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導師指導 » 古代五大學術

古代五大學術

發布時間: 2021-03-30 21:13:21

⑴ 中國古代那些學術流派除了儒家還有哪些

中國傳統學術流派分類
1. 司馬遷《史記》引述了司馬談(司馬遷之父)對學術流派的見解,他把先秦以來的學派總歸納為六家,即:陰陽學說、儒家學派、墨家、法家、名家、道家。

2. 班固在《漢書》中則把先秦以來的學派歸納為十家,即: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

儒家: 四書,五經,十三經

道家: 老子 《道德經》 《南華經》

法家: 《商君書》 《韓非子》

墨家: 《墨子》
從「孔門四科」到「儒學四門」——對中國傳統學術分類的一種簡略考察

「分」、」「別」等觀念,是原始社會後期人類在生產活動中逐漸產生的,是隨著社會分工的出現而自然產生的重要觀念。按照許慎《說文解字》解釋,「分,別也。從八刀。」分,指分別。而「八」的原義,指「別」。[1]這是中國古代對「分」之理解。在「學在官府」、「學術專守」的殷周時代,中國已經出現了明確的學術分工與學科分類。作為「古代道術之總匯」的六藝(《詩》、《書》、《禮》、《樂》、《易》、《春秋》),既是當時流行的六種重要典籍,又是官府職掌的六種專門知識門類。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作為六種學術門類的「六藝」外,在春秋時期還出現了為後世儒家所稱道的「孔門四科」。考察先秦儒家「孔門四科」到清代「儒學四門」的演變,可以窺出中國固有學術門類演化的具體情景。

《論語·八佾》曰:「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這是先秦較早出現「科」名的文字。關於「孔門四科」之內容,有兩種說法,一是《論語·述而》載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因此後世有人遂認為孔門四科指「文、行、忠、信」四個方面;二是更多的後世學者將德行、政事、文學、言語,視為「孔門四科」,其基本依據,便是《論語·先進》上有這樣的記載:「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這就是說,孔門弟子根據其學業特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先秦時期除了作為最早學術分類的「六藝」外,似乎還存在著「孔門四科」這樣的分科性學術門類。

除了《論語》上所載的孔門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之外,《孔子家語》也盡列孔門弟子,並將通六藝之七十弟子以專長分為四科,從中旁證孔子確有「四科」設教之事。如以德行聞名的有顏回:「回以德行著名」,此外還有閔損、冉耕、冉雍等;以言語科聞名的有宰予:「有口才,以言語著名」,此外還有子貢等;以政事科聞名的子有:「有才藝,以政事著名」,此外還有子路:「有勇力才藝,以政事著名。」以文學科聞名的有言偃(子游),「特習於禮,以文學著名。」卜商(子夏),「習於《詩》,能誦其義,以文學著名。」[2]

司馬遷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對孔門四科也作了詳細記述:「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冄伯牛,仲弓。政事:冄有,季路。言語:宰我,子貢。文學:子游,子夏。師也辟,參也魯,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3]將孔門弟子按照德行、政事、言語、文學進行類分,反映了孔門四種學術科目的狀況。司馬遷的這段記載,是對「孔門四科」最有權威的闡釋。

對於「孔門四科」間的關系,近代學者錢穆曰:「孔子門下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言語如今言外交,外交政事屬政治科,文學則如今人在書本上傳授知識。但孔門所授,乃有最高的人生大道德行一科。子夏列文學科,孔子教之曰:『汝為君子儒,毋為小人儒。』則治文學科者,仍必上通於德行。子路長治軍,冉有擅理財,公西華熟嫻外交禮節,各就其才性所近,可以各專一業。但冉有為季孫氏家宰,為之理財,使季孫氏富於周公,此已違背了政治大道。孔子告其們人曰:『冉有非吾徒,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但季孫氏也只能用冉有代他理財,若要用冉有來幫他弒君,冉有也不為。所以冉有還得算是孔門之徒,還得列於政事科。至於德行一科,尤是孔門之最高科。如顏淵,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學了滿身本領,若使違離於道,寧肯藏而不用。可見在孔門教義中,道義遠重於職業。」[4]因此,如果說《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藝」是孔子教授門徒的六種典籍的話,那麼德行、政事、文學、言語等所謂「四科」,便是孔子教授門徒的四種學術科目。

但值得指出的是,盡管「孔門四科」被清儒引申為後來的義理、經濟、考據和詞章四科之學,但在先秦及秦漢時代,它並未引起儒者的過分重視。只是到了隋唐時代,有人開始注意到「孔門四科」。唐人白居易曰:「孔門之徒三千,其賢者列為四科。《毛詩》之篇三百,其要者分為六義。六義者: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此六義之數也。四科者:一曰德行,二曰言語,三曰政事,四曰文學。此四科之目也。在四科內,列十哲名:德行科,則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科,則有宰我、子貢。政事科,則有冉有、季路。文學科,則有子游、子夏。此十哲之名也。四科六義之名教,今已區別;四科六義之旨意,今合辨明。請以法師本教佛法中比方,即言下曉然可見。何者?即如《毛詩》有六義,亦猶佛法之義例,有十二部分也。佛經千萬卷,其義例不出十二部中。《毛詩》三百篇,其旨要亦不出六義內。故以六義,可比十二部經。又如孔門之有四科,亦猶釋門之有六度。六度者,六波羅密……夫儒門、釋教,雖名數則有異同;約義立宗,彼此亦無差別。所謂同出而異名,殊途而同歸者也。」[5]

從這段文字可知,白居易發掘並重視「孔門四科」,顯然是由於佛、道興起,為了與佛法及佛經義例對抗而引發的。同時,白氏受佛教啟發,將「孔門四科」及孔門弟子與佛家經典及門徒相類比,其主旨在於說明儒、釋「同出而異名,殊途而同歸」。

更值得注意的是,漢代以後,「科」並未成為學術「類名」被廣泛使用,而是作為官吏考試的科目加以運用。所以,與近代意義上的學術分科不同,中國古代的「科」名及「分科」,多指官吏考試的科目。為了弄清中西學術對「分科」概念的差異,有必要對作為中國考試制度意義上的「科」及「科目」加以系統考察。

如前所述,「科」名在先秦開始出現,到秦漢時代,「科」之概念作為「類名」已經普遍使用。但此時所謂的「科」,主要指考試制度上的「科目」。《漢書·儒林傳》曰:漢平帝時「歲課甲科四十人為郎中,乙科二十人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補文學掌故」。此處所謂「甲科」、「乙科」及「丙科」,是選拔官吏的科目。班固《兩都賦》言:「總禮官之甲科,群百郡之廉孝。」李賢注曰:「有博士掌試策,考其優劣,為甲乙之科」。[6]此處所謂「甲乙之科」,也是指選拔官吏的考試科目,說明漢代已經有了設「科」選官之制。

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將「孝廉科」變為常科。隨後,又陸續開設茂才、明經等常科及明法、尤異、治劇、兵法、陰陽災異、童子舉等眾多名目的特科。一般認為,漢武帝開始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策,勸以官祿」[7],逐漸建立了科舉制度。所謂科舉制度,是指採取分科考試辦法,按照不同的科目通過考試來選取人才、選拔官吏的制度。西漢時舉士以舉孝廉,東漢時更多採用察舉。據《後漢書》載,東漢順帝時,「試明經下第補弟子,增甲乙之科員各十人」[8]。因此,中國分科觀念主要不是在學術分類上使用,而是運用在科舉考試中,特指考試科目。換言之,「分科」一詞聯用,是指考試門類的分門別類,非近代意義上的學術分科。漢代考試制度實行後確立的主要科目,如茂才、明經、明法等眾多科目,無論是常科還是特科,均非近代意義上的學術分科。「分科」之概念沒有在學術分類上普遍使用,而是在考試制度中得到發揮。

近人陳熾指出:「科目之興,一千有餘歲矣。」[9]科舉制度源於漢代,到隋唐時代基本確立。開皇18年(598年)隋文帝命「京官無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干濟二科舉人」,[10]隨後又「詔諸郡學業該通,才藝優恰」等四科舉人。據《舊唐書·薛登傳》載:大業3年(607年),「煬帝嗣興,又變前法,置進士等科」。唐代科目設置承襲了漢代察舉制的科目體系,均設常科和制科。「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經、有俊士、有進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開元禮、有道舉、有童子。而明經之別,有五經,有三經,有二經,有學究一經,有三禮,有三傳,有史科。此皆歲舉之常任也,」[11]在這12科中,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最為重要。唐開制舉科目竟達63科,分為文、武、吏治、長才、不遇、儒學、賢良忠直等7類[12],表明其時科舉考試「科目」分類之細密。

宋代科舉,略仿如唐制,分進士、明經等科。據載:「今進士之科,大為時所進用,其選也殊,其待也厚。進士之學者,經、史、子、集也;有司之取者,詩、賦、策、論也。」[13]宋代科舉分常科與特科,常科有進士、九經、五經、開元禮(通禮科)。三史、三禮、三傳、學究、明法等文科及武科。進士科為最重要的科目,九經、五經等明經諸科地位較低。宋仁宗天聖7年(1029年)2月,盛度上書設置「天聖十科」:「賢良方正能吉言極諫科、博通墳典明於教化科、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詳明吏理可使從政科、識洞韜略運籌帷幄科、軍謀宏遠材任邊寄科,凡六藝待京朝之被舉及起應選者。又制書判拔萃科以待選人。又制高蹈丘園科、沉淪草澤科、茂材異等科,以待布衣之被舉者。」[14]後去掉書判拔萃科,為天聖九科。

司馬光在元佑元年主政後,提出「十科舉士」建議:「一曰行義純固可為師表科(有官無官人皆可舉);二曰節操方正可備獻納科(舉有官人);三曰智勇過人可備將帥科(舉文武有官人,此科亦許鈐轄已上武臣舉);四曰公正聰明可備監司科(舉知州以上資序人);無曰經術精通可備講讀科(有官無官人皆可舉);六曰學問該博可備顧問科(有官無官人皆可舉);七曰文章典麗可備著述科(有官無官人皆可舉);八曰善聽獄訟盡公得實科(舉有官人);九曰善治財賦公私俱便科(舉有官人);十曰練習法令能斷請讞科(舉有官人)。」[15]這種「分科取士」之法,特別為晚清學界推崇,成為中國學人接受近代西方「分科設學」觀念的基礎。

由此可見,孔門雖分為德行、政事、文學、言語等所謂「四科」,但在很長時間內並沒有成為類分學術的標准,而僅僅是官吏科舉考試的科目。據筆者考證,「分科」一詞聯用,見於《宋史》:「自經、賦分科,聲律日盛……二十七年,詔復行兼經,如十三年之制。內第一場大小經義各減一道,如治《二禮》文義優長,許侵用諸經分數,時號為四科。」[16]北宋時,隨著書院制度的興起,私人講學之風再起,孔子「分科授徒」做法引起了一些學者重視,並加以效仿,出現了「分科授學」的現象。因此,「分科」一詞,多數情況下是指分設考試科目,但宋元以後也指書院教學的科目門類。關於這一點,通過分析宋代胡瑗分齋教學情況可略約而知。據史料記載:胡氏教授門徒,採取了分科教學的方法,分經義與治事兩齋。「經義則選擇其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實之講明《六經》。」治事齋專門培養治術人才:「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攝一事(或專或兼,各因其所長而教之)。儒治民以安其生,講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歷以明數是也。」[17]

既然「科」名早已存在,孔門已經分為德行、政事、文學、言語等所謂「四科」,那麼這種學術分科難道在後來就沒有得到發展嗎?筆者認為,先秦時期已經蘊含的以學科為類分標準的學術分科,盡管始終沒有能夠發展為近代意義上的學術分科,但並不意味著分科性質的學術在中國沒有得到發展。從「孔門四科」演化到「儒學四門」,便證明中國學術門類也是隨著中國學術的發展而逐步演化的。筆者認為,隨著學術的演化和分類的細密,到明清時代,開始由考試科目或書院講授科目,逐漸向近代意義上的學科演化,逐漸形成了所謂「儒學四門」——義理之學、考據之學、詞章之學與經世之學。

在西漢經學研究中,開始出現經學的三個分支科目:章句、義理和訓詁。所謂章句,即章節和句讀,此種學問在先秦時期萌芽,到漢代成學。徐防曰:「《詩》、《書》、《禮》、《樂》,定自孔子;發明章句,始於子夏。其後諸家分析,各有異說。漢承亂秦,經典廢絕,本文略存,或無章句。」[18]章句之學是在搜集、整理失散的經籍過程中興起的。《新唐書》曰:「自六藝焚於秦,師傳之道中絕,而簡編訛缺,學者莫得其本真,於是諸儒章句之學興。」[19]《易》有施、孟、梁丘章句,《書》有歐陽、大小夏侯章句。所謂訓詁,即是解釋字詞的本意。許慎《說文解字·序》曰:「蓋文字者,經藝之本。」郭璞《爾雅·序》言:「夫《爾雅》者,所以通訓詁之指歸。」因此,在經學研究中,逐漸發展為包括研究字體、音韻、訓義在內的訓詁學,稱「小學」(附屬於經學)。劉歆在《七略》中的六藝略,專門列有「小學」類目,說明它在西漢時已經成學。班固《漢志》也將「小學」列為經學中的一個類目,並收錄10家45部典籍。

所謂「義理」,是指經籍包含的意義和道理。《禮記·禮器》曰:「義理,理之文也。」以《春秋》公羊學為代表的西漢今文經學,注重探索經籍的「微言大義」,形成後世「公羊學」;漢代古文經學雖注重訓詁考據,但並未忽視六經的「義理」。據《漢書·劉歆傳》載:「初,《左氏傳》多古字古言,學者傳訓故而已。及歆治《左傳》,引傳文以解經,轉相發明,由是章句義理備焉。」[20]這說明到劉歆時,經學研究的三種學問基本成形。

經學研究出現章句、義理和訓詁三門分支學科,是中國學術發展的反映,但漢代時並沒有將這三種學問與「孔門四科」聯系起來。到北宋時,逐漸出現所謂文章之學、訓詁之學與義理之學的分野。程頤曰:「古之學者一,今之學者三,異端不與焉。一曰文章之學,二曰訓詁之學,三曰儒者之學。欲學道,舍儒者之學不可。」他所謂的訓詁之學,即是漢代經學;文章之學,即是唐代文學,儒者之學即是宋代「義理之學」。因此,程氏又說:「今之學者有三弊:一溺於文章,二牽於訓詁,三惑於異端。苟無此三者,則將何歸?必趨於道矣。」[21]所以,他所推崇的是研討六經之大「道」的學問,即「義理之學」。

「義理之學」的名稱,出自《資治通鑒長編》:「今歲南省所取知名舉人,士皆趨義理之學,機為美事。」[22]張載亦曰:「義理之學,亦須深沈方有造,非淺易輕浮之可得也。」[23]這是宋代學者著作中較早提及「義理之學」者。義理之學主要是從治學方法上立名,偏重於從總體上探究儒家經典的內容和精神實質;訓詁之學注重對經典字句進行解釋和考訂;性理之學關注經典的道德性命。「經濟之學」在宋代也成為一門與經史之學相應的學術門類。清人陸心源在《臨川集書後》說:「三代而下,有經濟之學,有經術之學,有文章之學,得其一皆可以為儒。意之所偏喜,力之所偏注,時之所偏重,甚者互相非笑,蓋學之不明也久矣。自漢至宋千有餘年,能合經濟、經術、文章而一者,代不數人,荊國王文公其一焉。」[24]這里雖不敢斷定宋代已經分為經濟之學、經術之學、文章之學三門,但至少可以證明到清初時,「經濟之學」作為一門學問已為學者認可。

明清以後,作為經學研究的四種分支,義理之學、考據之學、經濟之學與文章之學的名稱,逐漸為學者通用。戴震、章學誠等人均將中國學術門類分為三種,即義理之學、考據之學和詞章之學。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說:「余嘗論學問之事有三端焉:曰義理也,考證也,文章也。」[25]而嘉道之際「經濟之學」驟然興起,與義理、考據、詞章之學一起,構成了所謂「儒學四門」。姚鼐的侄孫姚瑩認為:學問「要端有四,曰義理也,經濟也,文章也,多聞也。」[26]明確在中國學術門類中增加了「經濟之學」。

阮元在界定考證之學與「經濟之學」時說:「稽古之學,必確得古人之義例,執其正,窮其變,而後其說之也不誣。政事之學,必審知利弊之所從生,與後日所終極,而立之法,使其弊不勝利,可持久不變。蓋未有不精於稽古而能精於政事者也。」[27]此處所謂「稽古之學」,就是考據學;所謂「政事之學」,即經世之學。

到了道、咸之際,「經濟之學」與義理之學、考據之學、詞章之學並列成為中國傳統學術的四大門類。明確將「孔門四科」與「儒學四門」聯系起來的,是晚清大儒曾國藩。他說:「為學之術有四:曰義理,曰考據,曰辭章,曰經濟。義理者,在孔門為德行之科,今世目為宋學者也。考據者,在孔門為文學之科,今世目為漢學者也。辭章者,在孔門為言語之科,從古藝文及今世制義詩賦皆是也。經濟者,在孔門為政事之科,前代典禮、政書,及當世掌故皆是也。」[28]從這段文字可以清楚地看出,曾氏已經將「經濟之學」視為中國重要的學術門類了。

正因如此,在總結中國傳統學術時,曾國藩按照這種學術分科來看待歷代學術大師。他說:「至若葛、陸、范、馬,在聖門則以德行而兼政事也;周、程、張、朱,在聖門則德行之科也,皆義理也;韓、柳、歐、曾、李、杜、蘇、黃,在聖門則言語之科也,所謂詞章者也;許、鄭、杜、馬、顧、秦、姚、王,在聖門則文學之科也。顧、秦於杜、馬為近,姚、王於許、鄭為近,皆考據也。」[29]在曾氏看來,孔門德行之科,極為後來的義理之學,宋儒周、程、張、朱之學,即為義理之學;孔門言語之科,即為後來詞章之學,唐宋時代的韓、柳、歐、曾、李、杜、蘇所謂八大家者,屬於詞章之學;孔門文學之科,即後來的考據之學,漢代以後的許、鄭、杜、馬、顧、秦、姚、王等大家,屬於考據之學。

這樣,「孔門四科」發展到清代,已經形成「儒學四門」,並且得到了晚清學人的普遍認同。康有為在《長興學記》中,將所傳授的學問也分為四種:一曰義理之學,二曰經世之學,三曰考據之學,四曰詞章之學,並認為中國學術不出此四科:「周人有『六藝』之學,為公學;有專官之學,為私學,皆經世之學也。漢人皆經學,六朝、隋、唐人多詞學,宋、明人多義理學,國朝人多考據學,要不出此四者。」[30]

可見,從「孔門四科」到「儒學四門」,表明中國傳統學術開始向近代分科性的學術門類演化著。但值得指出的是,「儒學四門」仍然不是以研究對象為標准劃分的,而是以研究方法、研究視角及研究門徑進行分類的,與近代意義上的「學科」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嚴格意義上說,「儒學四門」是指研究學問的四種途徑,非指近代意義上的學科。近人郭嵩燾曰:「自乾隆盛時表章《六籍》,老師大儒,承風興起,為實事求是之學。其間專門名家言考據者又約有三途:曰訓詁,研審文字,辨析毫芒;曰考證,循求典冊,窮極流別;曰讎校,搜羅古籍,參差離合。三者同源異用,而各極其能。」[31]

此處所謂「考據者又約有三途」,將「儒學四門」的性質作了清楚界定。

【作者簡介】左玉河(1964年——),男,歷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員,文化室副主任,兼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副秘書長,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1] 許慎撰、段玉裁註:《說文解字注》,第4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 《孔子家語·七十弟子》,《百子全書》刊印本,嶽麓書社1993年版。 [3]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華書局標點本。 [4] 錢穆:《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教育》,《國史新論》,第224頁,三聯書店2001年版。 [5] 白居易:《三教論衡》,《白居易集》卷六十八,中華書局1979年版。 [6] 《漢書·班固傳》,中華書局標點本。 [7] 《漢書·儒林傳贊》,中華書局標點本。 [8] 《後漢書·儒林列傳》,中華書局標點本。 [9] 《陳熾集》,第79頁,中華書局1997年版。 [10] 《隋書·高祖紀》,中華書局標點本。 [11] 《新唐書·選舉志上》,中華書局標點本。 [12] 《唐會要》卷七十六《制科舉》。 [13] 《資治通鑒長編》,真宗咸平5年河陽節度判官張知白上疏。 [14] 《宋史·選舉志二》,中華書局標點本。 [15] 《全宋文》卷1206,《乞以史科舉士札子》。 [16] 《宋史·選舉二》,中華書局標點本。 [17] 黃宗羲:《宋元學案·安定學案》,中華書局標點本。 [18] 范曄:《後漢書·徐防傳》,中華書局標點本。 [19] 《新唐書·藝文志》,中華書局標點本。 [20] 《漢書·楚元王傳》,中華書局標點本。 [21] 《河南程氏遺書》,卷十八,《二程集》,第187頁,中華書局1981年版。 [22] 《資治通鑒長編》卷243,熙寧六年三月庚戍條。 [23] 張載:《經學理窟》,《張載集》,第273頁,中華書局1978年版。 [24] 陸心源:《臨川集書後》,《儀顧堂集》卷十一。 [25] 姚鼐:《述庵文抄序》,《惜抱軒文集》卷四,同治丙寅(1865年)省心閣重刊本。 [26] 姚瑩:《與吳岳卿書》,《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6輯。 [27] 阮元:《漢讀考周禮六卷序》,《研經室集》上冊,第241頁。中華書局1993年版。 [28] 《勸學篇示直隸士子》,《曾國藩全集·詩文》,第442頁,嶽麓書社1994年版。 [29] 曾國藩:《聖哲畫像記》,《曾國藩詩文集·文集》,上海啟智書局1934年版。 [30] 康有為:《長興學記》,第35頁,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1] 《王氏校定衢本〈郡齋讀書志〉序》,《郭嵩燾詩文集》,第28頁,嶽麓書社1984年版。

⑵ 4大中國古代學術

荀況即荀子,儒子學派的集大成者;
莊周即莊子,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韓非即韓非子,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法治,嚴刑執法;
孟軻即孟子,儒子學派的繼承孔子主張的代表人物;
墨翟即墨子,當然是墨家學派的創立者啊!
祝學習進步!
道家是對醫學。軍事有研究。道家對醫學上的研究就不要多說了,應該都知道的吧。歷朝歷代都要限制道的原因是,基本上都有道士參與政治的。早的有漢朝黃巾起義的張角、離現在較近的有張天師。據說諸葛亮在武當山上學道學了好多年。

儒家是文學。這個就不用說了吧。

法家是法律。法家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他們以主張「以法治國」的「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這就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
法家在法理學方面做出了貢獻,對於法律的起源、本質、作用以及法律同社會經濟、時代要求、國家政權、倫理道德、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以及人口、人性的關系等基本的問題都做了探討,而且卓有成效。

墨家是對機械。墨家人的發明創造,哪一項不是對人類文明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小到刨子、鋸子,大到雲梯、戰車,甚至傳說中的木鷂(據說人們從會飛的木鷂中得到了飛天的夢想),張衡好像就是墨家的吧?

⑶ 中國古代五大醫學著作有哪些

1、《黃帝內經》(相傳為黃帝所作)

《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巨著,相傳為黃帝所作。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葯物學的醫學巨著。

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其醫學理論是建立在我國古代道家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反映了我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黃帝內經成編於戰國時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總結了春秋至戰國時期的醫療經驗和學術理論,並吸收了秦漢有關天文學、人類學、心理學,運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對人體的解剖、生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 成為中國醫葯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

2、《傷寒雜病論》 東漢 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確立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規律,它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葯具備的經典著作,開創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先河;同時在制劑學方面也有獨到之處,對後世也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歷代醫家無不尊張仲景為「醫聖」,故有「醫聖者,即醫中之堯舜也,榮膺此譽者,唯仲景先師。」

3、《神農本草經》 (相傳為神農氏所作)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葯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葯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葯的第一次系統總結。

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葯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葯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葯葯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

4、《本草綱目》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時珍(東璧)撰於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

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序例(卷1、2)相當於總論,述本草要籍與葯性理論。

卷1「歷代諸家本草」,介紹明以前主要本草41種。次輯錄明代以前有關葯物氣味陰陽、五味宜忌、標本陰陽、升降浮沉、補瀉、引經報使、各種用葯禁忌等論述,其中又以金元諸家之論居多。卷3~4為「百病主治葯」,沿用《證類本草》「諸病通用葯」舊例,以病原為綱羅列主治葯名及主要功效,相當於一部臨證用葯手冊。

5、《千金方》 唐 孫思邈

《千金要方》又稱《備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國古代中醫學經典著作之一,作者孫思邈,共30卷,是綜合性臨床醫著,被譽為中國最早的臨床網路全書。唐朝孫思邈所著,約成書於永徽三年(652年)。該書集唐代以前診治經驗之大成,對後世醫家影響極大。

《千金要方》總結了唐代以前醫學成就,奠定了宋代婦、兒科獨立的基礎;其治內科病提倡以"五臟六腑為綱,寒熱虛實為目",並開創了臟腑分類方劑的先河;針灸孔穴主治的論述,為針灸治療提供了准繩,對針灸取穴的准確性頗有幫助。

⑷ 關於《古代學會》有哪些學術評價

這是一部重要的論述原始社會狀況的著作。作者首次提出氏族是原始社會的基礎,認為人類經過蒙昧時代、野蠻時代才進入文明時代,以唯物史觀闡述了其對原始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論斷,在歷史學和人類學、社會學領域均起到革命性作用。這部書受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重視,他們在此書基礎上分別寫出《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和《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⑸ 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是什麼

中國古代的"大發明"不只四項,還有中醫學。中醫學不是一般的發明,而是"大發明",是比造紙術、火葯、指南針、活字印刷術更傑出的發明和創造,可稱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

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它由中國首創,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傑出成就。這里所稱之中醫學,是指從遠古到1840年所形成的經典中醫葯學術體系,它由中國獨創,產生於中國古代社會,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傑出代表。

第二,它傳播至全世界並被廣泛地接受和應用。中醫學早已開始走出國門,20世紀70年代以來,又進入國際化的新階段,現已傳至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科學價值和卓越療效已經為世界醫學界所公認,中醫學正在被地球村的居民們日益廣泛地接受。

第三,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產生了重大推動作用,作為"大發明"的價值和意義已得到世界公認。

中醫學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大推動作用

首先是在醫學方面,中醫學有別於西醫學的思維方式、理論內容、防治原理、治療方法,可補西醫學之不足,發揮其特有的優勢,推動醫學發展和變革,為人類健康做出特有的貢獻。

其次是在科學發展和文明進步方面,中醫學關於人的生命運動的復雜現象和深層規律的認識,有力地推動著生命科學的研究,將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重大貢獻。國外著名醫學家和科學家們一再指出,"經絡"問題可能包含著若干項諾貝爾獎級的課題,中國要拿諾貝爾獎,最有希望的是中醫葯。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院士一再指出,中醫現代化將推動人體科學的突破,形成一場科學革命,引起一次東方式的文藝復興。"中醫的理論和實踐,我們真正理解了、總結了以後,要改造現在的科學技術,要引起科學革命。""這不是簡單的問題,這是人類歷史上再一次出現的跟文藝復興一樣的大事。"

中醫學不僅是"大發明",而且其發明和創造的程度都大大地超出了其他四大發明,具有博大精深的特質。

⑹ 中國古代十大學術是什麼知道其中之一是鬼穀子的縱橫學

十家概述
指先秦十個學術派別。即儒、道、陰陽、法、墨、名、縱橫、農、雜、小說等十家。

代表人物
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
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
法家,代表人物是李悝、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商鞅(重法)、韓非;
名家,代表人物是公孫龍、惠施、鄧析子;
陰陽家,代表人物是鄒衍;
縱橫家,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鬼穀子;
雜家,代表人物是呂不韋、淮南王;
農家,代表人物是許行;
小說家 ,代表人物是青史子

⑺ 論述:中國古代的幾種主要學術思想

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春秋》、《孟子》、《荀子》
主張: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楊朱。作品:《道德經》、《莊子》
主張: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主張: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 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
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相傳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勵志。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巨(鉅)子」。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後,分裂為三派。至戰國後期,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游俠。

4.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李斯、商鞅。作品:《韓非子》、《商君書》、《管子》
主張: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集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
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漢書·藝文志》著錄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書》和《韓非子》。

5.兵家,代表人物:孫武、孫臏。作品:《孫子兵法》、《孫臏兵法》
主張:兵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主要是在軍事方面大有成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等軍事名言都出自兵家,代表作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當今社會也深受影響,在國內外都享有盛名。

6.名家,代表人物:鄧析、惠施、公孫龍、桓團。作品:《公孫龍子》
主張:名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從事論辯名(名稱、概念)實(事實、實在)為主要學術活動而被後人稱為名家。當時人則稱為「辯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為惠施和公孫龍。

7.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
主張:陰陽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歷數的統治階層,代表人物為戰國時齊人鄒衍。
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可用以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原素組成,其間有相生和相勝(葜)兩大定律,可用以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鄒衍綜合二者,根據五行相生相勝說,把五行的屬性釋為「五德」,創「五德終始說」,並以之作為歷代王朝興廢的規律,為新興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根據。 《漢書·藝文志》著錄此派著作二十一種,已全部散佚。成於戰國後期的《禮記·月令》 ,有人說是陰陽家的作品。 《管子》中有些篇亦屬陰陽家之作, 《呂氏春秋·應同》、 《淮南子·齊俗訓》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保留一些陰陽家的材料。

8.縱橫家,代表人物:鬼穀子、蘇秦、張儀。主要言論傳於《戰國策》、《鬼谷經》
主張:縱橫家是中國戰國時以縱橫捭闔之策游說諸侯,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謀士。列為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等。 戰國時南與北合為縱,西與東連為橫,蘇秦力主燕、趙、韓、魏、齊、楚合縱以拒秦,張儀則力破合縱,連橫六國分別事秦,縱橫家由此得名。他們的活動對於戰國時政治、軍事格局的變化有重要的影響。 《戰國策》對其活動有大量記載。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縱橫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9.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 作品:《呂氏春秋》
主張:雜家是戰國末期的綜合學派。因「兼儒墨、合名法」,「於百家之道無不貫綜」(《漢書.藝文志》及顏師古注)而得名。秦相呂不韋聚集門客編著的《呂氏春秋》 ,是一部典型的雜家著作集。

10.農家,代表人物:許行
主張:農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注重農業生產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農業生產的官吏。他們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應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孟子.滕文公上》記有許行其人,「為神農之言」,提出賢者應「與民並耕而食,饔饗而治」,表現了農家的社會政治理想。此派對農業生產技術和經驗也注意記錄和總結。《呂氏春秋》中的〈上農〉、〈任地〉、〈辯土〉、〈審時〉等篇,被認為是研究先秦農家的重要資料。

11.小說家,代表人物: 虞初。作品:《虞初周說》
主張:小說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採集民間傳說議論,藉以考察民情風俗。 《漢書·藝文志》雲:「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

⑻ 中國古代主要學術思想簡介

中國古代主要學術思想是儒、道、釋思想

《說文解字》對「儒」的解釋是:「儒,柔也,術士之稱。從人,需聲。"中國人歷來重視死的觀念與喪葬禮儀,這種廣泛的社會需求促成了一個特殊社會階層「儒」。

在中國古代社會,最晚到殷代有了專門負責辦理喪葬事務的神職人員。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或者稱為術士。他們精通當地的喪葬禮儀習慣,時間一長,便形成了一種相對獨立的職業。但是,由於這種職業地位低微,收入也少,既沒有固定的財產和收入,做事時還要仰人鼻息。所以形成比較柔弱的性格,這就是儒的本意,即柔,還有他們職業的原初性質,即術士。

"儒"這一名詞的最早記載應該是在《論語·雍也》。孔子在這告誡他最得意的學生子夏說,要當就當"君子儒",千萬不要當"小人儒"。可見,儒名的起源應該在孔子之前。因為到了孔子時,儒這一階層已經有了很大變化,形成"君子儒"與"小人儒"兩種派別。

作為一個學派的儒家雖由孔子創立於春秋末葉,但「儒」卻起源甚早,《漢書·藝文志》及劉向《七略》均認為儒「出於司徒之官」。太史公《儒林列傳》曰:「秦之季世坑術士」,而世謂之坑需。……類名為儒,儒者知禮樂射御書數。……私名為儒;《七略》曰:「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為最高。」

據此,「儒」實與初民社會交通人神的巫祝活動有關。

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范疇。用以說明世界的本原、本體、規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學體系中,其涵義有所不同。

原始涵義
道的原始涵義指道路、坦途,以後逐漸發展為道理,用以表達事物的規律性。這一變化經歷了相當長的歷史過程。《易經》中有「復自道,何其咎」(《小畜》),「履道坦坦」(《履》),「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復》),都為道路之義。《尚書·洪範》中說:「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盪盪;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這里的道,已經有正確的政令、規范和法度的意思,說明「道」的概念已向抽象化發展。春秋時,《左傳》曾有「臣聞小之能敵大也,小道大淫。所謂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也」和「王祿盡矣,盈而盪,天之道也」之說。這里的道帶有規律性的意思,表明道的概念已逐步上升為哲學范疇。 老子論道 到了春秋後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律,成為道家的創始人。在老子以前,人們對生成萬物的根源只推論到天,至於天還有沒有根源,並沒有觸及到。到了老子,開始推求天的來源,提出了道。他認為,天地萬物都由道而生。他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老子》二十五章)。對於老子所說的道,歷來解說不一。有的認為,道是精神性的本體,是脫離物質實體而獨自存在的最高原理,主張老子的道論是客觀唯心主義。有的則認為,道是宇宙處在原始狀態中的混沌未分的統一體,主張老子的道論是唯物主義。老子認為道生成天地萬物的過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道生成萬物之後,又作為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據而蘊涵於天地萬物自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的,無間不入,無所不包。道雖存在於天地萬物之中,但它不同於可感覺的具體事物,它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是構成天地萬物共同本質的東西。所以,不能靠感覺器官去體認,也難以用普通字詞去表示,只能用比喻和描述來說明它的存在。對於世界的統一性,老子作了天才的推測和描述。老子的道論,對於後世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道論的演變
略後於老子的范蠡,把天道看成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他認為,人事必須「因陰陽之恆,順天地之常」,違反客觀規律,必然招致災禍。「夫人事必將與天地相參,然後乃可以成功」。他說的天道主要指陽至而陰,陰至而陽,盈縮轉化,周旋無盡的矛盾運動法則。天時於己不利時要主動退避,天時對已有利時要積極進取。范蠡受老子道論的影響,說「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驕,勞而不矜其功」(《國語·越語下》)。但他主張適時積極進取,對老子貴柔守雌的思想又有所批判和修正。

戰國時期,齊國稷下道家用「精氣」來說明道,把虛而無形的道看作是流布於天地之間、遍存於萬物內部的「精氣」。說:「凡道,無根無莖,無葉無榮。萬物以生,萬物以成,命之曰道。……精也者,氣之精者也。氣道乃生」(《管子·內業》)。老子曾把道表述為「沖氣」,並說「其中有精」。稷下道家從唯物的方面進一步發展了老子的這一思想,把道表述為無所不在而又富有生機活力的精氣。精氣說對後來中國醫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但它賦予精氣以靈性,有神秘化的傾向,與唯心主義劃不清界限。

莊子是戰國中後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道是世界的終極根源,是無所不覆、無所不載、自生自化、永恆存在的宇宙本體,否認有超越於道的任何主宰。他還認為不可能給道提出明確的規定,「道不當名」,「道昭而不道」,即使取名為道,也是「所假而行」。所以只能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大宗師》)。對於莊子的道,當前學術界有人認為是獨立自存、超越時空的絕對精神,並以《莊子》書中「物物者非物」之語為根據,證明道是非物質性的造物主;也有人認為道是指具有無限性和永恆性的、產生了天地萬物並存在於其中的物質本體,並以《莊子》書中「通天下一氣」之語為根據,說明道就是物質性的氣。大多數學者認為莊子誇大了世界本原的神秘性,並把事物的相對性絕對化了,否定事物之間的差別,表現為相對主義,他的道論具有明顯的唯心主義傾問。

韓非汲取並發展了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提出了關於道、德、理三者互相關系的學說,辯證地處理了它們的關系。他認為,「道者,萬物之始,……萬物之源」,是「萬物之所然」、「萬物之所以成」。把道視為物質世界的普遍規律,天地萬物存在與發展的總依據。他還認為,「道」是終極范疇,是萬物的普遍規律,而萬物的特殊本質就是「德」,「德者,道之功」;萬物的特殊規律就是「理」,道是「萬物之所稽」,「萬物各異理而道盡稽萬物之理」。把道、德、理的關系視為物質世界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無限性與有限性的辯證統一。

戰國時期儒家學者所著《易傳》也提出關於道的學說,認為道就是對立面相互轉化的普遍規律。《周易·系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把一陰一陽相互轉化視為道。又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把道視為無形的抽象規律,與有形的具體事物區別開來。

到宋代,張載以道為氣化的過程,說「由氣化,有道之名」;程頤、朱熹則以道為理,表現了氣本論與理本論的不同。

在中國哲學史上,道這一范疇是道家提出的,後被各家學說所接受,雖各有不同理解,但已成為宇宙本原、普遍規律性的代名詞。它對於提高理論思維水平,探究事物的本原和規律性,曾起促進作用。

釋 shì 〔名〕 中國佛教用作釋迦牟尼的簡稱 。是佛陀的姓氏;自東晉以後,佛教出家人自稱釋子,對外人而言稱釋氏。如:釋厄(唐僧遭受的魔難);釋老(指釋伽牟尼與老子。即佛家與道家。也叫「釋道」)

⑼ 中國古代文明的學術

①仰韶文化晚期至龍山文化早期,已經或正在經歷著從氏族到國家演變過程中的質的轉變,為中國早期國家階段,或可稱「原始文明」時期。這相當於古史傳說的五帝時代。如公元前3500年紅山文化最高層次的遼寧凌源牛河梁壇廟冢遺址,便體現了王權與神權的結合。當時為建造巨型公共建築物調動組織了很大的社會力量,採石、制玉、制陶已有相當專業化的分工,還出現了神職人員等特殊階層,表明已存在高於氏族部落的政治實體。
②以中原龍山文化為核心,中國各大文化區進入文明時代始創期,出現早期國家。河南龍山文化晚期至二里頭文化(見二里頭遺址)早期可能為夏代文明。夏代以前的五帝後期,存在的天下萬邦局面,即是一種早期國家形態,可稱為雛形國家、方國、邦國,或前王朝時期的部落方國時代。如從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的墓地,可看出當時已形成從「王」、貴族到平民的不同階級和等級。許多地方出現了由玉器(良渚文化最豐富)、彩繪陶器、彩繪漆木器等組成的整套禮器,反映出以私有制和宗法等級制為基礎的禮制已經確立,這是中國古文明的要素和特點之一。
③以仰韶文化後期、大汶口文化後期、紅山文化後期、良渚文化早期等為代表,約當黃帝、顓頊和帝嚳時代,原始氏族社會走向衰落,出現了貧富分化以至初步的階級分化,中國文明起源歷程由此開始。至龍山時代,約當唐虞時代,諸考古學文化大概已走近文明社會門檻,也有的或者已進入與夏代文明有所不同的早期文明社會。其後整個二里頭文化即夏代文化則屬於文明代。
④仰韶文化屬於原始氏族社會。龍山文化處於軍事民主制時期或稱英雄時代,尚未跨入文明的門檻。整個二里頭文化即夏代文化才是中國文明社會的開端。
⑤二里頭文化晚期相當於夏末商初,夠得上稱為文明,肯定進入文明時代。而夏文化則屬於探索中尚未解決的問題。

⑽ 中國古代學術思想的內容分為哪幾個方面

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春秋》、《孟子》、《荀子》
主張: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楊朱.作品:《道德經》、《莊子》
主張: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主張: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 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
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相傳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勵志.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巨(鉅)子」.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後,分裂為三派.至戰國後期,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游俠.

4.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李斯、商鞅.作品:《韓非子》、《商君書》、《管子》
主張: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集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
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漢書·藝文志》著錄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書》和《韓非子》.

5.兵家,代表人物:孫武、孫臏.作品:《孫子兵法》、《孫臏兵法》
主張:兵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主要是在軍事方面大有成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等軍事名言都出自兵家,代表作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當今社會也深受影響,在國內外都享有盛名.
6.名家,代表人物:鄧析、惠施、公孫龍、桓團.作品:《公孫龍子》
主張:名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從事論辯名(名稱、概念)實(事實、實在)為主要學術活動而被後人稱為名家.當時人則稱為「辯者」、「察士」或「刑(形)名家」.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