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素材 » 中國科研論文

中國科研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1-16 19:03:42

① 寫個科研論文

河北霧靈山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服務功能的經濟價值評估

摘要:對霧靈山自然保護區的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進行了評估,得出霧靈山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 服務總價值 30 272 . 76 萬元/a,其中,間接經濟價值 28 144 . 82 萬元/a,占總價值的 92 . 97 % 。其直接經濟價值2 127 . 94萬元/a,占總價值的 7 . 03 % 。直接經濟價值與間接經濟價值的比值是 1:13 . 23 ,由此可見,霧靈山自然 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間接價值的重要性。因此,保存森林的價值,決不僅僅是木材價值上的保護,更重要的是森林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間接價值的保護。

關鍵詞:霧靈山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

霧靈山自然保護區生態服務功能的直接經濟價 值主要表現在林產品價值和景觀遊憩價值。
2 . 1 林產品價值 林產品是指木材、果品、葯材及其它工業原材
料。對於霧靈山自然保護區來說,林產品價值應主 要計算森林生產活立木的價值。由於現在林區全面 禁伐,所以,此處的林木價值僅作為計算整個霧靈山 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總價值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可 作為林分的商業價值。
霧靈山自然保護區活立木蓄積1 060 831 m3 ,其 中油松林138 146 m3 ,落葉松林28 723 m3 針葉混交 林5 668 m3 ,針闊混交林129 265 m3 ,山楊林27 564 m3 ,樺木林110 727 m3 ,山楊樺木林259 329 m3 ,櫟林40 275 m3 ,落葉闊葉混交林321 134 m3 。活立木連年 生長率分別為油松 6 . 47 % ,落葉松 6 . 99 % ,針葉混 交林 6 . 45 % ,針闊混交林 5 . 89 % ,山楊 4 . 74 % ,樺木
4 . 92 % ,山楊樺木林 5 . 19 % ,櫟林 5 . 26 % ,落葉闊葉 混交林 5 . 68 %〔1〕。由以上可得保護區森林蓄積年均 增長59 497 . 43 m3 ,按 240 元/ m3 計算,保護區林產 品經濟價值增加1 427 . 94萬元/a。

2 . 2 景觀遊憩價值 根據對霧靈山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旅遊年收入
的統計,2001 ~ 2004 年的客流量達到 13 萬人次/a, 旅遊門票收入為 600 多萬元/a。近年來,霧靈山自然保護區的旅遊業發展很快,同時帶動周邊餐飲業、
小商品營銷業等快速發展起來,這些行業的發展,給 霧靈山自然保護區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達 100 萬元/a。可得霧靈山自然保護區遊憩價值為 700 萬元/a。 由以上計算可得霧靈山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服務功能的直接經濟價值為 2 127 . 94 萬元/a。

3 霧靈山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服務功 能的間接經濟價值
森林生態服務功能的間接經濟價值為森林生態 系統的環境功能,主要表現在涵養水源價值、固碳釋 氧價值、保持水土價值、凈化環境價值等 4 部分,是其生態服務功能價值的主體,也是最難以進行評價而又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價值。

② 為何中國學者搞科研,卻要寫成英文的論文發表

對於題主這個說法,個人認為要一分為幾地來看待。

1.科研人員發表的學術文章本來就不是給普通人看的,而主要的閱讀定位對象是在這個世界每個角落的學術共同體的相關學者來閱讀的。

比如一個實驗性的自然科學成果的發表,就需要通過國際期刊來使世界學者來關注,也會有全球各地的學者會嘗試根據文章的methodology重復文章中所提到的實驗,這樣就能看出這個實驗結果是否有重復性。今年在自然科學界比較火的小保方晴子事件就是這個例子,她的實驗結果被發現有作假的成分,而且無法重復實驗。具體中文論述可看這里:小保方晴子《自然》論文被呼籲撤回。

換而言之,對於現代自然科學學者來說,英文是他們的一個最基本工具,因為他們要將自己的研究結果公布到世界,讓別國的研究者也能關注到。所以發英文期刊是最重要的途徑。這里倒是可以補充一下,在二戰之前,英文倒不是最主要的自然科學期刊,尤其是在短暫的魏瑪共和時期,世界自然科學主要交流語言是德語。(現在的學者們如果學過德語的話,就會感嘆,還好二戰後德國的衰敗,主要科學家流向了美國,導致學術語言變成了簡單得多得多的英語。)

如果按照這位學者的思路的話,如果自然科學研究結果只發表為中文的話,那麼無異於只讓中文讀者讀到,基於中文目前在世界學術語言中的極為微弱的地位,而將其他語言世界的學者都關在了門外。這樣的方式,無異於閉門造車,這是行不通的,也是在開倒車。

2.題主考慮到的資料庫價格貴(甚至傾向於壟斷)的問題的確有。
現在幾大學術資料庫和出版社的定價的確是一個比較的問題,哈佛在2012年也表示過不能完全支付所有資料庫。(Harvard University says it can't afford journal publishers' prices)在歐美學術界,open access的呼聲也很高,因為對於學術研究者來說,這真的是一個很懊惱的事情。對於本人來說也是,往往是發現了一篇很好的文獻,下載的時候卻發現沒有許可權。這是最令人不悅的事情。我們青年研究者中也會有這樣的文獻互助圈來一起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資料庫的壟斷價格的確是一個問題,不過更復雜,並不是此題的主要問題。

3.有一些朋友會問,自然科學我們的確看不懂,那麼社會科學,人文歷史類別的呢?
這里必須抱歉說,社會科學類包括經濟,zz,法律等類別的很多國際期刊和一些優秀的國內期刊,沒有經過長期學術訓練的普通讀者仍然很難看懂。並不是非專業學術的朋友想的那樣,這些期刊上會登一些類似故事類的文章。大部分也都是高度理論化和抽象化的文章為主。
但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確存在不同,除了高度計量化的金融,經濟學之外,個人認為(此處為純一家之言)目前並沒有在全世界達成像自然科學這樣有共同認識基礎的共同體。當然你身邊有些水平比較高的老師會告知你們,有這些top 5的國際社科期刊,他們是最高水平,他們就是認知基礎。但是實際上投過SSCI的朋友就能知道,在社科領域很多並沒有這么理想化。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在某些zz學和社會學的Top期刊,有些因為yishixingtai的問題,有些方向基本是很難發表出來。而同樣,在中國的頂級期刊(有些質量也是非常好的),批評GCD的內容也是很難出現的。這倒還算了,無論是在一些國際經濟學,還是zz學或者社會學頂級期刊中,如果不是這個學派,或者不承認這個方法論的文章也是非常難發表出來的。(現在能體會到中國社科發展,尤其社科學者發展的困難了吧?)中國學者在這些國際期刊的確很難發表。(當然英文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基於這樣的原因,如果中國目前想如在自然科學中一樣一擁而上以純SSCI數量而非質量來評價社科學者,的確可能導致資金分配不合理的問題。而這個指導性錯誤的確會造成一定量的浪費。

而在一些全世界學界還沒有共同認知的學科中,的確要積極發展一批中文高質量期刊。而在這些學科中努力的學者,除了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作為第一要務外,比自然科學學者更具有義務做一些社科普及工作。過去和自然科學的朋友交流,經常說到,中國的國情是,社科普及遠不如自科普及做的好,雖然後者也沒有好到哪去。這樣的情況,更要求社科學者在高質量論文外,需要作為義務來做。因為畢竟社科最終研究的是基於社會變動結構表現出來的現象(即最終的終端還是人,只是人的集合的一個表現),我們還是有很大的義務來影響和改進社會。否則只是一個極為冷酷的觀察者而不進行任何的影響的話,未必對得起中國民眾給予我們的資助。(當然這又是一個研究哲學的問題,因為的確有學者認為,社科學者就該是一個完全的紀錄片攝像師的角色,哪怕被拍對象快要被哥斯拉踩死了,但是攝像師的工作就是將這個對象被踩死的過程紀錄下來。)

③ 中國的科研論文為什麼都是英文

我給你幾條比較合理的理由(其他人都寫得什麼跟什麼):
1、從當今語言地位來看:英語在國際上任然佔有主導地位,是可以和很多國家的科學家交流的語言,這樣就可以營造科學界所說的「科學無國界」的環境;
2、從語言效果來看:英語的邏輯性和嚴謹性比漢語要強的多,科學需要的是嚴謹的邏輯,而漢語在這兩點上是無法和英語相比,眾所周知在國際上漢語是公認的最難學的語言,對於外國人甚至是中國人來說,漢語的意思表達需要語境來稱托,沒有語境的話會使得一句話有很多的意思,因而對於很多科學家來說他們用英語寫論文更有利於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理論,因而英語會有更好的表達效果;
3、從中國人的表達習慣和傾向來看:中國人是喜歡文學美的民族,中國人寫文章偏向於玩文字游戲、裝飾語句,雖然使句子變得很精美,但是去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意思,使句子變得繁雜,不利於其他讀該論文的人快速獲取信息,而英語論文會用很多的簡單句,一般不會出現兩個以上的從句,這是英文寫作的一種習慣,很多教英語寫作的老師一般多會要求學生把簡單句練得很熟,語法基礎不好的同學盡量用簡單句表達,避免用錯從句而引起的句意不清楚,因而對於中國科學家來說用英語寫作會更輕松(當然這是對英語功底好的人來說)。

④ 舒德乾的科研論文

1.舒德干,陳苓,1986:化石形態學中的對數螺線及其應用,地質論評,32:209-216。
2.舒德干,1986:貴州福泉牛蹄塘組最古老的雙殼類化石,古生物學報,25:219-222。
3.舒德干,1988:高肌蟲的個體發育及性雙形特徵,現代地質,2:401-410。
4.Shu, D. and Chen Ling, 1989: Discovery of Early Cambrian Radiolaria and its Significanc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32: 986-994. (中、英文各一稿,這里未列中文稿).
5.Shu, D., 1990: Cambrian and Early Ordovician 「Ostracoda」(Bradoriida) in China. Cour. Forsch.-Inst. Senckenberg 123: 315-330.
6.Shu, D. and Chen Ling, 1991: Palaeobiogeography of Bradoriida and Break-up of Gondwana, IGCP 321: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16-21. 23.
7.舒德干,陳苓,1992: 我國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保存附肢的高肌蟲,西北大學學報,22:103-104。
8.舒德干,陳苓,1992:全球高肌蟲(Bradoriida)研究,「七五」地質科技重要成果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選集,5-8頁,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9.舒德干,陳苓等,1992:雲南澄江化石庫早寒武世KIN動物群,西北大學學報,增刊,22:31-38。
10.舒德干,陳苓,張興亮,1993:澄江化石庫的重要新發現及其意義,中國首屆博士後學術大會論文集, 2018-2021,國防工業出版社。 11.舒德干,陳苓1993:軟軀體化石庫研究,當代地質科學前沿,223-226,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12.舒德干,陳苓1993:當代古生物學新進展,西北大學學報, 23:177-188。
13.舒德干,陳苓1993: 化石生物學,當代地質科學前沿,211-215,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14.Shu, D. And Chen Ling, 1994: Cambrian palaeobiologeography of Bradoriida. J. SE Asian Earth Sciences 9: 289-299.
15.Shu Degan, Zhang Xingliang and Chen Ling, 1995, Restudy of Yunnanozoon and Vetulicolia, Anatomy and systematic affinities of Isoxys, An evolutionary link to brachiopods, International Cambrian Explosion Symposium in Nanjing, 26-33.
16.Shu, D., Geyer,G., Chen,L. & Zhang,X. 1995: Redlichiacean trilobites with preserved soft-parts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Chengjiang fauna, Beringaria. Special Issue, 2:203-241.
17.Shu, D., Zhang,X., Geyer,G. 1995: Anatomy and systematic affinities of Lower Cambrian bivalved arthropod Isoxys auritus. Alcheringa 19:333-342.(1995).
18.Shu, D., Zhang, X.-L. & Chen, L. 1996:Reinterpretation of Yunnanozoon as the earliest known hemichordate. Nature 380, 428-430
19.Shu, D., Conway Morris, S.& Zhang, X.-L. 1996:A Pikaia-like chordate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of China.Nature 384, 157-158
20.Shu, D., X. Zhang and L. Chen, 1996: New advance in the Study of the Chengjiang fossil Lagerstatte. Progress in Geology of China (1993-1996), 30th IGC: 42-46. 21.Shu, D. and X. Zhang,1996: Kuamaia: An early Cambrian predator from the Chengjiang fossil Lagerstatte. J.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26:27-33
22.舒德干,張興亮,陳苓,G. Geyer, 1996: Yunnanozoon是半索動物的遠祖,西北大學學報,26:73-74。
23.Shu, D. 1999: Hemichordates, in: Encyclopedia of Paleontology, 561-565.
24.Shu, D., Conway Morris, S., Zhang, X., Chen, L., Li, Y. & Han, J.1999:A pipiscid-like fossil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of South China. Nature 400:746-749
25.Shu, D., H. Luo, S. Conway Morris, X.-L. Zhang, S. Hu, L. Chen, J. Han,M. Zhu and Y. Li 1999:Early Cambrian vertebrates from South China. Nature 402:42-46.
26.Shu, D., J. Vannier, H. Luo, L. Chen, X. Zhang and S. Hu, 1999: Anatomy and lifestyle of Kunmingella (Arthropoda, Bradoriida) from the Chengjiang fossil Lagerstatte (lower Cambrian;Southwest China), Lethaia 32: 279-298.
27.舒德干,陳苓2000:最早期脊椎動物的鑲嵌演化,現代地質14:315-322.
28.Shu, D., Chen, L., Han, J. & Zhang, X-L. 2001: An early Cambrian tunicate from China. Nature 411:472-473。
29.Shu, D., Chen, L., Han, J. & Zhang, X-L. 2001:Chengjiang Lagerstatte and earliest-known chordates,Zoological Science 18: 447-448.
30.舒德干,2001,《物種起源》的「引言」和「緒論」導讀(1-4頁),第一章至第五章導讀(20-26頁);第六章至第十章導讀(171-178頁);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導讀(364-373頁);達爾文學說問世以來生物進化論的發展及其展望(541-550頁),見舒德乾等的譯著《物種起源》(原著:達爾文,1859年),陝西人民出版社。 31.Shu, D., S. Conway Morris, Z.-F. Zhang, J.-N. Liu, J. Han, L. Chen, X.-L. Zhang, K. Yasui, Y. Li. 2003, A New Species of Yunnanozoan with Implications for Deuterostome Evolution, Science 299:1380-1384.
32.Shu, D., S. Conway Morris. 2003, Response to Comment on 「A New Species of Yunnanozoan with Implications for Deuterostome Evolution」, Science 300:1372d.(網上評論文章)
33.Shu, D., S. Conway Morris, J. Han, Z.-F. Zhang, K. Yasui, P. Janvier,L. Chen, X.-L. Zhang, J.-N. Liu, Y. Li, H.-Q. Liu, 2003, Head and backbone of the Early Cambrian vertebrate Haikouichthys, Nature, 421: 526-529.
34.Shu, D., S. Conway Morris, J. Han, L. Chen, X.-L. Zhang, Z.-F. Zhang, H.-Q. Liu, Y. Li and J.-N. Liu: 2001: Primitive deuterostomes from the Chengjiang Lagerstatte (Lower Cambrian, China). Nature 414:419-424
35.Shu, D-G, 2003, A paleontological perspective of vertebrates orig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8:725-735.
36.Shu, D., S. Conway Morris, J. Han, Z.-F. Zhang, J.-N. Liu, 2004, Ancestral echinoderms from Chengjiang deposits (Lower Cambrian) of China, Nature, 430: 422-427
37.D.-G. Shu, S. Conway Morris, J. Han, Y. Li, X.-L. Zhang, H. Hua, Z.-F. Zhang, J.-N. Liu, J.-F. Guo, Y. Yao, K. Yasui, 2006, Lower Cambrian Vendobionts from China and Early Diploblas Evolution, Science, 312: 731-733
38.舒德干,Simon Conway Morris,2006:澄江化石庫中的雙胚層動物新知,地學前緣,Vol.13,No.6

⑤ 科研論文的獲取途徑有哪些

一般是在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資料庫上面下載,不過要是在學校才可以使用的!不然內要收取費用你可以購容買至網卡,網上銀行付款或是支付寶都可以的!不過價格不便宜,讓你在學校工作的朋友給下載或是在學校辦一張上網卡也可以訪問學校的內部電子資源,就可以下載了!網路上的資源的可靠性不高,對於做研究和科研而言最好是獲得一手文獻信息資源!

⑥ 丁志剛的科研論文

1.《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與中國政治發展》,載《政治學研究》,2002年第3期。
2.《全球化與國家角色》,載《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第2期。
3.《建設社會主義文明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甘肅省委宣傳部課題組名義),載《光明日報》,2003年7月22日。
4.《國際一體化的政治意義》,載《世界經濟與政治》,1995年第6期。
5.《國際體系.相互依存.一體化.國際秩序——對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的整合》,載《世界經濟與政治》,1997年第7期。該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國際政治》卷1997年第9期全文轉載。
6.《論國家權力與市場力量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用》,載《世界經濟與政治》1998年第2期。
7.《略論文化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用》,載《國際政治研究》1999年第4期。
8.《地理政治爭奪的新態勢》,載《現代國際關系》1998年第5期。該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國際政治》卷1998年第7期全文轉載。
9.《如何理解全球化—-與金重遠教授商榷》,載《探索與爭鳴》1998年第8期。
10.《全球化背景下國家利益的認證與維護》,載《世界經濟與政治》1998年第8期。 該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國際政治》卷1998第9期全文轉載。被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主編的「全球化論叢」之一《全球化與中國》一書全文選用。
11.《全球化問題研究綜述》,載《社會科學戰線》1999年第2期。該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國際政治》卷1999年第6期全文轉載。
12.《關於全球化的思考》,載《世界經濟與政治》,1999年第11期。
13.《政治價值研究論綱》,載《政治學研究》,2004年第3期。
14.《當代西方社會主義思潮的發展趨勢與特徵》,載《甘肅社會科學》1999年第2期。該文被人大復印資料《社會主義研究》卷1999年第5期全文轉載。
15.《論法治的社會支撐系統》,載《西北師大學報》(社科版)2000年第3期。
16.《邁步向西,落腳要穩》,載《中國國情國力》2000年第6期。
17.《從地緣經濟安全的角度規劃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載《開發研究》2000年第5期。
18.《西部對外開放的戰略定位》,載《甘肅社會科學》2001年第1期。
19.《從國家安全的角度規劃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載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成果要報》2000年第36期。
20.《地緣經濟安全:一種新型的國家安全觀》,載《西北師大學報》(社科版)2001年第2期。
21.《新興地緣經濟學獨特的地緣戰略視角――大國地緣經濟戰略爭奪的新態勢》,載《國際論壇》,2001年第2期。
22.《試析經濟差距與蘇聯解體之間的關系――兼對多民族國家民族分離主義的思考》,載《東歐中亞研究》,2001年第3期。該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卷2001年第4期全文轉載。
23.《論西部開發中制定一項面向亞歐大陸戰略的必要性》,載《東歐中亞市場研究》,2001年第12期。
24.《論美國霸權的道義基礎及其危機》,載《甘肅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25.《國際政治中的人權與主權》,載《人大研究》1999年第11期。
26.《中共三代領導人的政治哲學》(第二作者),載《西北師大學報》(社科版)2002年第2期。
27.《用全球化的視角研究西部大開發戰略》(第一作者),載《甘肅日報》2002年5月1日。
28.《加入WTO對我國意識形態的挑戰與影響》,載《甘肅社會科學》,2003年第5期。
29.《經濟全球化與我國意識形態創新》,載2002年度中國政治學會年會論文集《經濟全球化與中國政治發展戰略》(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7月版)。
30.《西北少數民族現代化進程中的政治文化轉型》,載《西北師大學報》,2003年第6期。
31.《新發展觀綜述》,載《開發研究》,1999年第1期。本人為第二作者。
32.《全球化與中國政治價值取向》,載《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4年第3期。
33. 《政治廉潔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載《大連幹部學刊》2006年第10期。
34.《鄉村治理的困境》,載《青海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
35.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需要樹立文明政治觀》,載《人大研究》,2007年第1期。
36.《三農問題、農民組織與鄉村治理》,載《開發研究》,2007年第1期。
37. 《當代中國社會轉型中的政治價值取向分析》,載《教學與研究論庫》,《教學與研究》編輯部學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38. 《三個文明建設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載《黨建研究》,2005年第6期.39.《政治學視野中的西北問題——國家政權系統與西北地區治理》,載《西北師大學報》2005年第6期。
40.《俄羅斯對外政策中的大國主義傾向》,載《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1995年第1期。
41.《西北地區民族高校穩定的基本態勢》,《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42.《在發展實踐中不斷推動理論創新》,載《發展》,2007年第9期。
43. 《文化發展的兩難困境及我國的應對策略》,載《延邊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44. 《以四個堅定不移思想指導未來發展》,載《發展》2007年第8期。
45.《建立新興交叉學科:災害政治學》,載《社會科學報》, 2008年7月17日。
46. 《新時期維護西北地區民族高校穩定的主要舉措》,載《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47.《試論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政治改革的基本價值取向》,載《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48.《西部地區農村村委會選舉中的幾個問題》,載《人大研究》2009年第6期。
49.《災害政治學:災害中的國家》,載《甘肅社會科學》2009年第5期。
50.《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現代性成長》,載《蘭州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⑦ 劉少峰的科研論文

1. 99年以來發表的文章(部分)
[1] Shaofeng Liu, Ronald Steel and Guowei Zhang. Mesozoic sedimentary basin development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 northern Yangtze Block, eastern China: record of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05, 25: 9-27(SCI收錄期刊).
[2] 劉少峰,王陶,張會平,程三友,孫亞平,雷國靜. 數字高程模型在地表過程研究中的應用,地學前緣,2005,12(1): 303-309.
[3] 劉少峰,程三友,張會平,蘇三. 「地球動力學」研究現狀與展望-32屆國際地質大會研究成果綜述. 現代地質,2004年,18(4): 404-414.
[4] 劉少峰,張金芳,李忠,王清晨. 燕山承德地區晚侏羅世盆地充填記錄及對盆緣構造作用的指示. 地學前緣,2004, 11(3): 245-254
[5] 劉少峰,李 忠,張金芳. 燕山地區中生代盆地演化及構造體制. 中國科學,D輯, 2004, 34 (增刊I): 19-31.
[6] LIU Shaofeng, LI Zhong, ZHANG Jinfang. Mesozoic basin evolution and tectonic mechanism in Yanshan, China.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2004, 47 (Supp. II): 24-38 (SCI收錄期刊).
[7] Shaofeng Liu, Dag Nummedal. Late Cretaceous subsidence in Wyoming: Quantifying the dynamic component. Geology, 2004, 32 (5): 397-400 (SCI收錄期刊).
[8] Shaofeng Liu, Paul L. Heller and Guowei Zhang. Mesozoic basin development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Dabieshan orogenic belt, central China. Tectonics, 2003, 22 (4), 1038, doi: 10.1029/2002TC001390(SCI收錄).
[9] 劉少峰,張國偉,張宗清,蘇尚國. 合肥盆地花崗岩礫石的同位素年代學示蹤. 科學通報,2001,46(9):748-753.
[10] LIU Shaofeng, ZHANG Guowei, ZHANG Zongqing and SU Shangguo. Isotope chronological trace of granite gravel in Hefei Bas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1, 46 (20): 1716-1721(SCI收錄).
[11] Liu Shaofeng, Liu Wencan,Dai Shaowu, et al. Thrust and exhumation processes of bounding mountain belt: Constrained from sediment provenance analysis of Hefei Basin,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1, 75(2): 144-150(SCI收錄).
[12] Liu Shaofeng & Yang Shigong. Upper Triassic-Jurass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its structural controls in the western Ordos Basin, China. Basin Research, 2000, 12: 1-18(SCI收錄).
[13] Shaofeng Liu and Guowei Zhang, Process of rifting and collision along plate margins in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and its geodynamics, Geosciences Journal, 2000, 4(Special Edition): 121-126.
[13] Liu Shaofeng, Zhang Guowei. Process of rifting and collision along plate margins of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and its geodynamics, Acta Geologica Sinica, 1999, 73(3): 275-288(SCI收錄).
[14] 劉少峰,張國偉,程順有,等. 東秦嶺-大別山及鄰區盆地演化與深部構造作用過程. 見:李思田主編. 盆地動力學-基本思路與若干研究方法.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1999,130-145.
[15] 劉少峰,李思田,張國偉. 論造山帶與盆地演化的耦合與非耦合關系—以秦嶺及其旁側盆地為例. 見: 馬宗晉等主編. 構造地質學—岩石圈動力學研究進展, 地震出版社, 1999, 356-363.
[16] 劉少峰,張國偉,程順有等. 東秦嶺-大別山及鄰區撓曲類盆地演化與碰撞造山過程,地質科學,1999,34(3):336-346.(核心期刊)
[17] Liu Shaofeng. The coupling mechanism of basin and orogen in the western Ordos Basin and adjacent regions of China,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998, 16(4): 369-383(SCI收錄).
2. 已被錄用待刊的第一作者論文:
[1] Shaofeng Liu, Dag Nummedal, Peigui Yin and Hongjun Luo. Late Cretaceous basin evolution in southern Wyoming (USA)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 Sevier thrust belt. Basin Research(國際SCI期刊). 已通過一審.
[2] 劉少峰,張國偉. 盆山關系研究的基本思路、內容和方法,地學前緣,2005年待刊.
3. 博士生發表的論文:
[1] 程博,劉少峰,楊巍然. Terra衛星ASTER數據的特點與應用. 華東地質學院學報,2003, 26(1): 15-17.
[2] 張會平,劉少峰. 利用DEM進行地形高程剖面分析的新方法. 地學前緣,2004, 11(3): 226-226.
[3] 程三友,劉少峰,申旭輝. 差分干涉雷達測量在地面沉降中的應用研究,東華理工學院學報,2004, 27(4):355-360
4. 非第一作者論文和專著:
[1] 李 忠,劉少峰,張金芳,王清晨.燕山典型盆地充填序列及遷移特徵:對中生代構造轉折的響應. 中國科學,D輯,2003, 33(10):931-940.
[2] LI Zhong, LIU Shaofeng, ZHANG Jinfang et al. Typical basin-fill sequence and basin migration in Yanshan, North China – Response to Mesozoic tectonic transitio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2004, 47 (2): 181 – 192 (國內SCI雜志).
[3] 張國偉,董永鵬,賴紹聰,郭安林,孟慶任,劉少峰,程順有,姚安平,張宗清,裴先治,李三忠. 秦嶺-大別造山帶南緣勉略構造帶與勉略縫合帶. 中國科學,D輯,2003, 32(12): 1121-1135.
[4] 戴少武,劉少峰,程順有主編. 江漢及其鄰區盆山耦合關系與油氣. 西北大學出版社,2000,1-207.

⑧ 為何中國學者搞科研,卻要寫成英文的論文發表出去中國能不能讓翻譯家譯出所有論文,且中國論文寫中文

聯合國第一書面語言是法語,口頭第一語言是英語。
漢語不嚴謹,沒有時態變化。
初中英語語法中
主語和賓語中他都不一樣,可見嚴謹度。

⑨ 宋愛榮的科研論文

序號論文題目刊物名稱位次年,卷(期):頁碼1pH對灰樹花液體深層發酵的影響中國食用菌11999,26(3):29-312杏鮑菇對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利用食用菌學報12001,8(4):10-143灰樹花不同菌株液體深層培養蛋白質含量的測定食用菌學報12002,9(3):9-124台灣樟芝對碳素營養源利用的研究中國食用菌12002,21(5):41-435灰樹花發酵液多糖的輻射保護作用研究食用菌22002(5):35-366灰樹花發酵液多糖對小鼠S180肉瘤的抑製作用食用菌22003,25(1):42-437灰樹花發酵液提取多糖的比較研究中國食用菌22003,22(3):45-468灰樹花發酵液多糖對小鼠S180肉瘤的抑製作用食用菌22004.1:42-439用正交試驗法篩選樟芝菌適宜發酵培養基菌物研究通訊作者2004,2(3):33-3810磷酸二氫鉀對楊樹菇不同pH液體培養中國食用菌12004,23(1):37-3911溫度對樟芝菌絲體生長的影響試驗中國食用菌通訊作者2005,24(5):51-5712四個杏鮑菇品種的氨基酸分析與比較菌物研究通訊作者2005,3(4):11-1413樟芝菌絲體的氨基酸成分分析菌物研究通訊作者2006,4(2):45-481415個灰樹花菌株的酯酶同功酶分析中國食用菌通訊作者2007,26(1):40-4215起始pH對樟芝菌絲體液體深層培養的影響食用菌通訊作者2007,29(3):11-1216樹舌靈芝發酵液中靈芝酸的提取及測定食用菌學報通訊作者2008,15(3):68-7117火針層孔菌(桑黃)粗多糖對荷瘤小鼠的免疫調節研究菌物學報12009,28(2):295-29818樺褐孔菌誘變菌株的拮抗試驗及酯酶同工酶檢測中國農業科技導報通訊作者2009,11(2):129-13219八個樟芝菌株液體培養兩種胞外酶活性的測定中國食用菌通訊作者2009,28(2):43-4520灰樹花胞內粗多糖提取條件的優化及其提取物的抑瘤作用食用菌學報通訊作者2009,16(1):51-54

⑩ 如何寫科研論文

怎樣寫好論文---一個大學教授、審稿專家的寫作經驗

給全國十五、六種學報、雜志審稿佔用了我業餘生活的大部分時間,每年的審稿量少說有100篇。近年來,覺得稿件質量大不如前。在我前幾年開始審稿時,一審的通過率在90%以上;這一年來大概只有20%,有各種問題需要改後再審的約佔60%,不能錄用的約佔20%。我常常想,是不是稿子看多了,眼睛看刁了,什麼都看不慣;仔細想想,確實不是,實在是近來稿件質量滑坡太明顯。
有一次,在某學報編輯部開座談會,主題是如何提高學報的水平。提高水平的前提是稿件的質量要高,這是大家公認的。大家對近年來稿件質量的下降也是有同感的。至於原因,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同志認為是作者隊伍的年輕化;有的同志認定為是論文數作為指標被定在某些對個人或單位的評價體系中,造成單純追求數量而粗製濫造。應該承認,這些都可以是原因,但其中有些問題並不以我們自己的意志為轉移。我們應該看到,作者隊伍的年輕化是必然趨勢也是好事,尤其是年輕作者正處在創造力旺盛時期,是出好文章的重要保證。我認為,論文質量下降從面上看嚴重了一些,但究其原因,主要是論文寫作的基礎訓練不夠。這種情況是可以通過努力改變的。因此,我把在審稿中碰到的問題總結了一下,希望對一些作者寫作有所幫助。
一、科技論文的內容
中學時就學過,文章的體裁最主要的有記敘文和議論文兩種。記敘文說的是某一事件發生的背景、過程及影響,也可以加點作者的感想。議論文要說的是對某些問題的論點和為證明論點的正確性而做的求證工作,即提供論據,進行推理,最後得出結論。因此,這兩種體裁是很不相同的。還有一種接近議論文但嚴格說來不算議論文的體裁是只對某些問題或現象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觀感,雖有觀點但並不刻意去證明觀點的正確性,這種文章屬於散文中的隨筆,本文即屬於這種文章。
科技論文應該是議論文,至少應該有觀點。通俗地說,科技論文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不是「是什麼」,而是「怎樣做」 和「為什麼」,對於「怎樣做」的文章,最好要有「為什麼要這樣做」的內容。
有的作者很容易把議論文寫成記敘文,特別是在做了某個項目的研究後的總結性文章,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很少去說為什麼要這樣做。原因可能是這樣寫很順,因為工作是他(們)做的,過程很清楚,用不著費勁就可以說明白。這樣的文章深度不夠。近年來軟體受到大家重視,但軟體類的文章大多屬於這種情況。加之軟體的頭緒一般很多,要說明白了,不分粗細,面面俱到,篇幅不短,很有點霧里看花的味道。
科技論文不是工作總結,也不是說明書。
論文內容的正確性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不過,不同領域的出錯情況很不相同,很難概括。然而,有五點是應該注意的:
⑴ 要有創新,至少要有新意。是否有創新,是很多刊物考慮錄用的最主要出發點,特別像《中國科學》這樣的權威性刊物,沒有創新就不可能錄用。可以說,創新有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兩種。工學類論文中,原始創新比較少,大多是提出一些新方法、新演算法,或是以別人沒有用過的方法對一個問題進行分析,屬於集成創新。雖然這也是可取的,但論文必須雄辯地說明採用採用新方法所取得的結果。有一篇論文寫基於hermit樣條的彩色圖象道路提取方法,方法本身並沒有錯,但有兩個結論有問題。一是說用hermit樣條對提取的間斷的道路標志線擬合後可以得到連續的標志線,實際上,一般的三次樣條或多項式擬合也能解決這個問題;二是說hermit樣條更適於表達圖象上的彎曲的道路標志線,但是沒有數據表明為什麼其它的擬合曲線就不適合。這樣一來,雖然別人在道路提取中沒有用過 hermit樣條,這篇論文的新意也就盪然無存了。
⑵ 論文的寫法一定要突出重點。有篇文章談及機器人的靈巧手,這個項目本身做得不錯,但這篇文章把靈巧手的結構、手指驅動、抓握控制面面俱到地說了一遍,每一部分都說得不透徹,沒有深度。如果這篇文章能集中論述尺寸受限制的靈巧手的驅動,就要好得多。還有一篇談遙在技術的文章,先泛泛地講了微型攝像頭的結構,再從一些書上摘錄了人所共知的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二者之間又沒有有機聯系,這樣的文章根本沒有內容。如果集中論述在視覺系統微小型化中所解決的問題,恐怕還能寫出點東西。
⑶ 論文的內容要真實、正確。這一點是很重要的,不弄虛作假是良好的科學道德。如果讓人看出虛假的東西,這篇文章就肯定不能用。有一篇寫控制演算法的文章,對演算法做了模擬。模擬時用的關節角函數是q=0.1sin(3πt),周期顯然是(2/3)s,而做出的模擬曲線的周期卻是2.8s,角速度的最大值也小得多,這樣的結果至少使人懷疑作者並沒有真正做了模擬。
⑷ 關於綜述性文章。綜述性文章的內容主要是前人對某一專題做過哪些研究、哪些問題已經解決、哪些問題還需要繼續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指出對這一專題繼續研究的方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寫綜述性文章實際上是比較難的,需要佔有大量資料,而且,對資料要分析,去粗存精,去偽存真,高屋建瓴。千萬不要看了幾篇發表過的論文就寫綜述。
⑸ 關於論文中的公式。科技論文一般少不了公式。公式推導的正確固然很重要,但也並非一定要把一步一步的推導過程寫清楚。有的文章雖然寫出了公式,但是,不注意對公式中所用符號的說明,不注意說明公式的適用條件,這樣的公式是沒什麼用的。有一篇文章論述以三條人工肌肉作為作動器的並聯機構,作者試圖建立它的數學模型,前面寫出了人工肌肉輸入氣壓與肌肉長度的關系式,又列出力平衡方程,然後就說把前一式與後一式相結合,得到一個非線性的狀態方程,把它作為數學模型。方程中有很多系數,顯然是與機構及肌肉參數有關的,作者恰恰沒有寫出系數與參數的關系,這就使人懷疑這個模型是不是推導出來的。即使是,這樣的模型只是通式,沒有用處。
二、論文的標題
論文的標題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標題應該與文章的內容非常貼切。這一點往往不被注意。有的標題過大;有的又過於局限。有一篇文章的標題是「服務機器人仿人手臂運動學研究」,內容是作者在研製一種服務機器人時對一種七自由度手臂運動學所做的分析。「仿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這種冗餘自由度手臂逆運動學的一種解法,這樣的解法並不只能用於服務機器人。如果把標題改為「七自由度仿人手臂逆運動學的一種解法」,則既有學術意義,又兼顧了作者的研究項目。還有一篇論文的題目是「登月機器人關節潤滑技術的研究」,內容是一種固體潤滑膜的制備和特性。論文的題目太大,而且,如果題目中就明確提出登月機器人,就需要有在模擬月球超低真空、超低溫、強粉塵環境中的實驗,目前尚無條件。如果將題目改為 「mos2基固體潤滑膜制備方法及特性的研究」,既縮小了范圍,又避開了尚不能進行的實驗。還有些論文題目本身就有問題,例如,有一篇博士學位論文題目是 「仿人機器人的動態行走控制」,行走有靜態的嗎?肯定沒有,連原地踏步都是動態的。這樣的標題豈不讓人笑話?
三、摘要
摘要是對文章內容的概括。摘要應寫得簡練,只需說明寫論文的目的、所用的方法及取得的結果即可。寫得不好的摘要中常常有一些沒用的話。例如,「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應用領域更加廣闊,某問題成為研究的熱點」,之類的話就沒有用。
四、引言
論文引言的作用是開宗明義提出本文要解決的問題。引言應開門見山、簡明扼要。有的寫機器人的文章,一開始寫捷克一作家寫的戲劇中一個機器奴隸叫robota,美國1950年製造了第一台工業機器人,這就繞了太大的圈子,有點「言必稱希臘」。
很多論文在引言中簡要敘述前人在這方面所做過的工作,這是必要的。特別是那些對前人的方法提出改進的文章更有必要。應該注意的是,對前人工作的概括不要斷章取義,如果有意歪曲別人的意思而突出自己方法的優點就更不可取了。在一篇論文中,對前人工作的概括應盡可能放在引言中。在正文中,如非很必要,就不要再有這類段落了。
文獻的引述要正確。你的文章里引用了某些文獻,別人的文章也可能引用你的文章。如果引用時不注意正確性,就可能以訛傳訛。有一篇談遙操作的文章引用了美國《自然》雜志的文章,提到在相距7000km的兩地進行遙操作,從操作端發出操作命令到執行端反饋回信息只用了150μs。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電波直線傳播,至少也需要46.67ms。後來查明是作者引用時單位寫錯了。如果文章發表了,以《自然》雜志的權威性及這篇文章作者的影響力,這個錯誤的數據肯定還會接著被引用。
一些論文也開始引用互聯網上的文獻和消息。網上文獻的可信度要好一些;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消息的可*性不高。我們曾用裝甲車為某試驗基地研製了一台遙控靶車,在《兵器知識》上曾有過報道。由於某些內容不便公開,對文章做了一些技術處理。這個消息到了網上卻變成了「我國研製成功遙控裝甲車」,「螞蟻」成了「大象」。所以,如果要引用網上的消息,一定要通過其它渠道對消息進行核實。
不少論文在引言中還說明了文章的結構,雖然話不多,但並非很必要。對於學位論文,因篇幅大,在緒論中交代一下整個論文的結構是應該的。在刊物上發表的文章就沒有這個必要。
五、實驗驗證
論文中的實驗的目的是驗證論文提出的理論或方法的正確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有一個階段我不太同意把模擬叫做實驗,但隨著模擬技術的進步,至少它可以成為一種驗證的手段。
理論的正確性並非總是要用實驗來驗證的。那些用公認的定理證明的新定理就不需要驗證。
方法可行性的驗證相對簡單一些,實驗只要說明所用的方法解決了問題即可。
方法(特別是演算法)有效性的驗證在很多論文里做得不好。所謂有效性,應該是比別的方法更快或更簡單地解決了問題,或是計算復雜性低,或是計算速度更高,或是佔用的內存小。要說明有效性,一是要有比較,不能「老王賣瓜」;二是要有相應的數據。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論文中的實驗往往是一種為說明問題而專門設計的實驗。實驗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要說明某一因素的作用,就要設法將它孤立起來。
我曾連續審了四篇關於構建機器人模擬球隊的論文。這四篇論文除了敘述性的內容偏多以外,寫得還是不錯的。文章的內容涉及個人技巧、決策機制及整體協調,並不重復。而且,球隊兩次參加了機器人足球世界盃模擬組的比賽,都取得亞軍的好成績。這就是說,在構建球隊時代所採取的技術措施還是有成效的。但是,這四篇文章都用參賽對陣的得分來說明技術措施的有效性,這是不合適的。因為,足球賽的成績只是一種排名,只說明參賽隊實力的相對強弱。如果對手的實力太低,即使己方取得冠軍,也不能有效地說明自己所採取的措施是正確的。而且,如前所述,一個隊能否取得勝利與個人技巧、決策能力、整體協調等多種因素有關,取得較好成績倒底是哪個因素起了作用往往是說不清楚的。作者在最近的兩篇文章中用了相同的比賽結果來說明不相同的技術措施的作用,顯然也是沒有說服力的。如果對同一對手以採取論文中的措施和不採用這種措施進行兩次比賽,則比賽的結果就能較好地說明這種措施的作用。
有不少論文由於各種原因不能用嚴格的理論證明方法的正確性和有效性,也暫時做不了實驗,於是就用模擬的方法來說明。這時應注意的是,盡管文章中只能給出個別的模擬實例,但做模擬時應該盡可能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多做一些實例,因為,用一、兩個實例的模擬結果說明的結論很可能被另一個實例推翻。有一篇論文要在相互距離已知的幾個點中尋找一條最短的遍歷路徑,論文的篇幅很長,所用的方法兜了不少圈子,方法倒也對,但沒有證明。最後用了一個實例做模擬。我在審稿時寫了一個更簡單的方法,與論文方法所得的結果一致。這樣一來,這篇文章所提出的方法雖然不錯,但一點意義也沒有了。
六、結論
結論中出現的問題不太多,不過精彩的結論也不多。由於word等文字處理軟體提供的「復制」、「粘貼」的方便,論文正文、引言、摘要中的一些話也就被拷貝到結論中,還沒看到結論就知道結論說什麼,這樣的結論已經沒味了。不過偶爾也碰到「過火」的,正文中根本未涉及的問題在結論中突然冒了出來。比較罕見的情況是,有的論文的結論把文章中的論述部分或全部推翻了。
七、文字
以前用筆寫字的時候,常聽人說「字是人的臉面」,意思是說,一手好字會為你增添光彩,看著也舒服。現在,論文上的字都是列印機打出的印刷體,文章是不是通順就很突出了,也就成為「人的臉面」了。俗話說「文如其人」,如果一篇文章的文字方面的問題太多,念不順口,作者給人的印象也不會好。
送審稿中,比較突出的文字、標點方面的問題有;
⑴ 天一句,地一句,想到哪裡,說到哪裡,語氣、語意不連貫。
⑵ 語意重復,用詞羅嗦,不善運用代詞。
⑶ 「而」、「故」、「然」、「其」之類的虛構詞用得別扭。
⑷ 技術術語使用不當或生造術語,這是在論文中最不應出現的文字問題。如果某一領域的名詞術語已經有了國家標准,雖然這類標准一般是推薦性標准,但也應首先使用標准核定的術語,為的是與別人有「共同語言」。在論文中不應使用俗名,即使這樣的名詞已被較多的人使用。術語是有內涵的,在制定術語標准時,對收納的每條術語都有嚴格的定義。如果在論文中不得不創造一條新的術語,對它的內涵一定要說清楚,要有嚴格的定義。我對一篇論文中的「軌跡跟蹤控制」提出過質疑。表面看來「跟蹤控制」還說得過去,細想想,能與「控制」 相連的無非是兩類詞,一是對象,如「溫度控制」、「壓力控制、「位置控制」、「力控制」等等;另一是方法,如「pid控制」、「自適應控制」、「模糊控制」等等。「軌跡跟蹤控制」是什麼?「軌跡跟蹤」既不是控制對象,也不是控制方法。實際軌跡對期望軌跡的跟蹤正是對運動軌跡進行控制的效果。所以,「軌跡跟蹤」和「軌跡控制」都是可用的術語,而「軌跡跟蹤控制」則站不住腳。還有,在學術性文章中不應使用「電腦」、「光碟」這類商業化和港台化的名詞。
⑸ 亂用標點符號。錯得最多的是句號,或是長句不斷,或是斷句不當。最不容易用錯的只有問號和感嘆號。
⑹ 近年來有個很時髦也用得很濫的詞「基於」。有時侯翻開一本雜志十有二、三的文章標題有「基於」二字。「基於x」的英文是「x-based」或「based on x」。應該說「基於」一詞翻譯得還是不錯的。「基於規則的系統」比早年譯的「規則基系統」、「以規則為基礎的系統」 聽起來要順耳一些。問題是要把「基於」用得必要、得當。不是非用不可的地方,大可不必用它來追求文皺皺的味道。而且,既然是「在x的基礎上」,x就應該是個可以被當做基礎的實實在在的東西。一篇文章用了「基於任務級……」,這個「任務級」就不是實在的東西。還有一個用得不當的詞就是「智能」,有些根本沒有智能的東西也被帶上了這個帽子。
其實,解決文字方面的問題並不難。作者在寫完文章後只要念一、兩遍,大部分文字問題都可以發現。不過,如果作者在口語表達上就有不規范的地方和固癖,這樣做的收效不大。
八、英文稿的特殊問題
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用英語寫作論文當然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大多數人還不具有用英語思考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比較好的做法是先寫中文稿再譯成英語,這樣至少能避免直接寫英文稿時容易出現的語意不連貫的問題。
英文稿中最容易出現的用詞問題是:
⑴ 按漢語硬譯,形成所謂的「中式英語」。雖然不大會看到「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這類「洋涇浜」,硬譯的情況還是常見的。有一篇論文把「車載的」譯為「tank-load」,其實,單詞「vehicular」的意思就是車載。
⑵ 介詞的使用不當,用「of」、「to」較多,其它介詞用得少。
⑶ 代詞「this」、「that」用得多,「it」用得少,而後者恰恰在科技文章中用得多。
⑷ 句型單調,喜歡(或不得不)用「to be」構成句子。
⑸ 不注意動詞的詞性。有些動詞既可是及物動詞也可是不及物動詞,應該優先用不及物動詞成句,而不要用及物動詞的被動語態成句。
⑹ 冠詞「a」、「the」的使用不當,尤其容易忘記使用定冠詞「the」。
⑺ 不注意名詞的單、復數,不注意主、謂語的人稱配合。
⑻ 論文中的用詞應該比較正式,盡量少用一詞多意的詞,例如,口語中「get」有「獲得」的意思,但論文中最好用「obtain」。
⑼ 中西文化的差異常常使英文稿帶有「中國特色」。有一篇稿件的作者很謙虛,在文章的結尾分析了所提出的方法的缺點,說在今後的研究中會逐步克服這些缺點。外國人就不會這么說,他們總是向前看,即使看到了缺點,也會說隨著研究的深入,這種方法將會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有些文章的作者介紹中非要在「教授」後面加個「博士導師」,外國人就相象不出不是博士導師的教授是什麼樣子。
九、論文的署名
毫無疑問,論文的第一作者應該是執筆者。這不僅體現了對他勞動的尊重,而且有對文章的責任。
不少文章是在讀的研究生寫的,導師的名字署在後面,這無可非議。但是,從有些文章可以明顯看出,在投稿前導師並沒有看過。甚至有的文章已經發表,導師還不知道。這種情況不好。導師即使在成文前參加過意見但成文後不看,這是導師沒有負起責任;如果學生在導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署上導師的名字投稿,從好的方面理解是對導師的尊重,從不好的方面理解則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
近來論文署名還有人數增多的趨勢,甚至一篇不長的文章署了五、六個人的名字。這種情況在某個項目的總結性文章中比較多見。誠然,項目參與者在研究過程中的主意是很難分清楚的,但是,論文不是工作總結,在寫論文時不太可能集中很多人的想法。至於在署名時多寫幾個人送人情或者寫上根本沒有參加工作的領導的名字的做法,更是不應提倡的風氣。
十、如何面對審稿意見
一般來說,投送的稿件至少要經過一次技術性審查,英文稿還有一次文字性審查。這種審查通常是學報或雜志的編輯部聘請同領域的專家進行的。編輯部的責任是統一論文的格式、審查文字、處理審稿意見。審稿人的責任是對論文的創新性和正確性進行審查,審稿意見一般應包括為提高稿件質量而應做的修改的建議。
作者對審稿人提出的審查意見首先應很重視,考慮他為什麼要提出這些建議。審稿人的意見畢竟是來自一個旁觀者的意見,俗話說「旁觀者清」,他的意見總有一定道理。有的作者覺得審稿人沒有讀懂自己的文章(我並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性),對他的意見也就不認真考慮,這是不對的。審稿人是論文的第一讀者,如果他都沒有讀懂,作者也得考慮自己的文章有什麼問題讓人家不懂,否則發表後如何面對更多的讀者?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