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導師指導 » 武漢林濤學術

武漢林濤學術

發布時間: 2021-03-14 00:15:15

❶ 林濤的人物簡介

基本情況
姓名: 林 濤
性別: 男
出生年月:19 69 年 11 月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學歷學位:研究生畢業、工學博士(1997年)
技術職務: 三級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行政職務: 學院教授委員會成員
電氣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領導小組成員
主要研究方向 :電力系統運行與控制;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裝置;分布式電力系統;電能質量分析與控制
電力系統自動化:電力系統運行與控制、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裝置、新能源發電與智能電網、電能質量分析與控制。
主要學術兼職
(2)電氣工程學科英文專業期刊的編委。
(3)電氣工程學科中文核心期刊「低壓電器」(中國,上海,ISSN 1001-5531)的編委。
(4) 電氣工程學科英文權威期刊(SCI和SCIE源刊)的審稿人。
(5)應邀在電氣工程學科重要國際會議上做專題演講。
(6)電氣工程學科重要國際會議「的學術委員會成員。
(7)電氣工程學科重要國際會議「2007,200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ean Electrical Power」的學術委員會成員。
(8)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電工學科同行評議專家。
(9)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評議專家。
(10)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評議專家。
簡要經歷
1997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電力工程系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 , 獲工學博士學位。1997年至2005年先後在國內電力企業和美、英、日知名研究型大學工作。2005年作為海外引進人才受聘於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學院,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具體而言:
(1) 2005年9月至今,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學院。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學院教授委員會成員、電氣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領導小組成員。
(2) 2003年6月至2005年7月,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電氣和計算機工程系。作為高級研究員(Senior Research Scholar)完成了一項合作申請的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科研項目。
(3) 2002年5月至2003年4月,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電子電氣工程系。 作為研究員(Visiting Research Fellow)完成了一項英國工程與物理研究委員會(EPSRC)的科研項目。
(4) 2000年5月至2002年5月, 日本長崎大學(Nagasaki University)電氣電子工程系。作為外國人特別研究員完成了一項共同申請的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博士後科研項目。
(5) 1997年11月至2000年5月,華中電力集團公司(現華中電網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工程師。完成了集團公司的科研項目,並主持了電力系統實時模擬裝置(RTDS)及配套設備的選型、購置和驗收工作。

❷ 關於《正說清朝十二帝》閻崇年《正說清朝三百年》林濤

兩本書著眼點不同,研究方向自然不同。
《正說清朝三百年》不僅從清朝興起、發展和衰亡來闡釋清朝三百年的發展,更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民族、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來論述清王朝由盛到衰的歷程。該書分14部分,即「帝王」、「後宮」、「皇宮和皇家園林」、「王室」、「政治」、「官吏」、「法制」、「外交」、「軍事」、「經濟」、「教育」、「科舉」、「文化」。作者從這14方面層層解釋了清代各種制度、政策、機構以及歷史事件、思想潮流發展演變的來龍去脈。比之《正說清朝十二帝》,它更像一部綜合史。
但《正說清朝十二帝》也很不錯,講歷史像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深入淺出,以帝王人生作為著眼點,從側面體現了清王朝的發展歷程。這本書提出了很多新的學術見解、學術分析、學術論斷。
所以說這兩本書各有千秋,端看您的好吧!
如果您想看關於清朝的書,我向您推薦一套書,是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清帝列傳》。該書分為十三冊,除了咸豐、同治一冊外,其餘清朝十帝一人一本書,另外還有《多爾袞》與《清朝典制》,這套書從全方面介紹了清朝。事無巨細的向我們描述了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的最後一頁,在二百多年的漫長歲月中或光榮或屈辱的歷程,是我看這些清朝史書中最為詳盡的書。閻崇年先生編寫了其中的《努爾哈赤》。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❸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成立於1999年07月2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本公司生產的預包裝食品、乳製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食品批發兼零售等。
法定代表人:路林濤
成立時間:1999-07-27
工商注冊號:420100000068020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
公司地址:江岸區二七路航天星都(漢口東部購物公園C1)

❹ 林濤的主要學術任職

中國焊接學會 機器人與自動化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
上海市焊接學會 理事

❺ 林濤的介紹

林濤教授,男,1969年生,1987年至1997年間就讀於華中理工大學。1997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電力工程系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 獲工學博士學位。1997年至2005年先後在中國華中電力集團公司和日本長崎大學、英國巴斯大學、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工作。2005年9月作為引進人才受聘於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現任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學院教授委員會成員、學位評定委員會成員、電氣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領導小組成員、院長助理、電力自動化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為電力系統運行與控制、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裝置、電能質量分析與控制、分布式電力系統等。作為項目負責人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項目組主要成員)、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傑出人才項目、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武漢市學科帶頭人計劃項目、武漢大學自主科研項目、國家電網公司總部和網省電力公司資助的多個科技項目的研究工作。,被聘為國家科技獎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電工學科同行評議專家、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評議專家、國家留學基金會地方項目評審專家;應邀連續擔任了多個英文專業期刊的副主編或編委以及多個重要國際會議的技術委員會成員;應邀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十二五」電工學科發展戰略規劃以及中科院「2011~2020」能源科學發展戰略規劃的研討與制定工作。2009年獲「南瑞繼保」獎教金。

❻ 成剛的學術成果

期刊文章:
1. 成剛,我國民辦教育產業戰略研究—基於境外上市教育機構的SWOT分析,《復旦教育論壇》,2013年第1期
2. 佐藤宏著、成剛譯,民族視角下社會資本對收入的影響,《民族研究 》,2013年第3期
3. Gang Cheng and Jin Xiao. 「The Effect of Intergovernmental Grants on Ecational Expenditure: Evidence from Jiangxi Province,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ASPA) 73rd Annual Conference, Redefining Public Service Through Civic Engagement, March 2-6, 2012, Las Vegas, Nevada
4. 成剛、蕭今,政府間轉移支付對縣域基礎教育供給的影響,《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1年第2期
5. 成剛、蕭今,省以下財政分權、轉移支付與基礎教育供給,《教育與經濟》, 2011年第1期
6. 成剛,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的投入體制研究,《教育科學研究》, 2011年第6期
7. 成剛、李婷、朱慶環,高等教育與人才培養關系的探析,《第一資源》,2010年第9期
8. 丁建福、成剛,義務教育財政效率評價:方法及比較,《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第2期
9. Cheng Gang,Study on Provincial Compulsory Ecation Financial Equity Based on School-Level Data from One Province ,《Chinese Ecation & Society 》,2009,Vol.42,No.05.
10. Cheng Gang, Lin Tao, Lin Qiaozhen, and Zhu Qinghuan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Equity of Compulsory Ecation Finance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ese Ecation & Society》, 2009,Vol.42,No.05.
11. 成剛、崔盛,國際金融危機下的中國教育,《教育學術月刊》,2009年第6期。
12. 孫志軍、王善邁、成剛,論現代高等教育財政撥款制度,《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
13. 林濤、成剛,國際視野中的我國主要城市基礎教育公共投入研究,《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
14. 吳克明、成剛,教育的收入效應新探:勞動力工作流動的視角,《教育與經濟》,2008年第4期
15. 成剛,省內義務教育財政公平研究—基於西部某省小學數據的經驗分析,《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
16. 成剛、林濤、穆素紅,基於SFA的教育部直屬高校成本效率評價,《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17. 成剛,省域義務教育師資均衡研究,《教育學術月刊》,2008年第7期
18. 成剛,我國高校成本效率的研究,《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19. 成剛、孫志軍,我國高校效率研究——基於教育部直屬高校數據的分析 《經濟學季刊》,2008年第7卷第3期
20. 林濤、成剛,我國義務教育財政公平的經驗研究——基於浙江省普通小學數據的分析,《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年第3期
21. 林濤、成剛,我國教育經費公平程度的經驗研究,《統計與決策》,2008年第6期
22. CHENG Gang, WU Keming,The internal efficiency in higher ecation: An analysis based on economies of scope 'Frontiers of Ecation in China',2008, 3(1)
23. 成剛、袁佩琦,構建公共教育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繼續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24. 成剛、吳克明,我國高校的內部效率研究——基於范圍經濟的分析,《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07年第2期
25. 成剛、袁佩琦、陳瑾,北京市人均GDP的時間序列分析及預測,《生產力研究》,2007年第3期
26. 成剛,公共財政框架下教育預算制度研究,《教育財會研究》,2006年第6期
27. 成剛,中國高等教育規模經濟的經驗分析,《世界經濟》,2006年第12期
28. 成剛,國外高等教育規模經濟的研究方法述評,《復旦教育論壇》,2006年第6期
29. 成剛,我國高等教育學科成本的計量研究,《南開經濟研究》,2006年第6期
30. 成剛,我國高等教育范圍經濟的實證研究,《經濟科學》,2006年第5期
31. 成剛,高等教育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的研究述評,《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第5期
32. 成剛,中外高等教育成本函數研究,《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33. 成剛,促進教育發展的稅收優惠研究,《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8期
34. 成剛,中國銀行業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實證研究——基於復合成本函數的分析,《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6年第7期
35. 成剛,對我國留學貿易的統計研究與數量分析,《財貿經濟》 2005年第5期
36. 成剛,新世紀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戰略的恢宏巨篇——評《從人口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中國高等教育》 2003年第 7期
37. 成剛,對我國留學經濟的分析,《教育科學》,2003年第5期
38. 成剛,運用金融手段擴大非義務教育經費的思考,《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年第2期
39. 成剛,金融新產品開發的思考與研究,《農村金融研究》,2001年第11期
40. 成剛,淺析商業銀行金融服務的營銷思路,《企業經濟》,2000年第12期
著作
專著
1. 成剛,《中國高等教育成本結構研究》,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出版
2. 成剛,《中國教育財政公平與效率的經驗研究》, 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年出版
參著:
1. 參與《公共財政框架下公共教育財政制度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王善邁等著,2012年
2. 參與《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2)》,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楊東平主編,2012年
3. 參與《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楊東平主編,2010年
4. 參與《中國義務教育財政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出版,杜育紅、孫志軍等著,2009年
5. 參與《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09)》,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楊東平主編,2009年
6. 參與《深入推進教育公平(2008)》,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楊東平主編,2008年
7. 參與《中國教育發展與政策3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張秀蘭主編,2008年
翻譯:
1. 參與《中國教育》第十三章翻譯,袁貴仁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13年
2. 第二譯者 《高等教育財政:理論、研究、政策與實踐》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8年
3. 第二譯者《學校財政-戰略規劃和管理》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 2005年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