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導三年級學生寫作文
『壹』 如何指導三年級學生寫作文
1.三年級小學生作文,剛剛起步階段,正是個關鍵的門坎。諸如教師無從批改這「格式錯亂、三言兩語、錯別字連篇」的作文,學生也望著文題膽怯地「擠牙膏」似的落下了兩句話。此種現狀的客觀存在,對於這樣老生常談的話題困惑,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此略談一二。
閱
讀文本悄引領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所在。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也難有「下筆流水」之效。閱讀可從課外和課內兩種形式入手,課
外可採用「班級小書架、個人自主閱讀」等方式,並要隨時摘抄「好詞好句」,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遇到不懂的字與詞,要充分利用工具書的「威
力」,其實這些也是語文學習的慣性養成教育。課內閱讀本是教師引領下的文本教學,單元所選的課文,是對本單元主題最好的闡述,也是本單元習作最良的陪作典
范,教師若能巧妙地引領閱讀教學,學生定會順利完成單元習作的要求。
精典範文慢引路
三年級學生習作,無論是書寫格式,還是內容方面,都極大地存在著困惑。雖然書寫格式強調多次,但是好多學生還是「舊病重犯」。如:段前不知空兩格,文章一
段式,有的無標點符號等。對於內容而言,學生感到無從下筆,雖然下筆,還是咬著筆頭「擠牙膏」。欲想解決剛習作起步學生的困惑,教師可自寫或者網上找範文
列印引路,但為了讓他們真正動起來,不要達到「人手一份」,讓其抄寫在自備的「好詞好句本」上,這樣不但可作誦讀用,而且可起到練字作用。如:網上文章
《美麗的秋天》,從文章結構、內容等方面都給予了很好的典範。
實踐活動趣引寫
作文來源於生活實踐,離開生活的作文,只能是天馬行空。對於剛習作學步的三年級學生,無生活化的習作寫起來似乎很艱難。為此,教師必要時可開展戶外活動,
充分發揮各種感官的作用,隨之慧於心,而後成文。如果寫人物外貌及小動物特點,更要讓他們深入生活實際現場作筆,如同畫家寫生一般,這樣才能趣味橫生。另
外,要讓他們親自動手,親眼觀察,親耳傾聽,打造生活的豐富多彩。如:第四單元習作是寫觀察日記,建議學生先動手去做「彩色粉筆落入水中、摩擦橡膠棒吸碎
紙片」等試驗後,再去寫自己的觀察過程,這樣方能有理有據,有話可說。總之,讓實踐活動去引發學生寫作的興趣,還是切實可行的。
自信興趣激引情
自信心是事情成功的基礎,缺乏自信的心理行事,只能畏手畏腳,不知所措,客觀行事往往會亂分寸。增強自信心,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寫作之中,定會偶感而發,沖
破開頭難以下筆的局面。為此教師必須設法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寫作的興趣。小到一句鼓勵性批語,大到物質性的獎勵,都會無形中增強學生的自信
心,乃至激發他們寫作的激情。這里還特別要強調教師一定不要有「拔高」行為,即對學生要求不能太高。對於剛習作起步的學生來說,往往能下筆有話可寫即可,
否則挫傷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另外,教師要盡量採取面批的形式,這樣不僅可當面提出需要修改之處,而且還能觸類旁通地引導寫法等,從而避免那種「批語無
效」的場面。
多角度、多方位地引領、引寫、引情,輔之生活化習作的引入,再之不拔高、增強自信心等合理方法的引用,定會讓三年級學生習作出現「驛路梨花處處開」之局,從而也會讓我們的詩意語文綻放芬芳縷縷!
2.
小學生三年級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和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經過自己的語言組織。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小學三年級,就普遍感覺到
寫作文的困難,主要是因為學生從寫話到寫段,字數有所增加,還有從單純的寫話到一定的描寫,語言上還需有所提高。我們在教學中有不少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
甚至有害怕寫作文的心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無話可說,二是無從下筆。許多老師在作文指導時,常常教師說,學生寫,習慣於統一模式下的作文指導,結果導
致學生「舉一」有餘,「反三」不足。學生的作文都如出一轍。學生圍著《作文大全》和教師的指揮棒轉,作文成為無源之水,毫無個性和兒童情趣,如此教學下的
作文精彩何在?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在課程目標部分對 3-4
年級的習作提出了以下階段性目標: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
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那麼,結合教
學目標怎樣才能讓孩子的寫作水平迅速得到提高呢?
一、樹立寫作信心很重要。 三年級的小學生剛接觸作文,幫助他們樹立寫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題范圍應比較寬泛,要留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發揮空間。
『貳』 如何指導三年級的孩子寫作文
小學三年級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和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經過自己的語言組織。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但是,有不少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甚至有害怕寫作文的心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無話可說,二是無從下筆。針對這種情況我採用了以下幾個方法進行教學。
一、 注重學生的閱讀積累 其實,我們的作文教學除了要讓學生多寫多練之外,還要讓學生多閱讀多積累才行。詞句、片段是構成作文「血肉之軀」的「細胞」、「肌肉」。但許多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只注重書中的故事情節,而不注意積累。因此教師一定要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讓學生隨時把精彩優美的詞句、片斷摘錄下來,養成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廣擷搏采並內化吸收,學以致用,定能筆下生輝。 1、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籍。 現在的書五花八門,絢麗多彩。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籍中,腦筋急轉彎、卡通漫畫所佔的比例較大。因此,教師應給學生一些合理的建議。(1)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提高學生的語文整體素質。如學了《孫中山破陋習》,可推薦他們閱讀孫中山小時候的故事;學完《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可鼓勵他們閱讀《十萬個為什麼》和《少年網路全書》等科普讀物等等。(2)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三年級學生可閱讀寓言、童話、科學知識短文及報紙雜志等等。(3)緊扣時代脈搏。為讓學生及時了解社會重大時事和最新科技成果,教師要及時向他們推薦相關讀物。如全國各地開展的抗擊非典運動,可讓學生閱讀報紙上的相關報道;學習了《太空梭》讓學生知道中國載人航天圓滿成功受世人矚目,可推薦學生讀《我們愛科學》等科普讀物。 2、指導讀書方法,提高閱讀效果。 有些學生雖然讀的書很多,但整體語文素養卻沒有多大進步。這是為什麼呢?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學生不是潛心研讀,而是憑著興致,很少需要情緒、意志力的參與,心智的投入。因而,教師對他們進行正確的讀書方法的指導,就顯得特別重要。教師應引導學生帶著任務去讀書,在閱讀中充分調動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和創造力,作到讀思結合、讀寫結合,這樣就容易在思想認識和語言積累等方面有所收獲。俗話說好腦袋不如爛筆頭。筆記是記憶的貯存器。我要求學生把讀書時發現的好詞語、句子、片斷及時地摘錄下來,一般一周做兩次「采蜜」。 3、讀書激勵。 課外閱讀匯報會,交流自己的收獲,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展示學生的摘錄本,讓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通過這些方式,讓學生提高興趣,感受成功的喜悅,積累典範的語言,提高語文素養。 二、 注重讀寫結合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運用。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知識,提高認識,豐富學生詞彙,還可以學習寫作方法,因為大量閱讀材料可以成為學生習作的範例,只有從讀中學寫,讀寫結合,交錯訓練,才能把從讀中學到的知識加以鞏固,形成技能,才能使學生讀和寫作能力都得到提高。 讀寫結合要多閱讀和仿寫 。一是要多讀書。既要廣泛獵取知識,也要對優秀的篇章段落多讀,達到能理解消化,甚至能熟讀成誦。通過琢磨咀嚼收到心領神會,潛移默化的效果。從而逐步地解決「怎樣寫」的問題。二是要善讀。讀與寫的聯系有一個積累的過程。必須使閱讀達到善讀的水平,養成善讀的習慣,才能使學生通過閱讀,提高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在語言表達方面,通過閱讀學習積累運用好詞佳句,學習連詞成句,連句成段,連接段成篇的寫作規律。在思想表達方面,通過閱讀學習作者觀察事物,思考問題,表情達意的方法。從而達到增長見識,擴大眼見,陶冶情感,提高認識,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將其寫作技巧自然地運用到寫作之中。三是要會仿寫。小學階段的作文,既要放手讓學生去寫,又要嚴格訓練,嚴格要求,逐步形成良好的寫作技能。無論寫什麼都要求能夠表達准確、清楚。所以讀和寫是可以相互遷移。因此,可指導學生模仿範文中作者的寫作思路,將範文的構思、選材、謀篇、分段造句、用詞、開頭、結尾及過渡的方法運用到自己寫作中。 三、注重與其他學科相結合 作文教學不能單純地看作是語文學科的事,所以教師要做有心人,不但要精心上好每次作文輔導課。而且要隨時注意同其他學科的結合,抓住機會及時指導寫作。如在上綜合實踐課《冷拼盤》或《縫布包》時,教師在講解示範完操作要領學生獨立操作完以後,教師又及時地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由於這些都是學生親身經歷過的有趣的事,感受特別深,我教學生寫,〈〈第一次縫沙包〉〉再加上教師的精心指導,學生寫起來特別順手。 還可以將作文指導教學與音樂結合,採用音樂導情的方法,借用音樂渲染課堂氣氛,活躍課堂生活,使學生「耳悅」、「心悅」,寫作興趣盎然。上課前,教師可以根據寫作題材的需要,選擇相應的音樂來渲染氣氛,把學生帶進寫作的美妙景象中,給學生以強烈的感染,如在指導學生寫《我的媽媽》的外貌時,我讓學生飽含深情地唱一唱《世上只有媽媽好》、《燭光里的媽媽》等歌曲,筆下的媽媽的形象就會豐滿、感人。 此外,還可將作文指導與體育、自然等學科結合。如做完了一個體育游戲就可讓學生寫一寫;做完了「雞蛋浮起來了」,「燒不掉的手帕」實驗之後同樣可指導學生趁興寫一寫。 總之,教師要善於觀察、尋找語文與其他學科的結合點,利用其他學科的素材,服務於作文教學,讓學生用心去描繪豐富多彩的課堂生活,感受學習的快樂。 四、注重家校結合 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更不是語文教師一人的任務。所以,教師要與家長取得聯系,引起家長的重視。讓家長和老師攜起手來共同擔負指導、幫助孩子寫作的責任。比如到外地旅遊時,家長可以讓孩子講講自己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然後再讓孩子寫下來。再比如家裡有什麼活動了,盡量孩子參與,給孩子創造更多的體驗生活的機會,並把活動場面寫下來並談談自己的收獲與感受,讓孩子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長期堅持這樣訓練,孩子的作文水平一定會提高的。 小學作文教學是一項長期而又艱苦、復雜的工作。但是只要教師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做一個教育有心人,小學作文教學就一定能夠取得可喜的效果。
『叄』 如何指導三年級學生開始學習寫作文
我今年教的是三年級的語文,這屆的學生是我從一年級跟班上來的。說實話,語文教師不好當,語文教師很辛苦,語文課難教,作文本難改呀。我教過許多個三年級,曾為學生作文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而頭痛,而煩惱:錯字連篇,語句不通,標點亂打;沒有中心,前言不搭後語,腳踩西瓜皮,想到哪寫到哪;千篇一律,內容空洞,詞彙貧乏;畏懼作文;感覺沒內容可寫,記流水賬……真是問題多多,不一而足。這是什麼原因呢?仔細分析,學生的作文寫不好,關鍵在於老師。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在課程目標部分對中年級的習作明確提出了以下階段性目標: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這些目標對於作文教學來說,那就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願望,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寫作文。明確了這些,於是我開始努力摸索切實可行的作文教學方法。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樹立寫作文的信心。在實際教學中,我從以下幾方面、的教學工作入手。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每次習作之前,我精心製作與習作有關的課件。那麼,上課就通過課件的演示,講一個小故事給他們聽,再讓他們把這個小故事的主要內容寫下來……這樣,他們才會感到作文課很有趣,才能盡早地看到自己的成功,才會不害怕作文,最終在寫作中體會到寫作的快樂.比如講一講《獅子和老鼠》的小故事,看一看有趣的童話,再寫下來.這樣做,在於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樹立起足夠的自信心.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當然,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學生寫好作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個教師,要有勇氣打破傳統的課堂作文教學的模式。於是我會帶學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生活;積極引導學生去認識、探索、思考與想像;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事物,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我教給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引導學生注意不同的觀察點,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天氣。同樣的事物,由於觀察點和時間、天氣的不同,觀察者的心情不同,觀察的結果也不一樣。好像觀察我們學校校園內的花園,在晨霧里,朝陽下,烈日中,風雨中,夕陽下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景象。如果觀察點站在校門口看,我們描繪的景象不同,站在左右邊看上去又不同。因此在觀察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提高觀察質量。其次,我還要注重學生語言的積累,那就是多讀書,多積累。語言積累僅僅靠課內是不夠的,課堂之外有萬水千山,課本之外有萬紫千紅。葉聖陶先生說過「但憑一部國文教材,是夠不上反復歷練的。所以必須在國文教材以外再看其他的書,越多越好。」由積累到表達,是輸入和輸出的關系,厚積才能薄發。古人有雲:「勞於讀書,逸於作文。」「破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同時,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及時把課外閱讀中看到的好詞佳句摘抄到採集本上,為順利寫作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有了語言的積累,作文教學也就有了源頭活水。一個學期下來,收到了一定效果,大多數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大大增強.,學生對寫作文的恐懼也解除了,孩子的寫作能力漸漸得到提高。從他們的反應、他們的表現讓我獲得幸福感。教育是漫長而美麗的事情,我們一起耕耘,一起收獲,一起擔當辛勞,一起享受快樂。付出有多少,幸福就有多豐厚。願我們共同努力,一同開創作文教學的春天。
『肆』 如何指導三年級的學生寫作文
1.三年級小學生作文,剛剛起步階段,正是個關鍵的門坎。諸如教師無從批改這「格式錯亂、三言兩語、錯別字連篇」的作文,學生也望著文題膽怯地「擠牙膏」似的落下了兩句話。此種現狀的客觀存在,對於這樣老生常談的話題困惑,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此略談一二。
閱
讀文本悄引領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所在。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也難有「下筆流水」之效。閱讀可從課外和課內兩種形式入手,課
外可採用「班級小書架、個人自主閱讀」等方式,並要隨時摘抄「好詞好句」,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遇到不懂的字與詞,要充分利用工具書的「威
力」,其實這些也是語文學習的慣性養成教育。課內閱讀本是教師引領下的文本教學,單元所選的課文,是對本單元主題最好的闡述,也是本單元習作最良的陪作典
范,教師若能巧妙地引領閱讀教學,學生定會順利完成單元習作的要求。
精典範文慢引路
三年級學生習作,無論是書寫格式,還是內容方面,都極大地存在著困惑。雖然書寫格式強調多次,但是好多學生還是「舊病重犯」。如:段前不知空兩格,文章一
段式,有的無標點符號等。對於內容而言,學生感到無從下筆,雖然下筆,還是咬著筆頭「擠牙膏」。欲想解決剛習作起步學生的困惑,教師可自寫或者網上找範文
列印引路,但為了讓他們真正動起來,不要達到「人手一份」,讓其抄寫在自備的「好詞好句本」上,這樣不但可作誦讀用,而且可起到練字作用。如:網上文章
《美麗的秋天》,從文章結構、內容等方面都給予了很好的典範。
『伍』 如何引導三年級學生寫作文
【如何指導三年級學生寫好作文】學生作文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無話可寫,二是有話寫不出來。作文對於讀完二年級升上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無疑困難重重。我帶過三年級一年語文課,深深體會到,學生作文前的指導尤為重要。作文指導主要是啟發學生的寫作願望,理解題意,明確寫作范圍以及怎樣選擇材料,組織材料,思路。不做具體指導,學生作文就會感到茫然,無從下手。學生每次作文,我總是幫扶一把,使學生擺脫「無話可寫」和「有話寫不出來」的困境,信心百倍地投入創作。我在指導學生《洗衣服》時,出示了一組動詞:「泡」、「浸」、「撈」、「擠」、「打」、「搓」、「揉」、「漂」、「洗」、「擰」,要求學生把洗衣服的過程先說一說,然後寫下來。並用上提供的動詞。由於學生對洗衣服這件事有的親自做過,有的看父母做過,又通過教師的具體輔導,大家克服了害怕作文的心理,有了寫作的願望和沖動,所以大家都寫得不錯。在輔導學生寫一個童話故事時,我先講了一個童話故事:一隻大灰狼遇見一隻小羊,想吃掉小羊而故意找借口。大灰狼對小羊說,你怎麼乘我不注意時弄臟了我的水?小羊辯解說,你住在上游,我住在下游,我怎麼會弄臟你的水?大灰狼眨眨眼,不知說什麼好。忽然又開口道,這方圓幾百米的草地是我的,你幹嘛吃我的青草?小羊說,青草是自然生成的,又不是你種的。大灰狼惡狠狠地說,去年你在背後說我的壞話,說我是狼心狗肺。小羊反駁說,去年我還沒有出世,怎麼會說你壞話呢?大灰狼眼睛紅紅的,齜牙咧嘴,流著涎說,不管你怎麼說,今天我就要吃掉你!小羊想,跟不講道理的壞蛋講道理是沒有用的,我得好好想個法對付他。小羊究竟想了什麼法,結果怎樣?我要求學生給這個童話故事續個尾,就算完成寫作任務。同學們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寫出較好的結尾。有個學生的結尾是這樣寫的:小羊看到大灰狼要吃他的兇相,就說:「我身上很臟,讓我洗個澡再給你吃吧。」大灰狼眯著眼說:「也好,免得不幹不凈,吃了生病。」小羊知道河邊有個陷阱,就小心繞開陷阱到河裡洗澡。很久,還不見小羊上來,大灰狼等不及了,就跑到河邊吃小羊,沒想到卻掉進了陷阱里。小羊知道大灰狼掉進了陷阱里,就走到陷阱旁邊,對大灰狼說:「我洗好了,快上來吃吧。」大灰狼吼道:「你這個小混蛋,害得我掉進了陷阱,我要撕爛你的心肝!」小羊聽了哈哈大笑,說:「你干盡了壞事,掉進陷阱罪有應得,獵人很快就會來收拾你的。」說完就走開了。這個續尾創意好,我就請這個學生在課堂上宣讀了習作。這既鼓勵了學生本人,其他學生也受到了啟發,受到了鞭策。看圖作文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合理的想像是看圖作文成功的關鍵。課外作業練習有一組圖畫(四幅圖),用誇張的手法畫出同學們「救火」的經過。其實這是一場誤會,滾滾濃煙是老爺爺吸煙吐出來的煙。通過第四幅圖老爺爺頭被淋水站起來大喊大叫手裡還捧著煙管使真相大白。開始同學們看不懂圖畫意思,通過啟發引導,同學們領悟其意之後,覺得有趣,哈哈大笑起來,興趣盎然地做起作文來。學寫「通知」是三年級的寫作任務。我除了向學生講明寫「通知」的格式要求外,並強調,「通知」是由單位發出的,你替單位寫的「通知」,就要署發「通知」單位的名稱,哪個單位就寫哪個單位,而不是署你自己的名字。「通知」是上級單位向屬下發的,平級不能發「通知」,下級對上級更不能發「通知」。這是基本常識。「通知」裡面經常出現兩個「時間單位」,同學們應該好好分辨一下,以免出錯。通過反復訓練,比較正誤,同學們都能較好地掌握寫「通知」的格式要求。
『陸』 三年級學生作文指導 怎樣指導三年級學生寫作文
如何指導三年級學生寫作文
我們常說要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這四個基本能力中,寫作是最難的。特別是三年級的學生,處於轉折期,剛剛開始學寫作,更是難上加難。教師要講究方法,要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我認為這些目標對於三年級的作文教學來說,可以總結為: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願望,教會學生學會如何寫作文。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的:
一、努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增強學生寫作自信心
玩是孩子的天性。第一堂作文課,我採用游戲作文的教學方式。我讓學生玩《貼鼻子》游戲,當學生聽說要玩游戲,個個興趣十足,而且精神抖擻,連平時最安靜的學生也會興奮起來,躍躍欲試。玩過游戲後,我讓學生說說剛才的游戲過程,可以說玩的同學的動作、語言、神態,也可以說其他沒有玩的同學的表現,還可以用上哪些好詞好句等,說後讓學生當場寫一寫。寫完讀後,交流評價,修改抄正。這就消除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從而不再畏懼作文,並享受了作文過程的樂趣。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對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觀察是認識事物的第一步,也是寫好作文的基礎。仔細的觀察事物,就能獲得真實、深刻、細致的第一手資料。因此,平時應教會學生觀察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觀察時要做到多看、多聽、多想、多問、多記。例如學習描寫一種植物,可以在學《荷花》這篇課文時,讓學生看關於荷花的課件,使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然後再告訴學生作者是怎麼去寫的,讓學生初步掌握描寫植物的方法。接著讓學生觀察自己家裡熟悉的、喜愛的植物,如仙人掌、茉莉花、菊花等,教師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和了解植物的外形、顏色、作用等等。使他們懂得觀察的重要性,逐步養成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寫起作文也就不會覺得難了。
三、鼓勵學生學會積累語言和生活素材
一定量的積累才有可能導致質的提升。三年級的學生大部分缺乏自覺性,只有不斷地督促和鼓勵,才能幫助他們積累豐富的語言和生活素材,使他們的文章有內容,也比較生動。
平時,我讓學生准備一本硬皮「采蜜」本,每周布置學生摘抄好詞好句,要求他們理解意思,熟讀成誦,並學習運用,還得定期檢查。除了課內的,還要多看課外感興趣的有意義的書籍,有一定的閱讀量,擴大知識面。這樣經過長期的積累,學生寫作的語言不斷豐富完善了,寫作時就易於表達,作文也能生動起來。
其次,我讓學生再准備一本日記本,每周至少寫一篇日記。教師平時可以建議家長,有時間要多帶孩子出去玩,多讓孩子體驗生活,拓寬孩子的視野,挖掘素材,讓學生有內容寫,給學生以真實的感受。平時教師還可以布置學生回家學做一件事(如:學游泳、學騎車、學溜冰等);或者幫媽媽做一件家務事(如炒菜、洗碗等);觀察家中的小動物;春天或秋天到了或是在周末,鼓勵家長帶孩子去山上、公園、果園,游樂場,看看,玩玩。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日記本中寫下自己生活中經歷的點點滴滴。這樣在寫作時,學生會覺得有內容寫,寫的文章也比較具體、真實、感人。
四、教師要加強寫作方法的指導:
我認為寫作文教會學生方法很重要。教師要講究方法,要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我認為在三年級可分階段從以下方面進行嘗試:
1、三年級第一學期可著重進行句段訓練。首先可先進行造句訓練,布置一個句子,留心生活造句,用加一加方法,讓句子長大。接著再進行段的訓練。每周作文課都確定一個訓練項目。可進行如下訓練:
(1)學會整理句子成段。 (2)學寫一個場景。
(3)學寫一個人物形象。 (4)學寫一段狀物文。
(5)學寫一組對話。(6)學寫一段描寫心理活動的話。
(7)學會開頭和結尾的技巧。(8)用總起分述的方法。
(9)學會補充段落。 (10)學寫看圖寫話。
2、三年級第二學期可嘗試連段成篇訓練。首先讓學生讀懂題目意思、了解取材范圍。接著教會學生制定結構。就是用寫作提綱的形式表達出來,要簡單、實用。一是定題目,二是定寫作過程,一般分為三段,開頭、中間、結尾,讓學生有篇的概念。三年級孩子剛開始學寫提綱有一定難度,老師可以採取先扶後放的方法,老師把提綱先寫出來,讓學生按一定格式去寫。詳略可以根據寫作的要求制定。之後讓學生練習寫提綱。
3、鼓勵學生表達。許多學生在寫作時,心裡有話,但不知該如何落筆寫,老師要鼓勵學生一邊寫一邊心裡默讀要寫的話。藉助於「讀」的語感推動作文,也可使語句更為順暢完整,上下文的過渡也會比較自然,同時也會使學生在「讀」中隨時察覺修改。
五、模仿課文中的文章段落,經常練筆
搞藝術離不開一個借鑒模仿的過程,寫作也是如此。學習了課文中的名家名篇,特別是某些段落,讓學生也去嘗試一下,用剛學到的方法去仿寫段落,這也是我們課上所說的練筆。這也是我進行寫作訓練的一種方法。如學習了《趙州橋》,讓學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家鄉的熟悉的建築物,提倡學生學以致用,靈活運用名家的寫作方法。
六、教師評改作文與學生自改、互改相結合,教師重在講評、鼓勵
所謂三分文章七分讀。平時大作文教師自己改,為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批改作文的能力,小作文的評改,大部分採用學生互評的形式。具體做法是:課堂上寫完之後進行審題分析,指出此次作文的優缺點,示範評講兩三篇文章,列出批改的標准,然後分小組讓學生批改,可互評,可自評,先找優點,再指出缺點。然後教師收上來再閱,多寫些鼓勵性的評語。這樣,更有針對性,小組長責任心強,非常認真。學生親自參與了文章批改,所以對本類作文的寫法要求理解得更為深刻。對於寫不好的學生還要求二次作文,老師還要認真批閱。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一部分,也是最難的一個部分。平時作文教學應從學生角度出發,教給學生方法,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熱愛生活,樂於在作文中表達自己內心的獨特真實的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美、生動具體、感情真實的好文章。這是一項重要而有挑戰性的教學任務,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實踐、創新。
『柒』 怎樣教三年級的學生寫好作文
【如何指導三年級學生寫好作文】
學生作文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無話可寫,二是有話寫不出來。作文對於讀完二年級升上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無疑困難重重。我帶過三年級一年語文課,深深體會到,學生作文前的指導尤為重要。作文指導主要是啟發學生的寫作願望,理解題意,明確寫作范圍以及怎樣選擇材料,組織材料,展開思路。不做具體指導,學生作文就會感到茫然,無從下手。學生每次作文,我總是幫扶一把,使學生擺脫「無話可寫」和「有話寫不出來」的困境,信心百倍地投入創作。
我在指導學生《洗衣服》時,出示了一組動詞:「泡」、「浸」、「撈」、「擠」、「打」、「搓」、「揉」、「漂」、「洗」、「擰」,要求學生把洗衣服的過程先說一說,然後寫下來。並用上提供的動詞。
由於學生對洗衣服這件事有的親自做過,有的看父母做過,又通過教師的具體輔導,大家克服了害怕作文的心理,有了寫作的願望和沖動,所以大家都寫得不錯。
在輔導學生寫一個童話故事時,我先講了一個童話故事:一隻大灰狼遇見一隻小羊,想吃掉小羊而故意找借口。大灰狼對小羊說,你怎麼乘我不注意時弄臟了我的水?小羊辯解說,你住在上游,我住在下游,我怎麼會弄臟你的水?大灰狼眨眨眼,不知說什麼好。忽然又開口道,這方圓幾百米的草地是我的,你幹嘛吃我的青草?小羊說,青草是自然生成的,又不是你種的。大灰狼惡狠狠地說,去年你在背後說我的壞話,說我是狼心狗肺。小羊反駁說,去年我還沒有出世,怎麼會說你壞話呢?大灰狼眼睛紅紅的,齜牙咧嘴,流著涎說,不管你怎麼說,今天我就要吃掉你!小羊想,跟不講道理的壞蛋講道理是沒有用的,我得好好想個辦法對付他。小羊究竟想了什麼辦法,結果怎樣?我要求學生給這個童話故事續個尾,就算完成寫作任務。同學們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寫出較好的結尾。有個學生的結尾是這樣寫的:小羊看到大灰狼要吃他的兇相,就說:「我身上很臟,讓我洗個澡再給你吃吧。」大灰狼眯著眼說:「也好,免得不幹不凈,吃了生病。」小羊知道河邊有個陷阱,就小心繞開陷阱到河裡洗澡。很久,還不見小羊上來,大灰狼等不及了,就跑到河邊吃小羊,沒想到卻掉進了陷阱里。小羊知道大灰狼掉進了陷阱里,就走到陷阱旁邊,對大灰狼說:「我洗好了,快上來吃吧。」大灰狼吼道:「你這個小混蛋,害得我掉進了陷阱,我要撕爛你的心肝!」小羊聽了哈哈大笑,說:「你干盡了壞事,掉進陷阱罪有應得,獵人很快就會來收拾你的。」說完就走開了。這個續尾創意好,我就請這個學生在課堂上宣讀了習作。這既鼓勵了學生本人,其他學生也受到了啟發,受到了鞭策。
看圖作文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合理的想像是看圖作文成功的關鍵。課外作業練習有一組圖畫(四幅圖),用誇張的手法畫出同學們「救火」的經過。其實這是一場誤會,滾滾濃煙是老爺爺吸煙吐出來的煙。通過第四幅圖老爺爺頭被淋水站起來大喊大叫手裡還捧著煙管使真相大白。開始同學們看不懂圖畫意思,通過啟發引導,同學們領悟其意之後,覺得有趣,哈哈大笑起來,興趣盎然地做起作文來。
學寫「通知」是三年級的寫作任務。我除了向學生講明寫「通知」的格式要求外,並強調,「通知」是由單位發出的,你替單位寫的「通知」,就要署發「通知」單位的名稱,哪個單位就寫哪個單位,而不是署你自己的名字。「通知」是上級單位向屬下發的,平級不能發「通知」,下級對上級更不能發「通知」。這是基本常識。「通知」裡面經常出現兩個「時間單位」,同學們應該好好分辨一下,以免出錯。通過反復訓練,比較正誤,同學們都能較好地掌握寫「通知」的格式要求。
『捌』 怎樣輔導小學三年級學生寫作文
當閱讀有趣的文章時,經常會在不知不覺中笑出來?我不敢說一篇讓你發笑的文章是一篇好文章,但它必須是一篇有趣的文章.對於小學生來說,能將文字寫的有趣就很棒了;如果你能寫出讓人們大笑的文章,那就了不得了.今天小學5年級作文輔導帶你了解如何寫作文.
(閱讀廣泛)
除了以上這些個例子外,我們還要學會讓人物被讀起來時候栩栩如生,作文時我們掌握了如何選擇寫作的方法,會使文字更加的活靈活現,這就是小學5年級作文輔導的最基本要求,分數在這里也會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