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辟穀有科學依據嗎

辟穀有科學依據嗎

發布時間: 2021-03-02 15:13:48

① 現在好多人辟穀養生,辟穀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對身體會不會有影響

談不上科學依據,只不過作為一種養生方式,在現實生活中吸引了一部分人的青睞,但相比較其他的養生方式來說,辟穀的專業性相對較高,如果沒有相對專業的指導,所面對的風險也是比較大的,這也是辟穀養生遲遲無法得到全面推廣的原因所在,至於養生效果則是見仁見智,畢竟能夠真正堅持下來的人都有各自的觀點和認知。

通過對各種養生方式的對比分析,不難發現辟穀養生是比較陌生的,雖然平時的生活中會不時地的聽到類似話題,但無論可行性還是可信度都無法達到預期高度,這也就在無形之中阻礙了這種養生方式的普及,同時也說明人們對於科學養生還是比較注重的。

② 寫到「辟穀」,那麼「辟穀」到底科學不科學

從營養學角度而來言,辟穀不具源科學性,因為人體代謝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能量源於所食的米、面、菜、肉,而飢餓狀態下,會導致臟器損害。從長遠的角度來說,這種極低熱量僅僅以低碳水化合物為主的禁食方式,造成的身體肌肉流失,給身體帶來的危害也不容忽視。

辟穀等各種禁食行為,是對身體有害的,不值得提倡。

(2)辟穀有科學依據嗎擴展閱讀:

成年人每日的食譜應包括奶類、肉類、蔬菜水果和五穀等四大類。奶類含鈣、蛋白質等,可強健骨骼和牙齒,每日飲200毫升為宜。肉類、家禽、水產類、蛋類、豆及豆製品等,含豐富的蛋白質,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每日4-6兩為宜。

蔬菜、水果類含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和纖維素;增強人體抵抗力,暢通腸胃,每日最少應吃1斤。米、面等穀物主要含澱粉,即糖類物質主要為人體提供熱能,滿足日常活動所需,每日約5-8兩為宜。

③ 辟穀減肥有科學依據嗎

是不是武俠小說復看多了啊,制後面是不是還有結丹?這都是商家搞得噱頭,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基本都是弄個老頭冒充什麼專家,然後再給你講一套雲里霧里的理論,根本就是杜撰的
減肥,一定要選擇科學的方法,尤其是安全最重要

④ 辟穀有科學根據嗎

辟穀起源於先秦年間,是我國古代常用的一種養生術,事實證明,辟穀確實有著一些好的效果,你網路免費辟穀,再認真了解。

⑤ 辟穀的科學依據是什麼

辟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它有自己的理論體系的,是不需要有什麼科學依據的。也可以說現代科學還不能解釋辟穀的原理,再過20年量子物理的進步或許能夠解釋辟穀。

⑥ 辟穀療法到底是有科學依據還是胡編亂造的

辟穀,源自道家養生中的「不食五穀」,是古人常用的一種養生方式。它內源於先秦,流行於容唐朝,是道家主要的修行方式,也是道家秘不可傳的長壽秘訣。
在理解辟穀的含義時,一定要和現在西方流行的斷食療法區分開來,辟穀和斷食有相似更有不同。
斷食不提倡服氣,也沒有服氣術這個說法,斷食者會很餓,要堅持下來依靠的是頑強的意志。辟穀是一種穩定的狀態,是行氣到一定階段,人體的一種自然反應,並不是外力強加的,偶爾有餓的感覺,但可以通過服氣解決,其目的不是鍛煉意志,而是強身健體!簡單的說,斷食沒有能量來源,有明顯的飢餓感,斷食時間長會出現危機生命的現象。而辟穀則不會出現以上情況,這就是辟穀與斷食最大的區別,並且辟穀三天以後會有神清氣爽,身輕如燕的感覺,甚至會感覺有靈性提升,思想頓悟的感覺。所以辟穀不只是健康養生的方法,更是一種修心的方法。

⑦ 辟穀科學嗎

「辟穀」的辟就是「辟邪」的辟,字面上的意思是躲避五穀,換言之就是不吃飯了。就像中醫的討論那樣,必定會有兩派爭鋒相對的意見,一派認為這就是偽科學,就是騙局;另一派認為這是傳統醫術,不能用科學去解釋,只要管用就行。但在討論辟穀之前,我想講講另外一個故事——關於放血療法的歷史。

在歐洲醫學史上,放血療法曾經占據了非常顯赫的位置,有一段時期「放血」逐漸成為了醫生的標准治療手段,不管你得了什麼病,第一件事情就是給你放血。英國有一本非常著名的醫學雜志——《柳葉刀》,你知道么,柳葉刀最初的作用就是給你放血。放血療法如果控制的不好,很容易讓病人送命。最著名的一次醫療事故是美國國父華盛頓,68歲的華盛頓有一次騎馬歸來,忽然感覺咽喉腫痛,回家躺了幾天病情持續加重。華盛頓的私人醫生是美國「醫學之父」本傑明?瑞師(Benjamin Rush)的高徒,其實他老師就教會了他放血這一招,結果放了幾盆血之後,華盛頓就一命嗚呼了。

進入20世紀之後,放血療法被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不會再有任何醫生建議你去放血了,而放血也成了愚昧醫學的代名詞。歷史就是這么有趣,一項流行了數千年的治療方法,突然間被貶得一錢不值。但我想問的是:為什麼如此愚昧的醫療手段能夠延續數千年?如果它真的那麼愚昧,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去嘗試?

被科學認為是偽科學的東西,可能會在若干年之後重新被發現其價值。近期的一些研究認為,放血療法是在當時環境中「沒有辦法的辦法」。歐洲人最常見的一種基因變異就是引發血色病的基因,所謂的血色病是指體內鐵元素的大量積聚,正常人當體內鐵元素過量時,會停止吸收鐵元素,但血色病患者會不斷的吸收鐵元素,一直到各個器官上堆積了超量的鐵,引發多器官衰竭。而放血是減少體內鐵元素最最直接的手段,被血色病困擾的人,一旦被放了血,都會感覺神清氣爽,所以他們才會不斷的跑去理發店要求放血。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歐洲人以及歐洲人後裔對放血如此熱衷,相對的中國人就對放血不太感興趣,因為中國人很少攜帶血色病的基因突變。

除了緩解血色病,放血還是對抗細菌感染的手段之一。曾經有一個醫生跑去非洲難民營搞醫療援助,他發現難民孩子幾乎100%都貧血,於是該醫生給貧血的孩子開了補充鐵元素的葯劑,這下可不得了,補充了鐵的孩子死於各種感染的概率足足提升了7倍。這位醫生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貧血的孩子反而擁有更強的抵抗力呢?其實關鍵就在於鐵元素,這是細菌最急需的美味佳餚,一旦有充足的鐵元素補充,細菌甚至可以對抗生素免疫。

在沒有抗生素的年代,醫生只能通過放血來造成貧血,用貧血來對抗細菌感染。這才是放血療法能夠延續幾千年的真正原因所在。

說完了放血療法,再來說辟穀。現代人認為一日三餐是非常正常的生活習慣,但我必須要告訴你的是,一天吃三頓飯在人類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甚至可以說是非常不正常的情況。在人類整個進化史的99.99%的時間內,人們都是過著飢一頓飽一頓的日子,一連幾天沒飯吃也是很常見的,我們每個人的祖先都經歷過這種日子。

現代人的病多數都是營養過剩而引發的,比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腦中風等等。這是因為我們處在一個不正常的環境之中,而一日三餐就是不正常的,飲食中脂肪、糖分和鹽分的比例太高也是不正常的。長期的不正常飲食習慣,造成了這些疾病的蔓延。

我們體內的脂肪儲備就好比是電池,按照最初的設定,脂肪是給環境不好的時候做准備的,但一日三餐的結果就是,不再出現所謂環境不好的時候了,更要命的是,脂肪天天都在增加。如果你買了一台筆記本電腦,電池的重量超過了電腦重量的一半,還一直在增加中,而且你從不使用電池(一直插著電源線),你還會要這種電腦嗎?

歷史上絕食最長時間記錄是44天,一般人堅持十天半月沒什麼問題。身體一般會在辟穀第三天之後切換到備用電池模式,也就是說最難熬的是第三天,此後就和正常人差不多了,只是消耗的是原先的「存糧」。但我覺得與其什麼都不吃,還不如稍微吃一點蔬菜水果。辟穀的意義在於,給原先滿負荷運轉的消化系統、循環系統一定的休息時間,將一輩子用不著的脂肪消耗掉,這必然會大大緩解那些富貴病。辟穀並大家想的那麼神秘,他只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潛能,經過辟穀老師開發出來,你就可以輕松實現辟穀,但是最近市場上有很多打著辟穀的旗號卻做騙子的勾當,所以,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現在大家應該知道,辟穀其實絕非偽科學,更不是騙術,而是在中國有著兩千過年歷史的一種修行養生方法,更是調理現代富貴病的剋星。

⑧ 辟穀是不是真的有科學根據

「辟穀」源自道家養生中的「不食五穀」,是古人常用的一種養生方式。它源於先秦,版流行於唐朝,又稱卻谷、去權谷、絕谷、絕粒、卻粒、休糧等。辟穀最早的記載源自《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作為一種延年益壽的養生法則,辟穀在很多古書典籍里也有記載。
傳統的辟穀分為服氣辟穀和服葯辟穀兩種主要類型。服氣辟穀主要是通過絕食、調整氣息(呼吸)的方式來進行,其效用目前缺乏科學依據;服葯辟穀則是在不吃主食(五穀)的同時,通過攝入其他輔食(堅果、中草葯等),對身體機能進行調節。
在科學的指導下有針對性的進行辟穀,確實有利於身體的健康,但其功效不應過分誇大,其中的科學原理仍有待研究。

⑨ 辟穀有科學依據嗎

辟穀應該還沒有科學根據,就像氣功沒有科學根據一樣。
關於辟穀幾天這個不好說,它是有一定方式方法的,只是不吃飯那應該算做絕食,不應該算是辟穀吧。也有說辟穀是自然產生的狀態,不過好像大部分功法都是遵循一定的方法強行辟穀的。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