销网络平台。首先,数字印刷不仅实现了1册起印的神话,同时还可以实现图书的异地印刷。也就是说,出版机构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设印刷点,通过网络将图书文件传输过去,完成异地印刷。其次,数字印刷实现了即用即印之后,图书完全可以先有订单后制作,所以,要实现更高效的POD,良好的营销系统非常重要,尤其是网络营销系统。图书的批销单位以及终端读者可以根据网络上提供的资料,向出版者发出订单,之后,一个完整的印销过程便完成了。
降低库存
POD的出现让我们感觉到,出版业正悄悄地发生着一场技术革命。可以预见,图书市场越来越细分化后,便为低印数、快捷高效的出版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空间。一种全新的出版印刷发行模式已经呈现在眼前,尤其是在如何利用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技术解决短版图书(特别是学术著作)出版难、断版图书购书难以及实现中文图书走出去方面,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与思考。
POD让印制与发行两个环节高度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库存问题,并让退货的物流成本降到最低。据了解,国内出版社中,库存码洋超过1亿,甚至达到几亿、十几亿的,绝不是少数。而每年由于图书“过季”(如一些教辅、考试类用书)而需要报废的图书数量也高得惊人。其原因在于,发行环节与生产环节往往难以准确对接,确定印数时,往往出现一些“拍脑门决策”,而如果能够采用POD,先确定市场需求量,再进行生产,就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库存,甚至可以实现“零库存”。
在操作方式上,则可以灵活多变。一本新书上市,可以首先数字印刷出一部分,作以征订,有了订数,再开机大量印刷,便可以有效避开许多风险。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减少退货,同时也就减少了由于退货产生的物流成本。如果是短版图书的少量订货,采用异地数字印刷,那么物流成本就可以减少到零。
但需要说明的是,依照国外的经验,数字印刷本身利润率较低,但它可以带动相关业务。有统计显示,每1元的数字印刷,会产生6元的关联业务,关联业务里会有更多的利润。美国POD实现的利润,主要来自发行。这也是大发行商和自办发行的大出版集团推动按需印刷的原因。先订购后印制,没有库存,有效延长图书的生命周期,大大降低图书发行投资风险和资金占用。按需印刷的图书占美国图书印数总量的1%左右,但是按需出版图书的品种和销售额所占比例远远高于此比例,按需出版图书总量在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
复活死书
相当一部图书在市场上流通3到5年后,都会陆续退出市场,图书也就被迫宣布“断版”。受制于再版印量小,成本高,利润低的情况,许多出版单位都不愿再版这些书。所以近年来,图书馆缺藏现象十分普遍,新建的图书馆想要购进“老书”,也变得异常艰难。
一些专家正在从1949年以来出版的约140万种图书中筛选出“推荐馆藏目录”,估计有几万种图书需少量加印或重新出版,对民国时期的图书和一些古籍图书也都有一定需求。这种情况下,采用传统印刷方式显然是不现实的,于是POD便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惟一途径。在拥有原书的样书或者电子文件以后,通过技术处理实现小批量印刷,这无疑是诸多大图书馆馆藏书再版的一大喜讯。从这一意义上讲,POD是让大量断版书“复活”的最佳方式。
此外,POD还将给专业出版带来新的空间。目前我国在出版结构上,教材的产值比重一直超过50%,而专业出版这个富有无限潜力和创新精神的出版市场,由于利润率低,市场份额目前尚不足10%。
专业出版的薄弱让我们一直停留在“是出版大国,但却不是出版强国”的水平上。为了发展专业出版,国家曾推出各种政策,如设立出版基金等等,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POD的出现,为专业出版难开了一张较为对症的药方,在整合作者资源、读者资源、营销资源的情况下,图书如果可以实现网上订购、按需印刷的形式,专业图书就会在小印量的前提下,实现“永不断版”。
此外,POD还可对专业图书的进出口产生影响。比如可以解决海外购买中文图书难的问题,加速将中文图书推向全世界的进程。同时,也可使国内读者更方便地买到外文图书。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出版发行体制改革,为的就是要让出版业在创新的大潮中显示并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地位和作用。POD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中国还毕竟刚刚崭露头角,相信,作为传统出版的有益补充,按需出版、按需印刷都将愈加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⑶ 我国的报纸年出版总数有多少亿份
我国的报纸出版总量大概有1900多种,数量大概有1亿份。
⑷ 求网络小说纸书出版以来有哪些网络小说被实体出版,以及出版数量,作者等
⑸ 马克思出版数量最多的文献是什么
马克思出版数量最多的文献是马克思主义。
⑹ 如何向出版社查询有关图书的印刷数量、发行数
你是作者的话,书没写出来,这些数据、情况没法说啊,特别是自费出书,发行量和营销的情况是你要操心的,你有营销渠道你可以多印多销,出版社一般不承担自费书的营销责任。
⑺ 怎样能查出某本图书的出版数量是多少
现在图书上标的出版量都不准确。
如果您的图书想组织团购的话,可以找我。
⑻ 图书发行的出版数据
2005~2008年
2005年中国出版图书22万多种,其中新版书12万多种,重印9万多种,定价总金额632亿元。2005年中国出版业累计纯销售493亿元。
在2005年全国图书业632亿元产值中,教育出版的比重超过65%,文学、儿童、社科人文等大众读物占24%左右,科技、财经、法律、医学等专业出版物占11%左右。
2005年,573家出版社中,单体最大的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年销售码洋为23.5亿元,年销售码洋超过1亿元的出版社有89家。其中以教育出版为主的40家,以各种专业图书出版为主的28家,以大众类图书为主的22家。
2006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比2005年同期增长超过了10%;文学、生活、社科、少儿类图书市场增长率超过整体市场平均增长率;2006年的动销品种数将近80万种,较2005年增加7.6万种。
近几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一直保持着正增长趋势,2007年图书零售情况同比去年上涨了10.41%。2008上半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同比增长6.26%,增长幅度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另外在2008年上半年市场销量前500名图书中,有84本为引进版作品,同比有所减少。
2009~2010年
数据 如下:
2009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01719种,其中新版图书168296种,重版、重印图书133423种,总印数70.37亿册(张),总印张565.50亿印张,折合用纸量132.93万吨,定价总金额848.04亿元。与上年相比图书品种增长10.07%,新版图书品种增长12.97%,重版、重印图书品种增长6.61%,总印数下降0.36%,总印张增长0.78%,定价总金额增长5.68%。其中: 1. 书籍 出版书籍238868种(初版145475种,重版、重印93393种),总印数37. 88亿册(张),总印张312.46亿印张,折合用纸量73.4万吨(包括附录用纸1.41亿印张,折合用纸量0.33万吨),定价总金额567.27亿元(包括附录定价总金额4.73亿元)。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8.86%(初版增长11.24%,重版、重印增长5.36%),总印数增长4.53%,总印张增长4.61%,定价总金额增长8.94%。 2. 课本 出版课本62024种(初版22265种,重版、重印39759种),总印数32.35亿册(张),总印张252.77亿印张,折合用纸量59.40万吨,定价总金额279.40亿元。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14.83%(初版增长25.35%,重版、重印增长9.68%),总印数下降5.43%,总印张下降3.56%,定价总金额下降0.34%。 3. 图片 出版图片827种(初版556种,重版、重印271种),总印数0.13亿册(张),总印张0.28亿印张,折合用纸量0.10万吨,定价总金额1.37亿元。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19.86% (初版增长26.36%,重版、重印增长8.40%),总印数下降18.97%,总印张下降16.84%,定价总金额下降0.13%。
2010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28387种,其中新版图书189295种,重版、重印图书139092种,总印数71.71亿册(张),总印张606.33亿印张,折合用纸量142.52万吨,定价总金额936.01亿元。与上年相比图书品种增长8.84%,新版图书品种增长12.48%,重版、重印图书品种增长4.25%,总印数增长1.90%,总印张增长7.22%,定价总金额增长10.37%。其中:1. 书籍出版书籍259477种(初版164749种,重版、重印94728种),总印数37.72亿册(张),总印张334.12亿印张,折合用纸量78.52万吨,定价总金额612.78 亿元。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8.63%(初版增长13.25%,重版、重印增长1.43%),总印数下降0.44%,总印张增长7.42%,定价总金额增长8.93%。2. 课本出版课本68145种(初版23939种,重版、重印44206种),总印数33.55亿册(张),总印张270.38亿印张,折合用纸量63.54万吨,定价总金额316.86亿元。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9.87%(初版增长7.52%,重版、重印增长11.18%),总印数增长3.68%,总印张增长6.97%,定价总金额增长13.41%。3. 图片出版图片765种(初版607种,重版、重印158种),总印数0.10亿册(张),总印张0.24 亿印张,折合用纸量0.09万吨,定价总金额1.23亿元。与上年相比种数下降7.50%(初版增长9.17%,重版、重印下降41.70%),总印数下降26.33%,总印张下降15.21%,定价总金额下降10.31%。4. 附录出版附录总印数0.35亿册(张),总印张1.60亿印张,折合用纸量0.37万吨,定价总金额5.14亿元。
⑼ SQL,1检索出书数量超过100本的出版社名称和出书数。
SELECT出版社名称,出书数 FROM Tables WHERE书数量 > 100
思路吧,判断大于或者小于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