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課題研究平台

課題研究平台

發布時間: 2021-02-28 18:40:08

① 我國課程教材研究所將搭建國家級高水平研究平台嗎

長期以來,我國教材研究基礎比較薄弱,專門化、系統化的研究體系尚未建立,研究力量不足特別是高水平研究人員匱乏,缺乏聯合協作、有效轉化的研究與應用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盤沙、兩張皮的現象,導致教材研究總體水平不高、支撐能力不強,還不能適應新時代教材建設的要求。

據了解,課程教材研究所正在制定一系列工作方案。按照教育部部署,已經啟動新時代中國特色課程教材建設基礎研究工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程、進教材、進課堂,大中小學德育、體育、藝術課程內容一體化研究等項目,還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開展了項目合作。下一步,還將把教師培訓、專家指導、跟蹤反饋緊密結合,強化對教材使用的全過程監測,及時發現和研究教材使用中的突出問題,促進教材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② 王運武的科研課題

主持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重點課題「促進教育變革的智慧學習環境研究」(146222117,2014.7-2016.12) 參與「深圳市羅湖區智慧教育綜合服務平台規劃(2014~2017)」研究(2014.5- 2014.8) 主持2012年江蘇師范大學博士學位教師科研支持項目「高校教育信息化協同建設理論與模式研究」(12XWR012,2013.1- ) 主持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的理論與方法研究》(項目批准號:11YJC880121,2011.6- ) 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揭示聾人認知規律及其無障礙數字化學習資源建設研究」(項目批准號:BCA110025,2011.7- ) 獨立承擔江蘇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資助項目——「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較研究」(項目編號:CX07S_006r,2007.8-2008.6) 本課題從文化、哲學、生態學、心理學、傳播學和社會學視角下透視了教育信息化的內涵,探討了中外教育信息化的歷史演進、內涵和意義,進一步深入分析和比較了中外(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韓國、日本、新加坡、印度)教育信息化,深入分析和比較了中外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中外教育信息化發展不平衡問題,中外數字化教育資源,中外教育信息化法規、標准與評價,中外教育信息化人才培養,中外教育信息化產業,中外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對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5. 獨立承擔徐州師范大學研究生科研基金資助項目(項目批准號:07YW051,2007.6-2008.6)
6.參與北京市中小學數字校園工作規劃及評估實施方案研究(2010.7-2011.4 )
7.參與北京市29所中小學數字校園實驗校申報評審工作(2010.8)
8.參與教育部-微軟「攜手助學」(Partners in Learning,PiL)二期創新教師項目評估工作(2010.8)
9.參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教育信息化建設部分」解讀撰寫工作(2010.3-2010.4)
10.參與北京市屬高等學校數字校園示範校建設評審工作(2009.12)
11.參與北京市38所中小學數字校園實驗校申報方案評審工作(2009.12-2010.1)
12.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規劃(教育學科)國家一般課題(批准號:BCA060016)子課題《基層三種遠程教育機構(電大、奧鵬中心、高校中心)教學支持服務模式的比較研究——以韶關市境內三所遠教機構為例》(2009.2-2011.1)
13.參與北京市中小學信息化規劃及數字校園評估規范研究項目(2009.3-2010.3)
14.參與全國教師教育網路聯盟「教師教育課程共享方案」設計(2009.9-2011.4 )
15.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語言學習網路空間」(Cyber Network for Learning Languages)的可行性研究(2009.1-2009.5)
16.參與教育部遠程與繼續教育處網路教育從業者專業化培訓平台設計與測試工作(2008.12-2009.4)
17.參與教育科研基礎設施IPv6技術升級和應用示範項目子項目「下一代互聯網教師教育創新支持系統應用示範」(2009.1-2009.3)
18.參與江蘇省委農村黨員幹部遠程教育辦公室橫向課題《江蘇省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路多媒體課件設計製作規范》的研製(2007.12-2008.5)
19.參與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聾教育數字化資源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研究(課題批准號:DCA060095,2006.12-2009.3)
20.教育技術學科網建設研究(2007.5- )
「教育技術學科網」是由徐州師范大學信息傳播學院省教育技術學重點學科(國家特色專業)建設經費支持建設的公益性網站。本站的建站宗旨:用你我智慧共建教育技術學的交流研究平台,共享優秀教育資源,促進教育技術學科的健康發展,服務教育,服務社會。
截至2011年8月31日,該網站總頁面流量為6,695,682,共計來訪4,911,317人次,年訪問量達100萬人次。教育技術學科網受到教育技術學界的廣泛關注,正成為教育技術學人的重要精神家園和學術交流平台。

③ 小課題研究

What is a city?
人們為了存活,聚集於城市;為了更美好的生活,聚居於城市。
——亞里士多德
你一定聽過這些城市。
清新浪漫的巴黎,水波盪漾的威尼斯,金融風行的倫敦,樂聲飛揚的維也納,史跡悠悠的羅馬,日光如水的拉薩,經濟發達的紐約,高樓林立的上海……
但你一定不知道——What is a city?
北京奧運的冉冉聖火尚未熄滅,上海世博又一次以城市之名,點燃世界。
「我愛我們的城市,我創我們的天地,今天的堅持是明天的故事……」當世博的歌曲穿越陽光,直擊心臟;「Better city,Better life!」當世博的主題家喻戶曉,口口相傳,你是不是已經猛然意識到——「city」真正的含義。
C=Civilization。文化。
我國古代神話有「盤古開天地」,西方亦有上帝創世之說。然而無論如何,自從世界誕生的那一刻起,便開始了文化的冗長積累。從荒誕離奇的古傳說,到而今城市現代化的建設;生活、藝術、風俗、思想……無一不是文化這件華袍上的一片衣袂。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城市如同一個擁有鮮活生命和思想的人類一般,可以沒有軀體的寄託,卻不能沒有靈魂的支撐。若不然,龐貝、樓蘭、亞特蘭蒂斯、特洛伊……那些消逝的城市,何以被鐫刻在歷史之中?
I=Innovation。創新。
人類曾經有過許多夢想:想像鳥兒一樣飛翔在天空,想海洋成為孩子的游樂場,想站在原地就能環游世界……這些夢想已成現實。而現在,我們夢想——有一個城市,集智能、健康、低碳、和諧於一體,將人與城市,城市與地球緊密聯合在一起,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一架飛機,第一座水族館,第一台電腦都成功了。我們相信:「一切始於世博會。」只要有創新,沒有什麼不可能。
T=Technology。科技。
世界是一個競爭力瘋狂滋長的舞台,科技是競爭中永恆不變的主題。
人類創造出城市,又利用不斷發展的科學技術讓城市改頭換面。幾百年前,紐約還沒有建立,東京只是一個小鎮,上海四分五裂……而現在,紐約是世界商業中心,東京成為亞洲發達城市,上海更是中國科技之最。
科技以一種更為瘋狂的姿態,從物質到精神,改變了城市和人類的生活。
Y=You,he and me。你,我,他。
聖•奧古斯汀說:「不要理解你可以相信的,但要相信你可以理解的。」奧斯特洛夫斯基說:「共同的事業,共同的斗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你看,世博的會徽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世」字的書法,2010的字樣,三口之家的圖案,詮釋了人類的理解、溝通、歡聚與合作;你看,水藍色的「人」型「海寶」向你遙遙招手,訴說地球、夢想、海洋、未來……
What is a city?
——小王子居住的星球,柏拉圖創造的理想國,托馬斯•莫爾筆下的烏托邦……我們有理由相信,有理由贊揚,上海世博所帶來的一次嶄新的城市體驗,有理由高呼:「Better city,Better life!」
「未來得到了啟示,幻想變成了真實,讓歷史成為陽光燦爛的日子……」樂聲再一次回盪。讓我們以城市之名,用指尖熾熱的溫度,點燃世界!

④ 開題報告中的「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有什麼區別啊

1、論文擬解決的問題,就是指論文里最終要解決什麼。

2、難點,是在論文中,哪一塊比較難做的,比如收集處理資料,問題的處理方法等都可以寫。

(4)課題研究平台擴展閱讀

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論文名稱

第一,名稱要准確、規范。准確就是論文的名稱要把論文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論文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第二,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二) 論文研究的目的、意義

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論文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論文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

主要內容包括:

⑴ 研究的有關背景(課題的提出): 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搞這項研究。

⑵ 通過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學實際,指出為什麼要研究該課題,研究的價值,要解決的問題。

(三) 本論文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文獻綜述)。

規范些應該有,如果是小課題可以省略。

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廣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尋找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從而確定本課題研究的平台(起點)、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

(四)論文研究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麼方向,符合什麼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學、政治理論,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

(五) 論文寫作的目標

論文寫作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後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也就是本論文研究要達到的預定目標:即本論文寫作的目標定位,確定目標時要緊扣課題,用詞要准確、精練、明了。

常見存在問題是:不寫研究目標;目標扣題不緊;目標用詞不準確; 目標定得過高, 對預定的目標沒有進行研究或無法進行研究。

確定論文寫作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六)論文的基本內容

研究內容要更具體、明確。並且一個目標可能要通過幾方面的研究內容來實現,他們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大家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寫作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

基本內容一般包括:

⑴對論文名稱的界說。應盡可能明確三點:研究的對象、研究的問題、研究的方法。

⑵本論文寫作有關的理論、名詞、術語、概念的界說。

(七)論文寫作的方法

具體的寫作方法可從下面選定: 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 個案法、比較研究法、文獻資料法等。

(八)論文寫作的步驟

論文寫作的步驟,也就是論文寫作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論文寫作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

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和時間安排包括:整個研究擬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起止時間。

⑤ 王煒的研究課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葯物單-混-譜模式及TNF-α/NF-κB信號通路探討土家葯血筒抗RA葯效物質基礎研究」(81374062)70萬 主持 十二五國家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主題項目「海洋傳統葯源生物(中葯)資源開發利用」項目「海洋生物來源中葯材質量標准研究」課題子課題八-海洋中葯瓦楞子的質量標准研究 (SS2013AA09002) 33萬 主持 長沙市科技局重點項目「六味地黃丸多指紋圖譜質量控制體系構建研究」 (K1205019-31) 15萬 主持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課題(20134323110004) 12萬 主持 湖南省高校創新平台開放基金項目(13K077) 6萬 主持 湖南省中醫葯管理局(201215) 3萬 主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啟動基金(2013693) 3萬 主持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美國USDA):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Natural Proct-Based Insect Management Compounds for Medical, Veterinary and Urban Concern (58–6408–7–228)$507,319 參與 9.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美國FDA):Science Based Authentication of Dietary Supplements (U01FD 002071-09)$552,000 參與
10. 「十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創新葯物和中葯現代化」博士基金 抗病毒葯物奧芬奇的臨床前實驗研究(2003AA2Z3522)20萬 參與
11. 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 口瘡寧含片的開發研究(2002-k3-76)60萬 參與
12. 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 中國內地與香港醫葯行業項目評估的研究 (990268) 20萬 參與

⑥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的科研平台

研究部下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室、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室、列寧斯大林思想研究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截止到2011年,科研人員24名,其中:正高2名,副研究員8名,博士生導師1名,博士19名。
主任:胡樂明教授
副主任:余斌研究員
主要研究領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重點:在研重大、重點課題主要有:「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理論研究」、「科學社會主義若乾重大理論問題研究」 、「列寧社會主義建設思想與實踐研究」、「斯大林社會主義建設思想與實踐研究」 、「當前思想政治教育重大問題研究」等。 該部下設毛澤東思想研究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室、黨史黨建研究室、科學無神論研究室等4個研究室。截止到2011年,科研人員18名,其中:研究員4名,副研究員8名,博士生導師2名,博士12名。
部負責人:金民卿研究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科帶頭人:趙智奎研究員。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建黨史、科學無神論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范疇、原理、規律、歷史進程、思想體系、理論形態等。注重圍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進行實地調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的重大問題進行對策研究。該部在研的中國社科院重大課題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及其規律性研究」、「社會主義運動基本問題研究」,在研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有「中國農村集體經濟道路研究」、「當代資本主義危機背景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研究」、「分配正義論」、「毛澤東群眾觀及其當代意義研究」。 下設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室、經濟與社會建設研究室、文化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室、政治與國際戰略研究室。截止到2011年,科研人員26名,其中:正高5人,副高6人,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1名,博士18人。
部主任:羅文東研究員
副主任:辛向陽研究員、毛立言研究員
主要研究領域: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發展和實踐創新,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
當前主要研究課題:
(1)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發展和實踐創新研究,如「馬克思主義執政理論的歷史發展和實踐運用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建設的實踐發展和理論創新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重大課題)等。(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新發展研究,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若乾重大問題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的社會主義改革」(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等。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最新發展研究,如「轉型期投資和消費非均衡增長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文化在制度變遷中的地位和作用」(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當前確保我國文化安全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調研」(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重大項目)、「新世紀新階段如何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重點項目)等。(截止到2011年)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研究部下設三個研究室: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研究室、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室和當代世界資本主義研究室。截止到2011年,科研人員17名,其中研究員2名、副研究員3名,博士生導師一名,博士6名,在讀博士生3名。
研究部主任:劉淑春研究員 副主任:呂薇洲研究員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研究室主任:龐曉明
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室主任:潘金娥
當代世界資本主義研究室主任:呂薇洲
研究方向及領域: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方向: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共運史基本問題研究;國際共運歷史經驗與教訓總結;共運史重大事件與人物研究;當代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研究。
當代世界資本主義方向: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資本主義的歷史進程和發展趨勢研究;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理論思潮和發展模式研究;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階級結構和工人運動研究;當代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研究。
當代世界社會主義方向: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研究,尤其注重對現有社會主義國家即古巴、越南、寮國、朝鮮等國的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國際共運部的發展特色、定位和目標: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相結合的視角,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行縱向和橫向研究,為中央決策提供理論參考,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供理論支持。推出一批能反映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當代世界資本主義、當代世界社會主義最新水平的、引起較大社會反響的研究成果;培養一支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深厚、學風嚴謹、外語過硬、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研究領域學有專長的科研隊伍;努力使本學科的研究水平、學術隊伍和科研手段現代化建設都要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最終使本研究部成為國內國際共運研究的重要基地。 研究部負責人: 馮顏利 研究員
研究部副主任: 鄭一明 研究員
截止到2011年,共有18名研究人員。其中研究員3名,副研究員4名,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2名,博士17名,平均年齡36歲,是一支年輕化、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科研隊伍。
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領域:國外發達國家當代左翼思想的主要流派與主要代表人物研究;國外非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流派與代表人物研究。
下設機構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部下設三個研究室:國外左翼思想研究室、國外共產黨研究室和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室。
1.國外左翼思想研究室主要研究領域:
國外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民族主義、工人運動等當代國外各種左翼社會思潮的歷史、現狀、主要思想、理論觀點和實踐活動,並對當代各種左翼社會思潮進行跟蹤研究。
2. 國外共產黨研究室主要研究領域:
研究室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國外共產黨組織,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非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共產黨的理論與實踐;(2)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共產黨的理論與實踐;(3)前蘇東地區共產黨的理論與實踐;(4)發展中國家共產黨的理論與實踐。
3.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室主要研究領域
(1)西方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研究;(2)西方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發展模式與道路研究,注重對生態社會主義、市場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理論的研究;(3)西方馬克思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的批判,強調對新自由主義、國際金融危機等重大問題的研究;(4)西方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比較研究,關注對「中國模式」、「北京共識」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主要科研活動及成果
截止到2011年,主持的各類重點課題就有24項之多,主要有:「國外馬克思主義中的公正思想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與蘇聯演變」(國家社科基金);「蘇東劇變後西歐共產黨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國家社會基金青年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當代世界社會主義思潮認知狀況的調研」(國情調研重點項目);「中越馬克思主義創新研究」(院重大);「西歐資本主義政黨政治的危機與走向」(院重點);「俄羅斯腐敗問題研究」(福特基金項目);「和諧社會構建中的生態文明觀」(院重點);「全球化背景下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所重點);「國外左翼主要流派、主要有影響的人員研究(所重點);「戰後共產黨與社會黨的關系研究」(所重點);「蘇共20世紀二三十年代黨內斗爭的內容和實質」(所重點);「烏克蘭共產黨的理論與實踐」(所重點);「西歐工人階級的現狀與發展前景」(所重點);「中西政治文明比較研究」(所重點);「馬克思主義中間階層理論與『中產階級』理論的對立」(所重點);「蘇東劇變後美國社會主義運動研究」(所重點);「社會黨國際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策略研究」(所重點)等。
截止到2011年,研究人員共發表各類論文近70餘篇,出版專著與譯著5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社會公平正義問題研究的新進展》(《人民日報》)、《世界社會主義:低谷中新潮湧動》(《馬克思主義研究》)、《低谷中的新潮迎來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契機》(《政治學研究》)、《邏輯哲學論的新哲學觀》(《自然辯證法研究》)、《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三個向度》(《哲學動態》)、《實現公平正義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中國改革報》)、《社會公正與科學發展觀》(《重慶社會科學》)、《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公平正義思想研究》(《學術動態》)、《當代公民社會對西歐主流政黨的沖擊與後果》(《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西歐多黨民主走向衰微》(《中央黨校思想理論內參》)、《歐美發達國家共產黨論當前金融危機》(《紅旗文稿》)、《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替代選擇——國外共產黨關於當前金融危機的觀點綜述》(《馬克思主義研究)、《近年來俄羅斯社會主義思潮擷緝》(《思想理論導刊》)、《論蘇聯解體的主觀因素》(《國外社會科學》)、《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平與效率關系的反思》(《探索》);《馬克思主義視閾下的哈耶克社會公正思想》(《學術界》);《論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性復興》(《馬克思主義研究》)、《1968年運動:想像的力量和錯覺》(《國外理論動態》)、《20世紀歐洲社會主義的啟示》(《國外社會科學前沿》);《生態殖民主義批判》(《馬克思主義研究》)等。

⑦ 課題研究方案設計

中小學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
浙江省台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318000) 李哉平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學(318000) 沈江天
設計研究方案是為了對課題研究的方向和進程形成清晰的認識,做到心中有數,有事可為,一步一步地走向預期的目標。可以說良好的研究方案是研究成功的一半。然而在中小學課題立項評審中,我們發現許多研究方案概念模糊,陳述混亂,沒有整體規劃,對後繼行動缺少實際的幫助。究其原因,除了不夠重視之外,研究者不清楚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設計思路也是其症結所在。
課題研究的方案盡管形式多樣,但都要回答如下表所示的基本問題。對這些基本問題的回答,就構成了方案的基本要素。
基本問題 構成要素 意圖指向
研究什麼 ⑴課題名稱;⑸變數界定;
⑹研究目的(目標);⑺研究假設;⑻研究內容; 切口
為何研究 ⑵課題的現實背景和意義;
⑶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文獻綜述);⑷研究依據; 緣由
怎麼研究 ⑼研究方法;⑽研究步驟;
⑾資源配置(如人員分工、經費預算等); 程序
條件怎樣 ⑿完成條件;⒁參考文獻; 基礎
預計收獲 ⒀預期成果。 效益
這些要素並不是孤立的,它們彼此聯系而成為一個具有內在邏輯關系的整體。上表中的序號是課題研究方案展開時各要素的參考排序,也可根據研究需要有所調整。一般地說,課題方案需要體現這樣的思路:清晰梳理相關領域的研究背景(背景清)→在背景分析的基礎上選擇缺乏研究或者尚未完善的領域,提煉出新穎而富有實際意義的主題(主題新)→把主題分解為具體明確的、可操作的研究任務(任務明)→為完成任務制定符合實際條件的操作方法、步驟和手段(道可行)。
一、背景清
⒈課題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介紹背景與意義,主要是說明課題的來源,闡述為什麼要研究。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⑴本課題與時代發展、社會變革的聯系。這是課題提出的大背景,如果課題的時代特徵不明顯,也可不寫。⑵結合自己當前的教育教學實際,提出實踐中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⑶闡述研究的意義,說明理論價值(如課題的研究能更深刻、更精確地揭示事物的本質與規律,能完善、突破或者校正某一教育理論。對於重在實踐研究的課題,也可不寫)和實踐價值(可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術和新模式)。
⒉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綜述的「綜」,即綜合,意思是要「綜合性」地敘述某一領域在一定時期內的研究概況;而「述」除了「敘述」之外,更重要的是「評述」,即作者自己的見解。綜述時需要理清別人已有的相關研究的材料、方法、觀點、結論、成果、水平、動向等,還要評述相關研究的問題和欠缺。在某一個領域,假如他人的研究已經很先進、很完美,我們只能在別人的後面重復,無法有所充實、完善、糾正、突破和創新,那就沒有再研究的必要。
撰寫綜述時注意:⑴緊扣主題。綜述應與課題直接相關。⑵高度概括。對引文要精心梳理避免繁復。⑶考究原文。慎用對原始文獻的解釋或轉述。⑷有所選擇。選擇出自政府、專業機構、有影響、有價值、正式出版的文獻。⑸內容翔實。對相關觀點和成果的敘述要全面客觀,內容精煉而不幹癟,選擇精要而不偏頗。⑹有述有評。引述不可扭曲別人的觀點,但可闡述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問題。
如課題「關於加強對高中生歷史學習中社會實踐活動指導的研究」,其中「國內外研究現狀評述」的要點如下:⑴國外研究現狀;⑵國內研究現狀;⑶對樣本學校活動實踐的調查;⑷存在的問題。
上述評述從國外開始,反觀國內,再回歸到研究的學校。在宏大的背景之下,對現狀進行聚焦式的梳理,全面地「綜合」了他人的研究和實踐,在聚焦的過程中發現了「存在的問題」。
⒊研究依據
新的研究成果都是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礎上的突破與發展,因此尋求已有理論的依據,可以讓研究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順利進展。如要開展學生認知結構一類的課題研究,就需要以認知心理學及相關知識作為理論依據。當然,理論的選擇要有啟發性和針對性,能指導實際操作,對課題研究具有支撐作用,可以引經據典,也可自圓其說,但不要亂貼標簽,不能為理論而理論。
二、主題新
每個課題都應有一個明確的主題,研究方案應清楚地表達本課題要研究的核心問題是什麼。而主題有無新意,則是課題有無價值的關鍵。所謂新意,就是我們的研究與他人研究的不同之處。我們的研究在領域、方向、假設、角度、方法、對象(如學生的地域特點)、可靠度、精確性等等方面,至少要有所不同。這也正是課題方案需要分析研究的背景、梳理相關成果的原因所在。所以,在表述主題時,要讓方案的讀者看出「背景」和「主題」之間的邏輯關系,在背景的襯托下看出我們提出的核心問題新在何處。主題的新意鋪展於行文,凝聚於課題的名稱,並在研究目標與假設中辯明方向。
⒈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是對課題研究實質的高度概括,應力求文字簡潔而又能展示課題的面貌,最好能體現研究的對象、范圍、內容和方法,讓人一看就明白研究什麼和怎樣研究。如「初中代數自學輔導教學的實驗研究」。課題名稱多以陳述式句型表述,慎用疑問句,不用似是而非的辭藻和口號式或結論式的句型。
課題名稱中往往包含「實踐」、「探索」、「研究」等涉及研究方法的詞彙。我們的理解是:含有「實踐」的,則課題多以活動為載體而展開;有「探索」的,則需要研究者有所創新;單寫「研究」的,則課題採用的是思辨性方法,或是多種方法的組合。「××研究」類課題如果採用單一的科研方法,則可在課題名中直接寫明,如「××行動研究」、「對××的調查研究」等。
⒉研究目的(目標)
目的和目標在漢語中幾乎是同義詞,但在課題方案陳述中,兩者還是有些區別。研究目的是對研究結果的概括性預測與期望,是整個研究的歸宿,顯得籠統而抽象(也有人寫成「總目標」)。教育科研要達到預想的目的,通常需要把籠統的目的加以分解,提出一系列可操作、可驗證的具體目標。設計研究目標要注意:⑴統籌兼顧,既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又合乎課題組實際的工作條件、研究水平和時間。⑵課題研究目標不等同於教育教學工作目標。課題目標在於探尋未知的教育教學規律,工作目標在於完成具體教育教學任務,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前者是為後者服務的。⑶多個目標要在課題研究目的的統領之下形成體系。有一些綜合性較強的課題,可按各個子課題之間的關系,分解並理出一個多層次的目標系統,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結構。
⒊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是研究者根據經驗事實和科學理論,對所研究的問題預先賦予的有待驗證的暫時性答案,是對課題所涉及的主要變數之間相互關系的設想。對各種教育問題和現象所作的且尚待證明的初步解釋都屬於假設性質。假設在課題研究中具有定向、限定和參照的作用。研究的問題以假設的形式表述,就會變得更加明確。中小學教育科研通常要探討的是因果變數之間的關系,相應的假設是關於條件和反應關系的表述。如我們創設了什麼條件,控制了哪些不想研究的因素,採取了哪些教育措施,就可能達到怎樣的預期結果。提出研究假設通常要遵守:⑴不能與已被證實的正確理論或事實相悖;⑵對變數關系的推測要合乎邏輯;⑶應以陳述句的形式簡單、明了地直接表達;⑷能用一定的方法收集數據和事實加以驗證。當然,研究者可根據研究性質決定是否正式提出研究假設,定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及單一變數的研究則不一定要預先提出明確的假設。
三、任務明
把主題轉化為明確的任務才具有可操作性。為此,研究方案一般需要寫清如下幾點。
⒈變數界定
變數即變化著的客觀事物。事物是相互聯系的,一個事物的變化可能會引起其它事物的變化。由於教育現象和規律的復雜性和模糊性,變數之間的關系往往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一個課題往往涉及多個變數,對這些變數的理解也可能因人而異。越是富有新意的課題,變數的公共認知度也往往越低。因此,在研究方案中對表現主題的重要變數或者容易誤解的變數,必須給予明確的界定。這樣才能使閱讀者不會誤解,使課題組的成員能形成統一的思路,使研究在確定的范圍內開展,避免不必要的目標變更、方向轉移和范圍的縮放。反之,對研究變數缺乏明確界定,如「挫折教育」與「磨難教育」,「創新精神的培養」與「考試成績的提高」就容易混為一談。
給變數下定義有兩種基本方式。
⑴變數的抽象定義。即對變數的內涵做出說明,可以參照有關辭典、教育理論書籍、課程標准、教材,或國家對教育問題的方針政策、法規守則等對概念進行科學定義。如果變數的含義不通俗,又查不到確切的定義,一般應該迴避,另換別的概念。如果特別需要,也可自己嘗試下定義,這就要求研究者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並大量查閱文獻資料,對相關問題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⑵變數的操作定義。即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現象和方法對變數做出具體的說明。變數的抽象定義僅停留在概念水平,它不能解決實際研究過程中變數的具體測定或操作問題,因此有時還須將其轉化為操作定義。變數的操作定義雖然可以借鑒別人的研究成果,但更需要的是自己的研究。可操縱的變數是研究中要採取的具體措施和方法,對其下操作定義的目的就是要明確怎麼操作。可測量的變數是研究中要調查的問題和效果,對其下操作定義的目的就是為了實際測量。可選擇的變數一般用在課題表述中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上,對其下操作定義的目的是要明確劃分和正確選擇。
⒉研究內容
研究內容要回答課題究竟研究什麼的問題,即區分「做什麼和不做什麼」的問題。基本要求是依據研究目標,把主題展開為具有內在聯系的問題結構並確定重點,提出解決這些重點問題的實施構想,從而把大問題細化為幾個具體而又關聯的便於操作的子問題,用陳述句表述明白。如「高中學困生與非學困生學習習慣的比較研究」的研究內容:⑴調查學困生和非學困生在上課、作業、復習和考試習慣上的不同特點;⑵不同性別的學困生和非學困生學習習慣的比較;⑶不同年級的學困生和非學困生學習習慣的比較;⑷分類調查分析造成學習困難生學習習慣不良的因素;⑸提出矯正學困生不良學習習慣的對策。
⒊預期成果
預期成果就是研究正式展開之前希望得到的收獲,包括問題解決的程度、可能產生的效益、成果應達到的水平和表現方式。成果的表現方式是成果的物化形態,如研究報告、學術論文、專著、案例等等,研究者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書刊、光碟、網頁、軟體等不同的載體。預先設計成果的內容和表現形式,是為了使研究者能在研究開始時就著手材料的積累,避免研究結束時才發現有些階段性的成果已經流失。
四、道可行
要圓滿完成課題研究的任務,必須依據一定的客觀條件,選擇切實可行的途徑。
⒈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對怎樣研究的回答,可以理解為原則、策略、程序、工具、方式的綜合表述,重點寫明怎樣實施。如准備如何收集數據,將使用何種技術來分析、處理數據並推導出結論。若是實驗研究,還要說明如何選取自變數、因變數以及控制哪些變數。
研究方法可分為:⑴收集研究數據資料的方法,如調查法、觀察法、測量法、文獻法等。這些方法旨在獲得對象的客觀資料,而不給予對象人為的影響。⑵旨在改變和影響變數的方法,如實驗法、行動研究法。這些方法是要通過施加某些干預而獲得某些期望的結果。
有些研究方案選擇的方法缺乏與研究任務的內在關聯,無法融入具體的研究過程,影響了可行性。孤立地看,方法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而聯繫到任務,卻有是否合適的區別。也就是說,同一種方法,對於匹配的任務,就是可行的好方法;對於不匹配的任務,就是不好的方法。因此,研究者要熟悉和理解教育科研的各種基本方法,再從完成任務的需要出發選擇方法。如「中學生學習方法及其指導研究」,若要考察研究現狀和進展,選用文獻法;若要驗證一個假設,可用實驗法;若要了解當前學生學習方法和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現實狀況,就用調查法。當然,由於教育現象豐富多彩,問題錯綜復雜,所用的方法也可能是多種方法的組合。
另外,工具性材料如問卷、觀察記錄表、測驗題等可作為方案的補充。
⒉研究步驟
就是課題研究任務在時間順序上的計劃安排。一般分為准備、實施和總結三階段。如研究過程較長,則實施階段還可再分為幾個小的階段。各階段時間安排一般寫明「×年×月——×年×月」,需留有餘地。
准備階段包括調查和前測、理論學習、制訂研究方案、建立研究機構、確立研究對象等。
實施階段包括研究內容的操作、研究方案的調整完善和過程的管理等。要明確如何將自己設計的研究內容和方法落實於具體教育實踐,從哪個角度切入研究,進行操作。同時要明確如何記載整個研究過程的相關材料。
總結階段包括對材料進行統計分析和加工,尋找規律,提煉研究成果,設計出預期成果的形式,寫出結題報告,發表教育論文等。
⒊資源配置
主要是人員分工、經費預算等。人員分工要符合各成員的水平、能力、崗位和特長,每項工作都要落實到人,明確目標和時限。當然,分工的同時也要注意研討與合作,利用集體的力量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困難。綜合性強、涉及面廣的課題還可建立領導小組,下設子課題組並明確負責人,必要時聘請課題研究顧問。經費預算主要是指計劃申請或自籌的經費數額以及經費支出的具體科目預算和年度預算。
在制定研究方案時,應讓課題組的所有成員都參與考慮、討論,就研究方案的各個方面充分發表意見。這一方面可以使方案更為周詳,另一方面可以使課題組成員在這一過程中更為明確研究的設想和各人的任務,為研究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⒋完成條件
主要介紹物質條件、人力資源和前期成果等。物質條件包括圖書資料、研究設備等。人力資源如核心人員的研究經驗和能力,課題組人員的工作崗位、學術優勢、年齡和專業的結構。前期成果主要指本課題組已取得的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成果。
⒌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研究者的視野與底蘊。因背景分析時已有文獻綜述,故是否要在研究方案後面列出參考文獻,可視具體情形而定。
總之,設計課題方案應仔細分析上述各個方面,理清彼此之間的邏輯關系,並綜合為一個具有內在結構的整體。其思維導圖大體如圖所示。

教育科研課題研究方案設計參考

作者:佚名 文件來源:不詳 點擊數:334 更新時間:2009-10-20

一、什麼是課題研究方案設計

教育科研課題方案設計,是指研究人員為完成研究任務而進行的總體謀劃工作。它包括課題研究所必須的人、財、物、信息等,必須按研究的內容、要求和客觀實際的可能性構成為一個包含時間序列、人員活動序列、信息傳遞序列等方面綜合相關的合理系統。

課題方案不是研究的終結,而僅是開始的謀劃,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故一切方案都只能是逐步完善的,要隨著研究的進展而更改,包括預期之外的新發現、新設想,我們應當允許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根據發展的需要對原有方案進行調整。我們既要反對無計劃的盲目行為,也要反對消極地僵化地按計劃方案一走到底。

二、課題研究方案應包括的主要內容

設計課題研究方案必須考慮和研究的主要內容與一般要求可歸納為六個方面:(1)課題依據與意義;(2)研究目標與范疇;(3)研究任務(實驗內容)(4)研究方法與步驟;(5)課題成果形式與構成;(6)課題研究保證措施。現簡要分述如下:

(一)課題依據與意義

課題依據包括課題形成的理論或實踐上的依據。這常體現在:研究方案的「問題提出」部分中對課題有關的國內外研究具體情況分析。研究者只有明確了這些,才能真正明確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這是制定課題方案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課題的實踐依據,其核心問題是認真思考和分析所選定的研究課題是否反映了現實教育實踐、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或對現在、將來的指導意義的問題。倘對實踐的反映越深刻,越迅速,課題的實踐依據越充分,其指導意義就越大,價值也就越高。

(二)課題目標與范疇

1、研究目標

課題研究目標是研究者根據課題依據所收集到的有限資料和事實,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對要探索、解決的問題進行綜合性思考後,所提出的一個研究目標。

2、課題研究范疇。課題研究范疇是指研究類型、研究內容、研究對象等方面的界定。當課題目標確定之後,相應地就要投入到某種范疇中去研究,要充分注意研究類型、對象、范圍的界定;否則在研究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目標的變更或方向的轉移,也容易產生研究范圍的擴大或縮小。這樣,才能使研究抓住主要矛盾,各得其所,不致雷同或偏離研究主題。

(三)研究任務(實驗內容)

在確定研究目標和研究范疇的基礎上,確立在研究范疇內,圍繞研究目標所要完成的任務。通常包括理論的探究、教師、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創新型教學模式的確立等內容。要找准研究的重點和難點,並預測出將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便於在實驗過程中有的放矢。

(四)研究方法與步驟

1、課題研究的方法。

近些年來,我國中小學教育科研較多採用行動研究法。其研究的步驟主要包括:(1)發現問題(觀察、思考、發現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2)鑒定問題(選定研究主題);(3)文獻探討(深入探討有關文獻);(4)擬訂計劃(克服研究的盲目性和隨意性);(5)設立假設(將要採取的行動和對行動結果的預測);(6)收集資料(常用觀察法、問卷法;調查法、測驗、實驗法);(7)實施行動(根據假設,在實驗過程中;不斷收集資料或數據,不斷對計劃內容加以改進);(8)評價結果(將實驗數據轉為有意義的統計量數,供評價實驗效果的預測之用)。

2、課題研究步驟。

在考慮課題主要研究方法的同時,要把課題研究的步驟(包括時間和進度安排)等問題的計劃也反映到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中。

如果把整個課題研究分為前、中、後三期的話,那麼,前期研究的主要內容為:(1)選擇課題和陳述假設;(2)制訂研究方案。中期研究的主要內容為:(3)實施研究,搜集資料;(4)整理和分析資料。後期研究主要內容為:(5)解釋結果。

(五)課題成果形式與構成

1、課題成果的形式。不同類型的課題採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而不同的研究方法也就決定了科研成果的不同形式。科研成果的表現形式大致可分兩類:一是研究報告,二是學術論文。

如細分,一般有五種表現形式:

(1)先進教育經驗總結。

(2)教育調查報告。

(3)教育實驗報告。

(4)理論概括性的學術論文。

(5)其它一些表現形式。如多媒體課件製作,編寫實驗練習冊等。

2、研究成果的構成。研究成果是研究者經過選擇課題(陳述假設),制定研究方案;實施研究,收集資料;加工、整理資料等一系列研究步驟後,對某些教育問題的一些新看法、新觀點、新知識、新方法、新產物。一般來說,一項完整的成果大致上都有如下這些內容構成。

(1)准確地闡述研究目的、意義和范圍;

(2)說明該課題必要的研究歷史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失敗教訓);

(3)研究工作的對象、時間、地點、大致階段、步驟等概況;

(4)說明研究方法、程序、手段等;

(5)闡釋研究結果和得出結論;

(6)研究問題的討論;

(7)參考資料與文獻。

由此可見,組成完整的研究成果中的任何一點內容都在方案設計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直接體現方案設計中的課題依據、研究目標、范疇、方法、步驟及保證措施等決定著課題研究成敗的因素。這表明,方案設計藍圖的水準決定了成果的優劣。

(六)課題研究的保證措施

l、在組織上,要重視做好課題組成員的選拔和優化組合,保障科學充足的時間保證。

2、在經費上,應該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教育科研的開展,必需一定財力和物力的支持。因此,要認真做好經費的預算。一方面,要注意厲行節約,讓每一分錢都轉化為研究效益。另方面,在方案設計階段,就應主動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資助和支持。

⑧ 如何著手課題研究:課題研究的類別、方法和過程

教育研究是通過預先的設計和完整的計劃,採用一定的方法和技術手段,進行一系列有步驟的研究活動,以此來解決某些特定的教育問題,發現教育活動的規律性,為教育實踐提供有價值的教育工具,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作為高校師范教師應是教育研究的骨幹,應有教育研究的能力。針對我院十一五教育研究課題,在這里我談三點意見,以供大家在研究中參考。
一、要清楚教育研究的類別
我們知道,教育研究有三個領域,一是對活動的教育現實進行研究,即研究教育的現實活動,這一研究對教育實踐有直接的變革意義。如《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科學教學案例(視頻)研究》、《高校文科教學中體驗式教學實驗研究》、 《學校體育促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信息技術條件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等。二是對理性的教育觀念進行研究,即研究教育的理念創新。這一研究把教育活動提高到一個完整的教育觀念高度,對教育改革起作根本性的作用。如《教育整體改革的研究》、《新時期高職高專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等。三是對運行的教育現實進行研究,即對教育系統的結構、評價、課程等進行研究。如《高師大學文科數學課程研究》、《小學英語師資培訓內容及模式研究》、《高師數學教育改革與小學數學新課程適應性研究》等。領域不同,那麼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也有一定區別。我院十一五申報通過的各級課題在這三個領域都有體現,綜合起來研究的類別就是兩個方面。
1、整理的類別: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對已有的教育現狀、對已有的教育行為、對已有的教育認識進行調查、鑒別、提升,設想和提出改進的策略。我院十一五課題中就有《武漢市小學科學教育城鄉差別和對策研究》、《農村學校推廣集體舞的現狀與對策研究》、《湖北省農村小學體育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留守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研究》等。
2、創造的類別:通過對教育問題的發現和研究,或探索、尋求有成效的策略並改變教育現狀;或建立新的教育理念體系;或編著有關教材、著作等。如我院十一五課題中就有《大學語文校網平台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信息技術與高校生物學課程深層次整合的研究》、《學前教育美術教學實效性研究》、《提高小學生數學文化素質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高師非音樂鋼琴教育與學生情商能力培養的研究》、《高師大學文科數學課程研究》等。
這兩大類的課題也不是涇渭分明,而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有所不同的權重。所以類別不同的課題在實施中主要的任務不同、研究的思路不同、策略的設計不同。這點我們應要很好的把握。
二、要運用有效的研究方法
教育活動極其復雜,因為由於不同因素的介入,可以是宏觀活動,也可以是微觀活動;可以是實踐活動,也可以是理性活動;可以是繼承性活動,也可以是開拓性活動;可以是經驗性活動,也可以是創新性活動;可以是單一性活動,也可以是多向性活動;可以是封閉性活動,也可以是開放性活動;可以是學科性活動,也可以是綜合性活動,等等。這種種活動都有可研究的問題,面對的教育問題如此之多之廣,在課題研究時,我們就應採用有針對性並有效的方法。從我院十一五的兩大類別課題就可發現,每個課題在研究方法上幾乎都要應用調查方法,有的主要要運用行動研究方法和教育敘事方法,有的課題主要應用實驗方法。
1、調查方法 幾乎任何教育課題研究都要應用調查方法,調查是課題研究的起點,也是為課題提供研究動力,只有通過調查,才能知道教育改進的目的和方向,才能知道目前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才能知道學生的發展需要。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調查,運用好調查的方法,調查方法可通過訪談、坐談、觀察、問券等手段。為保證調查的廣泛性,體現真實性,最常用的還是運用避免面對面的匿名問券形式。 所以調查方法的運用好壞,關鍵是你的調查問券量表設計的水平,研究者要圍繞自己的課題目的,有意識的從你能感受到的問題和你能估計到的問題設計問券,從被調查者的內心需要來設計問券,使被調查者清晰的明了,能夠自由和真實大膽的回答,使研究者掌握第一手材料。我們還要對調查結果進行歸因分析,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從學校教育的角度研究和實驗改進的措施。
有些課題屬於整理性課題,更是要全面的設計出科學的調查方案、調查問題(包括問卷)、調查程序。
2、行動研究方法 現在我們對教育課題研究的要求是為行動而研究、對行動而研究、在行動中研究,也就是說,為了教育現狀的改進,為了教育問題的解決,研究者把新的教育行動整合到原有的教育背景中,以期待研究目標的實現。根據課題的創造類別,這種行動研究方法基本操作可以是: ① 研究者可把新的設計、新的策略、新的理念引入原有教育行為中。
② 研究者可原有課程進行中小規模的改革和改進。
③ 研究者可運用新的技術,如課件等技術改進現有教育活動。
如我院的《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科學教學案例(視頻)研究》、《學前教育美術教學實效性研究》、《提高小學生數學文化素質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通過兒童文學教學促進幼兒園文學教育的研究》、《信息技術與高校生物課程深層次整會的研究》等課題。
因此在研究中一定要注意對原有信息和反饋信息的收集、整理、比較,一定要對出現的問題和反映出的變化作出理性思考,甚至還要進行教育統計分析,這就是你研究中重要的初步成果。
3、教育敘事方法 這種方法也是近年來比較提倡的並證明有效的方法,目前在中小學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對我院十一五教育課題來講,這種方法也可採用,特別要配合行動研究方法。所以在研究中,要求研究者對在實踐中所遇到的典型的、有情節的、有啟發意義的事例加以事後的記述、整理和反思,以獲得一種解釋和理解。所以這種方法最大的特點和方便,就是不需嚴密的量化和統計,只需根據觀察和記述,從定性的角度,就能完成研究任務。整理性的課題和創造性的課題都可以運用教育敘事方法,這種方法能圍繞課題的方向,體現真實性、情節性,參加研究的成員也能對研究的變化和細節加以關注,同時運用生動的事例展現研究的成果,以證明研究的設計和策略是正確的。這就需要每一位研究者對自身的課題目標和任務清楚、明了,不斷的發現和感受學生的各種變化,不斷的發現教師自己的變化,不斷的發現和感受新舊的沖突,不斷的發現和感受未曾預料的精彩。研究者對以上這些運用一種故事化的手法記錄下來,並從幾個類別加以整理,就能成為課題極好的成果證明。
4、實驗方法 我們首先要了解,教育實驗不是真正的實驗,僅是一種准實驗,因為它的復製程度較小、可控程度較小、假設實現程度大。盡管如此,教育研究中仍然經常運用實驗方法,關鍵是它思辨程度小,量化程度高,可以用事實和「數量」來證明假設的成立。在研究中,只要我們能很好的注意對一些因素的控制,只要我們能很好的進行教育統計處理,這種方法的運用能給我們帶來一定的簡便和直觀,能增強研究的說服力。
所以運用教育實驗方法,我們特別強調研究中要有自變數和因變數。課題中常涉及到一些變數,特別是我們需要運用較廣泛的實驗研究的方法、行動研究的方法等綜合性方法來研究的課題,都必然涉及到有關變數。自變數是研究者能操縱的,使其能夠控制的因素。當兩個變數存在一定的聯系,其中一個變數對另一個變數有影響作用,我們就稱具有影響作用的變數為自變數,所以,自變數也是引起另一個變數產生變化的原因。如我院的《高校文科教學中體驗式》研究課題,這里的「體驗式教學」就是一研究者能操縱的自變數,是引起學生學習水平變化的原因。因變數就是教育研究的效果,是受自變數作用和影響的變數,是研究者要了解和發現的結果變數。自變數和因變數兩者的關系可以看成一種因果關系,自變數是一種假定的原因,因變數是一種假定的結果。但是在實際的研究中,我們不能把它們兩者的關系過於簡單化和絕對化,以為凡是存在變數關系的教育研究,都一定有必然的因果關系,這樣就會造成一種錯覺,認為教育研究真容易,好象只要我們設計出一定的變數關系,就會有研究的結果價值,其實不一定。因此,在設計變數時,我們就要考慮好它們之間的關系。一方面盡可能設計好有關的變數關系,對無關變數想方法加以控制,使被研究的對象在自然狀況下,在一種不知曉的狀況下進行我們的研究;另一方面還要正確的看待兩者的關系,不能遷強的看待它們,以避免造成不可信的結局。如社會實踐活動能否提高學生文化學習成績,研究者選定兩個平行班進行比較,對實驗班開展了兩個月的社會實踐活動,控制班則不進行,然後對兩個班進行文化課的語數測驗,看實驗班成績是否比控制班高,從而說明社會實踐活動能提高文化成績。這一研究把自變數和因變數的關系看得太簡單、大機械、太遷強。因此,課題方案的設計一定先要考慮到研究變數的關系,象《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提高文化學習成績》這樣類似的課題,因為變數關系很遷強,我們就應避免這種傾向。 同時,還要強調對實驗組和控制組的比較,或者強調對實驗組前測和後測的比較。這里就不多述說。 我們可以看到教育實驗的方法就比較嚴密、嚴謹、嚴格。
三、要分解教育研究的過程
1、研究的思路要定位。 研究思路是一條清晰的研究線索,是一種研究方向的指引,是一種明確的道路,研究的思路要從研究目的出發,來進行定位。
例如耿青松老師主持的《高師大學文科數學課程研究》的課題,其最終目的應是指向文科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而不是指向課程而已,那麼課題研究是改造現有課程還是創造新的課程?就必須明了,假如是圍繞改造現有課程這條線索進行,那麼我們應研究什麼?這是一種思路。假如圍繞創新這條線索,我們又該研究什麼?這就是另外的思路。所以課題研究一定要先把研究的思路定位,否則研究過程可能會出現事倍功半的結局。
2、研究的策略要清楚。 研究的策略也就是方法、措施、手段的集合。研究的思路明白了,在研究策略上就要運用假設的思想,首先提出研究中解決問題的措施,這種措施應有所作的調查依據,應有一定的理論根據,應有一定的創新成分,應有一定的實踐可行性,還應有一定的靈活性(可調整修正)。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就依照這些措施執行,最後檢驗執行的的效果。
例如劉紅老師主持的《高師非音樂鋼琴教育與學生情商能力培養的研究》課題,老師們在自己的鋼琴教學實踐中可能對此已有一定的感受,研究過程中就可以把這些感受提升、概括,形成和總結出一定的研究措施,並明確下來,在研究實踐中,老師就可有意識的、有目的的對原有教學進行改進,最後通過觀察、訪談、整理資料,甚至通過一些統計處理,最後來證明我們這種做法是否真正能提高學生的情商水平。
3、研究的數據要歸類。 在研究過程中,不論是整理型課題,還是創造型課題,研究者會遇到大量的調查數據、統計數據、觀察數據、測試數據等,這些數據我們一定要很好的進行歸類整理。有了數據,才可以解釋研究的結果;有了數據,才可以對研究進行量化。特別是運用實驗方法的課題,更要注重數據。有的課題主要從思辨的角度、從定性的角度進行,雖然數據較少,但研究過程中的所產生各種信息幾乎等同於數據,我們一樣要收集和處理。沒有數據和信息,就沒有研究。
例如吳堅老師主持的《提高小學生數學文化素質的理論與實踐》課題、康琳老師主持的《學前教育美術教學實效性》課題,等等,我怎麼知道或你怎麼證明你的研究獲得成功呢?學生在那些方面得到提高呢?你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度、學習態度、考試分值、能力分值、創造力等方面,運用特殊量表、運用考試、運用問券等量化手段,進行數據的收集、歸類和整理,用數據說明課題研究的結果。
4、研究的成果要全面。 課題研究往往有一定的周期,在這幾年的時間里,研究者做了什麼事情?研究者開展了什麼活動、研究者遇到了什麼困惑?研究者有什麼新的思考?研究者讀了哪些些書籍?研究者摘錄了多少研究卡片?研究者收集了什麼樣的資料信息,這都是過程中的精彩點,我們可以說過程有時比結果還重要。所以在我們的研究成果里一定要反映出來這些精彩點,不能等到結題時間一到,僅寫出一篇結題報告來上交,而還要把你整個研究過程中的工作內容,即上面所提到的「精彩點」全面反映出來。所以結題成果應是豐富的、真實的、詳細的、規范的全套資料,所以要有工作報告、有結題報告、有學習資料、有論文集、有反思案例集、有教學課件、有教學教具等。因此,我們在研究過程中要做到成果的全面。
當前的教育改革急需提升教師自身具有個性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學力和教改力,而它們的提升的基礎是要*教研力,教學需要研究,教改需要研究,在研究中,教師的「匠氣」才會淡化,「師氣」才會濃郁,學校品牌才會提升。曾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先生就說過:「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大師就是在教學力、教改力、教研力三者俱佳的優秀教師,優秀師資隊伍是學校發展的根基,也是學校發展的根本內涵,而教師的教研力是成長為優秀教師的重要前提,是提升自身教學力、教改力的重要基礎。所以基教司副司長朱慕菊說得好:「學校的發展來自於本校的教師,來自於教師對學生發展,對教育科學規律不懈研究和執著追求」。

⑨ 想了解當前已有的信息安全實驗平台的現狀,主要有幾種平台構建方案優缺點!越詳細越好。

月22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學院和信息安全工程學院共同承擔的國家專863計劃信息安全重屬大課題「信息安全工程實踐綜合實驗平台研究與集成」,在上海交通大學順利通過國家科技部組織的863信息安全主題專家組的驗收,我校丁文江副校長以及學校科技處、電子信息學院和信息安全學院的領導也出席了課題驗收現場會。

該課題的研究和平台建設歷時一年零四個月,累計投入經費700多萬元,由我校楊樹堂副教授擔任課題的第一負責人主持研究,研發隊伍集中了電有畔⒀г漢托畔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