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素材 » 中国科研论文

中国科研论文

发布时间: 2021-01-16 19:03:42

① 写个科研论文

河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估

摘要: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得出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总价值 30 272 . 76 万元/a,其中,间接经济价值 28 144 . 82 万元/a,占总价值的 92 . 97 % 。其直接经济价值2 127 . 94万元/a,占总价值的 7 . 03 % 。直接经济价值与间接经济价值的比值是 1:13 . 23 ,由此可见,雾灵山自然 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接价值的重要性。因此,保存森林的价值,决不仅仅是木材价值上的保护,更重要的是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接价值的保护。

关键词: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的直接经济价 值主要表现在林产品价值和景观游憩价值。
2 . 1 林产品价值 林产品是指木材、果品、药材及其它工业原材
料。对于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来说,林产品价值应主 要计算森林生产活立木的价值。由于现在林区全面 禁伐,所以,此处的林木价值仅作为计算整个雾灵山 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总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 作为林分的商业价值。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活立木蓄积1 060 831 m3 ,其 中油松林138 146 m3 ,落叶松林28 723 m3 针叶混交 林5 668 m3 ,针阔混交林129 265 m3 ,山杨林27 564 m3 ,桦木林110 727 m3 ,山杨桦木林259 329 m3 ,栎林40 275 m3 ,落叶阔叶混交林321 134 m3 。活立木连年 生长率分别为油松 6 . 47 % ,落叶松 6 . 99 % ,针叶混 交林 6 . 45 % ,针阔混交林 5 . 89 % ,山杨 4 . 74 % ,桦木
4 . 92 % ,山杨桦木林 5 . 19 % ,栎林 5 . 26 % ,落叶阔叶 混交林 5 . 68 %〔1〕。由以上可得保护区森林蓄积年均 增长59 497 . 43 m3 ,按 240 元/ m3 计算,保护区林产 品经济价值增加1 427 . 94万元/a。

2 . 2 景观游憩价值 根据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年收入
的统计,2001 ~ 2004 年的客流量达到 13 万人次/a, 旅游门票收入为 600 多万元/a。近年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业发展很快,同时带动周边餐饮业、
小商品营销业等快速发展起来,这些行业的发展,给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达 100 万元/a。可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游憩价值为 700 万元/a。 由以上计算可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直接经济价值为 2 127 . 94 万元/a。

3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功 能的间接经济价值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间接经济价值为森林生态 系统的环境功能,主要表现在涵养水源价值、固碳释 氧价值、保持水土价值、净化环境价值等 4 部分,是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主体,也是最难以进行评价而又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价值。

② 为何中国学者搞科研,却要写成英文的论文发表

对于题主这个说法,个人认为要一分为几地来看待。

1.科研人员发表的学术文章本来就不是给普通人看的,而主要的阅读定位对象是在这个世界每个角落的学术共同体的相关学者来阅读的。

比如一个实验性的自然科学成果的发表,就需要通过国际期刊来使世界学者来关注,也会有全球各地的学者会尝试根据文章的methodology重复文章中所提到的实验,这样就能看出这个实验结果是否有重复性。今年在自然科学界比较火的小保方晴子事件就是这个例子,她的实验结果被发现有作假的成分,而且无法重复实验。具体中文论述可看这里:小保方晴子《自然》论文被呼吁撤回。

换而言之,对于现代自然科学学者来说,英文是他们的一个最基本工具,因为他们要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公布到世界,让别国的研究者也能关注到。所以发英文期刊是最重要的途径。这里倒是可以补充一下,在二战之前,英文倒不是最主要的自然科学期刊,尤其是在短暂的魏玛共和时期,世界自然科学主要交流语言是德语。(现在的学者们如果学过德语的话,就会感叹,还好二战后德国的衰败,主要科学家流向了美国,导致学术语言变成了简单得多得多的英语。)

如果按照这位学者的思路的话,如果自然科学研究结果只发表为中文的话,那么无异于只让中文读者读到,基于中文目前在世界学术语言中的极为微弱的地位,而将其他语言世界的学者都关在了门外。这样的方式,无异于闭门造车,这是行不通的,也是在开倒车。

2.题主考虑到的数据库价格贵(甚至倾向于垄断)的问题的确有。
现在几大学术数据库和出版社的定价的确是一个比较的问题,哈佛在2012年也表示过不能完全支付所有数据库。(Harvard University says it can't afford journal publishers' prices)在欧美学术界,open access的呼声也很高,因为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很懊恼的事情。对于本人来说也是,往往是发现了一篇很好的文献,下载的时候却发现没有权限。这是最令人不悦的事情。我们青年研究者中也会有这样的文献互助圈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数据库的垄断价格的确是一个问题,不过更复杂,并不是此题的主要问题。

3.有一些朋友会问,自然科学我们的确看不懂,那么社会科学,人文历史类别的呢?
这里必须抱歉说,社会科学类包括经济,zz,法律等类别的很多国际期刊和一些优秀的国内期刊,没有经过长期学术训练的普通读者仍然很难看懂。并不是非专业学术的朋友想的那样,这些期刊上会登一些类似故事类的文章。大部分也都是高度理论化和抽象化的文章为主。
但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确存在不同,除了高度计量化的金融,经济学之外,个人认为(此处为纯一家之言)目前并没有在全世界达成像自然科学这样有共同认识基础的共同体。当然你身边有些水平比较高的老师会告知你们,有这些top 5的国际社科期刊,他们是最高水平,他们就是认知基础。但是实际上投过SSCI的朋友就能知道,在社科领域很多并没有这么理想化。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在某些zz学和社会学的Top期刊,有些因为yishixingtai的问题,有些方向基本是很难发表出来。而同样,在中国的顶级期刊(有些质量也是非常好的),批评GCD的内容也是很难出现的。这倒还算了,无论是在一些国际经济学,还是zz学或者社会学顶级期刊中,如果不是这个学派,或者不承认这个方法论的文章也是非常难发表出来的。(现在能体会到中国社科发展,尤其社科学者发展的困难了吧?)中国学者在这些国际期刊的确很难发表。(当然英文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基于这样的原因,如果中国目前想如在自然科学中一样一拥而上以纯SSCI数量而非质量来评价社科学者,的确可能导致资金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而这个指导性错误的确会造成一定量的浪费。

而在一些全世界学界还没有共同认知的学科中,的确要积极发展一批中文高质量期刊。而在这些学科中努力的学者,除了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作为第一要务外,比自然科学学者更具有义务做一些社科普及工作。过去和自然科学的朋友交流,经常说到,中国的国情是,社科普及远不如自科普及做的好,虽然后者也没有好到哪去。这样的情况,更要求社科学者在高质量论文外,需要作为义务来做。因为毕竟社科最终研究的是基于社会变动结构表现出来的现象(即最终的终端还是人,只是人的集合的一个表现),我们还是有很大的义务来影响和改进社会。否则只是一个极为冷酷的观察者而不进行任何的影响的话,未必对得起中国民众给予我们的资助。(当然这又是一个研究哲学的问题,因为的确有学者认为,社科学者就该是一个完全的纪录片摄像师的角色,哪怕被拍对象快要被哥斯拉踩死了,但是摄像师的工作就是将这个对象被踩死的过程纪录下来。)

③ 中国的科研论文为什么都是英文

我给你几条比较合理的理由(其他人都写得什么跟什么):
1、从当今语言地位来看:英语在国际上任然占有主导地位,是可以和很多国家的科学家交流的语言,这样就可以营造科学界所说的“科学无国界”的环境;
2、从语言效果来看:英语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比汉语要强的多,科学需要的是严谨的逻辑,而汉语在这两点上是无法和英语相比,众所周知在国际上汉语是公认的最难学的语言,对于外国人甚至是中国人来说,汉语的意思表达需要语境来称托,没有语境的话会使得一句话有很多的意思,因而对于很多科学家来说他们用英语写论文更有利于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论,因而英语会有更好的表达效果;
3、从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和倾向来看:中国人是喜欢文学美的民族,中国人写文章偏向于玩文字游戏、装饰语句,虽然使句子变得很精美,但是去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意思,使句子变得繁杂,不利于其他读该论文的人快速获取信息,而英语论文会用很多的简单句,一般不会出现两个以上的从句,这是英文写作的一种习惯,很多教英语写作的老师一般多会要求学生把简单句练得很熟,语法基础不好的同学尽量用简单句表达,避免用错从句而引起的句意不清楚,因而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用英语写作会更轻松(当然这是对英语功底好的人来说)。

④ 舒德干的科研论文

1.舒德干,陈苓,1986:化石形态学中的对数螺线及其应用,地质论评,32:209-216。
2.舒德干,1986:贵州福泉牛蹄塘组最古老的双壳类化石,古生物学报,25:219-222。
3.舒德干,1988:高肌虫的个体发育及性双形特征,现代地质,2:401-410。
4.Shu, D. and Chen Ling, 1989: Discovery of Early Cambrian Radiolaria and its Significanc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32: 986-994. (中、英文各一稿,这里未列中文稿).
5.Shu, D., 1990: Cambrian and Early Ordovician “Ostracoda”(Bradoriida) in China. Cour. Forsch.-Inst. Senckenberg 123: 315-330.
6.Shu, D. and Chen Ling, 1991: Palaeobiogeography of Bradoriida and Break-up of Gondwana, IGCP 321: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16-21. 23.
7.舒德干,陈苓,1992: 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保存附肢的高肌虫,西北大学学报,22:103-104。
8.舒德干,陈苓,1992:全球高肌虫(Bradoriida)研究,“七五”地质科技重要成果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选集,5-8页,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9.舒德干,陈苓等,1992:云南澄江化石库早寒武世KIN动物群,西北大学学报,增刊,22:31-38。
10.舒德干,陈苓,张兴亮,1993:澄江化石库的重要新发现及其意义,中国首届博士后学术大会论文集, 2018-2021,国防工业出版社。 11.舒德干,陈苓1993:软躯体化石库研究,当代地质科学前沿,223-226,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2.舒德干,陈苓1993:当代古生物学新进展,西北大学学报, 23:177-188。
13.舒德干,陈苓1993: 化石生物学,当代地质科学前沿,211-215,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4.Shu, D. And Chen Ling, 1994: Cambrian palaeobiologeography of Bradoriida. J. SE Asian Earth Sciences 9: 289-299.
15.Shu Degan, Zhang Xingliang and Chen Ling, 1995, Restudy of Yunnanozoon and Vetulicolia, Anatomy and systematic affinities of Isoxys, An evolutionary link to brachiopods, International Cambrian Explosion Symposium in Nanjing, 26-33.
16.Shu, D., Geyer,G., Chen,L. & Zhang,X. 1995: Redlichiacean trilobites with preserved soft-parts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Chengjiang fauna, Beringaria. Special Issue, 2:203-241.
17.Shu, D., Zhang,X., Geyer,G. 1995: Anatomy and systematic affinities of Lower Cambrian bivalved arthropod Isoxys auritus. Alcheringa 19:333-342.(1995).
18.Shu, D., Zhang, X.-L. & Chen, L. 1996:Reinterpretation of Yunnanozoon as the earliest known hemichordate. Nature 380, 428-430
19.Shu, D., Conway Morris, S.& Zhang, X.-L. 1996:A Pikaia-like chordate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of China.Nature 384, 157-158
20.Shu, D., X. Zhang and L. Chen, 1996: New advance in the Study of the Chengjiang fossil Lagerstatte. Progress in Geology of China (1993-1996), 30th IGC: 42-46. 21.Shu, D. and X. Zhang,1996: Kuamaia: An early Cambrian predator from the Chengjiang fossil Lagerstatte. J.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26:27-33
22.舒德干,张兴亮,陈苓,G. Geyer, 1996: Yunnanozoon是半索动物的远祖,西北大学学报,26:73-74。
23.Shu, D. 1999: Hemichordates, in: Encyclopedia of Paleontology, 561-565.
24.Shu, D., Conway Morris, S., Zhang, X., Chen, L., Li, Y. & Han, J.1999:A pipiscid-like fossil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of South China. Nature 400:746-749
25.Shu, D., H. Luo, S. Conway Morris, X.-L. Zhang, S. Hu, L. Chen, J. Han,M. Zhu and Y. Li 1999:Early Cambrian vertebrates from South China. Nature 402:42-46.
26.Shu, D., J. Vannier, H. Luo, L. Chen, X. Zhang and S. Hu, 1999: Anatomy and lifestyle of Kunmingella (Arthropoda, Bradoriida) from the Chengjiang fossil Lagerstatte (lower Cambrian;Southwest China), Lethaia 32: 279-298.
27.舒德干,陈苓2000:最早期脊椎动物的镶嵌演化,现代地质14:315-322.
28.Shu, D., Chen, L., Han, J. & Zhang, X-L. 2001: An early Cambrian tunicate from China. Nature 411:472-473。
29.Shu, D., Chen, L., Han, J. & Zhang, X-L. 2001:Chengjiang Lagerstatte and earliest-known chordates,Zoological Science 18: 447-448.
30.舒德干,2001,《物种起源》的“引言”和“绪论”导读(1-4页),第一章至第五章导读(20-26页);第六章至第十章导读(171-178页);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导读(364-373页);达尔文学说问世以来生物进化论的发展及其展望(541-550页),见舒德干等的译著《物种起源》(原著:达尔文,1859年),陕西人民出版社。 31.Shu, D., S. Conway Morris, Z.-F. Zhang, J.-N. Liu, J. Han, L. Chen, X.-L. Zhang, K. Yasui, Y. Li. 2003, A New Species of Yunnanozoan with Implications for Deuterostome Evolution, Science 299:1380-1384.
32.Shu, D., S. Conway Morris. 2003, Response to Comment on “A New Species of Yunnanozoan with Implications for Deuterostome Evolution”, Science 300:1372d.(网上评论文章)
33.Shu, D., S. Conway Morris, J. Han, Z.-F. Zhang, K. Yasui, P. Janvier,L. Chen, X.-L. Zhang, J.-N. Liu, Y. Li, H.-Q. Liu, 2003, Head and backbone of the Early Cambrian vertebrate Haikouichthys, Nature, 421: 526-529.
34.Shu, D., S. Conway Morris, J. Han, L. Chen, X.-L. Zhang, Z.-F. Zhang, H.-Q. Liu, Y. Li and J.-N. Liu: 2001: Primitive deuterostomes from the Chengjiang Lagerstatte (Lower Cambrian, China). Nature 414:419-424
35.Shu, D-G, 2003, A paleontological perspective of vertebrates orig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8:725-735.
36.Shu, D., S. Conway Morris, J. Han, Z.-F. Zhang, J.-N. Liu, 2004, Ancestral echinoderms from Chengjiang deposits (Lower Cambrian) of China, Nature, 430: 422-427
37.D.-G. Shu, S. Conway Morris, J. Han, Y. Li, X.-L. Zhang, H. Hua, Z.-F. Zhang, J.-N. Liu, J.-F. Guo, Y. Yao, K. Yasui, 2006, Lower Cambrian Vendobionts from China and Early Diploblas Evolution, Science, 312: 731-733
38.舒德干,Simon Conway Morris,2006:澄江化石库中的双胚层动物新知,地学前缘,Vol.13,No.6

⑤ 科研论文的获取途径有哪些

一般是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上面下载,不过要是在学校才可以使用的!不然内要收取费用你可以购容买至网卡,网上银行付款或是支付宝都可以的!不过价格不便宜,让你在学校工作的朋友给下载或是在学校办一张上网卡也可以访问学校的内部电子资源,就可以下载了!网络上的资源的可靠性不高,对于做研究和科研而言最好是获得一手文献信息资源!

⑥ 丁志刚的科研论文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中国政治发展》,载《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3期。
2.《全球化与国家角色》,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2期。
3.《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甘肃省委宣传部课题组名义),载《光明日报》,2003年7月22日。
4.《国际一体化的政治意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6期。
5.《国际体系.相互依存.一体化.国际秩序——对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整合》,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7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卷1997年第9期全文转载。
6.《论国家权力与市场力量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2期。
7.《略论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载《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4期。
8.《地理政治争夺的新态势》,载《现代国际关系》1998年第5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卷1998年第7期全文转载。
9.《如何理解全球化—-与金重远教授商榷》,载《探索与争鸣》1998年第8期。
10.《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利益的认证与维护》,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8期。 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卷1998第9期全文转载。被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主编的“全球化论丛”之一《全球化与中国》一书全文选用。
11.《全球化问题研究综述》,载《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2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卷1999年第6期全文转载。
12.《关于全球化的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11期。
13.《政治价值研究论纲》,载《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4.《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趋势与特征》,载《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研究》卷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
15.《论法治的社会支撑系统》,载《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3期。
16.《迈步向西,落脚要稳》,载《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6期。
17.《从地缘经济安全的角度规划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载《开发研究》2000年第5期。
18.《西部对外开放的战略定位》,载《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9.《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规划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载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成果要报》2000年第36期。
20.《地缘经济安全:一种新型的国家安全观》,载《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21.《新兴地缘经济学独特的地缘战略视角――大国地缘经济战略争夺的新态势》,载《国际论坛》,2001年第2期。
22.《试析经济差距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兼对多民族国家民族分离主义的思考》,载《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第3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卷2001年第4期全文转载。
23.《论西部开发中制定一项面向亚欧大陆战略的必要性》,载《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1年第12期。
24.《论美国霸权的道义基础及其危机》,载《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5.《国际政治中的人权与主权》,载《人大研究》1999年第11期。
26.《中共三代领导人的政治哲学》(第二作者),载《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
27.《用全球化的视角研究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一作者),载《甘肃日报》2002年5月1日。
28.《加入WTO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与影响》,载《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29.《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意识形态创新》,载2002年度中国政治学会年会论文集《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战略》(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7月版)。
30.《西北少数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转型》,载《西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
31.《新发展观综述》,载《开发研究》,1999年第1期。本人为第二作者。
32.《全球化与中国政治价值取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33. 《政治廉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大连干部学刊》2006年第10期。
34.《乡村治理的困境》,载《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35.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需要树立文明政治观》,载《人大研究》,2007年第1期。
36.《三农问题、农民组织与乡村治理》,载《开发研究》,2007年第1期。
37.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价值取向分析》,载《教学与研究论库》,《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学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38. 《三个文明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党建研究》,2005年第6期.39.《政治学视野中的西北问题——国家政权系统与西北地区治理》,载《西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6期。
40.《俄罗斯对外政策中的大国主义倾向》,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5年第1期。
41.《西北地区民族高校稳定的基本态势》,《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42.《在发展实践中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载《发展》,2007年第9期。
43. 《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及我国的应对策略》,载《延边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44. 《以四个坚定不移思想指导未来发展》,载《发展》2007年第8期。
45.《建立新兴交叉学科:灾害政治学》,载《社会科学报》, 2008年7月17日。
46. 《新时期维护西北地区民族高校稳定的主要举措》,载《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47.《试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48.《西部地区农村村委会选举中的几个问题》,载《人大研究》2009年第6期。
49.《灾害政治学:灾害中的国家》,载《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50.《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现代性成长》,载《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⑦ 刘少峰的科研论文

1. 99年以来发表的文章(部分)
[1] Shaofeng Liu, Ronald Steel and Guowei Zhang. Mesozoic sedimentary basin development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 northern Yangtze Block, eastern China: record of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05, 25: 9-27(SCI收录期刊).
[2] 刘少峰,王陶,张会平,程三友,孙亚平,雷国静. 数字高程模型在地表过程研究中的应用,地学前缘,2005,12(1): 303-309.
[3] 刘少峰,程三友,张会平,苏三. “地球动力学”研究现状与展望-32届国际地质大会研究成果综述. 现代地质,2004年,18(4): 404-414.
[4] 刘少峰,张金芳,李忠,王清晨. 燕山承德地区晚侏罗世盆地充填记录及对盆缘构造作用的指示. 地学前缘,2004, 11(3): 245-254
[5] 刘少峰,李 忠,张金芳. 燕山地区中生代盆地演化及构造体制. 中国科学,D辑, 2004, 34 (增刊I): 19-31.
[6] LIU Shaofeng, LI Zhong, ZHANG Jinfang. Mesozoic basin evolution and tectonic mechanism in Yanshan, China.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2004, 47 (Supp. II): 24-38 (SCI收录期刊).
[7] Shaofeng Liu, Dag Nummedal. Late Cretaceous subsidence in Wyoming: Quantifying the dynamic component. Geology, 2004, 32 (5): 397-400 (SCI收录期刊).
[8] Shaofeng Liu, Paul L. Heller and Guowei Zhang. Mesozoic basin development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Dabieshan orogenic belt, central China. Tectonics, 2003, 22 (4), 1038, doi: 10.1029/2002TC001390(SCI收录).
[9] 刘少峰,张国伟,张宗清,苏尚国. 合肥盆地花岗岩砾石的同位素年代学示踪. 科学通报,2001,46(9):748-753.
[10] LIU Shaofeng, ZHANG Guowei, ZHANG Zongqing and SU Shangguo. Isotope chronological trace of granite gravel in Hefei Bas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1, 46 (20): 1716-1721(SCI收录).
[11] Liu Shaofeng, Liu Wencan,Dai Shaowu, et al. Thrust and exhumation processes of bounding mountain belt: Constrained from sediment provenance analysis of Hefei Basin,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1, 75(2): 144-150(SCI收录).
[12] Liu Shaofeng & Yang Shigong. Upper Triassic-Jurass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its structural controls in the western Ordos Basin, China. Basin Research, 2000, 12: 1-18(SCI收录).
[13] Shaofeng Liu and Guowei Zhang, Process of rifting and collision along plate margins in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and its geodynamics, Geosciences Journal, 2000, 4(Special Edition): 121-126.
[13] Liu Shaofeng, Zhang Guowei. Process of rifting and collision along plate margins of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and its geodynamics, Acta Geologica Sinica, 1999, 73(3): 275-288(SCI收录).
[14] 刘少峰,张国伟,程顺有,等. 东秦岭-大别山及邻区盆地演化与深部构造作用过程. 见:李思田主编. 盆地动力学-基本思路与若干研究方法.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9,130-145.
[15] 刘少峰,李思田,张国伟. 论造山带与盆地演化的耦合与非耦合关系—以秦岭及其旁侧盆地为例. 见: 马宗晋等主编. 构造地质学—岩石圈动力学研究进展, 地震出版社, 1999, 356-363.
[16] 刘少峰,张国伟,程顺有等. 东秦岭-大别山及邻区挠曲类盆地演化与碰撞造山过程,地质科学,1999,34(3):336-346.(核心期刊)
[17] Liu Shaofeng. The coupling mechanism of basin and orogen in the western Ordos Basin and adjacent regions of China,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998, 16(4): 369-383(SCI收录).
2. 已被录用待刊的第一作者论文:
[1] Shaofeng Liu, Dag Nummedal, Peigui Yin and Hongjun Luo. Late Cretaceous basin evolution in southern Wyoming (USA)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 Sevier thrust belt. Basin Research(国际SCI期刊). 已通过一审.
[2] 刘少峰,张国伟. 盆山关系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和方法,地学前缘,2005年待刊.
3. 博士生发表的论文:
[1] 程博,刘少峰,杨巍然. Terra卫星ASTER数据的特点与应用.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3, 26(1): 15-17.
[2] 张会平,刘少峰. 利用DEM进行地形高程剖面分析的新方法. 地学前缘,2004, 11(3): 226-226.
[3] 程三友,刘少峰,申旭辉. 差分干涉雷达测量在地面沉降中的应用研究,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 27(4):355-360
4. 非第一作者论文和专著:
[1] 李 忠,刘少峰,张金芳,王清晨.燕山典型盆地充填序列及迁移特征:对中生代构造转折的响应. 中国科学,D辑,2003, 33(10):931-940.
[2] LI Zhong, LIU Shaofeng, ZHANG Jinfang et al. Typical basin-fill sequence and basin migration in Yanshan, North China – Response to Mesozoic tectonic transitio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2004, 47 (2): 181 – 192 (国内SCI杂志).
[3] 张国伟,董永鹏,赖绍聪,郭安林,孟庆任,刘少峰,程顺有,姚安平,张宗清,裴先治,李三忠. 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勉略构造带与勉略缝合带. 中国科学,D辑,2003, 32(12): 1121-1135.
[4] 戴少武,刘少峰,程顺有主编. 江汉及其邻区盆山耦合关系与油气. 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1-207.

⑧ 为何中国学者搞科研,却要写成英文的论文发表出去中国能不能让翻译家译出所有论文,且中国论文写中文

联合国第一书面语言是法语,口头第一语言是英语。
汉语不严谨,没有时态变化。
初中英语语法中
主语和宾语中他都不一样,可见严谨度。

⑨ 宋爱荣的科研论文

序号论文题目刊物名称位次年,卷(期):页码1pH对灰树花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中国食用菌11999,26(3):29-312杏鲍菇对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利用食用菌学报12001,8(4):10-143灰树花不同菌株液体深层培养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食用菌学报12002,9(3):9-124台湾樟芝对碳素营养源利用的研究中国食用菌12002,21(5):41-435灰树花发酵液多糖的辐射保护作用研究食用菌22002(5):35-366灰树花发酵液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食用菌22003,25(1):42-437灰树花发酵液提取多糖的比较研究中国食用菌22003,22(3):45-468灰树花发酵液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食用菌22004.1:42-439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樟芝菌适宜发酵培养基菌物研究通讯作者2004,2(3):33-3810磷酸二氢钾对杨树菇不同pH液体培养中国食用菌12004,23(1):37-3911温度对樟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中国食用菌通讯作者2005,24(5):51-5712四个杏鲍菇品种的氨基酸分析与比较菌物研究通讯作者2005,3(4):11-1413樟芝菌丝体的氨基酸成分分析菌物研究通讯作者2006,4(2):45-481415个灰树花菌株的酯酶同功酶分析中国食用菌通讯作者2007,26(1):40-4215起始pH对樟芝菌丝体液体深层培养的影响食用菌通讯作者2007,29(3):11-1216树舌灵芝发酵液中灵芝酸的提取及测定食用菌学报通讯作者2008,15(3):68-7117火针层孔菌(桑黄)粗多糖对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研究菌物学报12009,28(2):295-29818桦褐孔菌诱变菌株的拮抗试验及酯酶同工酶检测中国农业科技导报通讯作者2009,11(2):129-13219八个樟芝菌株液体培养两种胞外酶活性的测定中国食用菌通讯作者2009,28(2):43-4520灰树花胞内粗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及其提取物的抑瘤作用食用菌学报通讯作者2009,16(1):51-54

⑩ 如何写科研论文

怎样写好论文---一个大学教授、审稿专家的写作经验

给全国十五、六种学报、杂志审稿占用了我业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每年的审稿量少说有100篇。近年来,觉得稿件质量大不如前。在我前几年开始审稿时,一审的通过率在90%以上;这一年来大概只有20%,有各种问题需要改后再审的约占60%,不能录用的约占20%。我常常想,是不是稿子看多了,眼睛看刁了,什么都看不惯;仔细想想,确实不是,实在是近来稿件质量滑坡太明显。
有一次,在某学报编辑部开座谈会,主题是如何提高学报的水平。提高水平的前提是稿件的质量要高,这是大家公认的。大家对近年来稿件质量的下降也是有同感的。至于原因,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同志认为是作者队伍的年轻化;有的同志认定为是论文数作为指标被定在某些对个人或单位的评价体系中,造成单纯追求数量而粗制滥造。应该承认,这些都可以是原因,但其中有些问题并不以我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应该看到,作者队伍的年轻化是必然趋势也是好事,尤其是年轻作者正处在创造力旺盛时期,是出好文章的重要保证。我认为,论文质量下降从面上看严重了一些,但究其原因,主要是论文写作的基础训练不够。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因此,我把在审稿中碰到的问题总结了一下,希望对一些作者写作有所帮助。
一、科技论文的内容
中学时就学过,文章的体裁最主要的有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记叙文说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也可以加点作者的感想。议论文要说的是对某些问题的论点和为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而做的求证工作,即提供论据,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因此,这两种体裁是很不相同的。还有一种接近议论文但严格说来不算议论文的体裁是只对某些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观感,虽有观点但并不刻意去证明观点的正确性,这种文章属于散文中的随笔,本文即属于这种文章。
科技论文应该是议论文,至少应该有观点。通俗地说,科技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是什么”,而是“怎样做” 和“为什么”,对于“怎样做”的文章,最好要有“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内容。
有的作者很容易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特别是在做了某个项目的研究后的总结性文章,只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很少去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可能是这样写很顺,因为工作是他(们)做的,过程很清楚,用不着费劲就可以说明白。这样的文章深度不够。近年来软件受到大家重视,但软件类的文章大多属于这种情况。加之软件的头绪一般很多,要说明白了,不分粗细,面面俱到,篇幅不短,很有点雾里看花的味道。
科技论文不是工作总结,也不是说明书。
论文内容的正确性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不同领域的出错情况很不相同,很难概括。然而,有五点是应该注意的:
⑴ 要有创新,至少要有新意。是否有创新,是很多刊物考虑录用的最主要出发点,特别像《中国科学》这样的权威性刊物,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录用。可以说,创新有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两种。工学类论文中,原始创新比较少,大多是提出一些新方法、新算法,或是以别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属于集成创新。虽然这也是可取的,但论文必须雄辩地说明采用采用新方法所取得的结果。有一篇论文写基于hermit样条的彩色图象道路提取方法,方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有两个结论有问题。一是说用hermit样条对提取的间断的道路标志线拟合后可以得到连续的标志线,实际上,一般的三次样条或多项式拟合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二是说hermit样条更适于表达图象上的弯曲的道路标志线,但是没有数据表明为什么其它的拟合曲线就不适合。这样一来,虽然别人在道路提取中没有用过 hermit样条,这篇论文的新意也就荡然无存了。
⑵ 论文的写法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篇文章谈及机器人的灵巧手,这个项目本身做得不错,但这篇文章把灵巧手的结构、手指驱动、抓握控制面面俱到地说了一遍,每一部分都说得不透彻,没有深度。如果这篇文章能集中论述尺寸受限制的灵巧手的驱动,就要好得多。还有一篇谈遥在技术的文章,先泛泛地讲了微型摄像头的结构,再从一些书上摘录了人所共知的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二者之间又没有有机联系,这样的文章根本没有内容。如果集中论述在视觉系统微小型化中所解决的问题,恐怕还能写出点东西。
⑶ 论文的内容要真实、正确。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不弄虚作假是良好的科学道德。如果让人看出虚假的东西,这篇文章就肯定不能用。有一篇写控制算法的文章,对算法做了仿真。仿真时用的关节角函数是q=0.1sin(3πt),周期显然是(2/3)s,而做出的仿真曲线的周期却是2.8s,角速度的最大值也小得多,这样的结果至少使人怀疑作者并没有真正做了仿真。
⑷ 关于综述性文章。综述性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前人对某一专题做过哪些研究、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指出对这一专题继续研究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综述性文章实际上是比较难的,需要占有大量资料,而且,对资料要分析,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高屋建瓴。千万不要看了几篇发表过的论文就写综述。
⑸ 关于论文中的公式。科技论文一般少不了公式。公式推导的正确固然很重要,但也并非一定要把一步一步的推导过程写清楚。有的文章虽然写出了公式,但是,不注意对公式中所用符号的说明,不注意说明公式的适用条件,这样的公式是没什么用的。有一篇文章论述以三条人工肌肉作为作动器的并联机构,作者试图建立它的数学模型,前面写出了人工肌肉输入气压与肌肉长度的关系式,又列出力平衡方程,然后就说把前一式与后一式相结合,得到一个非线性的状态方程,把它作为数学模型。方程中有很多系数,显然是与机构及肌肉参数有关的,作者恰恰没有写出系数与参数的关系,这就使人怀疑这个模型是不是推导出来的。即使是,这样的模型只是通式,没有用处。
二、论文的标题
论文的标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应该与文章的内容非常贴切。这一点往往不被注意。有的标题过大;有的又过于局限。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服务机器人仿人手臂运动学研究”,内容是作者在研制一种服务机器人时对一种七自由度手臂运动学所做的分析。“仿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这种冗余自由度手臂逆运动学的一种解法,这样的解法并不只能用于服务机器人。如果把标题改为“七自由度仿人手臂逆运动学的一种解法”,则既有学术意义,又兼顾了作者的研究项目。还有一篇论文的题目是“登月机器人关节润滑技术的研究”,内容是一种固体润滑膜的制备和特性。论文的题目太大,而且,如果题目中就明确提出登月机器人,就需要有在模拟月球超低真空、超低温、强粉尘环境中的实验,目前尚无条件。如果将题目改为 “mos2基固体润滑膜制备方法及特性的研究”,既缩小了范围,又避开了尚不能进行的实验。还有些论文题目本身就有问题,例如,有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 “仿人机器人的动态行走控制”,行走有静态的吗?肯定没有,连原地踏步都是动态的。这样的标题岂不让人笑话?
三、摘要
摘要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摘要应写得简练,只需说明写论文的目的、所用的方法及取得的结果即可。写得不好的摘要中常常有一些没用的话。例如,“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更加广阔,某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之类的话就没有用。
四、引言
论文引言的作用是开宗明义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引言应开门见山、简明扼要。有的写机器人的文章,一开始写捷克一作家写的戏剧中一个机器奴隶叫robota,美国1950年制造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这就绕了太大的圈子,有点“言必称希腊”。
很多论文在引言中简要叙述前人在这方面所做过的工作,这是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对前人的方法提出改进的文章更有必要。应该注意的是,对前人工作的概括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有意歪曲别人的意思而突出自己方法的优点就更不可取了。在一篇论文中,对前人工作的概括应尽可能放在引言中。在正文中,如非很必要,就不要再有这类段落了。
文献的引述要正确。你的文章里引用了某些文献,别人的文章也可能引用你的文章。如果引用时不注意正确性,就可能以讹传讹。有一篇谈遥操作的文章引用了美国《自然》杂志的文章,提到在相距7000km的两地进行遥操作,从操作端发出操作命令到执行端反馈回信息只用了150μs。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电波直线传播,至少也需要46.67ms。后来查明是作者引用时单位写错了。如果文章发表了,以《自然》杂志的权威性及这篇文章作者的影响力,这个错误的数据肯定还会接着被引用。
一些论文也开始引用互联网上的文献和消息。网上文献的可信度要好一些;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消息的可*性不高。我们曾用装甲车为某试验基地研制了一台遥控靶车,在《兵器知识》上曾有过报道。由于某些内容不便公开,对文章做了一些技术处理。这个消息到了网上却变成了“我国研制成功遥控装甲车”,“蚂蚁”成了“大象”。所以,如果要引用网上的消息,一定要通过其它渠道对消息进行核实。
不少论文在引言中还说明了文章的结构,虽然话不多,但并非很必要。对于学位论文,因篇幅大,在绪论中交代一下整个论文的结构是应该的。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就没有这个必要。
五、实验验证
论文中的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论文提出的理论或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有一个阶段我不太同意把仿真叫做实验,但随着仿真技术的进步,至少它可以成为一种验证的手段。
理论的正确性并非总是要用实验来验证的。那些用公认的定理证明的新定理就不需要验证。
方法可行性的验证相对简单一些,实验只要说明所用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即可。
方法(特别是算法)有效性的验证在很多论文里做得不好。所谓有效性,应该是比别的方法更快或更简单地解决了问题,或是计算复杂性低,或是计算速度更高,或是占用的内存小。要说明有效性,一是要有比较,不能“老王卖瓜”;二是要有相应的数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论文中的实验往往是一种为说明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实验。实验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要说明某一因素的作用,就要设法将它孤立起来。
我曾连续审了四篇关于构建机器人仿真球队的论文。这四篇论文除了叙述性的内容偏多以外,写得还是不错的。文章的内容涉及个人技巧、决策机制及整体协调,并不重复。而且,球队两次参加了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仿真组的比赛,都取得亚军的好成绩。这就是说,在构建球队时代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是有成效的。但是,这四篇文章都用参赛对阵的得分来说明技术措施的有效性,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足球赛的成绩只是一种排名,只说明参赛队实力的相对强弱。如果对手的实力太低,即使己方取得冠军,也不能有效地说明自己所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而且,如前所述,一个队能否取得胜利与个人技巧、决策能力、整体协调等多种因素有关,取得较好成绩倒底是哪个因素起了作用往往是说不清楚的。作者在最近的两篇文章中用了相同的比赛结果来说明不相同的技术措施的作用,显然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如果对同一对手以采取论文中的措施和不采用这种措施进行两次比赛,则比赛的结果就能较好地说明这种措施的作用。
有不少论文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用严格的理论证明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也暂时做不了实验,于是就用仿真的方法来说明。这时应注意的是,尽管文章中只能给出个别的仿真实例,但做仿真时应该尽可能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多做一些实例,因为,用一、两个实例的仿真结果说明的结论很可能被另一个实例推翻。有一篇论文要在相互距离已知的几个点中寻找一条最短的遍历路径,论文的篇幅很长,所用的方法兜了不少圈子,方法倒也对,但没有证明。最后用了一个实例做仿真。我在审稿时写了一个更简单的方法,与论文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这样一来,这篇文章所提出的方法虽然不错,但一点意义也没有了。
六、结论
结论中出现的问题不太多,不过精彩的结论也不多。由于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提供的“复制”、“粘贴”的方便,论文正文、引言、摘要中的一些话也就被拷贝到结论中,还没看到结论就知道结论说什么,这样的结论已经没味了。不过偶尔也碰到“过火”的,正文中根本未涉及的问题在结论中突然冒了出来。比较罕见的情况是,有的论文的结论把文章中的论述部分或全部推翻了。
七、文字
以前用笔写字的时候,常听人说“字是人的脸面”,意思是说,一手好字会为你增添光彩,看着也舒服。现在,论文上的字都是打印机打出的印刷体,文章是不是通顺就很突出了,也就成为“人的脸面”了。俗话说“文如其人”,如果一篇文章的文字方面的问题太多,念不顺口,作者给人的印象也不会好。
送审稿中,比较突出的文字、标点方面的问题有;
⑴ 天一句,地一句,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语气、语意不连贯。
⑵ 语意重复,用词罗嗦,不善运用代词。
⑶ “而”、“故”、“然”、“其”之类的虚构词用得别扭。
⑷ 技术术语使用不当或生造术语,这是在论文中最不应出现的文字问题。如果某一领域的名词术语已经有了国家标准,虽然这类标准一般是推荐性标准,但也应首先使用标准核定的术语,为的是与别人有“共同语言”。在论文中不应使用俗名,即使这样的名词已被较多的人使用。术语是有内涵的,在制定术语标准时,对收纳的每条术语都有严格的定义。如果在论文中不得不创造一条新的术语,对它的内涵一定要说清楚,要有严格的定义。我对一篇论文中的“轨迹跟踪控制”提出过质疑。表面看来“跟踪控制”还说得过去,细想想,能与“控制” 相连的无非是两类词,一是对象,如“温度控制”、“压力控制、“位置控制”、“力控制”等等;另一是方法,如“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等。“轨迹跟踪控制”是什么?“轨迹跟踪”既不是控制对象,也不是控制方法。实际轨迹对期望轨迹的跟踪正是对运动轨迹进行控制的效果。所以,“轨迹跟踪”和“轨迹控制”都是可用的术语,而“轨迹跟踪控制”则站不住脚。还有,在学术性文章中不应使用“电脑”、“光碟”这类商业化和港台化的名词。
⑸ 乱用标点符号。错得最多的是句号,或是长句不断,或是断句不当。最不容易用错的只有问号和感叹号。
⑹ 近年来有个很时髦也用得很滥的词“基于”。有时侯翻开一本杂志十有二、三的文章标题有“基于”二字。“基于x”的英文是“x-based”或“based on x”。应该说“基于”一词翻译得还是不错的。“基于规则的系统”比早年译的“规则基系统”、“以规则为基础的系统” 听起来要顺耳一些。问题是要把“基于”用得必要、得当。不是非用不可的地方,大可不必用它来追求文皱皱的味道。而且,既然是“在x的基础上”,x就应该是个可以被当做基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一篇文章用了“基于任务级……”,这个“任务级”就不是实在的东西。还有一个用得不当的词就是“智能”,有些根本没有智能的东西也被带上了这个帽子。
其实,解决文字方面的问题并不难。作者在写完文章后只要念一、两遍,大部分文字问题都可以发现。不过,如果作者在口语表达上就有不规范的地方和固癖,这样做的收效不大。
八、英文稿的特殊问题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用英语写作论文当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大多数人还不具有用英语思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好的做法是先写中文稿再译成英语,这样至少能避免直接写英文稿时容易出现的语意不连贯的问题。
英文稿中最容易出现的用词问题是:
⑴ 按汉语硬译,形成所谓的“中式英语”。虽然不大会看到“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这类“洋泾浜”,硬译的情况还是常见的。有一篇论文把“车载的”译为“tank-load”,其实,单词“vehicular”的意思就是车载。
⑵ 介词的使用不当,用“of”、“to”较多,其它介词用得少。
⑶ 代词“this”、“that”用得多,“it”用得少,而后者恰恰在科技文章中用得多。
⑷ 句型单调,喜欢(或不得不)用“to be”构成句子。
⑸ 不注意动词的词性。有些动词既可是及物动词也可是不及物动词,应该优先用不及物动词成句,而不要用及物动词的被动语态成句。
⑹ 冠词“a”、“the”的使用不当,尤其容易忘记使用定冠词“the”。
⑺ 不注意名词的单、复数,不注意主、谓语的人称配合。
⑻ 论文中的用词应该比较正式,尽量少用一词多意的词,例如,口语中“get”有“获得”的意思,但论文中最好用“obtain”。
⑼ 中西文化的差异常常使英文稿带有“中国特色”。有一篇稿件的作者很谦虚,在文章的结尾分析了所提出的方法的缺点,说在今后的研究中会逐步克服这些缺点。外国人就不会这么说,他们总是向前看,即使看到了缺点,也会说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方法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有些文章的作者介绍中非要在“教授”后面加个“博士导师”,外国人就相象不出不是博士导师的教授是什么样子。
九、论文的署名
毫无疑问,论文的第一作者应该是执笔者。这不仅体现了对他劳动的尊重,而且有对文章的责任。
不少文章是在读的研究生写的,导师的名字署在后面,这无可非议。但是,从有些文章可以明显看出,在投稿前导师并没有看过。甚至有的文章已经发表,导师还不知道。这种情况不好。导师即使在成文前参加过意见但成文后不看,这是导师没有负起责任;如果学生在导师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署上导师的名字投稿,从好的方面理解是对导师的尊重,从不好的方面理解则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
近来论文署名还有人数增多的趋势,甚至一篇不长的文章署了五、六个人的名字。这种情况在某个项目的总结性文章中比较多见。诚然,项目参与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意是很难分清楚的,但是,论文不是工作总结,在写论文时不太可能集中很多人的想法。至于在署名时多写几个人送人情或者写上根本没有参加工作的领导的名字的做法,更是不应提倡的风气。
十、如何面对审稿意见
一般来说,投送的稿件至少要经过一次技术性审查,英文稿还有一次文字性审查。这种审查通常是学报或杂志的编辑部聘请同领域的专家进行的。编辑部的责任是统一论文的格式、审查文字、处理审稿意见。审稿人的责任是对论文的创新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查,审稿意见一般应包括为提高稿件质量而应做的修改的建议。
作者对审稿人提出的审查意见首先应很重视,考虑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建议。审稿人的意见毕竟是来自一个旁观者的意见,俗话说“旁观者清”,他的意见总有一定道理。有的作者觉得审稿人没有读懂自己的文章(我并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对他的意见也就不认真考虑,这是不对的。审稿人是论文的第一读者,如果他都没有读懂,作者也得考虑自己的文章有什么问题让人家不懂,否则发表后如何面对更多的读者?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