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小考科學

小考科學

發布時間: 2021-03-14 05:27:51

Ⅰ 小考科學要考填空題嗎

每次考試都會有填空題的,無論是小考還是大考,他必須要從簡單到難題來考考生的成績的

Ⅱ 怎樣備戰小升初科學考試

1.准考證,往年不乏有抄很多進考襲場時發現准考證丟失的情況,提醒學生和家長一定要妥善保管。 2.考試用品:黑色或藍色水筆(其一)兩支,同色筆芯,2B鉛筆(雖然不一定用得著但帶上有備無患),橡皮,削筆機,全套尺子,圓規等考試必備文具,一般不能帶電子產品和互相轉借文具的。手錶(指針的)。另外答題時最好不用修正液、修正帶,在一張卷子上盡量不要出現兩色水筆。

Ⅲ 小升初考試考科學嗎

人大附中考科學,主要檢查你的智力水平(一般大家都不學科學)

Ⅳ 小升初考科學資料

一、科學知識
(一)工具和機械
1.機械指的是利用力學原理組成的各種裝置。杠桿版、滑輪、斜面、輪軸等都是機械。權簡單機械又被人們習慣地稱為工具。
2.杠桿有三個點:用力點、支點、阻力點。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省力;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費力。
杠桿是否省力由它的三個點的位置決定的。
(能分出杠桿的三個點,並能判斷是否省力)
3.輪軸是由輪和軸組成,在輪上用力能夠省力,輪越大越省力,輪軸是個特殊的杠桿。
4.定滑輪固定在一個地方,不能隨著重物的移動而移動,如旗桿頂上的滑輪;動滑輪不固定,可以隨著重物的移動而移動。定滑輪不省力也不費力,但可以改變的力的方向,它可以看破作是一個等臂杠桿;動滑輪不能改變力的方向,但可以省力,F=1/2
G。滑輪組既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又可以成倍地省力。滑輪組的組數(1個定滑輪和1個動滑輪組合在一起為1組)越多,就越省力,跟繞在動滑輪上的繩子股數有關。即F=1/n
G。
5.像搭在汽車車廂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

Ⅳ 我是六年級,這次小考要考科學,滿分一百 求求各位幫我出出主意怎樣去背有什麼學科學的方法

好的,我告訴你。我今年也小考。
你從網上搜科學(什麼版)幾年級(建議搜小學六年級的系統復習的那種)的復習資料,再按這樣搜社會。全列印下來,你每天保證被10頁(各是10頁) ,小考沒問題,注意10頁要背的特別熟。我從5月14背6月1號就全背會了
祝你小考順利

Ⅵ 怎樣學好小學科學

小學生如何學好科學
首先,我認為每位同學要想學好科學必須具備三種良好的心態:一是決心,一定要學好科學。二是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學好科學。三是恆心,持之以恆、不懈的努力。每位同學如果具備了這三種良好的心態,科學一定能學好。學好科學的一些具體做法。
1. 養成預習的習慣。
對當天要學的內容最好在前一天預習一遍,那麼怎樣才算預習到位呢?預習時除了了解課本內容中的基本知識、重點與難點做到心中有數外,還可思考一下課本上「想一想」、「討論」、「實驗探究」等部分的問題。如果還能提出一些有疑惑的問題,第二天帶著問題聽課,那麼課堂聽課效果就會大大提高。
2. 課堂學習要養成「三勤」的習慣。
課堂是我們學習的主戰場,是學習的核心,在課堂上同學們一定要做到「三勤」:勤動腦、勤動嘴、勤動手。
勤動腦:上課專心聽講,緊跟老師思路,不開小差,積極主動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積極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勤動嘴:多舉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向老師多提問,同學之間多討論。
勤動手:這一點表現在兩個方面:一點上課時及時快速地做好課堂筆記,記下重點、要點、難點,容易忘記點,以及對老師講的一些拓展知識和典型例題,最好也能及時記下來,便於課後復習鞏固。二是對老師課堂上做演示實驗,一定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在學生實驗課以及課外要養成勤動手的習慣。親自完成有關的實驗,不僅可以培養動手能力,感受科學實驗的樂趣,還可以促進同學們在實驗中發現問題,加深對實驗內容和所學相關知識的理解。
一些初淺看法,更具體更有效的方法需要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探索總結,只要同學們能主動培養自己學習科學濃厚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相信大家通過努力科學學科一定能夠學好。

Ⅶ 小升初常考的科學知識有哪些

不是的,品德和科學都是考六年級的。如果你是在發達地區(如:上海)上學的,也不會超過5年級上學期。還有,這次考試沒你想像中的嚴格,反而比以前輕松很多。加油,祝你考出個好成績。

Ⅷ 小升初考試科學一般考哪些

8上物理和小學科學

Ⅸ 小學科學復習資料

申明:以下內容為本人在網上收集和個人整理,如原作者有異議,請及時告之,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同時對小學科學付出艱辛勞動的教師表示忠心的感謝!



1、人體中共有206塊骨頭,共有600多塊肌肉,肌肉重量占體重的40%。

2、骨骼具有運動、支撐、保護的作用。骨與骨之間能夠活動的相連地方叫關節,人體的各種動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帶動骨、關節而實現的。

3、經常運動的好處是:改善身體的柔韌性;增強心肌和肺活量;肌肉發達;體力充沛;延緩衰老;身體勻稱。

4、人需要的主要營養成份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

5、我們每天吃的食物種類有:糧食類、蔬菜水果類、魚肉蛋類、豆奶類、油鹽糖。吃得最多的是糧食類。吃得最少的應該是油鹽糖。

6、人體主要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

7、為了安全飲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要多吃綠色食品,少吃腌臘食品。

8、購買加工食品時要注意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9、沒有一種食品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所以我們吃食物要多樣化和全面化。

10、水果不可替代蔬菜。

空氣

1、空氣主要由氮氣、氧氣、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氣等氣體混合而成。如果空氣中增加了有害物質,空氣就被污染了,空氣的流動形成了風,中國古代人熱空氣上升的原理發明了孔明燈。

2、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可燃物、氧氣、一定的溫度。

3、空氣也是生命之源,可是人們的活動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防止空氣污染的一些措施有植樹造林、節約能源、少開小汽車,改進汽車燃料、禁燒秸桿、使用無氟冰箱等。

4、用手搧一下空氣、把空氣裝在塑料袋裡等都可以感到空氣的存在,空氣是無顏色、無氣味、無味道的透明氣體。

5、帶膠塞的漏斗擰緊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進瓶子里嗎?

為什麼?(水不能流進瓶子,因為瓶子里的空間被空氣占據著,膠塞封住了瓶口,空氣出不來,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進去。)

6、用冰塊冷卻食物,食物應放在冰塊上還是冰塊下?為什麼?(應把食物放在冰塊的下面,因為冰塊周圍的空氣受冷會很快下沉,不斷下沉的空氣包圍住要冷卻的物體,從而達到盡快冷卻的目的。)

7、空氣能被壓縮,壓縮了的空氣有彈性,在炎熱的夏季,自行車輪胎中的氣為什麼不能充得太足?(空氣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夏季由於氣溫太高,輪胎內的空氣受到高溫,其體積必然很快增大,產生很大的壓力,當輪胎承受不住這樣大的壓力時,就會被脹裂。)

天文

1、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用方向和高度來表示,我們看到的太陽東升、西落晝夜的產生現象,其實是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形成的。只不過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以地球為參照物,所以看起來就是東升、西落

2、太陽位置在東,物體影子在西,太陽位置在南,物體影子在北,太陽位置在西,物體影子在東。根據陽光下物體影子方向變化的規律形成太陽鍾,故宮博物院的太陽鍾叫日晷,它屬於赤道日晷,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有的日晷叫地平日晷,

3、月亮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4、新月指的是天空中看不見的月亮。月初的蛾眉月,是指太陽剛落地平線,我們看到的月相是朝著太陽的。而月底的蛾眉月是指快要日出時,看到的月相同樣是向著太陽的。

5、日落時看到初一到十五的月亮,發現:蛾眉月在西方,上弦月在南方天空,凸月在中間偏東,滿月在東方。可見月亮繞地球轉動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

6、日出時看十六到月底的月亮,發現十六的月亮在西頭,下弦月在南方天空,殘月在中間偏東處,蛾眉月在東頭。

7、一天中月亮是東升西落的。這是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而形成的。月亮是地球的衛星,月亮繞地球轉一周是農歷一個月。

運動和力

1、我們在騎自行車時車輪在做直線運動和旋轉運動。

2、一輛載重汽車行駛得快慢與自重、拉力、路面這些因素有關。

3、力的單位是牛頓。

4、使用測力計時,要使指針在0處,不能超過最大測量范圍。

5、當物體受到外力時,形狀或體積會發生改變,去掉外力後還能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或體積,這種性質叫彈性,這種力叫彈力。

6、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豎直向下的重力。這個力是因為地球引力。

7、判斷: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對)

物體的彈性是無限的(錯)

物體穿過液體或空氣時,也會產生摩擦力(對)

8、摩擦能產生熱量,流星的形成就與摩擦有關,在在炎熱的夏天高速公路上的汽車輪胎會發燙;生活中有好多增大有益摩擦(例如:如輪胎上的花紋、車把手上的花紋)和減少有害摩擦(在機械運動部位加潤滑油,加滾珠軸承)的例子。

9、物體的形狀與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關,如降落傘下降的速度與傘面的大小就有關。



1、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無色、無氣味、無味道、透明的液體。水有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雲、霧、雨、露、霜都是由空氣中的水凝結而成的。

2、認識物體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看、用鼻聞、用舌嘗、用手摸,對不了解的物體千萬別隨便聞、隨便嘗。鑒別杯子中水、鹽水、糖水、牛奶、白醋的方法是什麼?

3、水具有使其表面盡量縮小的力,這就叫做水的表面張力。

4、鐵塊在水中是要下沉的,可鋼鐵的輪船為什麼能浮在水面上?(因為鋼鐵輪船的空間大,與同體積有水相比較,它反而輕,因此浮在水上。)

5、地球上大部分水是海洋里的鹹水,只有極少量的淡水,大部分淡水只儲藏在南極和北極的冰川中,大氣中有小部分看不見的水蒸氣,只有河流湖泊和淺層地層里的水可供人類使用。而可供人類使用的這一點淡水還被不同程度地污染了,人類如果不注意保護水資源,地球上將無干凈水可用。

6、固體有一定的形狀,固體的分離,例如把豆子和米分開,把粗沙和細沙分開,兩種不同的固體混合後體積會變小。例如黃豆與米混合後體積變小了,但重量不變,液體與水混合,有些溶於水,有些不溶於水。有些浮在水上,有些沉在水下,但這不是絕對的,在條件改變的情況下,不溶於水的液體也可能溶於水。

生物

1、種子的構造:子葉、胚根、胚芽。胚芽將來長大成莖和葉,胚根將來長大成根。

2、植物生長需要:陽光、水、空氣、土壤、適宜的溫度、養料。

3、一朵花,例如油菜花有:花瓣、萼片、雌蕊、雄蕊。

蜜蜂和一些昆蟲可以為一些花傳粉。果實裡面都有種子,「無籽瓜」是人工培育的,它仍然是果實,蘿卜不是果實。

4、土壤的主要成份有:沙、黏土、腐殖質等。

5、蠶、蜻蜓、螞蟻、蟋蟀、等都屬於昆蟲類。它們成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大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蠶蛾的觸角是羽毛狀的。昆蟲一生要經過變態,蠶一生要經過蠶卵、蠶、蠶蛹、蠶蛾四個階段。世界上最早種桑養蠶生產絲織品的國家是中國。

6、魚終生生活在水裡,魚有各種形狀,魚體表面有鱗,有些魚如鱔魚、黏魚等魚無鱗。魚鱗的花紋像樹木的年輪,魚也有耳朵,只不過藏在頭骨里頭,魚利用鰓從水中得到氧氣,魚通過調節體內鰾中氣體多少可改變自身體積,從而調節比重,得到不同浮力。而快速運動的鯊魚就無鰾。魚的運動前進都要靠魚尾,慢慢前進靠腹鰭,或腮排水,胸鰭撐開可使運動的魚停下來,體側線能測定方向,感知水溫。

7、要善待動物,愛護動物,要保護與我們生活有密切關系的動物。如牛、蜜蜂、吃蟲子的鳥。還要保護珍稀動物。我們可以從哪方面做起?(對我們長期生活在城區的中學來說,愛護鳥類,愛護樹木,保護小動物生活的環境。要保護水中的動物,就要保護水源。在鳥類繁殖的季節和家長一起共同為鳥兒做「人工鳥巢」,在動物園,也要做文明觀眾,愛護各種動物。)

8、動物的生活習性不同,多數鳥類在白天活動,而貓頭鷹以捕食鼠類為主,老鼠喜在夜間活動,所以貓頭鷹也在夜間活動。從早晨到下午是它的睡覺時間,蝸牛喜歡生活在黑暗、潮濕的環境中,它的活動時間也是夜間。

熱學

1、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熱總是從高處向低處傳遞。

2、固體主要傳熱方式是傳導,液體、氣體的傳熱方式是靠對流,太陽上的熱是輻射到地球上的。

3、大多數物體受熱時,體積會膨脹,冷卻時體積會收縮,這種性質叫做熱脹冷縮。

4、因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易於吸收輻射熱,所以我們在夏天喜歡穿淺色衣服,冬天喜歡穿深色衣服。

5、溫度的變化會對物體產生哪些影響?(夏天電線伸長、嚴寒的冬季水管凍裂等。)

6、加熱和冷卻物體在生活中的應用?(有時醬菜瓶蓋擰不開,可用熱毛巾包住瓶蓋,瓶蓋受熱膨脹就能很輕松在擰開了。還有塑料水管的連接、煉鋼、制棒冰、蠟燭的製作等。)

7、為什麼鍋把手用塑料製作?鍋身用金屬製作?(塑料不善於傳熱,用塑料做的鍋把手不會燙手。因為金屬善於傳熱,所以鍋身用金屬製作。)

8、畫出熱在水鍋中傳遞的圖示。(略)

聲音

1、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凡是人們不需要的聲音都是噪音。噪音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是當今社會的四大公害之一。

2、人耳構造: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神經

3、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Ⅹ 小升初考試科學怎麼考100分

下面的一些建議也許對你有幫助.

在考試前:
1、確信你已經了解考試的有關事項和要求.檢查考試時間安排表,確信你參加考試的科目沒有時間上的沖突.如有沖突,及時向教師反映,以求考前妥善解決或得到留考安排.
2、 列一個清單,把你需要帶到考場的東西一一列出.可能包括:鋼筆、墨水、鉛筆、橡皮、尺子、畫圖工具、計算器(有充足的電池)、手錶和准考證.如果是開卷考試,你還應把教材、筆記本等列入清單.帶有索引的手寫筆記本可能是相當有用的.
3、提前到達考場,做幾次深呼吸,消除緊張,盡可能以平和的心態投入考試.

在考試過程中:
4、拿到試卷後,首先從容地將姓名、考號等卷頭內容填寫清楚,不要因急著搶時間而出現錯誤,影響你的成績登錄.
5、用2到3分鍾迅速瀏覽一遍所有試題,估計一下各個題目的難易程度,在題目之間大體分配一下答題時間,按照先易後難的原則,選擇你最有把握的題目開始答題.
6、仔細閱讀題目,分析題目給出了什麼信息,弄清你要回答的問題是什麼.對似曾相識的題目,切忌想當然,一定要審題清楚再答.
7、細心解題,力求一遍成功,不要圖快.保持卷面清晰、整潔,以免判卷人無法看清楚而影響你的得分.要按照解題的順序在草稿紙上列出要點或演算過程,這樣對於你仔細審題和交卷前的檢查也會有幫助.
8、驗證答案一般集中在最後一起進行.如果你對剛得出的答案沒把握,不妨立即檢查,或在草稿紙上做標記,以提醒自己重點檢查.
9、每題必答.不要碰到一點困難就立即跳過,既然答題順序和時間都已經大致有安排,就應該按計劃進行.如果有的難題一時不知如何下手,也不必糾纏,先完成別的題目,稍後再回頭完成它.即使有的難題你無法完成,也盡可能把你的解題思路和能做的步驟寫出來,或許你還能夠得到該題的部分分數.
10、交卷前最好留出一定的時間檢查試卷.首先要檢查卷頭,確保沒有錯誤.檢查答案時,一般要優先檢查分值高的或你最有懷疑的試題.書寫清晰、結構明了的草稿紙是最有效的檢查線索.
11、即使你很有把握,也不要提前交卷.如果還剩下時間,放鬆幾分鍾,再檢查一遍答案.你可能會發現某些沒有被發現的錯誤,或對某些答案有新的想法.
12、要提醒你的是,監考人不光是監督考試,他們也提供幫助.如果你對試卷不清楚或認為有錯誤,或者你感到不舒服,或者只是需要一杯水,不要顧忌,請他們幫助你.

在考試後:
把已經考完的科目拋諸腦後,無論考得好壞,不要去想它,集中全部精力准備下一個科目的考試.

一、粗心是因為知識的熟練度不夠
看似每個知識點都掌握了,卻很難在考試中得到滿分,便會被歸咎於粗心。然而,在計算了某個知識點有99%正確率與90%正確率的同學,在題量逐漸增大後得到滿分的概率後,所謂粗心,就成了錯覺。
當題量達到200道題的時候,知識點90%正確率的同學得滿分的概率已無限趨近於零,比買彩票中500萬的概率還低。
關於實力和最佳發揮的關系。很多時候我們把最佳發揮當作實力,低於此的被歸咎於「粗心」,實際上卻取決於心理素質。
所謂熟練度,可以想像一下我們做小學一年級的計算題,每一題其實對我們來說都很簡單。但是當我們在計時的情況下完成1000題並不一定全對。如果平時經常做計算類的工作,很可能做的又快又准;如果平時疏於做簡單計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錯誤百出。

解決辦法:
態度不是原因,「粗心」不可能因態度的轉變而徹底解決。唯一解決「粗心」問題的方法,是提高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令單題正確率接近100%。
一個頗有爭議的說法:「中小學的知識並不難,做得多了自然就能做對。」
所謂「知識並不難」,意思是憑借正常人的智商在理論上都可以達到100%的正確率(在粗心不能當作借口之後,笨這個借口也被徹底抹掉了。考不好只能歸咎於「懶」了)。越熟練正確率越高,說明了為什麼題海戰術雖然被人詬病、痛恨,但確實是有效果的。
對於一道題目,反復接觸至少要六次以上,並且每次都在思考,才會熟悉並產生記憶。這就是為什麼同樣刷題有人成績大幅提高,有人卻成效了了的原因了。

二、粗心是因為基本概念不清楚
還有一些題目,學生們認為自己是會做的,因為平時做對過,只是考試錯了。但很可能是他們只看過1-2次,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細節到底是什麼?之間的關聯是什麼?可以有哪些變化?並未深究。
在考試有時間限制和壓力的情況下,人通常本能的選擇自己大腦中最先搜素到的記憶存儲,而這個記憶和認知很可能是錯誤和疏漏的。

解決辦法:
考試訂正時,這類題目,不妨再變形或者深究一下,這時會發現同學們又疑惑或者糊塗了。所以,學過,並不等於是學會,更不等於融會貫通。

無差別的題海戰術雖然有效果,但不一定有效率。
怎樣提高效率?這要從錯題入手。我們不能只盯著錯誤,而要追溯思考過程。其實孩子學習過程中,大部分錯誤都不是偶發的,而是成批出現同類錯誤。在追溯思考過程中,會發現根源往往是簡單的概念沒有完全理解,或者乾脆是理解有誤。

怎樣追溯思考過程呢?
最簡單的方式是要求孩子寫出題目的解題過程。這也是中小學銜接中值得重視的問題。有的孩子雖然能得到題目的正確答案,但是思路卻是模糊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看似同樣的題,有的時候能做對,有的時候就做不對。並不是「粗心」導致,而是他的掌握程度本身就比較低。還可以試著去講解題目,如果做到能講解題目表示確實理解了。通常在講解過程中,也會不斷發現自己知識上的漏洞。

三、粗心是因為做題准確率不高

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時,每個詞是一次輸入正確,還是不斷刪除修改?這個也是准確率的問題。如果平時做事力求「一遍做對」,「每遍都提升」,關鍵時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對,這需要用心投入,反復多次後才能成為本能。如果做錯了覺得「沒關系」,常常會造成多次也無法做到比較好的狀態。另外,准確率還和「做題量」以及「題目類型」有關。
解決辦法:
每次做題都認真對待提高准確率,爭取會做題建立錯題本;也可以給自己制定訓練計劃,每次認真分析錯誤原因才能真正提高成績。

四、粗心是因為孩子的習慣有問題

影響某道題正確率的不良習慣:
視而不見:獲取信息能力不佳(涉及注意力);
見而不思:缺乏對信息的處理能力(涉及分析能力);
思而不動:缺乏眼和手的協調能力(涉及執行力)。
很多同學寫作業不認真、不檢查、不喜歡打草稿、不肯寫步驟等,也都是習慣的問題;還有書寫習慣等,也會導致一些粗心問題。有的同學做題喜歡跳步驟,不但容易錯還會導致按步得分時得不到前半部分應該能得到的分。

但凡覺得「沒關系,以後還有機會」的事情,常常是多次也無法做到比較好的水準。
除此之外,准確率還和「做題量」以及「題目類型」有關。所以如果平時單元的作業100題總要錯3-5題,考試的出錯率基本會翻2-3倍。
而概率因素導致平時錯誤率越高,考試時失分率越成倍增大。因為考試時題目的類型更加寬泛和變化多端,所以在平時的練習中一定要確保正確率。
解決辦法:
拿數學來說,做題時可以在草稿紙上先畫圖,畫圖常常能使自己的思維清晰。另外如果對同一題能給出多種演算法,也有助於檢查出錯誤。

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學習上,還應從生活中進行訓練。

1、注意力的訓練方法有讀書、下棋、智力游戲、撲克牌游戲等(關於這個問題,有很多理論和方法,大家可以自己搜一搜)。
2、訓練分析能力,要養成隨時問為什麼的習慣,養成思考的習慣。(這其實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即使是成年人中,沒有思考的習慣,不假思索地接收各種信息的人太多了。)
3、培養執行力,永遠不認可口頭上的「會」,必須見到正確率才算結束。
實際上,我們有時候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寧願選擇了相信孩子。作為孩子,很多時候他自己覺得會了,但掌握程度還遠遠低於百分百。
這個時候我們不能質問孩子:「說會了為什麼又出錯?」詩詞的背誦,一定要落到默寫。閱讀題,要講得出來龍去脈。數學題,一定要落實到步驟。這些都是要沉下心練的死功夫,也是真功夫。

所以當家長談到關於孩子粗心的問題時,要這樣說:沒有粗心這回事。
粗心的本質是熟練程度不夠,只不過在成績上反映出來而已。粗心而出錯的頻率反映的是客觀知識的熟練度,考察時間越長,考察結果就越准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粗心問題,就要從訓練單題的正確率入手。不放過任何一個懷疑,並經常問自己「為什麼」,不能只盯著學習,而是在生活中加強訓練。

六個習慣助孩子改掉「粗心」毛病

一、慢慢讀題
拿到試卷後讀題速度要慢,尤其是題目較長時更要慢讀,細細讀!一邊讀,一邊思考,同時把重要的信息記錄下來。比如,把已知的數據標示在題目圖上,切記題目沒有讀完不能妄下結論。
這樣一遍讀下來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有用的信息都正確的進入自己的腦海,做題時就能正確運用所有條件啦!那麼看錯題目、看漏條件這些事故就徹底跟自己拜拜嘍。

二、演算工整
1.解答數學題時很多計算都會在草稿紙上進行。草稿紙嘛又不用給別人看,所以很多同學的草稿紙就亂成一團糟。相信同學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遇到復雜題目需要根據已知條件列出很多方程、計算式。然後費勁仔細觀察這些方程找出隱藏的關鍵信息,才能解出題目。
這時候如果自己的草稿紙上的計算過程比較整齊、干凈醒目,那麼發現已知條件中暗含的關鍵信息就比較容易,更不會發生挪錯數字,弄錯符號等情況,解題過程自然一帆風順!

三、回頭檢查
做完一道題目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結合本題的結果,判斷一下結果的合理性。比如:解出來發現結果的數很難看;或者解出來要求的時間竟然是負值。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回頭仔細檢查一下剛才的計算過程。那麼,干凈整齊的草稿紙就發揮了它的另一項重要作用——方便檢查!

四、深挖根源
有些題目老師稍稍一點撥,同學就知道正確的解題方法啦。這些看似粗心導致的錯誤,其實是概念不清晰。
那麼,這時候不能一改了之。應該抓住小問題不放手深入挖掘根源,運用類比、對比等方法把相關的知識統統過一遍,徹底理清楚。

五、專心做題
平時練習題目和作業要重視,把它們當作考試題目看待。做題的時候先把手機關掉,然後集中注意力快速的完成,之後再去聽音樂、休息。慢慢的養成專心做題,專注做事的習慣,粗心自然就會遠離你。

六、專心做題
粗心是一種壞習慣,每一個人經過努力都能改掉這個壞習慣。需要的是自己樹立信心下定決心,同時耐心的堅持,慢慢的就能把這個壞毛病用細心的好習慣去替換掉,細心的習慣一旦養出,粗心將徹底離開你。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