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動指導策略
⑴ 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策略的介紹
《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策略》是2007年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袁愛玲。本書通過對對傳統的學前教育理論與幼兒園教育實踐的反思,闡述了幼兒教學的基本理念和未來的方向。
⑵ 什麼是指導策略
指導策略是指: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首先預設效果,在實施後最終能達到預期效果,或者高出預期效果,而達到最高工作效率。這個過程所運用的方法和策略。就是這項工作的指導策略。不同的工作目的,有不同的指導策略。
教師的有效指導策略系列談,是李珍慧老師結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學生出現的「懶惰」而提出的。
例如:教學中的指導策略,是為達成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在清晰分析教學活動的基礎上,對教學的形式和方法做出安排並進行調節與控制的執行過程。
教師在指導方法的過程中,出現的預設,是對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的對策指導,指導方法過程中出現的所謂生成,是對學生在活動中新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指導的對策。這種對策,就是要我們指導教師在課程指導的實踐過程中,探索系列細節科學方法指導。
如果教師的有效指導策略是在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結合學生的實際,探索出的科學的,有效的指導方法。如果一門課程能夠做到:「課程必修,普遍實施;教師易導,便於操作;學生喜愛,積極投入;效果實在,確有收獲」的話,那就說明教師的指導策略是最有效的策略了。
⑶ 《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策略》的心得體會
這是一本幼兒園專業成長叢書,是廣州華南示範大學的袁愛玲老師的著作,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覺得這本書很適合我們一線的教師,因為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是到策略,但是等我隨便翻了幾下就沒有多大的興趣了,總覺得理論的東西比較多,我最害怕看到這些理論的東西,怕看了半天還是一字半解的。但是當我認真的翻閱這本書時卻發現裡面的每一個理念都有一個個我們日常教育的案例來幫助我們理解,而且對我們的日常教學活動非常的有幫助。 《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策略》一書,無論從幼兒教育的理念上還是在幼兒教育工作指導策略上都給予了幼兒教師可操作性較強的引導。 本書由導言和五章內容組成。導言「走向智慧的幼兒園教育學」導出的是本書預設的理想與目的,第一章「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中的基本理念之重構」,這是作者希望幼兒教師達到的新的認識起點,這也是讀者理解後續內容的基礎。第二章「幼兒園教育活動運行條件分析與優化」提出了實現本書所指幼兒園教育活動質量的新的「生態環境」保障。第三章「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的基本策略」,針對幼兒教師在教育活動實施中最基本的工作,提出了相應的指導策略。第四章「幼兒園各教育活動的指導策略」,從多種緯度對幼兒園教育活動進行分類且就主要類型的活動提出了具體的建議。第五章「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評價策略」試圖以新的評價標准來保障以上指導策略的落實。 我認為其中最能幫助指導幼兒教師開展教育實踐工作的是第三章「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的基本策略」這一內容,以易懂的理論知識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形式來讓我們知道「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策略」就是教師為促進幼兒發展,在與幼兒互動過程中所採取的一系列特定的指導方式、方法,是教育活動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要求幼兒教師根據具體活動的情境和幼兒的需要及時調整具體方法,是教師教育智慧的外在表現,即該如何對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有效的指導。通過對這一章節的認真閱讀,對我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實施中最基本的環節策略方面有一個促動。學習到在觀察幼兒時應遵循的原則和使用方法以此幫助自己可以更好的獲得有效的信息;學習到在教育活動的組織中各環節的實施目的及如何准確把握活動進程與時間、節奏,環環相扣,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標;認識到幼兒教師語言的使用應富有情感性、形象性、啟發性、邏輯性、生活性、文學性、簡練性等,學習到幼兒教師如何正確運用語音、語調、語氣、修辭、節奏、停頓、輕重音等實現在與幼兒交流溝通時實現完整表意的作用。其中最讓我有感悟的是我們的教學活動基本分為導入環節、高潮環節、結束環節,書中對這些環節提出了不同的教學策略非常的值得我們學習,讓我發現我們的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可以設計的更完美、更有利於幼兒發展。運用了啟發性、針對性、趣味性、藝術性、簡潔性等策略會使我們的導入更加的有教育價值,書中還用了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說明了這些策略的有效運用等,這會讓我在教學活動中有很大的提高。 在第四章節中的一些教師指導、評價策略也讓我受益非淺,其中針對個人活動的指導、小組活動的指導及集體活動的不同指導策略進行了說明,讓我深切的感受到我們在日常教學中一些不夠正確的行為可能會抹殺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書中指導我們在指導時不能過分的干預,要按幼兒各種不同表現進行引導和幫助,教師指導時的耐心、細心時非常重要的,要以幼兒的興趣點啟發幼兒思考等。書中還以一個個日常教學活動中的案例指導我們如何進行評價和指導,使我們可以感同身受。 這些都將對我今後的教育指導實踐工作有著更直接的引導,我也會將學到的這些知識內容付諸於我的實踐工作當中,發揮其作用幫助我的工作更具有效性同時也提高我的教育活動指導能力。其他章節的內容我同樣也不敢怠慢的進行了研讀,學習其中的策略經驗進行一定的思考以後實施在我的工作當中,爭取讓我的教育實踐工作全面有效的展開。
⑷ 在活動中教師具體採取了哪些指導策略
在教育學來中,策略一詞與「方法」「自步驟」同義。指在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序排列和師生間連續的有實際意義內容的交流。教學策略指為達到某種預測效果所採取的多種教學行動的綜合方案。根據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和學生特徵,有針對性地組織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技術。教師是受社會國家的委託,在教育教學方面掌握基本內容方法進程的專業人員,具備較好的扮演學生生活的幫助者,組織者,和領導者的角色。教為主導,學為主體。教師要把握教學活動的方向,為學生創造有利的條件和機會,運用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學習上給學生有效地指導和幫助。
⑸ 幼兒教育的指導策略
幼兒教育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凡是能夠影響幼兒身體成長和認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發展的有目的的活動,如幼兒在成人的指導下看電視、做家務、參加社會活動,等等,都可說是幼兒教育。而狹義的幼兒教育則特指幼兒園和其他專門開設的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幼兒園教育在中國屬於學校教育系統,和學校教育一樣,幼兒園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所沒有的優點,如計劃性、系統性等。幼兒園教育以幼兒園教師為主要讀都對象,致力於宣傳黨和國家的幼兒教育政策,反映幼兒教育研究與改革成果,交流幼兒園、托兒所、家庭教育經驗,天淇樂介紹國內外幼兒教育信息,提
⑹ 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策略的內容簡介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幼兒教育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自然,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之,我們正處於知識爆炸時代,各科知識都在急速生長,知識的淘汰率和陳舊率非常高,因此,一個人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在工作中用不了多久就不行了。一個世界以前,如果一個人中學畢業,他的知識可能夠一輩子使用,而現在不同了,即使是研究生畢業,如果5年內沒有輸入新的知識,已有的知識可能已經陳舊一半了,甚至更多,這也正是「終身學習」這一口號的提出的歷史背景,現在人們已經對構件學習的社會的必要性達成了公式,教師教師教育也正是在這種情形下被提到一個日程
⑺ 幼兒科學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指導策略
一、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內容的准確定位
1.教育內容的選擇。科學教學不同於過去的常識教學,在原「常識教學」的基礎上增加了現代科技、環境保護等新內容,所以內容選擇的范圍相當大。教育內容的生活化不僅讓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而且它更是引發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前提和條件。教師要發現、保護、培植幼兒可貴的好奇心和探究興趣。例如,自由活動時,幼兒喜歡將黑板上的磁性教具一塊塊排隊,其實他們對磁鐵有所發現並在探索;在玩彈力球時,孩子們將它們壓扁又恢復,並且樂此不疲,教師就應因勢利導,擴展成幼兒科學教育內容,生成科學教育活動。
2.教育內容的劃分。在教學實踐中,常常出現一個教學內容可以適合大、中、小不同年齡班的幼兒同時學習的情況,其實這就是教學內容的劃分。例如,水這個教學內容包括很多小的內容,水無色無味的特徵、水的流動性、水的三態、水的用途、水的沉浮以及水與人類生活的關系等等,水的基本特徵就是小班幼兒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大班幼兒在學習時,水的基本特徵已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他們對水的沉浮現象、水能使光發生折射等現象產生疑問,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班級幼兒的特點選擇重點內容。如果把發現了解水的沉浮現象作為大班幼兒學習的重點內容,那麼了解水與物體的沉浮關系就是難點內容,因此教師在活動前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去觀察、評估幼兒,准備教學用具,對幼兒在教學活動中可能出現的每一個現象、狀況以及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要盡全力做出最全面的預測,確定合適的重難點內容,是成功的幼兒科學教育的必要前提。
二、幼兒科學教育活動過程中的適當指導
1.讓幼兒產生疑惑,提出問題。例如在《沉與浮》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實驗,幼兒知道什麼東西能沉下去、什麼東西能浮上來,同時提問哪些東西在特定的條件下能沉下去又浮上來?又如在「電池」教學活動中通過讓幼兒玩玩具、裝電池,幼兒知道有的電動玩具動了,可以玩了,而有的還是動不了,咦!問題出在哪?孩子們產生了疑問。幼兒產生了這些疑惑,接下來的操作過程才是幼兒真正的主動探究的過程 你應該給孩子買一些幼兒教育產品,
⑻ 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策略論文3000字
需要幫忙嗎?都有什麼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