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題研究收獲與反思
Ⅰ 如何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課題研究反思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朗讀水平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的最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細心的教師不難發現, 基本上課改後的每一篇課文在教學目標中都有提到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由此可見, 小學生的朗讀水平是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 在閱讀教學中要強化朗讀 能力的基礎訓練, 逐步提高小學生的朗讀水平。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朗讀水平, 使學生能夠正 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打好朗讀基本功,保證讀書時間 要讀好課文,首先要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即要做到「六不:不丟字、不添字、不錯 字、不重復、不唱讀、不讀破句子,打好朗讀基本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其次,要有充 分的時間讓全班每個學生都讀完、讀好,要留給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 道,讀出情趣。做到精心設計問題,讓繁瑣冗長的「講講、問問、答答」讓位給學生讀。讓 花俏形式的,沒有實效的小組討論讓位給讀。除此以外,學生讀書時要做到眼到、口到、心 到。 二、採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 為了讓學生把課文讀熟讀透,達到朗讀要求和「以讀代講、以讀促解」的目的,在指導朗讀 的時候, 就要讓學生多讀課文, 但不能很枯燥地讓學生一遍一遍地讀。 可採用多種形式激發 學生的朗讀興趣。 ( 1 )集體讀。這是一種全員參與的朗讀形式,要防止有的學生「充數」 ,次數不能過多, 過多會降低學生的朗讀興趣。 ( 2 )分小組讀。小組全體成員參與,可分段接讀,也可小組內自行組織朗讀,教師做好 「服務性」指導調控工作。 ( 3 )領讀。 教師或學生均可領著學生朗讀,也可小組內小組長領讀,這種朗讀方法不利 於學生自己感悟課文,自己朗讀表達。 ( 4 )分角色讀文。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們特別願意走進文中的童話世 界, 讓孩子扮演文中的角色讀文是他們很喜歡的一種朗讀形式, 教師可製作一些簡單的道具, 激發學生興趣。 ( 5 )表演朗讀。即讓學生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加上自編動作,把課文「演讀」成小 小課本劇,也可以讓學生邊讀邊演,這種朗讀形式學生很喜歡,幾遍「演讀」 ,學生幾乎可 以背誦文章的某些段落。 ( 6 )比賽朗讀。採取打擂台的形式,讓學生分組進行比賽,輪流上台賽讀,賽讀之前可由 小學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 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 小組長組織小組內全體同學給予指導,達到全員參與的目的,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 7 )配樂朗讀。教師根據課文內容選取恰當的音樂給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 在情境中朗讀。 ( 8 )想像朗讀。 讓學生閉上眼睛,對已熟讀的文章內容邊想像邊聽課文,既可豐富學生 想像力,又可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 9 )展示朗讀。藉助「展示台」 ,讓學生展示自己喜歡讀的段篇,組織其他學生評價, 教師注意要引導學生進行鼓勵式評價。 三、把握利用教材,在朗讀中感受語言的音樂美。 低年級語文教材中, 詩歌、 童話等體裁的課文有著准確的用詞、生動的造句、 回環的音 韻、錯落的節奏,它們都是培養兒童語感的極好材料。教師不僅要留意發現其中的音樂性, 而且還要善於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感受、欣賞、認識語言的音樂美。如《小小的船》 , 「彎彎 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 / 小小的船里 / 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 藍的天。 」 在教學中, 可以用多媒體或語言描繪展示一幅畫面:幽藍的夜空中,閃爍著一顆顆星星,一 個可愛的小女孩提著小燈坐在月亮上欣賞著美麗的夜色。 美妙的畫面很快就把學生帶入了情 境, 然後在畫面的下端出示課文內容, 重點指導學生朗讀。 1 . 幫助學生劃出輕聲詞: 「月兒」 「船兒」 (用「~~」表示) ,指導學生讀出輕聲。 2 .根據內容劃分出節奏(用「 / 」表示) , 讀出、抑揚頓挫、舒緩的節奏; 3 .確定朗讀的重音(用「 . 」表示) 。這樣,強弱的重音, 加上抑揚頓挫、 舒緩的節奏, 形成了獨特的音樂美, 極具感染力。 朗讀時, 配上輕柔的音樂, 孩子們反復吟誦陶醉於詩的優美旋律,彷彿置身於美妙的夜空中。 四、充分發揮教師的范讀作用。 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教師的范讀十分重要。 因為課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讀代講, 有些地 方不讀好就不能理解好課文內容。 有時朗讀還可以營造氣氛, 讓課堂氣氛達到最高點。 這就 需要教師本身研究朗讀, 朗讀好課文, 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師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 進入角色。當然,教師范讀時要讓學生邊聽邊想,邊看邊畫,正確聽出節奏、停頓和速度, 輕重緩急,讓學生進入意境。特別像《十里長街送總理》和《再見了,親人! 》這類感情色 彩很濃厚的課文, 更應該通過朗讀來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 如果教師在學生面前朗讀得平平 淡淡, 甚至結結巴巴,那就無法表達出全國人民在十里長街盼靈車,送總理的悲痛情景,以 及人民永遠懷念總理的無限深情, 更難體會到中朝兩國人民同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依依惜別 之情, 更難體會到中朝兩國人民之間用生命和鮮血凝成的深情厚意。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 教 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首先自已必須聲情並茂的朗讀。只有這樣, 才能感染學生, 從而為理 解課文奠定基礎。
Ⅱ 收獲與反思
塔里木盆地南緣,西起莎車東至且末。在近1000公里長的工區內,通過一年的地質勘查,獲得了區域性地質資料,起到了初探的作用,完成了地質部第二次石油普查工作會議的要求和任務,為進一步開展油氣勘查提供了一定的工作基礎。主要表現如下方面:
(1)初步劃分了塔里木盆地南緣大地構造單元,研究了該區地質發展史,並將昆侖山前坳陷帶劃分為喀什坳陷、葉城坳陷和於田坳陷。
(2)發現16個地面背斜構造,其中尤為柯克亞構造最為突出(當時稱西和甫構造),現已建成柯克亞油氣田。
(3)新發現和什拉甫石炭系油苗等兩處,具有重要找油意義。
(4)對盆地南緣沉積相的認識有了新進展,確認三疊—侏羅系為含煤建造,白堊—老第三系為濱海相沉積,新第三系為陸相紅層。在昆侖山北麓發現確有化石證據的白堊—老第三系海相沉積,在莫莫克首次發現石炭—老第三系海相沉積,並在石炭一二疊系發現煤層(後被證實,現已建成煤田),並預測二疊系、侏羅系和海相第三系均可能是含油氣目的層。
(5)對西南坳陷區瑪扎塔格石炭一二疊系進行了地質踏勘。組織了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路線踏勘嘗試。
(6)初步進行了塔里木盆地南緣油氣遠景概查評價。
初探塔里木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有諸多值得反思。753隊結束工作之後,作為部級的石油普查隊伍就徹底撤離新疆。從1957年開始提出了油氣勘探「戰略東移」的決策,從而,把准噶爾和塔里木盆地的油氣勘查暫時放下了。到了80年代初期,由於中國東部地區油氣勘探石油地質儲量的獲得日趨緩慢,需要發現新的大油氣田來接替。此外還有更重要的因素是國家實行改革開放之後,有接受外國石油公司的投資機遇,因此國家又提出新的能源戰略政策:「穩定東部,開發西部」,把東部的油氣勘探力量調整到西部。地質礦產部為此加大西部油氣勘查力量,調集各路人馬在塔北組織會戰,終於1984年塔北沙參2井首次突破油氣特高產,迎來了塔里木盆地石油大會戰,歷史記載了從1956年到1984年度過了28個春秋之後,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才有了飛躍!
人們也記取,「經濟實力」在油氣勘探巨大風險中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如果當年對塔里木盆地油氣概查之後,接著進行大規模的地質-地球物理調查,尤其是地震普查工作,那麼在評價出一批局部構造或圈閉,投入足夠資金,向原蘇聯或東歐引進先進勘探技術,興許在60年代或70年代初,就有可能提前突破塔里木盆地的油氣流。
由於當時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國家建設困於資金不足,發展石油工業僅僅是依靠自力更生,保證重點。只有改革開放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在鄧小平同志倡導的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指導下,才迎來了塔里木盆地和新疆吐-哈油氣田的重大發現,為促進大西北的經濟建設作出巨大貢獻!這既是發展的必然,又是工作的教訓,反思起來已是後話。
昆侖山下送晚霞。
753隊結束野外工作後,就撤離南疆返回烏魯木齊。第一站在皮山縣宿營,明月高懸、星星閃爍,這是個值得留連而難忘的夜晚,願美好的記憶永存在未來事業之中!
再見!塔里木!再見!新疆!
油蹤紀程:油氣勘查50年隨想
Ⅲ 聽中華關愛成長教育講座後收獲與反思
緩慢而優雅地成長
我是一棵樹.沒有紅碩的花朵,也沒有蒼勁挺拔的身姿;沒有蜂圍蝶陣的馥郁清香,也沒有疊翠流金的妖嬈姿容.是的,我只是一棵樹,一棵苦楝樹,長年站在西山崖壁,靜待歲歲枯榮.
流光安逸,卻漸漸蹉跎了陳舊的心,我懶到連星星都不願數,懶到忘記日出日落;曾經引起我興致的雲彩不再靚麗,曾經讓我雀躍的瀑布也黯然失色.我知道,這是在毀滅自己對於這個世界殘存的希翼.
直到有一天,長風席捲.我眯縫著雙眼和它打招呼,而風看我的目光卻像是在審視一具屍骸.「你,生病了嗎?」良久,風問道.
「我,我沒有生病,只是有些……」我黯然回答道.
「兄弟,現這樣下去,你就枉為了一棵樹」風拍了拍我的肩膀,搖搖頭走了,留下我形影相弔.是的,我是一棵樹啊,蜷縮於群山一隅,不是我生而為樹的命運.唯一能證明我是樹的,就是像松一樣以偉岸挺拔的身姿傲立風中!此刻,我感到血液在脈搏里澎湃,生命在枝條上泛青.我要與時間賽跑,爭取最新鮮的的日光和甘霖.我清晰地看見自己在陽光下愈漸愈長的身軀.
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嗎?幾天後,我感到關節疼痛,失眠多夢,長高的勢頭也明顯減緩,難道我真的病了嗎?
一陣陣恐懼襲來,我一邊流淚,一邊向我的朋友風傾訴.風擁著我疲憊的身子:「朋友,哪一棵參天大樹是一夜長成的!」
我抹著腮邊的淚,回首這一路走過,我曾被自卑的陰影遮住雙眼,也曾被急躁的心魔扔入深淵.當烏雲蓋住了三寸日光,我才驀然發現自己早已迷失在曠野.作為一棵樹,我的從容和優雅哪裡去了?
我試著讓急促的呼吸慢慢舒緩,讓匆匆的步履漸漸穩健,並把根深深地扎進泥土……當我嗅到泥土的芬芳,當我觸摸到空氣的甘美,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恣意酣暢!那是暖心的寧靜,還是無言的餘音,我不知道.我只聽見大地給我的迴音,葉子長出來了,一片,兩片,不知不覺繁衍成蔭.目睹自己的成長,我終究為自己的心找到了位置,做好自己!我會心一笑,天地清涼,月光溶溶.
遠望老松,我們正呼吸著同一天空的氣息,共享著同一水土的靈性.從遙遠到清晰,每一陣風過,我們都相互致意.
我是一棵樹.我在積蓄力量,緩慢而優雅,為了自己對天空的嚮往.
Ⅳ 課題研究階段性反思從哪幾個方面
課題的階段性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明確課題研究方向和重點。
二、課題研究中所做的具體活動。
三、這一階段課題研究所取得的成績。
四、課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五、課題研究下一階段任務安排。
Ⅳ 如何進行課題研究反思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表現形態是在活動課程中逐漸生成的,學生通過自身活動,不斷建構課程內容。學生對自己的活動不斷修正改進使得該課程不斷完善。因此,反思就成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機構成。通過反思,學生可以不斷改進活動,拓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