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導師指導 » 民營銀行發展指導意見

民營銀行發展指導意見

發布時間: 2021-03-31 00:41:43

Ⅰ 民營銀行運行穩健嗎

北京3月2日消息,銀監會2日舉行以「化解金融風險,引領銀行業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銀監會十部門主要負責人對銀行業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銀監會城市銀行部主任凌敢在介紹民營銀行發展情況時表示,民營銀行運行總體較為穩健,2017年民營銀行總計實現凈利潤19.67億元,是上年同期的2.09倍。不少民營企業主動轉變經營理念,突出核心主業,發展實體經濟,對參與設立民營銀行更加理性。

下一步,銀監會將繼續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關於促進民營銀行發展的指導意見》精神,按照《民營銀行准入工作操作規程(試行)》,堅持「穿透原則」要求,按照成熟一家、設立一家的原則,穩妥有序推進民營銀行相關工作。

Ⅱ 銀監會發布《關於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指導意見》的內容是什麼

4月8日,為進一步指導銀行業做好服務實體經濟相關工作,尤其是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加大支持力度,銀監會於近日印發了《關於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

為給銀行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營造有利條件,《指導意見》提出,監管機構、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銀行業自律組織要積極推動和配合有關部門,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和優化外部環境,重點工作有:一是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與守信聯合激勵。二是完善多方合作的增信和風險分擔機制。三是加大逃廢債打擊力度。

為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效,《指導意見》還在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考核評估、促進溝通交流三個方面提出明確要求,以暢通政策傳導路徑,做實做細工作機制,促進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不斷提升。

Ⅲ 民營銀行的發展現狀

民營銀行相關辦法已上報國務院銀監會正研究一些配套措施
銀監會創新業務監管部銀證保協作監管處處長陳勝表示,當前民營銀行相關辦法已上報到國務院,銀監會有關部門正就民營銀行方面的一些配套措施展開研究。
2013年9月29日,銀監會發布通知,表示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在上海自貿區內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業界也由此猜測,首家民營銀行或將花落自貿區。對此,賀小勇認為,首家民營銀行不一定就在自貿區,預計率先拿到牌照的民營銀行不會局限於某一家,而可能是一批。 2014年1月6日,銀監會召開2014年全國銀行業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全年工作。下午,銀監會官方網站發布的新聞稿透露,備受關注的民營銀行將在2014年試點先行,首批試點3-5家,實行有限牌照。會議提出了2014年銀行業監管工作的四項重點:深入推進銀行業改革開放、切實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隱患、努力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加強黨的領導和隊伍建設。
2014年7月25日,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銀監會2014年上半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披露,銀監會已正式批准三家民營銀行的籌建申請。這三家民營銀行分別是:騰訊、百業源、立業為主發起人,在廣東省深圳市設立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正泰、華峰為主發起人,在浙江省溫州市設立溫州民商銀行,以及華北、麥購為主發起人,在天津市設立天津金城銀行,獲批的三家民營銀行在發起人、經營方向略有變化。
2015年5月27日從中國銀監會獲悉,浙江網商銀行各項准備工作就緒,並獲浙江銀監局正式批復開業。至此,我國首批試點的5家民營銀行全部拿到「通行證」。天津金城銀行、深圳微眾銀行、上海華瑞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和浙江網商銀行是我國首批試點的民營銀行。前4家銀行此前已經拿到監管部門的開業批復。

Ⅳ 國家允許民營企業設立民營銀行這對「躺著都能掙錢」的傳統銀行業會帶來什麼影響

1、帶來了競爭和挑戰,這會促使傳統銀行提高競爭力,提高服務。

2、打破長久以來國有銀行的壟斷局面,促進我國金融市場良好競爭環境的形成,推進中資銀行整體上的健康穩步發展。

3、傳統銀行之間,以及傳統銀行與民營銀行之間通過存款利率自主定價圍繞攬儲規模的爭奪,將會快速進入白熱化。存款人第一次升級為甲方。存款競爭的公開化,將會在較短時間內讓銀行業整體進入利差縮小的盈利模式。

(4)民營銀行發展指導意見擴展閱讀:

在我國現階段發展民營銀行具有很大的現實性意義。

(一)緩解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壓力

融資困難是限制民營中小型企業發展壯大的一個致命因素,而民營銀行的發展可以為這一類型企業提供比較專業和順暢的融資渠道,同時也是對國有銀行一貫壟斷地位的一種挑戰,在很大程度上為中小型民營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二)在國際性競爭中保護中資銀行的市場份額

在國家加入WTO後,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激烈競爭局面愈演愈烈。民營銀行的員工一般都以專業素質為競聘標准而上崗,因此在學習和運用國外銀行先進經營經驗方面速度較快。民營銀行在這些優勢下能對自身的服務和技術水平進行堅持不懈的改進和提高。


Ⅳ 民營銀行的現實意義

民營銀行是由民營資本控股,並採用市場化機制來經營的銀行。民營銀行的核心特徵是其具有有別於國有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只有不但在資本金來源上實現了民營化,而且完全實行市場化運作的銀行,才是我們努力要建立的民營銀行。在中國現階段建立和發展民營銀行對於啟動民間資本,降低政府負擔,化解金融風險,完善中國的金融機構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民營銀行的發展可以豐富和完善中國金融組織體系的內在結構。中國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國人民銀行為中心,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金融組織體系。但是,就全國范圍來說,這種多元化格局,只是完成了對原有金融機構體系的外部整合。實質上,仍然是國有銀行「一統天下」。發展民營銀行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傳統的國有銀行一統天下的局面,形成國有金融與民營金融、大型的金融機構與眾多中小型金融機構競爭共存的新局面,從而改變經濟結構與金融組織體系結構的不對稱程度。一國金融結構的變遷是金融深化的重要表現,民營銀行的發展必將使中國金融體系對經濟發展的輻射面、滲透力和適應性日益增強。
2.民營銀行的發展可以提高儲蓄向投資轉化的效率,改善金融資源的配置格局。民營銀行的發展及其完善的業務經營,可以為民營中小企業提供一定的金融服務支持,為他們創造外源融資的機會,提高儲蓄向投資轉化的效率。民營銀行的建立和發展,對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將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由原來的國有金融部門壟斷性完成的十分低效的金融資源的配置格局。
3.民營銀行的發展將競爭機制引入了金融業,可以促進國有金融機構改革與發展的進一步深化。以市場經濟為依託的民營銀行的發展,將打破金融業原有的壟斷格局,增大金融資源配置中的市場化成分,構築多元產權共存的競爭性的市場環境,這對體制僵化、效率低下的國有金融機構會施加強大的外部壓力,迫使國有金融機構進一步深化改革。
4.民營銀行的建立與發展,可以抑制地下金融活動的生存空間,有利於金融秩序的穩定。在中國一些地區存在的地下金融活動,是在市場經濟廣泛滲透的條件下,對金融組織單一性與經濟結構的多元化、市場化發展之間強烈反差的一種適應性的民間金融活動,是政府管制下正規金融制度安排供給不足所導致的產物。這種金融活動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規范性很差,風險較大,逃避有關監管機構的監管,容易擾亂正常的金融秩序,對社會經濟產生相當大的負面影響。民營銀行的發展,一方面有利於充分釋放地下金融活動所蘊涵的能量,另一方面也能將其納入監管當局的有效監管范圍,從而有利於金融秩序和金融市場的穩定。

Ⅵ 民營銀行的發展阻力

民營銀行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按市場機制自主運作,不受政府幹預,這也是其相比國營銀行的優勢所在。但這一優勢的發揮是以健全的信用環境、發達的金融市場和有效的監管體系為前提的。而現實情況往往與理論假設相去甚遠。在生存環境不健全的情況下,民營銀行往往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從而導致失敗。縱觀境內外民營銀行的發展歷程,民營銀行失敗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即市場准入不規范、監管機制不健全、特權集團介入、內部人控制和關聯企業貸款。 銀行是一個高利潤行業,因而人們投資辦銀行的積極性很高。但銀行又是一個高風險行業,其負債經營的特性決定了銀行必須將「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因為銀行的破產倒閉將使存款人遭受損失,並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為了防範風險,各國和地區在加強對銀行監管的同時,往往對銀行的市場准入,尤其是對民間資本辦銀行加以嚴格限制。
而市場准入的不規范往往會導致兩種情況:
一是金融投機倒把,產生道德風險;
二是造成金融過度(over-banking),形成惡性競爭。這兩種情況最終將使民營銀行走向失敗。
第一種情況以俄羅斯為代表。俄羅斯在1991年前後放開金融業。由於採取的是「休克療法」,在全面放開金融的同時,沒有建立起規范的市場准入機制,結果造成金融投機盛行,一下子就冒出很多銀行。這些銀行多數是投機分子開辦,到處坑蒙拐騙。俄羅斯的金融體制很快就被破壞,並最終導致金融危機。
第二種情況以台灣為典型。台灣在1989年修改了《銀行法 》,開始開放民營銀行。由於沒有建立准入法規,只是將資本金最低限額提高到10億新台幣,一下子就湧上來19家申請單位。
1998年的銀行數量比1990年翻了一翻,達到48家。再加上島外銀行開設的分行,台灣的銀行數量達到了94家。
大量新生民營銀行的湧入,使得金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並形成金融過度(over-banking)現象。很多金融機構經營困難,兼並重組時有發生。台灣放開民營銀行不僅沒有實現提高銀行效率的初衷,相反還帶來了金融動盪。 負債經營的特殊性決定了銀行的健康發展必須以健全的監管機制為前提。這一點對於民營銀行尤為重要。因為民營銀行的資本金主要來自民間,其對利潤最大化有著更為強烈的追求。在此情況下,民營銀行從事高風險運作和金融創新的沖動也就更強烈。如果沒有健全的監管機制對其進行有效監管,民營銀行往往會因風險問題而陷入失敗。
世界銀行金融市場發展局於2001年在對各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系統調查的基礎上,給它們的金融監管水平進行了打分。結果表明,那些嘗試發展民營銀行而以失敗告終的國家和地區,如墨西哥、捷克和俄羅斯等得分均較低。這說明,金融監管機制健全與否與民營銀行的成敗有著密切聯系。 特權集團介入是導致民營銀行失敗的另一大原因。在開放民營銀行時,特權集團的介入往往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很多大企業或利益集團利用特權開辦銀行,從而產生一批家族式銀行,這很可能會拖垮整個金融系統;另一種是,在民營銀行准入過程中,由於審批權掌握在某個部門手中,這往往會導致尋租現象,權錢交易不可避免,這就使很多不具備開辦條件的銀行產生,從而埋下金融隱患。這兩種情況的最終結果都將是民營銀行的失敗,甚至導致整個金融體系的崩潰。
讓我們來看一下印度尼西亞的情況。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印尼的銀行業是由國有銀行壟斷的,效率非常低下。80年代初印尼開始放開民營銀行,但由於特權集團的介入,許多民營銀行大規模舉債擴張,在股市和房地產市場上大發橫財。他們成為印尼泡沫經濟的罪魁禍首。由此可見,特權集團介入民營銀行所引發的問題不僅僅是尋租腐敗這么簡單,更為嚴重的問題是金融系統的崩潰。 研究結果表明,民營銀行最大的問題就是股東貸款,而那些失敗的民營銀行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股東一開始就企圖用銀行來圈錢。民營企業辦銀行一個很重要的動機就是希望為企業搭建一個資金平台,韓國和台灣的情況證明了這一點。
韓國金融危機的根源就在於銀企之間的不正當資金關系。大企業的壞賬迅速拖垮了韓國的金融體系。
台灣在放開民營銀行時設立了較高的准入門檻,為了達到金融當局設定的標准,籌建民營銀行的發起者不得不求助於大企業,結果造成銀行與大企業之間的不正常關系。
由於銀行和它背後的關聯企業牽連過度,大企業財團往往過度運用金融杠桿,在經營上出現財務危機,然後牽連相關的金融機構出現支付危機,最後連帶著出現整個銀行系統的擠兌風險。這是導致1998年台灣金融震盪的根源。

Ⅶ 民營銀行已步入發展關鍵年嗎

隨著近期業績的陸續發布,民營銀行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公開數據顯示,民營銀行整體在2017年保持了超高速的增長勢頭,無論是資產規模還是營收、利潤都迅速擴張。

業內人士表示,民營銀行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已經出現分化態勢,民營銀行亟待找准差異化定位,藉助金融科技手段,「補位」金融短板。同時,當前民營銀行經營時間還比較短,其經營能力仍需時日印證。

微眾銀行6月22日披露的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其應收、凈利潤等指標繼續快速增長,實現營收67.48億元,同比增長176%,凈利潤14.48億元,同比增長261%。截至2017年底,微眾銀行的資產總額達到817.04億元,較2016年增長57%,較2015年則大幅增長了749%。開業一年半的新網銀行截至2018年5月底,已服務了超過1400萬用戶,在管資產突破300億元,累計放款超700億元。網商銀行資產規模2017年底已超700億元,根據該行2016年年報數據顯示,該行總資產為615億元。

在業績增長的同時,民營銀行的風控也保持在行業較高水平。比如,微眾銀行不良率從去年的0.32%升至今年的0.64%,但仍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撥備覆蓋率超過900%。網商銀行不但讓小微企業和經營者不用擔保和抵押,憑借信用就能貸款,且將不良率控制在1%左右。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博士後原曉惠認為,民營銀行還處於起步階段,最早試點的5家銀行僅成立3年多,成立初期的規模快速增長是可以預見的,且現在幾家比較大的民營銀行仍在沖規模。從經營情況來看,民營銀行凈息差高、不良率低等可能是因為業務還在探索期,放貸周期不完整,壞賬還未大規模出現。

對於民營銀行快速發展的原因,業內人士認為,主要得益於選擇與現有商業銀行實現互補發展,定位於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三農」和社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領域,而近年來國家政策對此類領域的持續推動無疑也為民營銀行發展注入了動力。

以網商銀行為例,其線下小微經營者貸款服務已覆蓋全國342個城市,從行業來看,網商銀行服務的「碼商」主要以服務業經營者為主,其中服裝店、超市便利店等零售商家佔19%,餐飲、教育、美容、維修、家政等純服務性商家達81%。

「網商銀行依靠大數據、雲計算等創新技術來驅動業務運營,專注服務小微企業和經營者,依託於實體經濟和真實的交易場景,解決小微用戶的融資難、貴、慢問題,為小微用戶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網商銀行行長黃浩表示,網商銀行已提前兩年完成開業時提出的「服務1000萬小微經營者」目標,未來3年,將與1000家各類金融機構攜手,共同為3000萬小微經營者提供金融服務。

同樣作為全國3家獲得互聯網貸款業務的民營銀行之一,新網銀行一方面通過自有服務埠向廣大用戶提供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則通過平台金融模式,連接大型互聯網平台,比如中國移動、中國銀聯、滴滴、美團、今日頭條等合作夥伴,通過更多場景埠服務更多用戶。

不難發現,在已經成立的17家民營銀行中,各家銀行關於自己的業務定位幾乎均為 「普惠金融」「小微金融」「三農服務」「雙創服務」,同時輔以「科技金融」「互聯網銀行」等概念,盡管與商業銀行有所區分,但也使各民營銀行陷入同質化困局。

Ⅷ 畢馬威報告:中國民營銀行到底面臨著多少挑戰

民營銀行在充分利用股東資源獲得技術、人才、目標市場進入便利的同時,如何處理和股東之間的關系和關聯交易也將是民營銀行的一個挑戰。

《關於促進民營銀行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民營銀行大股東不得干預民營銀行正常經營,且要求民營銀行加強關聯交易管理。在民營銀行籌建和經營過程中,股東如何看待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既要對民營銀行的風險承諾兜底,又不可以將民營銀行作為企業的一個資金平台從而成為企業圈錢的工具。

Ⅸ 民間資本的開辦民營銀行

一個更令民間資本振奮的跡象是,中國人民銀行已在開辦民營銀行的問題上有所松動。2002年,時任央行行長戴相龍在中國:資本之年論壇上表示政府正在考慮吸收民間和外國資本發展中小銀行。央行副行長吳曉靈在談到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時提出,國有商業銀行的縣級以下分支機構可以成立獨立的商業銀行,在這種重組後新成立的商業銀行中,國有資產可以完全退出。浙江省8家中小城市商業銀行發起宣言,要求改變地方商業銀行由國資(地方財政)控股的股權結構,允許私人資本和外國資本進入。浙江省政府明確表態,同意調整城市商業行的股權結構,使分散的民間資本合計達到總股本的51%。
央行某司負責人則更加明確地表示,希望民間資本充分進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並允許在沒有商業銀行的地方,興辦資本金在1億元以上的由民間投資為主的商業銀行。中央銀行和各級政府的肯定態度,使民營銀行的建立和發展,以及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前景逐漸明朗起來。被海內外譽為中國民營銀行積極倡導者的著名經濟學家徐滇慶透露,首批民營銀行極有可能在2003年出現。中國十家籌備試點的民營銀行開業申請報告先後七次報批,現在已進入最後沖刺期。如果一批民營商業銀行得以建立和發展,鑒於它們同民間資本和民營企業的天然聯系,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將可以得到部分緩解。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僅僅放開民間資本辦銀行的限制仍然不足以充分激發民間資本的投資熱情。還要進一步從政府的政策導向、法律體系的建設、市場體系和市場規則的完善、產權制度的改革、投資創業服務體系的建設等方面進行配套的改革。就直接融資渠道而言,當前最迫切的金融創新是建立規范的場外交易市場(國內俗稱三板市場)。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