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主題
1. 《草原》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草原》主要寫作者的一次訪問活動,中心是表現蒙漢人民的友好情誼,歌頌各民族的團結。
《草原》是現代作家、詩人老舍創作的一篇散文。已選入人教版新課標(老教材)五年級下冊第1課和教育部統編人教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第1課。
本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通過寫作者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依次描繪了草原的美麗風光、蒙古族人民熱情迎客的場面與主客飲酒聯歡的場面。通過這些畫面的刻畫,表現了草原的風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老舍的「舍」就是取的他的姓「舒」,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2. XP經典草原主題
已經發過去了,不知道能行不。
3. 壩上草原的主題
以「走進綠色、相約草原」為主題的張家口壩上草原旅遊月,於每年的7月-8月在河北張家口壩上草原舉行。
該旅遊節由河北省旅遊局、張家口市政府主辦,張家口市旅遊局、張北縣政府等機構承辦。位於壩上的河北省張北縣不失時機地推出草原旅遊節,意在開發利用當地的草原生態資源和元中都歷史文化資源,推出草原特色品牌,全力打造華北又一避暑勝地。
壩上草原地處河北省西北部,內蒙古高原南緣(俗稱「壩上」)。這里平均海拔一千四百到一千六百米,夏季氣候涼爽,境內生態系統完善的中都草原是錫林郭勒大草原的組成部分和精華,依託藍天白雲、綠草如茵、樹木森然的自然景觀,是天然的避暑勝地和旅遊觀光的好去處。這里也是農耕文化和畜牧文化的融匯地,一三0七年建立的元中都與大都(北京)、上都(藍旗)齊名,元代中都遺址曾被列入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張北縣立足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把草原生態文化研究貫穿於旅遊開發的始終,大草原特色牌,唱中都文化戲,全縣草原生態旅遊業蓬勃發展。張北縣成規模旅遊景點達十一處,年接待遊客十五萬人次。
為了集中展現壩上草原旅遊的獨特魅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現代理念的旅遊文化品牌,河北省、張家口市和張北縣有關部門聯手推出了壩上草原旅遊月。旅遊月期間,主辦者將舉行大型篝火、焰火晚會和蒙族歌舞、地方戲、馬術、摔跤等表演,以及旅遊商品展示、旅遊項目洽談等活動,促進壩上經濟發展。
4. 課文題目是草原,但文章只有第一段和第二段寫了草原景色,這樣是否偏離了主題
沒有偏離主題。
原因:一二節描寫的是草原的美麗風光,首先奠定了草原「風光美」的美好基調,進而層層遞進,寫出了人情美和民俗美。這樣寫是為了告訴讀者:草原的美是包括許多方面的。
《草原》是現代詩人老舍創作的一篇散文。課文主要講了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和蒙漢聯歡圖。抒發了作者對草原的熱愛之情和對蒙漢兩族的深情厚誼。
5. 課文題目是《草原》,但文章只有第一段和第二段寫到了草原景色,這樣是否偏離了主題請發表你的見解。
沒有偏離主題。
課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寫的是草原的美麗風光,首先奠定了草原「風光美」的美好基調,進而層層遞進,寫出了人情美和民俗美,使得文章更加優美和諧,深化了主題思想。也為了告訴讀者:草原的美是包括許多方面的。
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麗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氣、小丘、平地、羊群這些景物來寫的,因為這些景物顯示了草原的特色。
(5)草原主題擴展閱讀
《草原》是現代作家、詩人老舍創作的一篇散文。已選入人教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一課、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一課。文章主要講了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和蒙漢聯歡圖。作者在最後引用了一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抒發了作者對草原的熱愛之情和對蒙漢兩族的深情厚誼。
作者簡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6. 求草原為主題的歌曲
要說稍微老點的:就德德瑪,騰格爾等老前輩的吧。要說流行點的,我推薦鳳凰傳奇的,有挺多關於草原的歌曲。
7. 以"我心目中的草原″為主題設計一段開場白
嬌鍵的雄鷹自由的飛翔,百靈鳥歡快地唱歌。成群的牛羊安閑地嚼著青草,小版馬駒蹦蹦跳跳地歡權撒,跟著馬群從這里跑到那邊。偶爾還會看到成群的黃羊,它們跑起來快極了,像一陣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還散落著一個個圓頂的蒙古包。小牧民騎在高高的馬背上,神氣地揮舞著鞭子,放聲歌唱.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