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杂志 » 人教版中考政治提纲

人教版中考政治提纲

发布时间: 2021-01-25 01:33:11

1. 推荐中考政治复习资料(人教版的)

虽然我比知道是不是这样、但这是别人告诉我的、应该问题……
嘻嘻……
做自尊自信的人
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一、自尊自信人人都需要的
1. 自尊的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2.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3. 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4. 别人欣赏我们的长处,不耻笑我们的弱点与缺点,这种被尊重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5.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
6.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7. 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 8. 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惭愧知耻是最美丽的服装。
9. 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
二、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 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 我们有责任去关心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3.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4. 尊重他人的表现:⑴欣赏、鼓励、期待等角度来善待对方;⑵不做损害他人的事情。
三、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1.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2. 生活中有损人格的不良习惯: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
3. 自尊者达观: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要适度自尊。
4. 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5. 怎样尊重他人? ⑴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⑵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6.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下面效应。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一、“我能行!”
1. 每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
2. “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3. 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4. 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⑴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⑵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 自负与自卑都是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远离成功。
2. 自信有助成功 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质:⑴乐观,⑵好奇,⑶专注。
三、唱响自信之歌
1. 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
2. 看到我们学习、生活中的进步 3. 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4. 实力,才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杠杆。
5. 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第三课 走向自立
一、自己的事自己干
1.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 自立在生活中的表现 (举例)
3. 人生需要自立:走进社会,经历风雨、见世面;法律要求我们自立。
4. 走向自立我们需要培养哪些能力? 如展示:⑴推销自己的能力,⑵与人沟通、善解人意的能力 ,⑶远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能力等等。
二、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1. 依赖思想的危害: ⑴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⑵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
2. 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3. 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 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5. 有了独立自主的愿望,即自立的意识后,又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正如“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在水中反复练习。” (请你列举你生活学习中需要自己做的小事或遇到的问题)
6. 请你谈:你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⑴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⑵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⑶立足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
一、人生自强少年始
1. 自强,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
2. 自强精神表现在困难面前:⑴不低头,不丧气;⑵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⑶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⑷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 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4. 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
5. 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6. 自弃的人最终将一事无成。
二、少年能自强
1. 所有自强者共同的特点:对人生理想执著追求。
2. 自强的关键:战胜自我。 自强的捷径:扬长避短。
3. 人最大的敌人:自己。
4. 少年怎样才能自强? ⑴树立正确的理想;⑵战胜自身的弱点;⑶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第五课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一、人生难免有挫折
1. 挫折:指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时而产生了紧张、消极、烦躁、伤心、气愤、等消极情绪的反应。
2. 挫折与人生相伴;挫折普遍存在,难以避免。
3. 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⑴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⑵各种人为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因素),⑶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心理缺陷等因素的限制。
4. 面对挫折和困难,大致有三种人(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⑴胆怯、懦弱的人——放弃目标,一事无成,⑵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不能坚持到底,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⑶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获得成功。 第三种人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二、挫折面前也从容
1. 挫折的作用:⑴消极影响:使人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⑵积极作用: 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品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蚌病成珠”)
2. 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智慧。
3. 挫折的有效方法? 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⑷会自我疏导(其方法:⑴合理宣泄法⑵移情法⑶目标升华法)。
4.自我疏导的其他方法:自我暗示法:即主动自觉地通过语言、手势等间接、含蓄的方式向自己发出一定的信息,使自己按自己示意的方向去做;换位思考法:变换角度思维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法:设身处地地达成理解的一种心理机制;校对目标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等。
5.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新。
6.在遇到挫折时,寻找解决方法应注意三点:⑴行动目标制订得要合适。⑵要扬长避短。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六课 为 坚 强 喝 彩
一、让我们选择坚强
1. 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 意志坚强的人,⑴自觉性:对自己的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⑵果断性: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⑶自制力: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⑷坚韧性: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2. 坚强意志的意义(作用)?⑴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⑵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⑷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3. 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1. 坚强的意志是怎样炼成的? ⑴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⑵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来做起。 ⑶善于管理自己。 ⑷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你需要从哪些小事做起:想一想
2. 品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一、走近法律
1. 规矩,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的行为规则。
2. 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
3. 我们身边的规矩有很多。可分为三类:道德、纪律、法律。
4. 法律的显著特征: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5.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6. 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和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7. 法律的作用: ⑴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⑵保护作用。
二、法不可违
1. 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守规矩,尤其是不能违反法律。
2. 违法行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3. 违法行为,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 行为)
4.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又叫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5. 刑法,以国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6.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7.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一种触犯刑法的。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的必然后果。
8.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9. 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⒑ 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来历的刑事处罚。
三、防患于未然
1. 遵守法律,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2. 犯罪行为人的心理都是想获得某种满足。
3. 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4. 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 想一想,我们身边的不良行为有哪些?并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矫正措施。如:①学校加强对末成年人的教育,提高他们道德法律意识,自觉矫治不良行为。②家长应加强对末成年人的监护,及时纠正其不良行为。③对末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④公安机关应当加强中小学校周围环境的治安管理,及时制止,处理中小学校周围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等
6. 品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忽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一、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1. 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 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 在未成年人保护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 家庭保护的含义: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5. 学校保护的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6. 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7. 社会保护的含义: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8. 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的保护等方面。
9. 司法保护的含义: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二、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1. 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2. 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1)非诉讼手段;2)诉讼手段。
4.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⑴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⑵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5. 诉讼的含义: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6. 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7.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8. 刑事诉讼:是指由国家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罪犯的活动。
9.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案件的解决纠纷的活动。
10. 行政诉讼:俗称“打官司”,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10敢打官司。
11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2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2. 09中考政治人教版复习资料

http://..com/question/91599639.html
初一http://a.3e.net/zz1/Jiaoan_221013.html
http://a.3e.net/zz1/Jiaoan_221014.html
初二http://..com/question/18009431.html
初三http://..com/question/80835287.html
http://..com/question/81919906.html
加油 祝你中考顺利!

3.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要人教版的)全集

公平的含义:
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应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的利益。公平要求对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社会公平的主要表现:
社会公平主要表现为社会为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使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

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
维护社会公平能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如何维护社会公平:
维护社会公平,不仅要靠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而且要靠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又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等,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遵守社会规则 2.坚持正义的标准 3.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 4.有正义感的人应当鄙视以不正当手段多得利益的行为。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必要时可以自己的机智勇敢与其作斗争。

责任是如何产生的?
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必然随之产生一定的责任。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活不做某些事的要求,它产生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什么说身份不同,责任不同?
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责任就不同。同一个人与不同的人结成不同的社会关系,就会承担着多种社会责任。责任始于生而终于死,它涵盖了人们生命历程的全部。

承担责任需付出的代价:
1.承担责任需耗费时间,影响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2.承担责任需承受心理压力,耗费体力和精力影响健康。3.承担责任会损害自己的利益。4.在危机和危险的时刻,承担责任会危及自己的生命。

承担责任的好处:
1.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能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2.有压力就会有动力,承担责任能激励自己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克服种种困难,去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3.承担责任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帮助与支持。4.承担责任才能获得自尊和自信,在履行责任中增长才干,获得社会的赞誉和承认。5.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

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一个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人的人实际上就是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他必然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失去别人的信任,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对他人的利益和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遗憾重生。

如何让社会给我投赞成票?
1.承担起自己的责任。①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③学会在不同的责任面前进行选择。分清责任的主次和轻重缓急,学会统筹兼顾。2.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3.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原因:
1.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现在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2.我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高科技领域,我国在世界已占有了一席之地。3.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已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全面推进,具有较高现代水平和强大战斗力的军队4.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共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缘于它的先进性。1.他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基本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把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因而能过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这一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我们要始终不渝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崭新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要实行这一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与这一基本国情相适应,我们国家就必然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昨是非得失的标准。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意义?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这有利于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共同富裕的途径;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实行民族自治的原因: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适应这一分布特点,我国在少数民族区域聚集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青少年对本民族团结应做些什么?
我们青少年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应自觉用户我国的民族政策,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做到一言一行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各民族同学平等相处,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人民通过什么途径来管理国家事务?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但是,13以人民不可能都去直接管理国家上事务。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有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他们对人民负责,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行使国家权利,讨论、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同时人大代表又要受人民的监督,人民有权罢免自己不满意的代表。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
亿万中国人民通过恩民代表制度充分行使国家权利,参与国家管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表现形式,他有力的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

青少年应怎样对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度?
青少年是国家的小主人,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应有的情感;在生活中尊重人大代表,积极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进到小主人的责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尽一份力量,是我们应有的行动。

实行民族区域组织的重要意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妥善的解决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区域自制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主权利,是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人。实践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力的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尾巴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不发达,主要表现在生产力水平低,教育科学技术比较落后。

为什么说发展是硬道理?
1.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2.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3.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4.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离不开发展。5.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发展。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1.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体制上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经济组织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2.通过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作型,是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我国虽然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的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中资源,才能跟紧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经本国策。

为什么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②教育越来越成为提高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③世界各国都在运筹谋略,积极调整政策,竞相发展科技教育。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迅速提高科技教育水平。④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⑤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创新的意义:
①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提高科技的整体水平,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是靠创新。③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

教育创新的意义: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教育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造就一大批新型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得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青少年应怎样成为创新型人才:
①从转变学习方式做起。②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③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是人们的普遍观念。

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式。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资源现状:
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再加上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干你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横,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的就是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实行计划生育计划利国利民,是每个公民的光荣职责,也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又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中学生怎样为环境保护做贡献?
我们青少年应从现在开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 初中政治复习资料(人教版)

不要嫌多,这可是初中全部的精点,热点,希望可以帮助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历史原因:由于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建设的;
.. 1.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根本原因);
原因 现实原因(表现)2.地区发展不平衡;
. . 3.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 4.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时间段:从上世纪(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性质),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发展阶段);
实质:不发达阶段,是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
青少年:认真学习和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刻苦学习,立志成才,肩负
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含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国国情:
最基本的国情(最大的实际/走上社会所要面对的现实):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人口特点: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资源状况: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环境特点:总体上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
当严峻,不容乐观。
☆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有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基础;科学技术提高很大,农业和农
业科技发展很大,我国人口众多,人口素质有明显提高;地域辽阔,经济发展空间大。
☆人民的需要难以实现的原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社会生产相对落后。
☆认识当代中国最基本国情的意义:
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家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

党的基本路线
制定依据:从社会主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科学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
原因:“党的基本路线”的“作用”+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
.这个时期中国只有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发展自己,才能解决一切问题,使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
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主体力量(依靠力量):全国各族人民;
核心内容:“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途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奋斗目标(共同理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一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路线;
作用 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
.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路明灯,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行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含义: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
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作用:是兴国之要,是我国兴旺发达和长久治安的根本要求,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有利于从根本
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作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我国的立国之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对外开放:
方法: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开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
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要融入世界,与世
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全
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青少年:自觉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积极弘扬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取得的辉
煌成就,展现我国的先进文化。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不做有损国格的事。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1.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
2.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是相互统一的,是一个整体。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改革开放沿着
.社会主义方向顺利发展;
3.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4.两个基本点中,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内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
关系: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地位,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
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
力支持;生态文明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经济
公有制经济 集体经济
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外资

☆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1.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占主体地位,是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
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解放、发展生产力;
5.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公民施展才干提供极大的活动舞台和发展空间。
☆基本分配制度:
内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意义:有利于发挥激励作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吸引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与人民的职业及收入来源的关系:
是因果关系,由于我国实行这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极大地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
扩大就业途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经济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表现: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地位。
☆集体经济的举例:××镇××厂、××街道××商店。
☆国有经济在国家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化工、石油、电力、交通、通信、船舶、航空航天)所占的比重很大。
☆除按劳分配以外,还有知识、技术、资本、经营、管理、土地、房屋等生产要素也参与收益分配。
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一国两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原因: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特别是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总人口超过
13亿的大国,人民不可能直接在一起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这就需要既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又能解决由
人民一起直接决定国家大事所引起的困难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特点:民主集中制;
.内容(人民行使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各项权力权利的方法/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方法):
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自己意志的人,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决策、管理、监督,通过参与村
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通过参与听证会直接参与决策过程,通过向人大代表反映意见,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意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政权组织形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原因 历史特点: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现实情况:我国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各民族发展不平等;
内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区的制度;
.. 保障各少数民族人民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现;
作用 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
促进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内容: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意义:保障广大人民享有直接管理自己所在地区和单位的各种民主权利。
☆“一国两制”:
背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的香港和澳门曾长期为殖民统治者所管制,台湾和祖国大陆被人为分离为实
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党和国家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
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意义: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照顾到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繁荣
稳定,实现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原则(前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立场:争取和平解决,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政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
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
方法 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加强两岸的经贸往来,加强经济合
作、联系;
文化: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人员往来,开放旅游。
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本领,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支持并宣传我国解决
台湾问题的原则、方针和立场,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科教兴国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巨大力量,是国家发展的先决条件,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
原因 教育是基础;
3.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较)大的差距;
含义: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1.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要求 2.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3.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4.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1.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尊重知识、教育、人才、创新;
方法 2.加大对科技教育事业的投入;
3.重奖有杰出贡献的科技教育工作者;
4.大力兴办教育事业,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实行星火计划、火炬计划、九七三计划、八六三计划;
1.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用 2.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
.3.才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
.4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青少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成才的最佳时机,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2.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拓展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
青少年 3.热爱科学,刻苦学习,为今后的创新打下基础;
4.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把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热情结合起来,进行各种创新实践活动
5.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
☆科技:
作用: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模拟军事演习、环境监测、能源研究、机械制造等高新技术,极大地发展生产力;
成就: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很大发展,科技实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基因测序、载人航天硕果累累:
现状 .神州飞船、“嫦娥一号”、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青藏铁路;
差距: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较)大的差距。
☆教育:
功能: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传承文化、服务社会;
作用: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现状: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但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较低,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人力资源处
于劣势地位,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任重道远。
可持续发展战略
1.是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
2.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原因 4.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6.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这都严
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了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改
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的需要;
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自觉地担负起对
.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1.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要求 2.实行节约(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3.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4.实施可持续发展,要靠你我他:党和政府带领人们建设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
1.思想:提高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环境忧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
青少年 .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2.行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积极宣传关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知识,从身边小事做起。
☆发展问题:
1.人口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资源问题: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3.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计划生育:
要求: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目的: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主要任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作用:是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节约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地发
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保护环境:
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与生活。要坚持以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集中力量先行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5. 人教版中考政治历史复习辅导

11版初中新课标全程复习方略*思想品德(人教版)
11版初中新课标全程复习方略*历史(人教版)
世纪金榜向版来是不错权的一套教辅书,虽说人文科学不同于理科类十分精准,但世纪金榜还是一套比较权威的教辅书系列,适合用来进行复习,你可以试试,这套书层次清晰,且难度起点较高,很不错的。

6. 人教版初中政治总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政治期末复习资料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
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自尊自信人人都需要的
1. 自尊的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2.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3. 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4. 别人欣赏我们的长处,不耻笑我们的弱点与缺点,这种被尊重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5.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
6.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7. 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认识生活中的虚心的具体表现)
8. 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惭愧知耻是最美丽的服装。
9 . 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 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 我们有责任去关心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3.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4. 尊重他人的表现:⑴欣赏、鼓励、期待等角度来善待对方;⑵不做损害他人的事情。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1.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2. 生活中有损人格的不良习惯: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 3. 自尊者达观: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要适度自尊。
4. 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5. 怎样尊重他人? ⑴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⑵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6.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下面效应。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我能行!”
1. 每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
2. “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3. 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4. 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⑴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⑵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 自负与自卑都是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远离成功。
2. 自信有助成功 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质:⑴乐观,⑵好奇,⑶专注。
唱响自信之歌
1. 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
2. 看到我们学习、生活中的进步(想一想)
3. 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4. 实力,才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杠杆。
5. 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第三课 走向自立自己的事自己干
1.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 自立在生活中的表现 (举例)
3. 人生需要自立:走进社会,经历风雨、见世面;法律要求我们自立。
4. 走向自立我们需要培养哪些能力? 如展示:⑴推销自己的能力,⑵与人沟通、善解人意的能力 ,⑶远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能力等等。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1. 依赖思想的危害: ⑴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⑵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
2. 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3. 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 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5. 有了独立自主的愿望,即自立的意识后,又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6. 请你谈:你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⑴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⑵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⑶立足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人生自强少年始
1. 自强,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
2. 自强精神表现在困难面前:⑴不低头,不丧气;⑵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⑶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⑷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 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4. 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
5. 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6. 自弃的人最终将一事无成。
少年能自强
1. 所有自强者共同的特点:对人生理想执著追求。
2. 自强的关键:战胜自我。 自强的捷径:扬长避短。
3. 人最大的敌人:自己。
4. 少年怎样才能自强? ⑴树立正确的理想;⑵战胜自身的弱点;⑶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第三单元 做意志坚强的人
第五课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人生难免有挫折
. 挫折,就是所谓 “钉子”,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2. 挫折与人生相伴;挫折普遍存在,难以避免。
3. 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多方面的:⑴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⑵各种人为因素,⑶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等因素的限制。 4. 面对挫折和困难,大致有三种人:⑴胆怯、懦弱的人,⑵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⑶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 第三种人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锋利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挫折面前也从容
1. 挫折的作用:⑴消极作用 使人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⑵积极作用 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品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蚌病成珠”)
2. 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智慧。
3. 挫折的有效方法? 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⑷会自我疏导。
4. 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新,
5. 自我疏导的方法:⑴合理宣泄法,⑵移情法,⑶目标升华法。
第六课 为坚强喝彩让我们选择坚强
1. 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 意志坚强的人,⑴对自己的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⑵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⑶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⑷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即: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2. 坚强意志的意义(作用)?⑴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⑵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⑷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3. 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1. 坚强的意志是怎样炼成的? ⑴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⑵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来做起。 ⑶善于管理自己。 ⑷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走近法律
1. 规矩,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的行为规则。
2. 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
3. 我们身边的规矩有很多。可分为三类:道德、纪律、法律。
4. 法律的显著特征: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5.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6. 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和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7. 法律的作用: ⑴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⑵保护作用。
法不可违
1. 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守规矩,尤其是不能违反法律。
2. 违法行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3. 违法行为,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 行为)
4.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又叫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5. 刑法,以国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6.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7.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一种触犯刑法的。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的必然后果。
8.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9. 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10. 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来历的刑事处罚。
防患于未然
1. 遵守法律,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2. 犯罪行为人的心理都是想获得某种满足。
3. 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4. 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 想一想,我们身边的不良行为有哪些?并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矫正措施。
6. 品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忽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1. 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 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 家庭保护的含义: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5. 学校保护的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6. 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7. 社会保护的含义: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8. 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的保护等方面。
9. 司法保护的含义: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1. 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2. 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1)非诉讼手段;2)诉讼手段。
4.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⑴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⑵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5. 诉讼的含义: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6. 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7.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8. 刑事诉讼:是指由国家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罪犯的活动。
9.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案件的解决纠纷的活动。
10. 行政诉讼:俗称“打官司”,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10敢打官司。
11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2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7. 人教版初中政治提纲

初三政治复习提纲

一、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同时责任也意味着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3、角色与责任: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子女:孝敬父母;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朋友:忠诚、互助、互谅;陌生人:扶危济困;公民:热爱祖国;社会成员:维护正义、保护环境、热爱和平等)
二、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增强责任意识:
①代价与回报: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代价,往往也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②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要为它们承担责任。我承担,我无悔。
③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2)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①首先是对自己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负责任的表现。
②对他人负责。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
③对集体负责。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会有保障。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④对社会负责。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社会,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⑤对国家负责。维护国家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为国分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⑥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3)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①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②承认错误并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
③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④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三、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1、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1)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
(2)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1)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2)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3、关爱集体,人人有责。关爱集体的表现:
(1)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2)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3)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第三课 基本国情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主要矛盾以及国家的根本任务
1、基本的国情:正处于并长期处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原因):
(1)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1、十七大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基本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政治基石),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活力源泉)。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根本出发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四、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五、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2、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3、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解决台湾问题: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六、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1、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
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四课 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必要性和要求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2)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3)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如何坚持对外开放?
(1)我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要开放。
(2)要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3)总之,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二、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
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及其影响:
(1)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3)影响: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意义: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部分地区有所改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1)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
(2)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
(3)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体健康和产品出口;
(4)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4、我国的资源现状:
(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2)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5、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1)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2)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3)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6、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1)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
(2)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的意义和途径
1、科技
(1)地位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
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从整体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③要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发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2、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必须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4)途径:实施科教兴国重大战略决策。推进科教兴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①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③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四、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体现了共产党人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
(2)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3)改革开放以来,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增强。
3、重要性: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种种考验面前沉沦和屈服,反而在百折不挠的奋斗中奋起。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4、要求: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2)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宪法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的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①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
③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其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3、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二、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及基本要求
1、依法治国的含义: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2、依法治国的意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要求。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必要保证)。
4、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因为:
(1)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
(2)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3)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三、自觉树立法制观念
公民要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四、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
1、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1)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
(2)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 。
(3)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2、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媒体工具(电视、广播、报纸)进行监督
3、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
(1)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2)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3)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贴大字报、聚众闹事。
五、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容和意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
1、内容: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2、重要性: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自己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3、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
①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②具体做法:保守国家秘密,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公民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
六、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一、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实现共同富裕
1、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如何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1)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第八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作用、内容和根本任务
1、作用: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2、内容:
①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核心:为人民服务 原则:集体主义 重点:诚实守信
自觉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②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3、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重要性:重大战略任务。
2、具体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做法:
(1)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2)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3)即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行动。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
1、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要求: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三、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1、(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
(3)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要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艰苦奋斗。
(4)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
(5)艰苦创业精神是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动力。
(6)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是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
2、新时期推进现代化更需要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一、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理解)
1、学习压力的影响:即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1)积极影响: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
(2)消极影响:过度的学习压力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1)感到学习压力是正常的
(2)学习没有压力,可能会使我们觉得学习非常轻松,也有可能使我们失去动力,止步不前。因此,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
(3)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4)学习本身是艰苦的脑力劳动,作为有志气的一代,我们理应担起学习的重担
(5)学会正确对待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
3、考试焦虑的影响:适度的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从容地面对考试
4、学会从容地面对考试
(1)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2)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
(3)要增强自身实力。
(4)认识到承受学习和考试方面的压力是我们必经的考验,积极行动起来。
二、认识自主选择的意义,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1、学会选择的意义:
(1)学会自己做出选择,才能做自己的主人,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2)或者在做出错误的选择时,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选择能力。
(3)通过不断的自主选择并从中总结成败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的选择会更为明智,人生会更加积极。
2、学会选择的方法:
(1)在做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我们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
(2)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等等,做出最佳选择。
(3)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和责任。我们要有勇气自己做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

8. 2008中考人教版政治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家庭的含义:P5
2、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3、家庭关系的确立:结婚、生育、收养、再婚。
4、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P6
5、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是我们的天职
(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3)我们应如何孝敬父母?P16
6、几个重要认识:
(1)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或违法的事情我们应如何做?P17
(2)对父母的长辈我们应如何对待?为什么?P17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1、青春期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进入青春期 ,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重视,甚至挑战父母权威;
(2)父母还把我们当小孩,不放心、唠叨、责怪,于是矛盾产生了。
2、如何正确认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P21
3、代沟、逆反心理
(1)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P21
(2)怎样正确认识我们的逆反心理?P21
4、我们怎样正确对待与父母的代沟和矛盾?
(1)要走进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学会与父母沟通商量。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通过沟通,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家长的意见。
(3)把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
5、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原谅,不必争个高下输赢不可。
第二单元 师友结伴同行
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1、人际交往的意义:
与学生积极交往,友谊之树才能常青,自我开放,我们的性格会更加开朗,人生更加精彩。
2、一个受欢迎的人应有的品德:真诚、善良、负责任、热情、友好、幽默等
3、如何认识友情?
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我们要珍惜友谊;对于友情,我们要慎重理智的把握,才能获得更多的朋友,得到真正的友谊。
4、交友的原则:
(1)平等互惠,(2)宽容理解;(2)交友时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3)乐交诤友,善交益友。
5、青春期男女生交往
(1)为什么要与异性交往?
(2)男女生如何正常、健康地交往?
①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
②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
③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6、青春期的情感
(1)认识: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女同学之间产生好感和爱慕之情,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
(2)如何对待?
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我们要谨慎对待,理智处理,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学会保护自己。
第四课 老师伴我成长

1、认识老师
(1)师生交往的重要性:
师生交往不仅影响我们 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尊敬老师是我们应有的品德。
(2)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即使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老师的作用仍不可代替。
(3)老师教我们做人的道理,解除我们的烦恼和忧愁,老师在教我们知识的同时,也教我们学习的方法,激发我们学习的热情,老师在我们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与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快乐地学习,更快地进步。
2、师生交往新观念: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3、主动沟通是师生交往的前提,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4、与老师沟通的具体方法:
(1)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
(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原谅老师的错误,以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不伤害老师;
(4)礼貌待师;
(5)注意场合;
(6)把握好分寸。
第三单元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第五课 多元文化“地球村”

1、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肯德基——美国 郁金香——荷兰 埃菲尔铁塔——法国
长城——中国 和服——日本 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
燕窝——泰国 金字塔——埃及 泰姬陵-——印度
通心粉——意大利 探戈——阿根廷 足球——巴西
2、如何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没有优劣之别,我们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民交流,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3、如何对待不同文化的差异?P60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时空

1、网络交往的特点:无限性、两面性、先进性、危险性。
2、网络交往的两面性:
(1)优势:快捷、方便,扩大了交往面,开阔了眼界,实现自身价值等;
(2)负面影响:长时间上网影响身心健康,沉迷网络荒废学业,诱惑欺诈、违法违纪等
3、网络成瘾者的心里成因:(P71)
4、网络交往中应怎样保护自己?(P72)
5、网络交往要遵守哪些规则?
(1)网上不能为所欲为,(2)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3)上网要 遵守法律.。
6、如何文明上网?(P74~75)
7、对待网络交往,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办?
作为青少年,我们必须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勤于思考,把网络作为先进的工具,作为生活的补充。我们必须自觉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努力净化网络环境,让其成为人们生活学习的另一个空间。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
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

1、礼貌和礼仪是个人素养最直接的外现形式,也是交往的最前沿。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
2、文明礼貌的重要性:(P79)
3、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也是礼貌待人的体现。
4、礼貌用语的要求:
(1)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
(2)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3)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大话。
5、社交活动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容貌清洁,二是服装整洁、美观、大方,三是举止规范。
6、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7、按礼仪要求做的好处:(P84)
8、如何对待传统礼仪?如何对待少数民族的礼仪?(P87、P88)
第八课 竞争合作求双赢

1、竞争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P90)
2、对忌妒心理的认识:忌妒心理是一种微妙、强烈而又隐蔽的消极情感,是拿别人的成绩惩罚自己的消极心理,对我们发展有很大的危害。
3、竞争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道德和法律。
4、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5、合作与共享的关系: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6、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7、“863精神”的核心是“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
8、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一个具有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人,也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获得成功。
9、合作中竞争的内涵:
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10、怎样在合作中竞争?(P96)
11、全新的竞争理念:(P97)
12、如何面对成功与失败?(P97)
13、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关系:(P98)
14、竞争中合作的真谛是什么?(P98)
15、在竞争和合作中如何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P98)
16、什么是团队精神?
17、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
1、“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2、为什么说善于宽容利人利己?(P104)
3、宽容是有原则的,不能盲目。对家人、同学、朋友,不能斤斤计较,而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当然,我们决不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P105
4、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
5、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6、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谅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平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尊重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7、对平等的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 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8、什么是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我们能做些什么?
弱势群体是对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总称。如:残疾人、女性、老年人、未成年人。
对待他们,我们首先应平等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其次,应尽力帮助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9、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10、尊重社会的表现:(P112)
11、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人类来自自然,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恩赐,人类有义务尊重自然,否则,就会受到它的惩罚。保护环境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1、什么是诚信?P115
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含义。(P115、P116)
3、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恪守信用落实到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4、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5、诚实和信任的关系。(P119)
6、诚信守则
(1)坚持实事求是;
(2)在涉及到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3)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4)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