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導師指導 » 學術史地位

學術史地位

發布時間: 2021-01-25 02:54:28

❶ 宋元戲曲史的學術地位

《宋元戲曲史》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研究戲曲發展史的專著﹐材料相當豐富﹐治學態度謹嚴﹐頗有影響。其中有些見解(如關於雜劇的歷史分期)更為研究界長期沿用。本書固然還有不夠完備﹑不夠深入的地方﹐但開辟之功﹐良不可沒。

❷ 荀子的歷史地位

1、荀學具有學術批判精神,具備兼容並包的意識,體現了戰國百家爭鳴走向內學術交融的歷史容趨勢。無論從哪個角度考察,《荀子非十二子》的學術史、思想史價值應該給予發掘。
2、荀子對儒學經典的傳授居功甚偉。漢代儒學,不僅「禮學」出自荀學,「詩經學」乃至於「春秋學」都與荀學有關。當代大儒徐復觀也曾高度評價荀子在經學史上的地位。
3、荀子密切關注現實世界的變化,充滿事功精神。

❸ 怎樣估價《周易》在中國學術文化史上的地位

《周易》在中國學術文化史上的地位很高,從現在已經發現的文獻資料來看,《周易》是最早的一本文化書籍,將它看作是中國學術文化的起源,也是能夠說通的。《周易》是六經之中唯一一本現存的文獻了。如果我們從廣義上理解《易經》(而不僅僅是《易傳》),那麼《易經》絕不僅僅是一部儒家經典。對其內容的仔細分析表明,它遠遠超出了儒家思想的范圍。

總之,從古代傳下來的文獻和考古發掘的資料來看,可以說《周易》是迄今為止「中國學術文化的總源頭」。一部中國學術文化史告訴我們,從百家爭鳴到三教九流,在《周易》中可以找到思想元素。因此,《周易》在中國學術文化史上的地位是迄今為止任何其他古籍所無法比擬的。

❹ 荀子學術思想的歷史地位

荀子本人大體來上是屬於儒家的,但又近自乎法家。戰國著名的法家大成人物韓非子和秦相李斯就是其弟子,可想而知他的法家學術成就可觀。而法家在秦以後的中國歷史上和儒家被統治者並行採用,外儒內法。
在儒家思想上,荀子提倡性本惡,與孟子的性本善相左,各有一定的意義,出發點不同。但總體上還是對孟子一派思想上是相敵視的,各自以為正確。孔倡仁,孟導義,荀子重禮法。都對後世影響極大。
其中其法學對後世影響極大,以直流傳到清末。

❺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學術文化發展的特點,指出這一現象在中國古代學術發展史上的歷史地位

百家爭鳴,歷史地位,對中國文化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❻ 浙東學術在中國古代學術史上的地位

浙東學派(或稱浙東學術)是中國傳統學術的一個派別,其源起於宋,發達於明清時期。其代表人物多為活動於今浙江一帶及籍貫為浙江的學者。 其為「宋學」及明清學術中的顯學之一,對近現代學術和海外學術(尤其是日本和東南亞)影響很大。浙東學派有「廣義浙東學派」(一稱,「浙學」)和「狹義浙東學派之說」。浙東學派的學術思想體系龐雜,著作繁多,其重要學術取向是「經世致用」。 [編輯本段]概述 浙東學派為宋時與程朱理學派對立的學派。廣義浙東學派包括金華學派﹑永嘉學派﹑永康學派(參見"金華學派"﹑"永嘉學派"﹑"永康學派")。清初以黃宗羲﹑萬斯同﹑全祖望﹑章學誠﹑邵晉涵等為代表的史學派別。他們一般主張治學先窮經而求證於史,倡導注重研究史料和通經致用的風氣。而狹義浙東學派指今紹興、寧波、台州一帶學者所發展的學術,盛於明清,源頭可追溯至兩宋。因學人籍貫及活動范圍多在寧紹(今寧波紹興)地區,地處浙江之東部(註:古以錢塘江為界),故名。陽明學派及浙東史學或包含其中。 在清代浙東學派博大閎富的學術思想中,史學的成就為最著,但文學思想也佔有重要地位。無論是該學派的開創者和奠基者黃宗羲,還是被稱為該學派「殿軍」的章學誠,均對文學頗為關注,並提出過一系列獨到而深刻的見解。在對清代浙東學派的學術研究中,學術界多偏重於史學的研究,這是合乎常理的事。然而,對浙東學派文學思想的研究較為薄弱,又實在令人感到遺憾。因為,如果撇開其文學思想,就難以整體把握和充分認識清代浙東學派學術思想的深廣內涵。 第一、開拓創新。清代浙東學派的代表人物是一批富有創造精神的學者。他們不僅具有淵博的學識,熟諳傳統文化,而且善於獨立思考,敢於超越傳統,質疑辨異,開創新說。黃宗羲自稱:「予注律呂、象數、周髀、歷算、勾股、開方、地理之書,頗得前人所未發。」(《黃宗羲全集》第10冊第509頁)章學誠則說: 「學誠從事於文字校讎,蓋將有所發明。」(《文史通義·外篇三》)職是之故,清代浙東學人在褒貶臧否學界、文壇各色人物時,也多以是否富於獨創精神作為重要的評判標准。例如,黃宗羲就對彌漫於明代詩壇的擬古主義深表不滿,他尖銳地指出,一味仿效古人,附和「一時習氣」,就「不可謂之詩人」(《景洲詩集序》)。而對敢於創新的作家、詩人則倍加贊賞,如贊揚李杲堂的詩:「皆自胸中流出,而無比擬皮毛之跡」(黃宗羲:《李杲堂文鈔序》)。他還盛稱金介山之詩語必己出,獨具風韻:「昔人不欲作唐以後一語,吾謂介山莫不欲作明以前一語也。」(黃宗羲:《金介山詩序》)。 第二、兼容並蓄。清代浙東學派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巨大的包容性。該學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大力倡導並切實奉行兼容並蓄、廣采博取的治學風格,反對墨守一家、好同惡異的狹隘學風。黃宗羲十分欽佩其師劉宗周的治學風格,指出:「有明學術,宗旨紛如,或泥成言,或創新渠,導水入海,而反填淤。惟我蕺山,集夫大成,諸儒之弊,削其畦町。」(黃宗羲:《陳乾初先生墓誌銘》)這種治學精神為黃宗羲所繼承和發揚,並影響其後繼者,成為整個學派的優良傳統。黃宗羲指出:「學術之不同,正以見道體之無盡也。」因而,對於學術上的「一偏之見」、「相反之論」,應兼容並舉。他還對那種「同者標為珠玉,異者訾為土炭」(黃宗羲:《董巽子墓誌銘》)的惡劣學風予以猛烈抨擊。此誠如全祖望所言:「梨洲黃子之教人,頗泛溢諸家,然其意在乎博學詳說以集其成。」(全祖望:《大理悔廬陳公神道碑銘》)無怪乎梁啟超對浙東學派推崇備至,稱之為「科學的古典學派。」(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浙東學派兼容並蓄的治學風格在文學思想上有充分的體現。例如,關於文學流派、風格問題:明代文壇的一些頭面人物,長期以來,「高自標致,分門別戶」,各派之間,互相「虛張喜怒」,「罵詈相高」,致使文壇 「風氣每變而愈下」(黃宗羲:《李杲堂文鈔序》)。壁壘森嚴的門戶之見,冰炭難容的派別之爭,實為導致明末清初文壇不振的一個重要病根。浙東學派對此痛心疾首,抨擊不遺餘力。本著藝術寬容精神,他們竭力主張打破門戶之見,主張不同流派、風格共存同榮,「並行而不悖」,「不欲定於一家以隘詩路」,「春蘭秋菊,各自成家,以聽後世之品藻」(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 第三、文史匯通。在中華文化發展的漫長途程中,文史之間一直存在著互相交織、滲透、融通的密切關系。但也有兩種傾向是很不足取的。一種是無視文史之間的密切聯系,將兩者截然分割;另一種是將兩者混淆不清,不予區別。清代浙東學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兼擅史學和文學,既是史學巨擘,又是文學高手。他們不僅深知文學與史學的不同特徵,尤為重要的是,對文史會通有十分深刻的認識。他們以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深邃的歷史眼光去考察文學問題,深入發掘文史的會通之處,提出了許多精深獨到的見解。在文史會通的考察和探究上,章學誠堪稱佼佼者。章學誠的史學造詣是人所共知的,其所著《文史通義》與唐劉知幾所著《史通》被後人稱為中國古代史學的雙璧。章學誠力主學術貫通,指出:「通者,所以通天下之所不通也。」(《文史通義·釋通》)他認為古今各類專業,在尊重其個性的同時,更須顧及共性,觸類旁通,由此及彼。章學誠深諳文史會通的奧秘,指出:「史遷發憤,義或近於風人;杜甫懷忠,人又稱其詩史。由斯而論,文之與史,為緇為澠。」(《文史通義·湖北文徵序列》)他以史學家的獨特視角考察文學問題,提出了流別論、文德論等富有創見的文學理論,為豐富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寶庫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第四、自成體系。有的學者認為清代浙東學派沒有類似李漁《閑情偶寄》、葉燮《原詩》這樣的專著,因而斷言其文學思想不成體系。這種以有無專著作為衡定體系的唯一標准顯然不夠全面。清代浙東學派雖無文學思想方面的專著,但他們對文學一系列基本問題有成體系的思考,諸如文學的本原和起源、文學的演進規律、文學的社會功能、文學的審美特性、文學的內容和形式、文學的流派和風格、文學創作和文學賞評等重要問題,他們均作了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深入思考和精闢論析,形成了自己學派獨特的文學思想體系。由於篇幅所限,這里不可能對清代浙東學派文學思想體系的豐富內涵作出具體而微的詳論,只想指出一點:盡管在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發展史上,名家輩出,卷帙浩繁,然而真正具有體系規模的文學思想並不多見,因而我們對清代浙東學派的文學思想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並賦予其恰當的歷史定位。

❼ 如何理解評價劉伯溫的歷史與學術地位

劉基在輔助朱元璋消滅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歷史活動中回發揮了智囊的作用,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劉基的儒學思想對明初的學風產生了直接影響,其融會理學諸派,又以儒道互補,體現了明初思想的特徵,影響了明初學術思想的走向。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漢族,字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與宋濂、葉琛、章溢合稱浙東四大名士。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❽ 《荀子》學術思想的歷史地位是什麼

荀子是第一個使用賦的名稱和用問答體寫賦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稱為「辭賦之祖」。 他的學問淵博,在繼承前期儒家學說 荀子像(中國大網路全書(簡明))
的基礎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長處加以綜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體系,發展了古代唯物主義傳統。現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學、邏輯、政治、道德許多方面的內容。在自然觀方面,他反對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並提出人應順應自然規律才能繁榮發展;在人性問題上,他提出「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性」和「偽」兩部分,性(本性)是惡的動物本能,偽(人為)是善的禮樂教化,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在政治思想上,他堅持儒家的禮治原則,同時重視人的物質需求,主張發展經濟和禮治法治相結合。在認識論上,他承認人的思維能反映現實。但有輕視感官作用的傾向。在有名的《勸學篇》中,他集中論述了他關於學習的見解。文中強調「學」的重要性,認為博學並時常檢查、反省自己則能「知明而行無過」,同時指出學習必須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學習態度應當精誠專一,堅持不懈。他非常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為國家要興旺,就必須看重教師,同時對教師提出嚴格要求,認為教師如果不給學生做出榜樣,學生是不能躬行實踐的。他也提出了「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❾ 如何評價倫勃朗在藝術史上的地位

很多情況下,藝術家的名氣跟他的藝術貢獻和地位是成正比的,但倫勃專朗(恰恰是一屬個例外。比起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提香這四位文藝復興中前期的四大畫家,倫勃朗的名氣要遜色不少,甚至比起同時代稍早一點的魯本斯,倫勃朗在知名度上也沒有多少優勢。但是,論起在整個西方美術史上的地位,對油畫技法的創新和發展,倫勃朗跟這五位大師不相上下,僅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倫勃朗光線」這個術語,同時也是一種繪畫技法,就足以讓他明顯垂青史。

❿ 《論學術的進步》這本書在學術史中是一個怎樣的地位

這本書在歐洲學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所闡發的科學分類及由此建立的科學知識體系的新結構,是近代科學分類的先導,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反響,對後世也有深遠的影響。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