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素材 » 電影院論文

電影院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05 09:55:08

❶ 求電影方面論文

《集結號》
從某種意義上講,本片更多地探討的是《父輩的旗幟》中戰士走向和平之後如何適應和平生活的問題,在這部美國影片中,它強調了士兵走出戰場之後,應該融合進平凡的人生,但是,在《集結號》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士兵依然沉浸在戰爭狀態,意圖用戰爭的特殊狀況來指責和平年代對於他們獻身的忽略,藉此來凸現一個士兵的悲劇命運。而在美片中,如《兄弟連》、《父輩的旗幟》中,展現了士兵們會忘記戰爭,在新的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特別是《兄弟連》中有重點一章,表現了士兵們在釋放戰場對於靈魂的惡的異化之後,重新回歸到和平生活。而我們中國電影,卻遠沒有這樣泰然地對待戰爭,影片中的穀子地追求一種名份,一種面子,並且以一種庄嚴的態度表現出來,甚至他可以用死人的名義壓著礦山建設,都反映了一種中國電影在理念上與其他國家文化的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馮小剛在電影恰恰迴避了對戰爭原因的說明,而他所學習的《拯救大兵瑞恩》與《兄弟連》中都沒有忘記肯定了美軍士兵參與的戰爭是正義的,應當的。在《拯救大兵瑞恩》中,專門設置了一個美軍拯救法國小女孩的戲,變相地說明了美軍不遠萬里來到異國他鄉是為了拯救當地人民的,他們連小女孩都要拯救,何況那些本土的當地人?而在《兄弟連》專門用一集表現了納粹的集中營,用以說明美軍為什麼而戰。而在《集結號》中,沒有任何對士兵們參與戰爭動機的解釋,他們服從的只是一個命令,而不是他們自願地獻身於那一場戰事。可以看出,我們中國電影卻日益懼怕去肯定一場戰爭的正義性質,以及獲得士兵的參與的認同。這樣的模糊了戰爭動機的電影本體,註定是無法讓人對士兵的行動產生認同與贊許。這不能不說影片在基調設置上因噎廢食走向反面的失誤之一。

因此,整個電影與它所模仿的視覺影像的母本《拯救大兵瑞恩》、《太極旗飄揚》雖然有著表象上的近似,但在本質上,影片的後半段的大段冗長的文戲,卻是獨特的中國題材里特有的由「命令」決定的荒誕。生命的不自由的潛台詞,在這一段里得到了隱形的再次發作。

現在馮小剛移用了美式特技(雖然這種特技是由韓國人倒騰出來的),套在了舊有的中國電影的慣性的思維模式上,自然產生如我們前面所雲的水土不服現象。影片的前後部分完全是兩個不同的電影,節奏與處理方法完全不一樣,前面的鏡頭,是對好萊塢搖移鏡頭的學舌,下面的部分,才真正是馮小剛語言類電影特有的敘事風格。在影片的後半段中,我們看到大段冗長的靜止的鏡頭,再也不見了前面的快速剪切的強悍風格。馮小剛處理文戲鏡頭時,是不注重鏡頭的切換的,他基本就是採取讓鏡頭架在那裡,讓人物在那裡侃侃而談。在影片的後半段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注重語言而不注重鏡頭的馮小剛。比如,穀子地與二斗在醫院里的那一段鏡頭,只見兩個人坐在長椅上,完成了全部的對話,使人想到在《手機》中葛優洗腳的那一場戲,馮導也是採取這種毫無作為的冗長鏡頭來一筆帶過的。可以說,影片的後半段的冗長乏味,顯示出馮小剛在處理文戲鏡頭里,一旦沒有了葛優式的幽默的口吻,他的那些文戲便「淡出一個鳥來」。馮小剛在處理文戲時,還不自覺地保留著葛優那種緩慢的沉吟腔,就是在前半段的戰爭鏡頭中,馮小剛一旦表現人物對話的鏡頭時,也是讓人物板著一個表現,用葛優的腔調意味深長地講話,與當時的戰爭氣氛嚴重不匹配。

可以說,《集結號》的後半段是完全的馮式鏡頭,而戰爭場面上,我們看到馮小剛缺乏操縱動作鏡頭的能力,很多鏡頭都可以看出馮的視角混亂,鏡頭雜亂無章。我們回頭看看《拯救大兵瑞恩》的開頭戰事鏡頭,會發現電影很注重視角的統一,搖晃的鏡頭,一直是以美國大兵的視角展開的,一直沒有發現敵方德軍的主觀鏡頭,這給影片增添了許多主觀的強烈的視效。但是,馮小剛在《集結號》的戰事處理中,我們看到他在鏡頭上是混亂不堪的。在國民黨沖鋒的一場戰爭場面上,馮小剛在表現九連戰士進入戰壕後,突然迫不及待地用一個鏡頭放在了國民黨軍的後邊,換成了國軍的視角。國軍沖鋒的鏡頭,馮導讓鏡頭平行地放在國軍隊列的左邊,這個視角在真實戰場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是一個電影的客觀的視角。而這個客觀的視角,馮導也讓它搖搖晃晃,而在「拯救瑞恩」一片中,搖晃的鏡頭,是在表現美軍的主觀的鏡頭時才會出現的。可見,馮導濫用了搖晃鏡頭,甚至把客觀的鏡頭,也莫名其妙地採取了這種方式,可以說違背了電影語言的基本規律,只能說馮導在學舌時,他的習慣於語言類電影的拍攝手法,無法給他的電影以支撐。實際上,馮小剛是從電視劇走上銀幕的,沒有經過電影拍攝的專業訓練,他是在干中學,學中干,能取得這樣的進步不是值得一贊的,但是從電影鏡頭的敘事統一的高要求的角度上來看,我們有必要對他的電影更苛求一些。

下面的混亂,觀眾完全被美式或韓式的天崩地裂的爆炸場面給弄得七葷八素,但畫面的內在的對應關系卻相當的混亂,鏡頭在共、國雙方的士兵們之間雜亂地切換著,時而全景,時而特寫,或是共軍,又是國軍,有時候他們還以同一方向在鏡頭里運動著,鏡頭之間的邏輯關系幾乎看不到,令人對戰場場景處於一種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混亂中。在國軍坦克進攻的一場戲中,我們看到了「拯救」一片中相似的場景,但看看斯皮爾伯格是如何處理這一場戲,在「拯」一片中,坦克是從地平線上來的,先露出了炮管,而馮導在處理坦克時,直接就用鏡頭和盤托出,根本無法傳達出通過士兵的主觀視角感受到的戰場壓力。

總之,《集結號》是馮小剛學舌好萊塢電影的習作,而骨子裡的內核仍是中國電影關注的「命令」的束縛與荒唐問題。過強的理念化操作,使影片里的人物缺乏感人的力量,也註定不會在人性方面有所突然。而電影的戰線拉的太長,很多重要的謎底及戲劇沖突都放在了戰後,使得影片里的戰場鏡頭里並沒有與整個電影等價的戲劇沖突,使得整個電影里的戰爭徒有轟轟烈烈的形式,但卻無益於人物形象的塑造。加之馮小剛一直擅長的語言類鏡頭的營造,對於處理戰爭場面有一種黔驢技窮的無奈,也使得整個電影的戰爭場面與它學習的母本有著很大的差距。而正是這種差距,是令我們失笑的原因。

❷ 電影論文

美國夢、樂觀主義——美國電影《阿甘正傳》反映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

【摘 要】電影反映人們的生活,思想觀念和價值觀。透過電影,觀賞者可以了解到不同國家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美國電影《阿甘正傳》中的主人公阿甘一生的傳奇經歷,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過這部電影,我們了解到了美國世代傳承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本文旨在分析《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所反映的這些美國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包括美國夢和美國人的樂觀主義。
【關鍵詞】美國電影 《阿甘正傳》 美國夢 樂觀主義

20世紀以來的100年,世界傳播事業和信息產業飛速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將人類帶入了信息社會。在信息時代,媒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報紙、雜志、電視、電影等是較為先進的信息傳播活動形態。其中電影也許是最具影響力的傳媒。電影就像一個微觀世界,表現出不同的社會價值觀和思想觀念。
在美國電影中,「美國夢」和「樂觀主義」是常被涉及的主題。那什麼是「美國夢」呢?最具代表的關於「美國夢」的電影就是《阿甘正傳》。《阿甘正傳》 (1994)是由羅伯特•澤梅基斯導演,湯姆•漢克斯主演的一部「愚人電影」(反智電影)。該電影獲得了巨大成功——在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中,《阿甘正傳》一舉獲得13項提名,包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和最佳視覺效果六項大獎,還奪得了當年全美10大票房影片的首位,並在有史以來最賣座的影片排行榜上名列第四,4年後該片又進入美國史上最偉大的百部電影之列。因此《阿甘正傳》可以說是美國電影史上一部愚人電
影的神話。

一、《阿甘正傳》簡介

福瑞斯特•甘(阿甘)出生在上世紀中葉、美國南部阿拉巴馬州的綠茵堡鎮,由於父親早逝,他的母親獨自將他撫養長大。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憑借跑步的天賦,他順利地完成大學學業並參了軍,隨後開赴越南戰場。在軍營里,他結識了「捕蝦迷」布巴和神經兮兮的丹•泰勒中尉。布巴在越戰中喪生,丹中尉失去了雙腿,阿甘則因為救人成了戰斗英雄。回國後,阿甘為了履行對布巴的承諾,買下了一艘破船開始捕蝦。一系列機緣巧合後,他不但化解了丹中尉的怨氣,還莫名其妙地累積了大量資產。不過,錢並不是阿甘所看重的東西。阿甘和女孩珍妮青梅竹馬,可珍妮有自己的夢想,不願平淡地度過一生……

二、《阿甘正傳》的主題

親情、友情和愛情一直是人類歷史上永恆的話題。圍繞著愚人文化這一背景,影片講述了發生在阿甘身上的親情、友情和愛情故事。阿甘自幼腿部殘疾而且智商低下,小鎮上的人都用異樣的目光看待阿甘,只有兩位女性關心、愛護他:母親給予了他偉大的母愛,珍妮則以純真的少女情懷溫暖著他的心。在母親心目中,阿甘不是負擔,而是上天對她的饋贈,她傾盡全力撫養阿甘,總有辦法找到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讓他明白生活中的一些道理人生就如同一盒巧克力,你永遠無法知道你會嘗到什麼樣的味道」,「笨有笨的作為(傻人有傻福)」,並且為了能夠為他爭取於正常兒童同樣的生活學習機會,她甚至答應陪校長睡覺。
《阿甘正傳》表達了許多不同的主題,其中被導演反復強調的就是對生活永不放棄。這部電影不僅給人以情感上的教育,而且也是一部關於美國 20世紀50年代到1982年的社會史,非常值得一看。阿甘智商雖低,但他心地單純,信念堅定,做到了很多正常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在運動、戰場、商場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阿甘的人生歷程中穿插著美國戰後的一些重大事件,如貓王、披頭士樂隊、種族問題、越戰與反戰、水門事件、乒乓外交等等。阿甘的故事象一面多棱鏡一樣折射出生活的各個方面,引發觀眾對自己生活的思考。
三、《阿甘正傳》反映的美國思想觀念和價值觀——「美國夢」和「樂觀主義」

從《阿甘正傳》中我們能夠想到人們追逐已久的美國夢以及樂觀主義。美國夢是上個世紀的神話,是許多歐洲人為了追尋更好的生活而來到美國的目標。美國地廣人稀,到處都充滿著爆富的機會。今天,美國夢依然存在,大量亞洲人和拉美人把美國看成是實現夢想的搖籃。那到底什麼是美國夢呢?雖然已有些許變化,但卻有一個永不變化的主題:或成為富人,或成為體育英雄,或成為著名演員,或有參觀白宮和得到美國總統接見的機會 ,或通過勤奮刻苦成為一家跨國公司的董事。怎樣來實現這些夢想呢?人們需要做什麼呢?人們應該成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或者要有最高的智商嗎?誰能回答這些問題?看過《阿甘正傳》後你就能知道,有這樣一個人,他參與了幾乎所有的美國大事,他很富有,參觀過白宮,還是一個體育英雄。他的生活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告訴人們,在美國任何人都可以成功,即使你的智商極低。他就是阿甘。美國是一個具有「未來取向」的國家,這也決定了美國人的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等價值觀。但在60年代,青年一代為了表達對美國社會的種種黑暗和越南戰爭的不滿和反叛,以及對現實和未來的迷惘與困惑.選擇的是一種逃避現實、追求享樂、否定理性、強調本能的幻滅之路。性的解放、毒品帶來的幻游和遠離現實社會的流浪和群居生活是他們所選擇的生活方式。這也就是影片中珍妮和她的「嬉皮士」同伴的生活方式。但低智商的阿甘與他們完全不同。也許他的智商使他無法了解珍妮和那個時代的青年所做的事情,但他身上一直洋溢著一種美國人所特有的樂觀向上、積極進取。
雖然阿甘的智商極低,但另一方面,阿甘又是聰明的。他參觀了一所退伍兵專用醫院,用他高超的乒乓球技藝來愉悅他們。與此同時,電視里正在報道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消息。然而沒人觀看這個人類的世紀創舉,他們都被這個低能兒的球技深深吸引。此時科學是乏味的,體育更加偉大。阿甘相信,蠢人才做蠢事,傻人有傻福。這也正是電影導演對阿甘成功生活的詮釋。他自己不認為自己是蠢人,他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這就是在美國成就一番事業,取得成功的砝碼。無論你是白人還是黑人,聰明還是愚蠢,你只需做到最好,然後取得成功。阿甘教給人們成功的鑰匙就是:你自己去決定你是做聰明人還是傻子吧。
美國人總是思考著未來的目標,他們說:「我們要把人類送到月球上去。」他們做到了。他們的國家在一片狹小的土地上由十三個殖民地建立起來,如今美國卻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美國夢是真實的,古巴人來到美國成為棒球明星;每天數以千計的墨西哥人越過邊境線尋找工作,尋求更好的生活。只要你做出決定,擁有自己的目標,一切都能實現。

參考文獻
[1]顧寧.美國文化與現代化.北京:遼海出版社,2006.
[2]張奎武.英美概況.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3]趙英男.英文影視賞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4]朱永濤.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入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董力燕,劉銘.《阿甘正傳》中的成功哲學[J].文教資料,2007.
[6]端木義萬.美國社會文化透視[J].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
[7]劉洋.尋找迷失的英雄——《阿甘正傳》的新英雄觀及其文學內涵[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

❸ 有誰知道看電影後的論文怎麼寫有範文更好 謝謝

就寫你看後的感想,你也可以就劇中的某段情節展開討論

❹ 求一篇關於電影的論文,2000字左右。

這是我選修課的作業,我看的是《她比煙花寂寞》。沒有2000字哦,你看情況再加一點吧,我明兒個要考試,還得看書,實在沒時間幫你加了。。。
希望可以幫上你~~

她比煙花悲哀
《Hilary and Jackie》觀後感
《Hilary and Jackie》。中文譯名:《她比煙花寂寞》。
好有意境的名字,佩服譯者的功力。
喜歡這部電影。談不上愛,僅僅是喜歡。
或許是因為時間、空間的不同吧,一開始看這部電影,我就覺得是在看一場荒誕劇:異域古老的街道、悠緩的大提琴聲;Jackie要求姐姐同意自己與姐夫歡愛,而因為姐姐的拒絕她任性的自殘…那些都是遠離我的生活我的見識之外的存在。我抱著看現代主義風格小說的態度觀看劇情,沒有悲喜。
直到Jackie艱難的拿起話筒打電話給依賴的丈夫,卻聽見小孩子的聲音。
直到屬於她的繁華逝去,她瀕臨死亡,在床上抽搐嘶吼,門外是喧鬧歡騰的人群。
悲涼的感覺就這么襲來,眼淚簌簌往下掉。
就像電影的中文譯名:她比煙花寂寞。
絢爛的背後竟然是這樣觸目驚心的虛空與流離。

Jackie的一生,流光溢彩在其表,狂熱偏執在其里。用死亡追逐榮耀,耗盡所有,曲終人亡。
她的一生追逐的榮耀,說到底,只有愛。她要找到一份情感依託,填補內心的寂寞,撫平不安。
小時候,她為了和Hilary一樣得到父母的贊賞和喜愛,苦練大提琴;
成名後她帶著老師給的「大衛杜夫」輾轉於世界各個城市,因為她以為全世界都會給她想要的愛;
而後,已為盛名所累的她,重新釋放熱情,去觸碰早已厭倦的提琴,因為一個男人為著她的音樂才華,願意獻出愛情。
當初老師給她「大衛杜夫」的時候說:「It will give you the world.」——她永遠記得。
但她忘了後面一句:「but you must give it yourself.」
於是最終,她失去了一切。或者說,她什麼都沒有失去,因為她本就不該有奢望。
而相反的,她的姐姐,甘願「為了一個男人,放棄長笛」,安心歸原在鄉下生兒育女,過著平淡並且簡單的田園生活。

不論是Jackie還是Hilary,我無意褒貶任何一個的生活方式。因為我都不贊同。
先說Hilary。人們說她為了一個愛的男人放棄長笛(許多影評上都是這么寫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在前面甘願「為了一個男人,放棄長笛」,用上了引號),但其實在我看來,根本不是這樣。她的事業?她不是在求職、求學時屢屢碰壁么?妹妹的光輝太過耀眼,不是令她壓抑令她恐慌么?如果她有著與Jackie一樣的技藝,她會由於那個男人的幾句贊美就陷入愛河么?
妹妹問她為什麼要嫁給他,她說:「因為在他眼裡我是特別的」。
——因為他的贊譽,因為她覺得他愛她,所以她安然的把自己交給他,安然的依賴他。
如果,她的運氣差一點點,遇人不淑,恰巧碰到的是一個巧舌如簧、生性風流的浪盪子,那要怎麼辦?
所以對於她的後來的相較於妹妹的幸福生活,我只能說「萬幸萬幸」。

而說到妹妹Jackie,我只能說她是一個從來沒有長大的小孩子。天才勢必孤寂,這好像是個永恆的普遍的真理。Jackie是幸運的,上蒼眷顧給了她大提琴的天分;Jackie又是不幸的,因為上蒼沒有賜予她忍耐。於是終盡一生她都尋尋覓覓想要找到內心缺失的部分。
她的悲涼人生,完全是自找——我很堅定的認為。除了童年,她最幸福的時光莫過於與丈夫新婚的那段時間了。倆人各自忙碌卻又如此契合。
那麼,轉折點在哪兒呢?
轉折點在,她發現自己漸漸無法演奏大提琴了。於是她試探丈夫,如果她不拉大提琴了,那要怎麼辦?丈夫不明就裡,回答的直白:「在舞台上你才是最耀眼最閃光的」。
敏感的心自此陷入絕望和死寂。於是她悲觀的自棄,向姐姐姐夫提出違背倫理的要求,自我放縱。
寒冬里,她脫光了衣服,拿鋒利的葉片割著皮膚,撕心裂肺的喊:「你們都不愛我。沒有人愛我……」
因為一個男人的一句話,她否定了自己的全部。
怎能不悲涼。
於是理所當然引發了後續的一系列悲劇:姐妹之間的隔閡、愛人無法忍受她的乖戾、病情的惡化。

煙花的繁華只是一瞬,美麗卻短暫。Jackie的一生,一如煙花,璀璨奪目,轉瞬即逝。
然而,盡管很多人矯情的認為煙花寂寞,但事實卻是,絢麗的焰火,總是對應著祥和的氣氛和嘈雜的人群。盛開前萬眾期待,盛開後群情洶涌。
所以,她比煙花悲哀。

❺ 急!求一篇在電影院看電影的過程中,對於環繞立體聲給你的感受的論文,1000字左右

In the cinema
I often and students in cinema together go to the movie, cinema showing some good movies sometimes, we often because it touched by the story.
Once again, I with my classmates see "gone with the wind", and it tells the story of the American civil war in ten years. Through the film, I know a great American - Lincoln. He started to liberate the people, people, and in a split in the war.
In the movie, he sings with speech and we moved tears left.
翻譯:
在電影院看電影
我經常和同學們在電影院一起看電影,電影院里有時候會放映一些好的電影,我們經常會因為它的劇情而感動。
有一次,我與同學一起看《飄》,它講述了美國的十年內戰。通過這部電影,我知道了美國的一位偉人——林肯。他為了解放全美人民,發動民眾,在反分裂戰爭中獲得了勝利。
電影中,他聲情並茂的演講又使我們留下了感動的眼淚。

絕對超過80放心

❻ 關於影視的論文3000字

進入電影的方式
《電影的讀解》是一門關於電影的課程。但它並不是一門嚴密的、系統的關於電影藝術的概論,更不是一門電影美學課程,我更願意把它看作是一門電影藝術的入門課程。稱它為入門,一方面是作為主講者的我還談不上對電影藝術有很高深的研究,另一方面是作為聽課者的大家也是初次接觸。這門課將主要通過對電影的一些基本藝術問題的介紹,結合對具體作品的分析評價,來達到提高電影藝術欣賞水平的目的。希望能在這方面給大家一些印象,一些啟發,使有興趣者可以在這基礎上進一步去發展自己和提高自己。
一、認識電影

進入當代社會以來,看電影已經成了一般人,特別是文科大學生的普通經驗了。不管是什麼人,不管文化程度高低,都喜歡看電影,而且都會看電影。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電影有一般文學與藝術樣式所沒有的直觀性與生活實感。弗雷德里克·詹姆遜曾說過,電影從靜止到運動,從黑白到彩色,從無聲到有聲,它所發展出來的正是還原生活的能力,與生活真實的距離正在縮小仍至消失。特別是電腦時代,甚至可以復制出無法再現的一些景觀,如過去與未來的世界。而進入跨國資本主義時期——後現代,一方面是全球化的步伐正在加快,而文化的融合已是經濟的融合之後不可阻擋的前景。在這種情況下,電影是最具有全球性的一種藝術形式,詹姆遜就把電影看作是後現代的藝術形式;另一方面是由於電視與電腦的出現,從人類文化的發展來看,圖像的時代正在取代文字的時代,而電影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所以它的大眾性,大眾化才可以有如此高的程度,而一部《泰坦尼克號》也才有可能風靡全球。

但是電影的魅力除了直觀性之外,一般人卻不大注意到電影作為一種文化儀式對觀眾的潛在影響。 足以為證的是: 去電影院里看一部電影,和在家裡從電視上去看同一部電影其審美的效果是很不相同的。原因就在於,除了故事的層面之外,在電影院里看電影還是一種文化的參與, 一種儀式的參與。 這就意味著, 作為放映電影的場所——電影院,對於電影成為一種藝術而言絕不是可有可無的。過去在南京,現在在香港,看電影的儀式感是很強的。 隱性的燈光, 隱蔽的銀幕、 典雅的裝飾, 都在提醒人們已經進入一種非生活化的狀態。接著燈光漸暗,紗幕徐徐拉開,而音樂則悠然響起,觀眾是慢慢地, 不知不覺地被引入的, 電影院所做進入儀式為觀眾提供了心理的准備。這不像我們的電影院,人還沒坐定,燈光突然滅了,到處吵吵嚷嚷。 而封閉性的空間,場地的黑暗、大致相同的坐姿, 銀幕上光影與聲音的引導,觀眾心理的放大效應,所有這一切,都在強化著一種進入儀式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觀眾的主體意識暫時消失,而身心兩個方面都不由地交給了銀幕。所以看電影都會有一種失去自己的感覺。特別是當代電影的視聽強剌激,用一個心理學的概念就叫著「感覺剝奪」。而美國學者賓克萊曾使用過一個概念叫「委身」,來形容藝術欣賞的這種狀態。這是一種有如宗教儀式的藝術儀式。人們只注意到電影故事的吸引人,而沒有注意到進入電影院參與藝術儀式對一個觀眾心理的潛在影響。

❼ 求5000字關於電影院改造的畢業論文

可以啊
這個題目是什麼呢
可以給你模板

❽ 正在寫一篇有關電影院的論文不知道該如何入手啊

先去電影院實地去看一下,再看一部自己感興趣的電影,最後聽一聽看完電影後出來人流的觀後,這樣就有觀點出來了

❾ 電影網站論文

你是要要影評吧,去天涯影視評論版塊去看看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