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導師指導 » 古代學術影響

古代學術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1-16 17:46:21

⑴ 古代學術的出現的社會根源

古代學術來出現的根源是古代人民源生產生活的需要,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也就是生產力的需要。比如說中國古代關於水利,生產工具,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比較領先,這是因為中國封建社會一直以農立國,統治者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因此,與農業生產相關的科學技術得到比較快速的發展。與此相反,與農業無關的技術發展就比較滯後了,像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中國並沒有產生太深遠的影響,反倒是給西歐國家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文藝復興,開辟新航路,資產階級革命等。

⑵ 漢武帝獨尊儒術對中國古代學術文化發展的影響

這是一個時代必定的走向。一開始是需要道家無欲無求的思想來養精蓄銳,安定民心,漢武帝的媽很喜歡道家,所以漢武帝任用的好幾個儒士都被殺了,她死了以後,漢武帝獨尊儒士,來鼓勵人參政,表面如此。事實上是表儒內法,用儒家的方式「溫文爾雅」地攬權,用法家的酷厲實行震懾,因為儒術求功名,求君子,所以中國文化入世之心極重,打個諷意的比方,西方文化(指以歐洲的希臘雅典做根基的文化)的哲學想的是為什麼活,中國為根基的東方文化想的是怎麼活,因為它是在春秋戰國開創的,即使是「出世的」道家,老子(一個偉大的學者)也議論著小國寡民的治國方式。莊子就走的遠了一些。在我看來,真正的儒家興盛的第二次開始,是在兩晉覆滅後,山川之美一文中也說,自康樂以來,未能有復其奇者。南宋開始,雖然愛國的熱情很重,但功名之心也重,又沒了隋唐的自由灑脫,所以出現了陸游辛棄疾文天祥。儒家文化要求人做君子,這是好的,美的,但要求每個人做君子,就違背自然了。(雖然時代是順應自然發生的,但我這番話也處於自然)因此,中國後期的文化就有些刻板。此外,儒術是被漢武帝詮釋的,誰知到真正的它如何?儒術不是儒術,儒術是在中國這片豐饒土地上早熟文化的,皇權的象徵。它要人為別人服務,要忠、義、孝。如果你有興趣,可以看論語別裁。南懷瑾寫的。。。好像是吧

⑶ 4大中國古代學術

荀況即荀子,儒子學派的集大成者;
莊周即莊子,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韓非即韓非子,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法治,嚴刑執法;
孟軻即孟子,儒子學派的繼承孔子主張的代表人物;
墨翟即墨子,當然是墨家學派的創立者啊!
祝學習進步!
道家是對醫學。軍事有研究。道家對醫學上的研究就不要多說了,應該都知道的吧。歷朝歷代都要限制道的原因是,基本上都有道士參與政治的。早的有漢朝黃巾起義的張角、離現在較近的有張天師。據說諸葛亮在武當山上學道學了好多年。

儒家是文學。這個就不用說了吧。

法家是法律。法家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他們以主張「以法治國」的「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這就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
法家在法理學方面做出了貢獻,對於法律的起源、本質、作用以及法律同社會經濟、時代要求、國家政權、倫理道德、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以及人口、人性的關系等基本的問題都做了探討,而且卓有成效。

墨家是對機械。墨家人的發明創造,哪一項不是對人類文明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小到刨子、鋸子,大到雲梯、戰車,甚至傳說中的木鷂(據說人們從會飛的木鷂中得到了飛天的夢想),張衡好像就是墨家的吧?

⑷ 中國古代史春秋戰國時期學術文化繁榮原因及影響

一、原因:
(1)春秋戰國時期封建經濟迅速發展為學術文化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

(2)社會大變革有利於促進思想文化的繁榮。私學的興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識的思想家。
(3)各國紛爭的局面形成了思想自由的社會環境。
(4)戰國時期處於歷史大變革時期,社會矛盾錯綜復雜,階級關系出現了新的變化,因此各階級、階層針對社會變革的現實發表不同的看法,提出各種方案,宣傳自己的主張,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這實際是經濟基礎的變革在上層建築意識形態領域中的必然反映。突出特徵:體現了歷史變革時期最富自由意識和創造精神、學術空前活躍的特點。
二、影響:
(1)各種哲學思想流派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文化思想的基礎。
(2)文學藝術的成就在中國及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產生巨大影響。
(3)冶鐵、天文、地理、物理、醫葯學等領域的傑出成就為後世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我國古代科技長期領先世界,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的一段時期(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四、時代啟示:
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歷史舞台:不管是出身尊貴還是落魄士者,不管是出身名門還是販夫走卒,不管是白發蒼蒼還是稚齡童子,只要有才幹,有想法,都能封候拜相得到重用一展才華。蘇秦、張儀、管仲、范雎都是平民出身,老的更有百里奚,少有天才甘羅十二歲拜相。
改革與爭霸戰爭並存,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顯著社會狀況。可以說,春秋每一位霸主的出現都是改革的結果,戰國七雄之所以能並踞中華大地,也是不斷革新的結果。原因是,稱霸戰爭需要以政治經濟作為後盾,進行改革是迅速提升諸侯國實力的必要手段。從春秋到戰國,是改革接著改革,戰爭連著戰爭,在改革中國家強盛,在戰爭中國力受創。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就是在這種狀況下發展進步的。

⑸ 經學大儒鄭玄是如何影響過中國古代學術走向的

之前在[《梅花易數》卦氣旺衰篇]中提到過鄭玄註解過的《易緯》,今天在這里介紹介紹傳奇人物鄭玄。

何休

何休耗費一生的精力編撰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觳梁廢疾》三書,結果鄭玄不同意他的觀點,指出何休書中自相矛盾之處,並依據《左傳 》一一作書批駁,將其駁得體無完膚。

鄭玄經此一戰,聲名鵲起 ,被世人譽為「經神」。

⑹ 中國古代學術思想的內容分為哪幾個方面

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春秋》、《孟子》、《荀子》
主張: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楊朱.作品:《道德經》、《莊子》
主張: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主張: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 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
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相傳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勵志.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巨(鉅)子」.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後,分裂為三派.至戰國後期,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游俠.

4.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李斯、商鞅.作品:《韓非子》、《商君書》、《管子》
主張: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集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
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漢書·藝文志》著錄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書》和《韓非子》.

5.兵家,代表人物:孫武、孫臏.作品:《孫子兵法》、《孫臏兵法》
主張:兵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主要是在軍事方面大有成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等軍事名言都出自兵家,代表作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當今社會也深受影響,在國內外都享有盛名.
6.名家,代表人物:鄧析、惠施、公孫龍、桓團.作品:《公孫龍子》
主張:名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從事論辯名(名稱、概念)實(事實、實在)為主要學術活動而被後人稱為名家.當時人則稱為「辯者」、「察士」或「刑(形)名家」.

⑺ 中國古代十大學術是什麼知道其中之一是鬼穀子的縱橫學

十家概述
指先秦十個學術派別。即儒、道、陰陽、法、墨、名、縱橫、農、雜、小說等十家。

代表人物
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
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
法家,代表人物是李悝、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商鞅(重法)、韓非;
名家,代表人物是公孫龍、惠施、鄧析子;
陰陽家,代表人物是鄒衍;
縱橫家,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鬼穀子;
雜家,代表人物是呂不韋、淮南王;
農家,代表人物是許行;
小說家 ,代表人物是青史子

⑻ 科舉制度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哪些影響論文

一、科舉制度與國家治理
(一)科舉制度對國家治理的積極作用
科舉制度興起於隋唐時期,當時的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封建地主經濟進一步繁榮,封建社會開
始進入鼎盛階段,封建制度也日臻完善。隨著自身經濟力量的壯大,中小地主開始要求政治上的權利。統治者對官僚機構進行了調整,設立了三省六部制,使官僚機構更加完備,分工也更加細密,從而需要補充大量官吏。為迎合中小地主和統治者雙方的需要,科舉制度應運而生。
科舉制度作為中國傳統社會治理龐大國家過程中的一種理性選擇,對於國家治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科舉制度奠定了古代中國「文官制度」的基礎。
科舉考試是選拔官員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堅持的是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取士的原則,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其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公平。不管科舉制實際上是否能夠真正做到「至公」,但至少其制度設計是體現「至公」精神的。因為科舉考試選官制比世卿世祿制及其他選官取士制度(如漢代的察舉和徵辟制、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更先進,更公平,也更適應當時社會的需求,所以自隋唐以來歷代統治者皆將其作為選拔人才的首要途徑。
它給廣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過讀書入仕登上政治歷史舞台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條件和平台。過去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而今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以說,科舉制是封建社會的「平民政治」。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強宗法勢力對於政治權力
的壟斷,促進了社會的良性流動,從而擴大了統治階級政治統治的合法性基礎。正因為如此,自五代以後,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或遲或早都採用了科舉制。可以說,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具開創性和平等性的官吏和人才選拔制度。
2.科舉制度帶來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穩定
統治者要想更好地治理國家,就需要有一種整合社會的主導思想。秦始皇採用的是法家思想,但
由此帶來的嚴刑峻法、橫征暴斂使人民不堪忍受,致秦二世而亡。漢初統治者吸取秦代的教訓,採用黃老之學,「無為而治」,至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便成為封建專制國家的社會意識形態,有效地發揮著維護封建統治、實現社會整合的作用。美國學者吉爾伯特·羅茲曼在其主編的《中國的現代化》一書中指出:「科舉制在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中居於中心的地位,是維系儒家意識形態和儒家價值體系之正統地位的根本手段。」
統治階級統治地位的維持,一是憑借國家暴力機器,二是依靠制度的力量,三是通過意識形態的整合,而這些也都離不開儒家思想滋養出來的官員和知識分子。科舉制度作為一種國家制度,考試以儒家經典為唯一標准,所謂「以孔子的是非為是非」,就使得儒學這一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通過科舉制度的推行得以制度化。
儒家思想與封建專制制度和科舉制度相結合,成為維護封建統治的強有力的思想武器,因而科舉成為中國封建社會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制度因素。
(二)科舉制度對社會進步的消極影響
歷史地看,科舉制度一方面奠定了古代中國文官制度的基礎,帶來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穩定;
另一方面也因其制度設計的價值取向和自身的缺陷,給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帶來許多弊端。隨著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以儒學為基礎的科舉制度對中國社會的進步也日益成為一種障礙。
1.科舉制度是強化封建專制獨裁的工具
科舉制的價值取向首先是維護和強化封建專制制度,它體現的是封建統治階級的意志,其目的
是通過把讀書、應考、做官三件事緊密聯系在一起,培養和選拔甘心俯首帖耳地服務於封建王權和政治統治的奴才,即所謂「牢籠英才,驅策志士」。
由於科舉制在封建社會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統治者便不斷擴大科舉范圍,相應地造成日益嚴重的冗官問題。在宋代,每次科考均以幾倍、十幾倍於唐代的規模大量取士,凡被錄取者都要授官,結果是封建官僚機構日趨龐大,人浮於事,效率低下。
隨著科舉制的成熟與發展,讀書做官的思想日益凝固化,相伴而生的官本位現象也日趨嚴重。中
國古代社會從先進變落後、從文明變愚昧,與此關系甚大。到了封建社會後期,科舉制最終被封建保守派用來抵制思想進步,反對社會變革,成為社會進步的一大障礙。
2.科舉制度的公平性並不是無可置疑的
隨著科舉制的不斷發展,雖然形成了迴避(包括籍貫迴避、親屬迴避)和保密(包括鎖院、糊名、謄錄等)制度以防止作弊,保證公平,但這也只是限制了那些沒有門路的下層百姓。南宋學者洪邁談到科舉之弊時說:請人代答試卷雖被明文禁止,但「禁之愈急,則代之者獲賂謝愈多,其不幸而敗者百無一二」。考生夾帶、傳遞、換卷、割卷、頂名、冒籍、賄買、鑽營等等,無所不用其極,科場舞弊的現象與科舉制度共始終。在很多有關科舉的博物館里就陳列有古代科舉考試中用於作弊的各種形式的夾帶品,上書蠅頭小楷,密密麻麻,令人嘆為觀止。當權者採取各種防止舞弊的措施,追求細節上、形式上的公平,但這並不意味著真正的公平。
事實上,當權者利用手中權力,提拔親信子弟,培植自己的黨羽,致使政治腐敗的現象極為普遍。科舉在制度設計上也有不少弊端。在唐代,士人可以在考前請托社會名流將自己推薦給主考官,即所謂「行卷」。常科登第後,還要參加吏部的「釋褐試」,合格後方能脫去平民服裝換上官員衣冠。其言、身、書、判四個環節,除「身」是天生的,其他都取決於主考官的意志。因此,士人鑽營、請托、逢迎拍馬、趨炎附勢、上書獻賦、攀附權貴之風極為盛行。所有這些,都使得科考作弊的各種防範措施常常成為掩人耳目的虛文。
此外,科舉制度還有對考生身份的限制,如從事娼、優、隸、卒等「賤業」者,其子弟不能參加科舉考試,而且女性也是被排除在科舉考試之外的。科舉制的所謂公平性由此可見一斑。
二、科舉制度與學術發展
科舉制度在中國的文化和學術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古代文明與文化學術的發展
和繁榮都與科舉制密切相關。比如,中國文化在宋代的南移,科舉制就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徐曉望先生的研究,科舉制極大地推進了東南地區的文化普及,促進了該地區理學的發展、出版業的興盛、文史藝術的繁榮,使長期處於中華文明邊緣的「南蠻」之地呈現出「巷南巷北讀書聲」及「家有詩書,戶藏法律」的景象,由此形成了東南地區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的文化優勢。
科舉在古代中國的社會生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如明末清初在中國居住過22年的葡萄牙人曾昭德(Alvaroz Semedo)所言:中國人熱衷科舉考試,是因為只有通過科舉考試才能取得秀才、舉人、進士這三種學位,「這些科舉考試構成了國家最重要的事務,因為它事關權位、聲望、榮譽及財富。它們是人們全力關注、魂系夢縈的事物」。科舉考試憑成績取士,注重才能,這就在全社會特別是社會中下層形成了一種惜時勉學、自覺求學的風氣。無論是仕宦望族、
商賈階層,還是一般平民百姓,都極為重視科舉教育。科舉制還顯然促進了明清時代農、工、商家庭出身的「士人」群體的涌現,使得當時社會知識階層人數大增,從而對古代中國學術文化與教育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無論中國古代學術文化興盛還是衰落,都無法排除科舉制的影響。隨著封建統治的沒
落,科舉制度的弊病也愈加明顯。由於考試內容局限於儒家經義,考試方法注重死記硬背,科舉制日益流於形式,不但不能選拔有真才實學之士,而且束縛了學術思想的發展。
1.科舉制度下「八股取士」的弊端,抑制了中國學術文化的創新
科舉制度發展到明清時代,實行八股取士,考試形式越來越程式化、格式化,最終形成「八股文」。八股文是一種非常刻板僵化的文體,限定論題、格式等,被魯迅先生諷刺為「原是蠢笨的產物」。它極大地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泯滅了人們的個性,銷蝕了人們的創造力。考生不能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也無法展示自己的才華,只能熟讀四書五經以應付科舉考試。八股取士使得天下千萬學子都把精力放在學做八股文上,學問由此而衰敗,學風也由此而變壞,社會的學術思維創新的環境也因此走到了黑暗的極致。
這使得人們即便有了新的思想和創見,也無力或無法彰顯於世。科舉制度不利於知識創新,將許多知識分子的精力與研究都束縛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這種反對獨創,只尊孔孟朱程理學的做法,極大地抑制了讀書人的創新精神,甚至到今天還有影響。八股取士所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中國學術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2.科舉制度下考試內容狹窄單一的弊端,阻礙了中國自然科學的進步
科舉考試的內容狹窄單一,不外四書五經,而且只能為「聖賢」作注,不能越雷池一步。科舉考試
以儒家經典為基本內容,儒學被封建統治者奉為聖典,其他均被視為異端而排除在科舉之外。儒學與科舉制結合,顯然也大大抑制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古代中國歷來重治術輕技術,人文學科高度發達,自然科學地位低下。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側重宏觀而相對忽視微觀,擅長思辨而相對拙於實證,這種現象實際上與科舉制互為表裡。
唐代科舉系統中曾設有進士、秀才、明經、明法、明算、武舉及吏道等科,雖然對考試內容限制並不太嚴,但明算科是錄取人數最少、地位最低的科目。到了宋代,考試科目的設置變成了「精貢舉、罷諸科」,獨存進士科,即「詩賦取士」和「經義取士」,法、道等體系的思
想受到排斥。明清時期考試范圍則進一步縮小,僅限於四書五經。清末受西洋堅船利炮的震撼,曾開設算學科,然而所取人數極少。當時多數人在思想觀念上根本就不重視自然科學。明代名醫李時珍在三次鄉試不第後棄舉從醫,嘔心瀝血寫成《本草綱目》進獻皇帝,卻被束之高閣。這種狀況除了與中國人傳統思維方式有關之外,顯然還與科舉制度的長期影響密切相關。
科舉考試在內容上基本把自然科學排除在外,這使得資本主義「分權時代」到來、相應的「分科之學」(西方科學的基本特徵)開始主導世界科學發展潮流的時候,富有創新精神的中華民族卻無法展現自己的聰明智慧。因此,明清以後中國科技大大落後於西方,科舉制或許是難辭其咎的。
3.科舉制度「學而優則仕」的官本位弊端,扭曲了知識分子的價值取向
「學而優則仕」的價值取向使得人們認為受教育、讀書的目的只是為了「做官」,科場功名往往成為讀書人的原動力和畢生追求。「白發童生」、「壽星舉人」這樣的現象不僅僅體現個體的不幸,更是整個社會的悲哀。「學而優則仕」的政治制度和價值取向也極大地縮小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思維空間。特別是到了明代實行的八股文考試,更是把科舉制度的弊端推向了極致。同時,因為學習儒家經典的目的是應付科舉考試然後做官,所以與之無關的知識都被視為「形下之器」,是君子不屑的「奇技淫巧」。例如經商,許多讀書人只是為了改變自己在經濟上的貧困地位才「棄儒經商」、「棄文經商」的,一旦他們的經濟地位有所改變,他們就往往會由商
返儒。
自然科學和其他學術文化在中國不發達的原因很多也很復雜,但知識分子只重科舉的價值取向無疑是一個重要原因。明朝末年的著名科學家宋應星在其科學巨著《天工開物》的序言中就很
有感慨地寫道:「此書與功名進取毫不相關」。顯然,這是科舉時代注重實際的知識分子所發出的充滿郁悶的感嘆。

三、科舉制度與人才培養
科舉制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取士選官制度,屬於文官考試制度,同時還兼有教育考試性質,所以它
最直接地作用於教育與人才培養,其進步影響是無法抹殺的。據記載,唐代共開進士科263科,取進士近7000人,有姓名可考的狀元148人,10人位至宰相,其他的也多為能人志士。如初唐「四傑」中的楊炯、王勃,其後的陳子昂、岑參、王昌齡、韋應物、白居易,中唐的孟郊、劉禹錫、韓愈、柳宗元,晚唐的杜牧、李商隱、皮日休等等,都是進士出身,王維、柳公權還是登科狀元。北宋和南宋共有118榜進士,取進士30000餘人、狀元118人。北宋71名宰相中,有64名是進士或制科出身。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曾鞏、晏殊、梅堯臣、黃庭堅、范成大、楊萬里、朱熹、程顥、文天祥、范仲淹、司馬光等都是進士出身。明清時代的進士中也不乏有文韜武略的人才。
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科舉制度造就了古代中國的人才,塑造了古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群體形象。然而,物盈則虧,法久終弊。科舉制度歷經千年,正如康有為所說:「凡法雖美,經久必弊。… …
而不與時消息,改弦更張,則陷溺人才,不周時用,更非立法求才之初意矣。」雖然歷代統治者都對
科舉制進行過改革,但大都是治標不治本,致使科舉制弊端叢生。科舉制度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最大弊端在於:
1.導致人才知識結構有缺陷
科舉考試對於當時的知識分子來說,是一根強有力的指揮棒。由於考試只限於經書的內容,只注
重經義的解釋,使得考生脫離實際而專注於那種空疏之學,知識面越來越窄。對此一些西方傳教士看得很清楚。英國傳教士韋廉臣認為:中國士人在科舉的指揮棒下,「謬於一偏之見,而不能達觀,拾五經之糟粕,拘八股為文章,而於天文、地理、算學、化學、重學… …置諸不論不議之列」。另一位英國傳教士麥嘉溫批評那些所謂秀才、舉人、進士、翰林:「用西方的觀點看,獲得以上學位所需要的知識是貧乏而有限的。在我們英國學生的眼裡簡直少得可憐」。
2.造成知識分子人格扭曲
前面已經講到在科舉制下人們讀書就是為了做官,這種思想對讀書人的危害尤其嚴重,不僅使
他們的知識殘缺,而且使他們的人格扭曲。他們夢想著經過十年寒窗,一旦及第就可一步登天。為了實現讀書做官的夢想,他們不惜採取夾帶、代考、行賄等舞弊手段,卻還滿嘴講著正誠格致、修齊治平的漂亮話;或者像范進那樣為求取功名,皓首窮經,
耗盡了青春年華,最終中舉卻成了一個瘋子。
3.科舉制度本身具有非人性化特徵
科舉考試從產生之日起錄取率就很低,而且科考間隔時間也很長,競爭異常激烈,在科場上脫穎
而出者為數甚少,大部分人終身沒有出頭之日。因此,科舉制的非人性化特徵首先在於嚴重地埋沒人才。對此,顧炎武在其《日知錄·擬題》中給予了猛烈抨擊:「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材,有甚於咸陽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餘人也!」同時,儒家經典常常晦澀難懂,它遠離人們的現實生活,更不會激發人們對於自然科學的興趣,所以在科舉制度下,整個學習過程枯燥乏味,成為對讀書人身心兩方面的折磨。此外,科場考試環境也是非人性化的。為了防止舞弊,作為考場的貢院號舍被設計得狹窄封閉,只給每人約一米見方的空間,形同地獄。
更有甚者,「在明英宗年間的一次考試中發生了火災,由於考生被鎖在號舍里不能逃脫,使90餘名考生葬身火海」。
在科舉制度下,教育最主要的功能被異化了,它已經演變成了奴化、禁錮知識分子的工具,使社會的這部分最活躍的精英力量萎縮、沉寂。科舉時代出身於八股科舉的「人才」,有很多是低眉屏息、蠅營狗苟而絕無信仰、原則可言的庸才。他們除了功名富貴以外別無所求,不想也無力反抗黑暗的朝廷。所以,科舉制度在近代教育潮流的沖擊之下被廢除就是毫不奇怪的事情了。
綜上所述,科舉制度的影響是深遠的。可以肯定地說,中國古代文明曾經「先於天下」,「超於亞
洲」,但後來落伍了,這都不能排除科舉制度的重要影響。科舉制度在中國畢竟存在了1300年,這
本身就說明它有一定的合理性。科舉制度不僅僅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筆,還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亞洲的朝鮮、日本、越南,歐洲的英、法等國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這種影響。孫中山先生曾十分欣賞英國通過考試選拔文官的制度,並設想以此來改造中國的官吏體系。但他考察研究的結果是:「英國行考試制度最早,美國行考試制度才不過二三十年,英國的考試制度就是學我們中國的。中國的考試制度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
事實上,真正要評價科舉這么一個復雜精細、影響重大的制度,需有一定的時空距離。離廢科舉
越久遠,人們越冷靜客觀,就看得越清晰全面。對科舉制這么一個選拔了中國從隋唐到明清大部分政治家、文學家和著名學者的制度,對一個與1300年間幾乎所有知識分子、所有地區和絕大部分書籍都有關的制度,對一個中國發明的被西方國家所借鑒的制度,在其存在1300年、廢止1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不應僅僅將它作為批判的靶子,而應對它進行全面的清理和研究,把它放入歷史的長河中加以理性的考察,過濾其陳腐僵化的東西,肯定其合理積極的因素,並從中吸取對當今社會有益的智慧。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⑼ 文學與歷史請問哪位知道中國古代各種學術流派的代表

1、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學派化人物有:韓非子。

5、屈宋:指戰國時期的屈原、宋玉。

6、揚馬:指西漢揚雄、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陳琳、劉楨、徐幹、阮禹、應瑒

9、沈詩任筆:指南朝齊梁間的沈約和任?P。

10、初唐四傑:指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後時期著名的宮延詩人沈全期和宋之問。

12、唐代詩人屬於邊塞詩派的有:王昌齡、岑參、高適、王之渙、李頎。

13、張王樂府:指張籍、王建所寫的樂府詩。

14、郊寒島瘦:蘇軾語,是對中唐詩人孟郊、賈島詩風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詩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時南唐的兩個皇帝,中主李璟和後主李煜。

17、三蘇:是蘇軾、蘇洵、蘇轍。

18、唐宋八大家: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軾、蘇洵、蘇轍。

19、宋代詞人中屬於豪放派的有:蘇軾、辛棄疾。

20、宋代詞人中屬於婉約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

22、明代後七子:指宗臣、李攀龍、王世貞、謝榛、梁有譽、塗中行、吳國倫。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後七於的反對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順之、歸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詩人施閏章和宋琬。

27、宋詩派:即清代「同光體」詩人,代表作家是陳三立、陳衍。

28、浙西詞派:清初詞派,以浙江秀水(今嘉興市)人朱彝尊為代表。

29、陽羨詞派:清初詞派,以江蘇省宜興人陳維崧為代表。

30、常州詞派:清中葉詞派,代表人物是張惠言。

31、桐城派:清中葉最著名的一個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蘇州作家群:清初戲曲家群體,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戲劇家洪異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於1909年,發起人為陳去病、高旭和柳亞子。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