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陝西省2013年重大理論實踐問題研究課題

陝西省2013年重大理論實踐問題研究課題

發布時間: 2021-02-26 00:13:00

『壹』 李同升的主要研究領域

一 城鄉關系與城鄉一體化發展研究 (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鄉村空間類型及其綜合發展模式研究——以寶雞地區為例( 49671023 ) 1997~1999 (項目負責人)
( 2 )國家教委優秀回國人員基金項目:人地關系與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研究 1995~1997 (項目負責人)
( 3 )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寶雞市農村社區類型及其發展模式研究( 1996D07 ) 1997~1999 (項目負責人)
( 4 )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線兩帶」地區城鄉一體化發展研究 (2003D06)
2004-2006 (項目負責人)
( 5 )國土資源部科研計劃項目:陝西省農用土地分等定級成果應用方案研究
2001~2002 (項目負責人) ( 1 )李同升 . 鄉村地域共同體及其結構與功能研究 . 西北大學學報, 1998 ( 5 )
( 2 ) 李同升、厙向陽 . 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動力機制及其演變分析—以寶雞為例 . 西北大學學報, 2000 ( 3 )
( 3 )李同升、劉笑明、陳大鵬 . 區域小城鎮的空間類型及其發展規劃研究 . 城市規劃, 2002 ( 4 )
( 4 )李同升、羅雅麗 . 城鄉一體化視角下村鎮建設思考,經濟研究參考, 2005 ( 70 M -5 )
( 5 )羅雅麗、李同升 . 制度因素在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分析,人文地理, 2005(4)
( 6 )羅雅麗、李同升 . 城鄉關聯性測度與協調發展研究,地理與地理信息系統,
2005 ( 5 )
( 7 )李慧棟、李同升 . 社區規劃的發展進程與多維透視,城市發展研究, 2006 ( 6 )
( 8 )沈銳、李同升 . 後現代的新城市主義與中國城市規劃,城市問題, 2005 ( 4 )
( 9 )李同升、程葉青 . 我國西部地區大中城市投資環境評價與分析,人文地理,
2002 ( 4 )
( 10 )程葉青、李同升 . 西部地區中等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乾旱區資源與環境, 2003 ( 5 )
( 11 )劉小鵬、李同升 . 國際 BOT 投融資方式在陝西農業建設中的應用,西北大學學報, 2003 ( 1 )
( 12 )李同升等 . 鄉鎮社區發展與規劃,西安地圖出版社, 2000
( 13 )曹明明、李同升 . 城市與區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 .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2 (1) 系統進行了城鄉一體化的機理(動力機制)研究,提出了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動態測評體系和研究方法,在國內較早開展了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中政策與制度的制約和激勵研究,並以大西安地區和寶雞市域為例進行實證研究。
(2) 在國內地理學界較早開展了鄉鎮社區發展與規劃研究,通過對鄉鎮地域系統的剖析,提出鄉鎮社區的理論概念,分析了其結構與功能,並從理論和實踐操作兩方面建立了描述其的指示因素和指標體系,以關中地區為例,進行了鄉鎮社區空間類型劃分和發展模式研究,開展了以社區綜合發展為目標的鄉鎮規劃研究,提出了走向城鄉一體化的社區發展與規劃思路。
二 經濟地域系統演化與調控研究
1 支撐項目
(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區域開發的地學基礎」( 40131010 )(項目負責人為陸大道院士)之子課題:區域經濟的影響因素的典型研究 2002~2005 (項目負責人)
( 2 ) 973 計劃項目「東北亞生態系統演化及生物多樣性研究」( 2005CB724801 )
一級子課題:西伯利亞自然-經濟系統的特點及其地域開發功能和方向 2005 - 2007 (項目負責人)
(3) 高等學校博士點科研基金項目:「流域 PRED 系統及其時空協同研究」
( 20060697004 ) 2007-2009 (項目負責人)
( 4 )陝西省科技發展計劃重大項目:「陝西渭河流域綜合治理戰略研究」( 2003K12-G5 )之專題三 — 水資源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時空協同及其解決方案
2004-2005 (項目負責人)
( 5 )國家軟科學計劃項目:「渭河流域綜合治理戰略研究」( 2004DGS3D026 )專題五 -- 水資源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時空協同及其解決方案 2005-2006 (項目負責人)
( 6 )陝西省政府研究項目:西部大開發中陝西重點開發區域及優先項目選擇 1999~2000 (項目負責人)
( 7 )西安市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戰略研究項目: 西安市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循環經濟科技問題研究 2004—2005 (項目負責人)
( 8 )西安市科技計劃項目: 西安市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創新模式和促進機制研究
( HJ06005-07 ) 2006—2007 (項目負責人)
2 代表性成果
( 1 )李同升、徐冬平 . 基於 SD 模型的流域水資源 — 社會經濟系統時空協同分析 .
地理科學 2006 ( 5 )
( 2 )程葉青、李同升、張平宇 . SD 模型在區域可持續發展規劃中的應用,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EI 源刊), 2004 ( 12 )
( 3 )徐冬平、李同升 . 陝西關中地區水資源-社會經濟系統時空協同分析,水土保持通報, 2005 ( 3 )
( 4 )程葉青、李同升 . 礦業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以陝西省黃陵縣為例,
西北大學學報, 2004 ( 6 )
( 5 )李同升、韋亞權 . 工業生態學研究現狀與進展 . ,生態學報 , 2005(4)
( 6 )李同升、韋亞權、周華 . 生態工業園區規劃與設計研究,經濟地理, 2005 ( 5 )
( 7 )李同升、陳文言 . 我國西部自然資源開發的體重創新和立法問題,地理學與國土研究, 2000 ( 2 )
( 8 )李同升、趙榮 . 西部大開發與陝西省區域發展戰略研究,水土保持通報,
2000 ( 1 )
( 9 )厙向陽、李同升 . 區域可持續發展系統結構及協調度分析,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 2000 ( 2 )
( 10 )劉小鵬、李同升 .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沙產業建設綜合績效與農業可持續發展 — 以寧夏中北部為例,水土保持通報, 2001 ( 3 )
( 11 )李同升 . 西部大開發 — 觀念、政策與行動,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1 ( 1 )
( 12 )李同升 . 西北地區資源開發中的環境問題與對策,西北大學學報, 1997 ( 1 )
( 13 )趙榮、李同升 . 陝西文化景觀研究,西北大學出版社, 1999
3 學術創新
( 1 ) 以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的理論和方法為基礎,立足社會經濟發展落後、生態環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的陝西和黃土高原地區,在區域分析和地域經濟系統動態模擬的理論與方法、渭河流域和黃土高原人地關系演化及其優化調控、陝西城鄉聚落系統結構及其空間演化等研究領域有一定的特色。
( 2 )在理論上,以地理學人地關系理論為基礎,汲取區域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和區域科學的理論與方法,強調學科交叉、多視點系統解析,注重對經濟地域系統的組織結構、影響因素、運行機制和演化特徵進行綜合分析和動態模擬,探討其發展規律和優化調控方法措施,進而指導區域開發和區域規劃的實踐活動。對黃土高原經濟地域系統的分析、渭河流域水資源-環境-經濟系統的模擬、城鄉聚落體系演化及其空間結構、西部大開發的地理學研究都體現了上述思想。
( 3 )在實踐上,重點開展了渭河流域綜合治理研究、黃土高原典型縣綜合開發與治理規劃、產業復合生態系統與生態產業園區規劃建設、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等研究。研究成果均被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所採用。
三 科技園區及其技術擴散研究
1 支撐項目
( 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農業科技園區技術創新擴散的機制分析及其示範推廣模式研究 ( 05BJL07 ) 2005 - 2007 (項目負責人)
2 代表性成果
( 1 )李同升、羅雅麗 . 楊凌示範區農業技術示範推廣模式及其優化途徑,西北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7 ( 1 )
( 2 )劉笑明、李同升 . 農業技術創新擴散的國際經驗及國內趨勢 ,經濟地理, 2006 ( 6 )
( 3 )王武科、李同升 . 農業技術水平的地區差異分析 ,農業現代化研究, 2007 ( 3 )
( 4 )方維慰、李同升 . 農業技術空間擴散環境的分析與評價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06 ( 11 )
( 5 )張建忠、李同升 . 我國農業科技園的發展現狀及其動力機制,農村經濟 , 2006(12)
( 6 )劉笑明、李同升 . 由失敗案例透視農業技術創新擴散的影響因素及其改進,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 2007 ( 3 )
( 7 )劉輝、李同升 . 農業技術擴散的因素和動力機制分析,農業現代化研究,
2006 ( 3 )
3 學術創新
( 1 )突破了傳統的技術創新擴散 S 型分析的基本假設,選擇典型農業科技園區作為技術創新源地,通過系統的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創建了描述農業技術創新擴散的多樣化模式,總結了農業技術創新擴散的規律。
( 2 )根據我國統籌城鄉發展和解決「三農」問題的迫切需要,研究了公益性技術、經營性技術和中間性技術在不同地區的擴散模式,提出了相關的激勵政策和措施。
( 3 )我國農業科技園區技術創新功能尚可,但技術擴散和示範推廣效果則不盡人意。項目研究在國內首次針對這一問題開展實證研究,具有開拓性和前瞻性。
四 產業旅遊、生態旅遊和景區規劃研究
1 支撐項目
( 1 )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觀光農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2001~2002 (項目負責人)
( 2 )西安市軟科學項目:西安市觀光農業現狀調查、發展預測和政策研究 2001~2002 (項目負責人)
( 3 )陝西省政府:秦嶺國家級生態功能區生態旅遊總體規劃 2002-2003 (項目負責人)
( 4 )武漢三特索道公司:神農架大龍潭景區、小神農架關門山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2003-2004 (項目負責人)
( 5 )楊凌示範區管委會:楊凌示範區旅遊業發展規劃 2003-2004 (項目負責人)
( 6 )山西丹朱嶺旅遊開發公司:丹朱嶺旅遊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2005 (項目負責人)
( 7 )邯鄲市人民政府:邯鄲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組長郭來喜,副組長王興中、李同升) 2006 (副組長,專題負責人)
( 8 )寧夏自治區政府:寧夏金沙灣農業科技園區旅遊發展規劃 (組長郭來喜,副組長王興中、李同升) 2006 (副組長,專題負責人)
( 9 )西安市政府:西安市鄉村旅遊發展規劃 2006 (項目負責人)
( 10 )西安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總公司:西安經開區現代農業主題公園項目策劃 2006 (項目負責人)
( 11 )西安市雁塔區旅遊局:雁翔民俗旅遊示範村建設規劃 2007 (項目負責人)
2 代表性成果
( 1 )李同升、馬慶斌 . 觀光農業景觀結構與功能研究 . 生態學雜志, 2002 ( 2 )
( 2 )楊新軍、李同升 . 秦嶺國家級生態功能區生態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水土保持通報, .2004(2)
( 3 )劉笑明、李同升 . 西安市觀光農業空間結構研究,人文地理, 2005 ( 3 )
( 4 )李同升 等 . 西安市觀光休閑農業發展研究,西安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
( 5 )李同升、張潔 . 國外工業旅遊及其研究進展,世界地理研究, 2006 ( 3 )
( 6 )李慧棟、李同升 . 以工業旅遊為主導的景區規劃研究,城市規劃, 2006 ( 10 )
( 7 )張潔、李同升 . 我國工業旅遊發展的現狀與趨勢,西北大學學報, 2007 ( 3 )
( 8 )張潔、李同升 . 工業旅遊項目策劃研究,人文地理, 2007 ( 2 )
( 9 )劉笑明、李同升 . 農民旅遊市場定位與營銷策略研究,安徽農業科學, 2005 ( 18 )
( 10 )楊永波、李同升 . 基於遊客心理感知評價的西安鄉村旅遊地開發研究,旅遊學刊, 2007 ( 11 )
3 學術創新
( 1 ) 以觀光休閑農業發展的理論基礎為切入點,建立起了觀光農業宏觀布局與微觀規劃設計的理論框架,指出:綜合區劃理論和環城遊憩帶理論是大中城市郊區觀光休閑農業宏觀布局的理論依據,而區位理論、體驗經濟理論和景觀生態理論則可作為觀光休閑農業園區規劃設計的理論指導;以西安市為實證對象,採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其資源條件和市場開發前景進行研究,對其空間布局、功能分區做出合理安排,在此基礎之上提出西安市觀光農業發展的政策建議;在宏觀研究的基礎上,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區域進行了觀光農業園區規劃與設計,其中;選擇楊凌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進行高科技農業觀光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及項目設計,選擇西安現代農業綜合開發區進行觀光農業規劃與休閑體驗設計,選擇西安杜陵進行皇家上林苑觀光農園進行控制性詳細規劃 , 。該項研究獲得 2005 年西安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 2 )以山西丹朱嶺旅遊景區為例,在國內率先開展了「以工業旅遊為導向的景區規劃研究」,對我國正在興起的工業旅遊開發有示範指導作用。
( 3 )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大都市地區鄉村旅遊發展專項規劃,尤其在鄉村旅遊資源調查分類和評價方法、 基於遊客心理感知評價的鄉村旅遊地開發研究方面開展了探索性工作。
五 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研究
1 支撐項目
( 1 ) 973 計劃項目「東北亞生態系統演化及生物多樣性研究」( 2005CB724801 )一級子課題:西伯利亞自然-經濟系統的特點及其地域開發功能和方向 2005 - 2007 (項目負責人)
2 代表性成果
( 1 )李同升、黃國勝 . 俄羅斯西伯利亞人口狀況及其地理分析,人文地理, 2007 ( 3 )
( 2 )李同升 . 中國與中亞國家沿橋經濟合作的前景分析,經濟地理, 1998 ( 3 )
( 3 )李同升 . 邁向 21 世紀的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地理, 1997 ( 2 )
( 4 )李同升、陳宗興 . 關於我國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規劃與建設的若干思考,經濟地理, 1997 ( 1 )
( 5 )李同升 . 原蘇聯地區新的政治地圖,人文地理, 1997 ( 3 )
( 6 )李同升 . 原蘇聯地區地緣政治格局及其演變分析,世界地理研究, 1997 ( 2 )
( 7 )李同升 . 莫斯科大都市地區的空間結構與發展特點,人文地理, 1995 ( 1 )
( 8 )杜德斌、李同升、馮春萍、趙媛 . 世界經濟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六 高等教育和教學研究
1 支撐項目
( 1 )陝西省高等教育面向 21 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研究項目:地理類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982029 ), 1999-2001 (項目負責人)
( 2 )陝西省 21 世紀初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研究項目:基於能力和素質的考試改革研究( 0204003 ) 2003-2005 (項目負責人)
( 3 )陝西省精品課程:人文地理學, 2004-2006 (項目負責人)
2 代表性成果
( 1 )李同升、趙榮 . 國內外人文地理學教材的特點分析 — 兼論我國人文地理學教材改革問題,人文地理, 2000 ( 4 )
( 2 )李同升 . 全面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探索與實踐,高等理科教育, 2002 ( 2 )
( 3 )李同升 . 基於能力和素質的考試改革探討,高等理科教育, 2005 ( 6 )
( 4 )李同升 等 . 《人文地理學》省級精品課程, 3 學術創新
( 1 )提出了研究生教育的「道德素養 + 創新能力 + 交流能力」的綜合培養模式,該研究獲得了 2001 年陝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 2 )提出了本科生 「過程考核+資格考試 + 口試+項目訓練」的課程考試新模式。
( 3 )提出了地理學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思路和實施方案,該研究獲得了 2005 年西北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

『貳』 研究性學習課題有哪些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怎麼寫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與實踐意義
(一)開展中小學創新學習研究是適應國際教育創新的基本要求
從國際形勢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新技術革命的浪潮席捲全球。它促使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特別是給教育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學習方式乃至生存方式正在發生著深刻變革。在新科技革命面前,發達國家均瞄準時代的特點和要求,對教育的培養目標重新進行調整和定位,嘗試教育創新。日本「臨時教育審議會」的咨詢報告提出,21世紀教育的目標是:①寬廣的胸懷、健康的體魄、豐富的創造力;②自由、自律與公共精神;③世界之中的日本人,並強調在現階段教育目標的重點在於培養具有豐富創造力的人才。美國卡內基教育和經濟論壇的報告也指出:「要重建美國的教育制度,以適應培養21世紀富有創造力的新一代和經濟急劇變化的需要。」法國、德國和英國近年來在一些報告中也紛紛提出:要根據當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產業結構和勞動力市場的變化來調整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標。世界各國都普遍要求:學校要加強創新教育研究與實踐,突破單純傳授書本知識的舊習,著重去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造性,使他們具備分析、表達、理解和應用的能力,以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規格的要求。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造性,首先應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隨著創新教育研究的深入,其研究重心已經由宏觀的理論建構、機制探索轉向微觀的課堂教學、學生學習。因此,開展中小學創新學習研究是適應教育創新的根本要求,是當前教育改革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
(二)開展中小學創新學習研究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從國內形勢看,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我國為迎接21世紀對人才素質的挑戰,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素質教育的概念,並要求基礎教育(包括其他類別的教育)把實施素質教育提到自己的日程上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學生創新精神的形成、實踐能力的提高是在長期的創新學習過程中完成的。由此可見,開展中小學創新學習研究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國有一些地方對創新學習理論與實踐進行了初步探索。其中,影響較大的是,重慶市教科所在1998年提出了「創新學習」理念,經重慶市教委批准立項,組建了「重慶市創新學習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組,著力構建創新學習理論與創新學習模式,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其成果在《人民教育》2000年第3期、第8期相繼介紹。《人民教育》在2001—2002年開辟創新學習徵文專欄,及時介紹國內創新學習的研究成果。但是,總體而言,國內的創新學習研究由於起步較晚,尚處於起始階段,其理論構建與實踐探索的層次也較淺。為此,中小學創新學習研究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入探討,需從學生生命發展的高度進行理論完善和實踐嘗試。
(三)開展中小學創新學習研究是全面實施新課程的內在要求
實施新課程是教育的全面創新,是一場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刻變革,其中的一個重要目標是,確立學生在課程中的主體地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建構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研究以及合作學習的機制,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並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而充盈個性。而且,在實施新課程中,強化探究性和實踐性的教學目標,倡導新的課程形式,無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面向實際的、主動探究的學習環境。近年來,在課改進程中,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生命體驗和發展感悟,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發掘學生的特異潛質,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富有個性地學習,這些都為創新學習研究打下了基礎、作好了鋪墊。
(四)開展中小學創新學習研究是我市教育改革的客觀要求
1997年以來,我們積極開展系列創新課活動,大力實施「創造學習」工程,認真探討創新學習策略和評價方法,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形成了很多富有創意的學習理論觀點,推出了一些科學新穎的學習策略,從而使開展中小學創新學習研究成為我市教育改革的一種客觀要求。具體來說,我們主要通過開展以下幾項工作為創新學習研究奠定了基礎:一是開展系列創新課活動。1997年8月至今,我們依據創新教育理論,開展了系列創新課活動實驗,通過創新教案、創新課和創新課教師評選活動,培養了大批學科帶頭人,提高了全體教師的創新能力,從而為開展創新學習研究奠定了師資基礎。二是實施「創造學習工程」。1998年,我們啟動了「創造學習」工程,通過舉辦學法講座、開展學法經驗交流會等形式,使學生了解認知規律,掌握了先進的學習策略,初步實現了學生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同步發展。可以說,實施「創造學習工程」使廣大學生具備了參與創新學習實驗的基本素質。三是嘗試創新學習理論研究。從1999年起,我們開始從學生生命發展的高度進行創新學習理論研究,對創新學習的科學理念、價值取向、基本特徵、一般過程等做了初步探討,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研究成果。2002年,《創新學習應關注學生的生命發展》在《山東教育》第1、2期合刊發表。2003年,《課程改革應著力把握的幾個問題》在《山東教育》第35期發表;《談新課程改革視野中的課堂教學觀》在《煙台教育》第6期發表。這樣,通過多年的創新學習理論探索,我們為開展中小學創新學習研究提供了思想基礎和理論支持。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組織形式
(一)課題研究的假設和界定
隨著新課程的全面實施,創新學習逐漸成為一個倍受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門課題,成為一個亟待出成果、出效益的重點研究領域,但,從國內同類研究情況來分析,創新學習研究還存在著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理念混亂,層次偏低。當前的中小學創新學習實驗在理論研究層面存有概念釐定不科學、研究基點較低、忽視學生生命發展等問題;在實踐探索層面存在著重「教」輕「學」、重知識輕智慧、重理性輕感悟、重創新技能訓練輕創新精神構築等不良傾向。二是策略陳舊,方法落後。在中小學創新學習實驗中存在著重形式輕實質的「貼標簽」式研究傾向,即,簡單地將一些較有影響的教學策略歸結為創新學習策略,實質上並沒有探索出新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況且這些所謂的創新學習策略和方法並不適合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學生的學習實際和身心發展規律。三是評價簡易,標准模糊。現行的中小學創新學習評價體系不完善,與新課程標准存有偏差,其評價理念滯後,評價標准模糊,評價方法操作性差。而且在實際評價中過於注重小組合作、學法指導、質疑釋疑等顯性層面,而忽視知識活化、情緒追求、審美塑造、生命感悟以及學生精神生命、智慧生命關懷等隱性層面。
本課題研究是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面對中小學校忽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習方式陳舊、學習效率偏低等現實問題,在新課程理念的觀照下,借鑒國內外先進的學習理論,結合縣區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實際,以培育創新精神為終極目的,以創新思維訓練為核心內容,以元學習知識掌握為根本措施,以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為前提條件,教會學生創造性地獲取知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和生命質量,從而初步形成一套旨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學習能力的科學理論體系和操作運行機制。課題研究提出從新課程改革的視野審視、反思、改革傳統學習方式,站在關注學生生命發展的高度,根據知、能、情、意、行五個維度,採用知識重組、非同步發展、自我實現、意志磨礪和生命感悟等有效的學習策略,變「知識」課堂為「生命」課堂,引導學生追求自己生命意義的實現和生命質量的提升。研究方向有三個方面:
1、創新學習理論研究
①創新學習的基本理論研究。對創新學習的歷史發展、基本內涵、主要特徵、科學理念、價值取向和一般過程以及基本模式等方面進行理論探討。②創新學習的教學理論研究。結合新課程改革,對創新學習的課堂教學目標定位、過程調控、原則把握、方法運用、情境營造、模式建構等進行研究。③創新學習的心理過程研究。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中小學生創新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操作、非認知調控、創新障礙及其克服等進行理論探索。④創新學習的理論基礎研究。對創新學習的科學基礎、社會基礎、心理學基礎、教育學基礎和哲學基礎等進行初步研究。
2、創新學習策略研究
①創新思維訓練策略研究。創新思維活動的基本要素、創新思維的基本能力、創新思維形式的主要類型的研究,創新思維訓練的方法、措施、組織形式的研究,創新思維訓練課的特點、內容、結構的研究。②創新學習方法指導策略研究。學生學習類型、個體差異研究,學習方法分類、選擇、創新方式的研究,學生掌握學科基礎知識的學習方法和方法創新研究,學生掌握學科基本技能的學習方法、方法創新研究,創新學習指導策略、方法、技巧的研究,創新學習方法研究。③創新學習組織實施策略研究。創新學習實驗階段、實驗操作、組織調控的研究,創新學習實驗中遇到困難和解決對策以及測驗方法、評價策略的研究,實驗教師培養培訓的方式方法研究。④創新學習認知調控策略研究。創新學習的閱讀策略、聽講策略、記憶策略、解題策略研究,主要學科的教學要求、學習策略和學習策略教學調控的研究,提高學生創新學習策略水平的方法研究,學生自主學習、掌握元學習知識、群體創新的策略研究。⑤創新學習情感調控策略研究。學生創新學習情感需要的層次分析,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追求創新體驗的策略研究,激發學生創新激清、學生情緒自控、焦慮心理調適的研究,學生情知互促、情意互促的方法、措施的研究。
3、創新學習評價研究
①創新學習的評價原則研究。從目的性、科學性與客觀性、創新性與有效性、學習成績與創新思維、教師評價與學生自我評價等方面確立創新學習評價的基本原則,從民主開放、成功快樂、激勵求異、發現探究、發展個性等方面確立評價教師組織創新學習的基本原則,從超前思維、質疑問難、知識重組、揭示規律、方法創新、交往互動等方面確立評價學生參與創新學習的基本原則。②創新學習的評價指標研究。研究如何從創新精神與創新態度、創新方法與創新能力、創新思維與學習行為等方面對不同學段、不同年級的中小學生進行創新學習評價,研究如何從師生共同參與創新學習活動、發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師生對話和通過挑戰性活動發展學生認知技能等方面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確定如何根據研究成果、實驗成效和學生學習成績、創新作品等對實驗學校進行評價。③創新學習的評價程序研究。創新學習的一般程序、調節控制的研究,創新學習評價的困難和解決辦法的探索,創新學習的評價方式、評價工具的研究,創新學習的評價步驟、組織措施的研究。④創新學習的評價方法研究。確定創新學習評價指標權重的方法研究,創新學習評價資料的搜集方法的研究,創新學習評價資料的分析方法研究,學生學習中創新因素的測驗分析方法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本位價值和主要目標
由於國內創新學習研究尚處於起始階段,理論構建與實踐探索尚不成熟,因此,我們有必要在新課程框架下對創新學習進行深化性和拓展性研究,不斷豐富創新學習的理論體系。基於課題研究假設,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和指導小組先期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了分析,對創新學習發展趨勢進行了前瞻性研究,認為,主要發展趨勢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注重立體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掌握生命發展的主動權;二是注重知識重組,讓學生在學習中釋放靈感,部分地體驗前人的創新過程;三是注重學生差異,堅持因材施教、非同步發展的原則,既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共同提高,又促使學生挖掘潛能、非同步達標;四是注重懷疑批判,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批判精神和探究能力;五是注重自我實現,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引導學生追求愉悅的成功體驗;六是注重個性培養,促使學生個性健康發展。根據已掌握的發展趨勢,課題組把研究價值定為:把個體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引導學生自覺參與創新學習,讓每一名學生都富有生命活力和創新智慧。主要表現在:
1、主體參與,自主學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和興趣,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方式,獨立獲取知識,習得基本技能,探求適合自身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
2、質疑問難,思維轉換。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於懷疑批判,在創新思維訓練中能快速地轉換思維,從而發現知識間的新關系,提出新問題,得出新結論,進而增強心智。
3、活化知識,化「知」為「智」。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知識的積累、應用、重組和創新,領悟蘊含在知識中的思想、方法和情感,形成強烈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做到在擁有知識的同時擁有智慧。
4、情緒追求,高峰體驗。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追求積極的情緒體驗,實現知情的內在統一,提升情感層次,感受學習創新時所帶來的快樂高峰體驗。
5、張揚個性,生命關懷。通過心靈溝通、精神對話和經驗共享,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個性延展的自由,形成鮮明的個性,自覺追尋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實現自我存在的價值。
為充分體現課題研究的價值取向,追錄探究創新學習有力的理論支撐和科學的操作模式,課題組確定的主要目標是:1、要在理論上求突破。站在關注學生生命發展的高度,從生命學、成功學、哲學、美學等視角拓展創新學習的理論基礎,提出知識活化、思維轉換、情緒追求、生命感悟等一系列富有創意的理論觀點,初步形成更加科學系統的創新學習理論體系。2、要在策略上求突破。以提升學生生命質量為根本目標,從知、能、情、意、行五個維度,積極探討有關新課程實施中創新學習的認知調控策略、思維訓練策略、情感優化策略、組織實施策略、方法指導策略,形成一些新穎有效的、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學習策略。3、要在評價上求突破。堅持以新課程標准為指導,從目的性、科學性、客觀性、創新性、有效性等角度,加強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創新學習評價原則、評價指標、評價程度、評價方法的研究與探索,初步構建起一個科學完善的創新學習評價體系。

『叄』 西京學院的學術研究

截至2014年底,學院有4個科研機構。
高等教育研究所
文化產業研究所
新聞與文化傳播研究所
藝術研究所 2005至2013年,學校有80餘項縱向科研項目獲准立項,包括省科技計劃項目,省社科基金委託項目,省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省教育廳科研項目等。學校積極開展與其他高校,企業,科研機構的合作,已簽訂橫向合同20多項,引進科研經費2000多萬元。科研處制定並下發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科研管理辦法及激勵政策,鼓勵教師參與科研工作,發表學術論文。教師發表中文核心期刊論文900多篇,三大檢索論文90篇,權威期刊論文10多篇。
學校重視校內科研基金的建設,為縱向科研項目的申報做好預研工作,現已批准立項院科研基金項目180餘項。學校還投入研究經費進行新能源,新技術等新興產業領域項目的開發。執行院長任芳副教授發表的學術論文「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經濟學分析」獲得陝西省第九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學校還鼓勵教師申請專利,已有26項專利獲得授權。
據《2012年中國民辦本科院校科研競爭力評價研究報告》顯示,我校科研競爭力榮獲陝西民辦高校第1名,全國第5名。截止2012年底,學校共獲得縱向科研項目70餘項,引進橫向課題23項,合同經費達2000萬元;申請專利22項,獲得專利授權15項;發表中文核心期刊論文870篇,三大檢索論文76篇,權威期刊論文15篇。2011年,學校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2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91篇,三大檢索及權威期刊論文24篇,申請專利5項,獲得專利授權10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外觀設計專利3項。2011年學校作為第一合作研究單位參與立項的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種反應堆中子通量密度測量的新方法」和「實用後量子線性公鑰加密的錯誤嵌入與通用構造」,獲得縱向科研項目立項12項。2011年參與立項的1項西安市科技計劃項目「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並積極開展橫向合作,分別與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和東華理工大學等單位簽訂技術開發合同。
截至2014年底,學校共獲得縱向科研項目138項,簽訂橫向合同41項,合同經費達3100萬元;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68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100餘篇;申請專利近130項,獲得發明專利授權5項 ,實用新型專利授權47項,外觀專利授權2項;張善文副教授申請的國家基金面上項目「基於稀疏流形學習和環境影響因子的植物病害識別方法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立項,實現了學校國家級科研項目零的突破。 館藏資源
截至2014年8月,圖書館累計館藏紙質圖書總量140餘萬冊,電子圖書累計量152萬冊,期刊7000餘種(含電子期刊),形成了以工科為主、涵蓋理、經、管、文、藝、交通等學科的館藏體系。
學術期刊
《西京學院學報》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西京學院主辦的涵蓋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本刊為季刊,2003年創刊,至2013年6月共出版42期,共刊載論文1000餘篇。主要刊登:機械與電子、信息與控制、計算機與網路、土木工程、汽車與交通運輸等理工學科,以及政治經濟、管理科學、教育教學、新聞法律、文化藝術等人文社科方面的學術論文。根據學科情況分別設置:理論研究、科學與技術、經濟與管理、教育與教學、人文科學欄目。《西京學院學報》是我院教學、科研及管理工作的重要窗口,是教師及科研人員開展學術交流的科學園地。學報編輯部將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關於新聞出版和科技出版工作方面的方針政策及期刊標准規范要求,竭誠為校內外廣大作者服務。《西京論文集》《西京報》《西京簡報》《雨花報》。

『肆』 鄭俊傑的近五年來承擔的學術研究課題

課題名稱 課題類別 來源 年限 參與情況 鑒定情況 散體與黏結型變剛度復合加筋墊層-樁-土-路堤共同作用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2013-2016負責人在研雙向增強體復合地基作用機理與設計理論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國家 2009-2012 負責人 已結題 多元復合地基作用機理及設計理論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國家 2005-2007 負責人 已結題 軟弱膨脹性圍岩淺埋隧道(平山隧道)設計施工集成技術研究南京市交通科技項目南京市交通局2013-2014負責人在研新型三向格柵在CFG樁-網結構加固地基中的工作機理研究鐵四院科技開發項目鐵道部2013-2014負責人在研寧安客專中低壓縮性土地基的變形特性及作用機理研究 鐵四院科技開發項目 鐵道部 2011-2014 負責人 在研 振動荷載下西安地區古建築疲勞損傷特性及防疲勞控制標准研究西安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科研項目 陝西省交通廳2012-2013負責人在研黃土地區公路路基變形特性研究山西省交通建設科技項目山西省交通廳2010-2013負責人在研復雜環境下隧道的力學機理分析、設計理論及施工監控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教育部 2007-2009 負責人 已結題 參變數變分原理在多元復合地基分析中的應用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 湖北省 2002-2004 負責人 已結題 軟土地區預應力管樁成套技術研究與開發 湖北省科技攻關項目 湖北省 2002-2005 負責人 國際先進 地下工程可靠性分析及設計理論研究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 湖北省 2005-2007 負責人 已結題 山區高速公路地基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 科技攻關項目 湖北省交通廳 2005-2008 負責人 國際先進 復雜環境下盾構法隧道工程綜合施工技術研究 科技攻關項目 中交集團 2008-2010 主要參與 已結題

『伍』 陝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學術研究

根據2015年10月學院官網顯示,學校承擔各類技術服務、教改、科研項目203項,其中承擔企業橫向課題22項;有60名教師和130多名學生先後參加了鐵一院高速鐵路勘察設計、北京地鐵工程施工測量、滬杭客專12座橋梁施工監控、中南通道重載鐵路60km控制網測設、渭蒲高速公路檢測、西安至平涼鐵路監理等多項技術服務工作。
2011-2013年期間,發表科技論文983篇,其中SCI收錄7篇,EI收錄28篇,CSCD收錄26篇,中文核心期刊收錄99篇,出版教材或專著69部,院外獲獎論文30篇,取得實用新型專利1項,獲得2013年陝西省第二屆職工科技節三等獎1項;獲得陝西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礎研究項目結題驗收「優秀」1項。院級及以上科研立項177項,科研到款643000元。結題驗收通過學院科研項目107個,科研資助各級各類科研項目共計1302000元,發放科研獎勵基金1169020,獎勵526人次。
陝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橫向項目3項、2013-2014年教育廳科研項目配套資金6項 序號負責人課題名稱省下撥學院配套合計元1 胡 娟 豎向循環荷載作用下黃土地基摩擦樁模型試驗研究 20000 0 20000 2 任 銳 火災初期隧道半橫向通風方式的通風控制研究 20000 0 20000 3 毛紅梅 工學結合教材《盾構構造與操作維護》開發 30000 0 30000 4 委玉奇 中職建築工程施工專業教學方案開發與研究(2013.SGH13554) 0 3000 3000 5 王 濤 高精度磁懸浮陀螺全站儀觀測數據濾波及優效處理演算法研究 20000 20000 40000 6 李 莉 「校地聯動共學共育」的公民法制教育研究與實踐 10000 10000 20000 7 楊雲峰 省教改項目:生產性實訓基地內涵建設的研究與實踐—以高鐵實訓工區為例(2013省教改項目重點) 80000 80000 160000 8 張 碧 省教改項目高職鐵道工程技術專業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的研究與實踐(2013省教改項目一般 20000 20000 40000 9 劉超群 鐵路貨運組織課程改革與實踐(2013省教改項目一般) 20000 20000 40000
陝鐵院2011~2013年縱向、橫向科研立項一覽表 年 份項 目 名 稱負責人立項部門年 份 項 目 名 稱 負責人 立項部門 2011 「90」後高職學生思想行為特徵及教育對策研究 李新萍 省教育工委 2011 《地鐵車站深基坑圍護結構變形監測研究》 孫立功 教育廳專項 2011 聚合物泥漿在大西客運專線樁基中的應用技術研究》 段東旭 教育廳專項 2011 雙融共育三結合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研究與實踐 段東旭 中國高職研究會 2011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地下工程與隧道工程技術專業學校+工地321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研究 毛紅梅 中國高職研究會 2011 「行動導向教學」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時間研究2010省教科所課題 劉超群 陝西省教育廳 2011 中國西部地殼水平運動引起的重力場空間變化特徵 段虎榮 陝西省科技廳 2011 地下工程專業「學校+工地3411」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研究 毛紅梅 陝西省教育廳 2011 《〈鐵路橋梁施工與維護〉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焦勝軍 陝西省教育廳 2011 《鐵道工程技術專業職業能力考核評價體系研究》 孫立功 陝西省教育廳 2011 《在土建類試驗室中推行6S標准化管理的研究與實踐》 羅建華 陝西省教育廳 2011 高職土建類專業五大基本核心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王長友 陝西省教育廳 2011 基於校企合作的高職繼續教育模式創新研究》(編號11J38) 齊紅軍 陝西省教育廳 2012 基於向錯理論研究區域地表重力變化 段虎榮 教育廳專項 2012 軟岩隧道圍岩穩定性及其控制技術研究 高攀科 教育廳專項 2012 數字化校園建設與管理研究之財務信息系統的二次開發 葉 超 教育廳 2012 《城市建築垃圾道路應用技術研究》 唐 嫻 渭南市 2013 「學工對接五進五齣」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劉超群 教育部 2013 應力水頭和地應力長期作用下岩石擾動致災機理試驗及數值模型研究 張學鋼 教育廳專項 2013 降雨條件下黃土邊坡失穩與致災機理研究 薛曉輝 教育廳專項 2013 濕噴射混凝土的可噴性研究 何文敏 教育廳專項 2013 火災時隧道半橫向通風方式的通風組織模式研究 任 銳 教育廳專項 2013 工學結合教材《盾構構造與操作維護》開發 毛紅梅 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3 高職院校土建類專業國有資產共享問題研究 趙曉智 省教育廳 2013 火災初期隧道半橫向通風方式的通風控制研究 任 銳 陝西省公路橋梁與隧道重點實驗室 2013 豎向循環荷載作用下黃土地基摩擦樁模型試驗研究 胡 娟 陝西省公路橋梁與隧道重點實驗室 德修身:德,思想品德,職業道德,德行。修身,努力培養自身的綜合素質、道德修養,修身養性,鑄就一身浩然正氣。以德修身,其德乃真。修身以養德,其德乃正。學生以德立身,體恭敬且心忠信,術禮義而情待人。教師教書育人,德育為先,弘揚師德,以德育人。
技立業:技,技藝,技術,技能。以技能立足社會,服務社會。在校專心學習技能,做到專業技能精湛,基本技能過硬;走向社會,以技能創造價值,成就事業。 博愛:就是愛國、愛學校、愛專業、愛崗、愛生活、愛學習。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才有寬廣偉大的愛,繼而於探求學問的道路上博採眾家,有所收獲。在生活中要沿著博愛的道路向前,追求道德的至善境界。
誠信:誠信是立身的法則。講究誠信不僅是做人的本分,也是求學的最根本原則。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於人於己,都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這樣才可立世,成事。
和諧:就是與人為善,處事和諧,不可偏激。和為貴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諧社會需要和諧的人與事,自身的和諧是締造社會和諧的基礎。創造和諧的校園環境,使師者和諧育人,使學子和諧向學。
創新:創新是對新世紀人才的期望和要求。培養創新人才,需要創新意識。卓然於平凡,在思想的撞擊中尋求更高的起點。知識創新,教育創新,在創新中成長,在創新中發展。 陝鐵院學子之歌
作者:王秦平
循著夢想的軌跡
我們相聚在渭水之南,
踏著求知的步履
我們走進了陝鐵院,
鍛造素質 磨練技能
這里是新時代工程師、企業家的搖籃。
我們的價值將隨著鐵路的延伸體現,
我們的理想與祖國建設一起燦爛!
博愛、誠信、和諧、創新是我們的追求
是我們人生不懈的新起點! 懷著報國的熱忱
我們將奔赴施工一線,
邁著自信的腳步
我們將融為鐵軍成員,
連通九州 跨越山川
工地是陝鐵院學子測量未來的厚土高天。
我們的價值將隨著鐵路的延伸體現,
我們的理想與祖國建設一起燦爛!
博愛、誠信、和諧、創新是我們的追求
是我們人生不懈的新起點!

『陸』 衣新發的研究項目

2010年12月-現在
子課題負責人,課題為「陝西省中小學減負與學生創新素質培養實驗研究」,為陝西省基礎教育重大課題招標項目,資助方為陝西省教育廳。
2008年10月-現在
課題負責人,課題為「一般創造力與藝術創造力:啟動效應及其文化影響」,課題正在進行中。目前該課題為「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2009年11月-現在
分課題研究,課題為「特定人群心理支持與認知決策系統」(系統技術專項),該課題為清華大學自主科研項目。負責子課題心理測量與評價的研究及課題組合作四方的聯絡工作。
2008年10月-現在
分課題研究,課題為「當代認知科學重大理論與應用研究」,課題為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負責子課題「文化、進化與認知」方向的研究。階段性成果包括撰寫了《文化對創造力影響的實驗研究》和《自主創新所需的六種心智》等論文和研究報告。
2009年9月-現在
橫向課題負責人,合作方為江蘇崑山前景教育集團。課題為「以創造力和認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高效課堂模式構建」。參加實驗的學生人數為5700人,教師近300人。該項目為縱向追蹤性的實驗研究。教育研究實驗的同時輔以對教師的心理支持。該項目目前已經取得積極成效,學生的創造力和認知能力都得到相對於控制組的更大幅度的提高。
2010年1月-2010年12月
合作研究,課題為「國家網球運動管理中心心理輔導」項目,課題為國家體育總局項目。負責項目中的部分方案設計、心理測評和心理輔導工作。已結題。
2010年3月-2011年3月
橫向課題負責人,課題為「創新思維訓練對兒童創造力和認知能力發展的影響」。合作方為北京先識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工作為創新思維訓練教具系統和評估系統構建。
2008年12月-2009年12月
聯合負責人,課題為「鐵路司乘人員的心理健康及幫助計劃的制定」,該課題由鐵道部-清華大學科技研究基金資助。已經順利結題。本課題發展出一套心理測評的軟體系統,完成了五項實證的有關工作倦怠、心理資本和心理健康的研究,並發展出了基於健康心理學的員工幫助計劃方案。
2004年9月-2008年7月
獨立研究,課題為「創造力、效能感及其組織與文化影響」,該課題由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和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資助。已經順利解題。論文被柏林自由大學博士論文答辯委員會評為「優等」。
2004年10月-2005年6月
獨立研究,所承擔課題為「學習不良兒童與一般兒童在電腦游戲的環境下問題解決策略研究」,該課題由「聯校教育及社會科學應用研究論文獎計劃」資助。該課題已經順利解題。
2004年7月-12月
獨立研究,所承擔課題為「世界兒童電視的現狀與走向」,課題資助方為中央電視台事業發展調研部。已經順利結題。
2003年-2007年12月
研究助理,課題為「創新人才與教育創新的研究」,該項目為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承擔的主要工作是資料查閱,編制測量工具,分課題研究。該課題已經結題。
2002年-2006年8月
研究助理,課題為「學習不良兒童的心理與行為問題」和「中小學認知能力發展與促進」,該項目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主要承擔資料查閱,測查工具編制,分課題研究等工作。項目已順利結題。
學術論文:
Yi, X., Hu, W., Cai, S., Scheithauer, H., & Niu, W. (under review). Cultural and bilingual influences on artistic creativity: Comparison of German and Chinese student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Yi, X., Cai, S., Scheithauer, H., Schwarzer, R., Luo, L., Huang, S., & Chen, G. (under review). Assessment of general self-efficacy, creativity self-efficacy, and cultural efficacy: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Creativity Self-Efficacy Scale and the Cultural Efficacy Scale.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衣新發,蔡曙山. (2011,出版中). 創新人才所需的六種心智.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
衣新發,林崇德,蔡曙山,黃四林,陳桄,羅良,唐敏. (2011). 留學經驗與藝術創造力. 心理科學, 34(1),
黃四林,林崇德,胡清芬,衣新發. (2010). 延遲時間與反應設置對任務切換的影響. 心理科學, 33(4), 775-778.
衣新發,劉鈺,廖江群,竇東徽,彭凱平. (2010). 鐵路員工心理健康狀況的橫斷歷史研究:1988-2009.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 9(3), 47-53.
衣新發,蔡曙山,劉鈺. (2010). 文化因素影響創造力的實證研究. 社會科學論壇, 8, 4-12.
衣新發,侯寧,劉鈺,陳金華,彭凱平. (2010). 鐵路司乘人員心理資本特徵研究. 鐵道勞動安全衛生與環保,37(2), 75-78.
衣新發. (2010). 探索人類認知深層規律的進化心理學. 中國社會科學報,3月30日,第7版.
衣新發. (2009). 創造力理論述評及CPMC的提出和初步驗證. 心理研究, 2(6), 7-13. 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心理學全文轉載.
Yi, X., Cai, S., Scheithauer, H., Schwarzer, R., Luo, L., Huang, S., & Chen, G. (2008). Creative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f school and general self-efficacy, creativity self- efficacy, cultural efficacy of teachers. E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3(2), 227-251.
衣新發,林崇德. (2005). 成人學習不良的神經心理與行為遺傳研究. 心理科學進展,13(5), 58-585. 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心理學全文轉載.
衣新發,俞國良,林崇德. (2005). 「軍人狀態-特質焦慮問卷」編制的研究.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 (6), 378-379.
衣新發. (2005). 世界兒童電視的最新發展與走向. 中國電視,8, 73-76.
衣新發. (2005). 兒童電視,路在何方?當代電視,2005,2, 33-34.
衣新發,俞國良. (2004). 互聯網雙向交流功能使用者交往特點研究.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12 (3), 288-289,298.
衣新發,俞國良. (2003). 青少年網路成癮研究述評. 中國青年研究, 12, 60-63.
著作/章節:
衣新發,萬翼. (2003). 心理健康教育.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衣新發,隋欣. (2002). 維果茨基和皮亞傑部分兒童心理學思想理論比較研究. 載入楊麗珠,鄒曉艷著, 兒童心理學雙元互動型教學模型,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會議論文:
衣新發. 一般創造力與藝術創造力:啟動效應. 中國心理學會第十三屆全國心理學大會(上海:2010年11月).
Yi X. (2010). Psychological Capital as a Predictor of Mental Health and Job Burnout in Train Work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ino-German Bilateral Workshop. October 24 - 29, 2010, Berlin, Germany.
Yi, X., Peng, K., Cai, S., Liu, Y., Hou, N. (2010). Psychological capital,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of Chinese train work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irst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sitive Psychology. August 7-10, 2010, Beijing, China.
衣新發. 自主創新所需要的六種心智. 首屆「文化、教育與創造力」心理論壇(北京:2010年1月).
衣新發. 創造力及其文化影響. 中國心理學會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大會(濟南:2009年11月).
Yi, X., Zhang, L. (2009). School climate and children creativity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ultivation and Ecation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Biennial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for Talent Development and Excellence. October 30-November 2, Xi』an, China.
衣新發,蔡曙山. 唐詩藝術邏輯的初步分析. 中國邏輯學會成立30周年紀念大會論文(成都:2009年10月).
衣新發,蔡曙山. 虛擬語氣及主觀經驗對三段論推理影響的心理學研究. 中國邏輯學會語言邏輯和符號學專業委員會2009年學術會議論文(成都:2009年10月).
衣新發. 跨文化視野中的創造力研究. 第一屆全國認知科學會議論文(南昌:2009年5月).
Yi, X., Scheithauer, H., Lin, C., & Schwarzer, R. (2008). Cultural influences on artistic creativity: A comparison between German and Chine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9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July 20-25, Berlin. Germany. (ISSTP)
Yi, X., Schwarzer, R., Lin, C. & Yu, G. (2008). 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general self-efficacy, creativity self-efficacy and cultural efficac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July 27-31, Bremen, Germany. (ISSTP)
Yi, X., Schwarzer, R., & Lin, C. (2007). Cultural influences and artistic creativ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1 Congress of the German Ecatio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September 11-19, Berlin, Germany.
衣新發,隋欣,林崇德. (2005). 互聯網雙向交流功能使用者交往特點:縱向研究. 第五屆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 (蘇州:2005年7月)
Yi, X., Yu, G., & Lin, C. (2004). What We Do Online?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course of Netizen.Paper presented at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August 8-13, Beijing, China. (ISSTP)
衣新發,林崇德. (2003). 互聯網雙向交流功能使用者地區、性別差異及交往特點研究. 2003年全國社會心理學學術年會(濟南:2003年10月)。
衣新發. (2003). 從互聯網雙向交流功能使用者的特點看網路媒體的社會責任. 第三屆中國網路媒體論壇(CCTV)(北京:2003年10月).
教育﹒心理報刊文章:
幸福教師的心理資本. (2011). 基礎教育參考. 1, 11-14.
熄滅嫉妒的火焰. (2009). 時事(時事報告)(中學生版),第2期.
專注自己的跑道——寫給畢業班同學. (2009). 時事(時事報告)(中學生版),第1期.
以平常心迎戰大考. (2008). 時事(時事報告)(中學生版),第6期.
快樂助你成功. (2008). 時事(時事報告)(中學生版),第4期.
柏林地區中國國家公派留學人員聯誼會. (2008). 神州學人,第3期.
「80後」一代年輕人為何不敬業. (2005). 環球時報,11月15日第八版.
女人比男人壓力大. (2005). 環球時報,9月27日第九版.
電視使人冷漠. (2005). 環球時報,9月20日第九版.
游戲成癮回不到現實. (2005). 環球時報,6月28日第98期生命周刊.
中國志願者為何少. (2005). 環球時報,6月21日第97期生命周刊.
我的心情我做主. (2005). 中國婦女報, 6月13日第4版「心理診所」專欄.
網戀其實是自戀. (2005). 環球時報,6月7日第95期生命周刊.
扶貧先扶「窮怕了」的心. (2005). 環球時報,5月31日第94期生命周刊.
女性攝食障礙:都是苗條惹得禍. (2005). 中國婦女報, 5月16日「心理診所」.
排解灰色心情,避免抑鬱打擾. (2005). 中國婦女報, 5月9日「心理診所」專欄.
88%的網民有抑鬱症狀. (2005). 環球時報,4月26日第89期生命周刊.
企業中的老好人別太多. (2005). 環球時報,4月12日第87期生命周刊.
關系過密影響戰鬥力. (2005). 環球時報,3月22日第84期生命周刊.
網路副作用被誇大了. (2005). 環球時報,3月15日陽光論壇.
求職前,先了解自己. (2005). 環球時報,1月25日第77期生命周刊.
年初制定計劃要虔誠. (2005). 環球時報,1月25日第76期生命周刊.
自我檢測:你是否自信? (2004). 中國青年研究,第10期.
得自信者得天下. (2004). 中國青年研究,第10期.
找到你的六匹馬. (2004). 中國青年研究,第8期.
學海無涯巧坐舟. (2003). 新高考,第12期.
教學及實踐經歷:
2011年2月
教師反思能力訓練,西安小學教師培訓。
2011年2月
教師反思能力訓練,陝西省基礎教育重大招標課題培訓項目。
2011年1月
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中領導層的心態管理,陝西省西安小學學校領導座談會。
2011年1月
一輩子做家長,一輩子學做家長,陝西省西安小學家長座談會。
2011年1月
中學班主任工作創新的心理策略,河北省教育廳「國培計劃」培訓項目。
2011年1月
中學班主任反思能力訓練,河北省教育廳「國培計劃」培訓項目。
2011年1月
小學班主任工作創新的心理策略,河北省教育廳「國培計劃」培訓項目。
2011年1月
小學班主任反思能力訓練,河北省教育廳「國培計劃」培訓項目。
2010年12月
當代社會問題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河北師范大學「國培計劃」培訓項目。
2010年12月
中學文科教學中的思維能力培養方法,河北師范大學「國培計劃」培訓項目。
2010年11月
青少年創造力發展與教師教學反思能力培養,遼寧省朝陽市英德學校。
2010年11月
教學反思能力訓練(小學數學),陝西師大教師專業能力發展中心教師教育項目。
2010年10月
教學反思能力訓練(小學語文),陝西師大教師專業能力發展中心教師教育項目。
2010年9月
提升正覺,應對壓力,內蒙古自治區薛家灣電力局清華大學培訓項目。
2010年9月
文化與創造力,清華大學心理學系研究生新生導論。
2010年8月
創意激發的途徑與方法,北京十一學校少年科學院。
2010年7月
創造力培養與心理健康教育,新疆中學教師清華大學培訓項目。
2010年5月
歸因訓練與兒童教育,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清華大學計算中心教師講座。
2010年5月
人的畢生發展,清華大學文化素質課「心理學與生活」。
2010年5月
創造力培養與心理健康教育,內蒙通遼市中小學校長清華大學培訓項目。
2010年4月
兒童發展特點與師生互動,河北省邯鄲市第三中學教師清華大學培訓項目。
2009年12月
創造力及其文化影響,清華大學心理學系研究生研討會。
2009年12月
創造力及其文化影響,清華大學學生心理協會,柏林自由大學中國校友會。
2009年11月
創造力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北京師范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
2009年11-12月
變革情境下教師心理輔導及職業生涯規劃,江蘇崑山前景教育集團。
2009年10月
心理測評與臨床診斷,北京盛飛源信息技術研究院高級心理咨詢師培訓。
2009年5月,11月
兒童發展特徵與教育模式,清華大學計算機系。
2009年1月
青少年的心理保健,新東方教育集團。
2008年12月
提升心理健康·預防職業倦怠,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
2005年6月-8月
人力資源高級測評師,北京智鼎管理咨詢公司,參與中國銀行邯鄲分行、呼和浩特分行及大連分行等處的副行長級人力資源測評。
2004年
醫學心理學主講教師,任教於北京祥雲學校。
2003年9月-2005年6月
教育心理學主講教師,任教於中華女子學院。
2004年6月
發展心理學主講教師,任教於華夏賽科心理網。
2002年9月-2003年1月
發展心理學史論課程助教,於北京師范大學。
榮譽獎勵:
2010年4月
清華大學優秀工會積極分子。
2010年4月
第四屆朱智賢心理學獎。
2006年8月
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中德聯合培養博士獎學金。
2005年9月
國家留學基金委留德獎學金。
2005年6月
聯校教育及社會科學應用研究論文獎。
2003年10月
全國社會心理學學術年會(濟南)優秀論文一等獎。
2003年10月
第三屆中國網路媒體論壇(央視國際)會議論文優秀獎。
2002年6月
遼寧師范大學優秀學士學位論文。
2001年12月
第五屆遼寧省大學生科技學術作品競賽特等獎。
2001年12月
第五屆遼寧省大學生科技學術作品競賽二等獎。
2001年12月
第五屆遼寧省大學生科技學術作品競賽三等獎。
2001年9月
第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
1999年12月
遼寧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院獎——突出貢獻獎。
1999年10月
遼寧師范大學文體活動積極分子。
會員資格:
國際跨文化心理學會會員
美國心理學會第10分會會員(美學、創造力和藝術心理協會)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2007年特約審稿人)
國際行為發展研究會會員
中國心理學會高級會員
中國創新方法研究會會員
中國武術協會會員
外語水平:
英語、德語,四會
公共服務:
2010年1月
在清華大學創辦「文化、教育與創造力」心理論壇(Psychological Forum on Culture, Ecation and Creativity),組織研討會,推動相關學科間正式的交流活動
2009年12月
在北京創辦「文化、教育與創造力」學園(Beijing Lyceum of Culture, Ecation and Creativity, BLCEC),推動相關學科非正式的交流活動
2009年11月
在北京創辦柏林自由大學中國校友會,擔任首任秘書長
2007年11月
在柏林創辦「柏林學園」,推進交叉學科間的學術交流
2007年4月-2008年5月
柏林地區中國國家公派留學人員聯誼會創會主席
2006年10月2008年9月
柏林自由大學國際學生俱樂部
2004年9月-2006年8月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2004屆博士生會主席
2003年6月-2006年9月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發展心理研究所研究生會主席
2003年11月-2006年8月
在北京師范大學創立並主持「智賢心理學講座」
1998年11月-2002年6月
遼寧師范大學電視台、廣播電台記者、編輯和校刊心理學專欄作者

『柒』 劉志仁的學術成果

一論文
⒈ 宏觀調控決策行為接近司法的應然性新探 [J].政治與法律,2006,6.
⒉ 西北地區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建設研究 [J].理論導刊,2006,5.
⒊ 美國日本開發後進地區中的環境保護實踐及啟示 [J].理論導刊,2006,12.
⒋ 美國和以色列沙漠治理對中國毛烏素沙漠治理的制度啟示 [J].內蒙古社會科學,2007,1.
⒌ 陝西省基本農田建設的方向性選擇 [J].陝西農業科學,2007,3.
⒍ 陝西榆林荒漠化防治的困境與路徑選擇 [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4.
⒎ 西部環境問題與綜合生態系統管理模式 [J].學術交流,2007,9.
⒏ 陝西省基本農田區域整治的態勢與對策 [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7,9.
⒐ 基於毛烏素沙漠成因與現狀的生態經濟開發模式與制度保障 [J].生態經濟,2007,10.
⒑ 陝北能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對策研究 [J].乾旱區資源與環境,2009,1.
⒒ 城管執法難的法律根源探析及其路徑創新研究 [J].理論導刊,2009,5.
⒓ 黃土高原發展生態林法律制度研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
二著作
⒈ 經濟法學 [M].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9,7.
⒉ 電子商務法學 [M].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9,4.
三主持課題
⒈ 陝西省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法律制度創新研究(06F 015S),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⒉ 西部大開發中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07C 018),陝西省社會科學界 2007年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課題。
⒊ 西北地區內陸河流域生態環境法律問題研究(GLC-0912),2009年度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
⒋ 西北內陸河流域水資源可持續供給管理法律制度研究(10XFX021),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⒌ 延安市區公共交通發展規范分析與應用研究(080211)。
⒍ 府谷縣公共交通發展規范分析與應用研究(20094073)。
⒎ 陝西省重點建設鎮新民鎮中長期環境治理研究(200902)。
⒏ 陝西省重點建設鎮新民鎮環境治理的可行性研究(201001)。
⒐ 陝西省府谷縣田家寨鄉小城鎮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戰略研究(201003)。
⒑ 吳起縣城建設項目適用環境法標准規范值評價與應用研究(201101)。
⒒ 府谷縣大昌汗鎮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規劃管理研究(201103)。

『捌』 王秀梅的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

(一)科研項目
(1)主持2007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非傳統安全背景下的海外中國公民保護》(8.5萬元);
(2)主持2007年陝西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陝西省地理標志申報使用中的法律問題》(1萬元);
(3)主持2007年西安市社科基金項目:《法社會學視野下的西安市民間組織》(0.5萬元);(4)主持2011年中國法學會項目:《跨界含水層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自選項目);
(5)主持西北政法大學2007年校級教改項目《教學團隊合作機制研究》(1萬元)
(6)主持2004年西北政法大學校級科研項目《國際刑事司法協助體製法律問題研究——兼及聯合國反腐敗國際公約的執行機制》(1萬元);
(7)參與2011年國家發改委專項任務項目《國外應對氣候變化法所涉重點問題識別和研究》(主持人為中國政法大學林燦鈴教授)(編號:RCIEL-KT0010)(12萬美元)。
(二).科研成果 1).《國際法學》2008年8月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副主編,編寫第一章(部分)、第六章、第八章、第十五章(11.5萬字);
2).《國際法》2008年1月清華大學出版社編寫第八章、第十五章(4.8萬字)。 1).論國際憲政主義與國際法之憲法化2012年5月即出(年會前)《中國國際法年刊2012》(新入CSSCI)。
2).侵略罪定義及侵略罪管轄的先決條件問題2012年5月即出《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2年第6期。
3).領土爭端中有效控制原則的適用及其限制2012年6月《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
4).國際憲政思潮演進及國際法憲法化趨勢2011年1月《法律科學》2011年第2期(CSSCI)
5).國際法院對安理會的司法審查權芻議——以國際組織憲政為視角》2011年3月《河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CSSCI拓展版)
6).試析吉布地訴法國「刑事事項互助的若干問題案」2010年12月《中國國際法年刊(2009)
7).地理標志產品標准化之法律救濟分析2011年11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
8).領事通知問題論要2009年11月《法科科學》2009年第6期(CSSCI)(註:本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國際法學》2010年第4期全文轉載)
9).國際法人本化趨向下海外中國公民保護的性質演進及進路選擇2010年7月《現代法學》2010年第4期(CSSCI)
10).白礁島、中岩礁和南礁案的國際法解讀2009年2月《東南亞研究》2009年第1期(CSSCI)
11).《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第36條的解釋與適用2009年12月《法學雜志》2009年第12期(CSSCI)
12).從「共進國際法」看國際法的發展趨勢2010年7月《蘭州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第4期(CSSCI)(註:本文被《新華文摘》2011年第22期「報刊篇目輯覽」欄目收錄。
13).論國家官員的外國刑事管轄豁免2010年7月《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4期(CSSCI)
14).跨界含水層法編纂與發展述評2009年10月《資源科學》2009年第10期(CSSCI)(註:本文被《跨界水資源國際法律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收錄,該書於2012年3月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15).國際法院「關於或起訴或引渡的義務問題案」及其意義2009年9月《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第5期(CSSCI)
16.試析反腐敗國際引渡機制2009年11月《理論導刊》2009年第11期(北大核心)
17.陝西省地理標志戰略及其完善探討2008年1月《理論導刊》2008年第1期(北大核心)
18.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and Human Rights in China 2009年6月《歐洲法律與經濟評論》(法國出版)2009年第1期
19.Private Rights absorbed in Qusai-public Goods2008年1月China Stdandardization2008年第1期
20.有關武裝沖突中的人員失蹤問題2010年10月《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
21.試析聯合國理事會與涉朝人權問題2010年8月《政法論叢》2010年第4期
22.傳染病國際防控合作機制及其演進2010年3月《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CISSCI拓展版)
23.建立和完善中國腐敗財產沒收制度2010年3月《長安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24.從美俄衛星相撞透析空間碎片的國際法規制2009年10月《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2009年第5期
25.《蒙特勒文件》對私營軍事安保服務公司的規制評析2009年10月《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
26.非傳統安全背景下的海外中國公民保護問題初探2009年9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27.私營軍事公司及其國際法規制問題初探2009年7月《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28.雇傭兵、私營軍事公司與非洲2009年8月《理論觀察》2009年第4期
29.從《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看空間技術與國際減災合作2009年6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註:該文被《中國空間法年刊》2008年卷收錄)
30.黎巴嫩特別法庭初探2008年11月《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
31.沖突與限制——論普遍管轄與豁免2008年8月《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
32.法學教學團隊建設之路徑分析2010年6月《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0年第6期
33.合作文化視角下的法科教學團隊建設2010年2月《法學教育研究》2009年第2卷
34.西部民間組織的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以法社會學為視角2007年11月《西北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CSSCI)
35.論國際法之「對國際社會整體的義務」2007年8月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
36.國際技術標准化中的知識產權問題:法律經濟分析2007年6月《管理現代化》2007年第3期(CSSCI)
37.國際環境損害責任私法化析論2007年6月《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03期
38.中國的和平發展與國際法價值多元化2007年4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39.WTO框架下的技術標准與知識產權問題2007年2月《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7年1期
40.准公共產品中納入私權——論標准中的知識產權問題2006年12月《WTO經濟導刊》2006年第12期
41.國際法體系化機制及其進路2007年4月《政法論叢》2007年2期
42.試論國際法之不成體系問題——兼及國際法規則的沖突與協調2006年2月《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43.國際非政府組織與國際法之「跨國立法」2006年8月《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註:本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國際法學》2006年第11期全文轉載)
44.民間組織的培育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法社會學的視角2006年8月《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45.論國際貿易中的勞工標准問題2006年6月《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46.論非傳統安全與國際合作原則2007年7月《理論導刊》2005年第7期
47.公司社會責任運動與中國勞工權益保護2005年2月《長安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48.公司社會責任運動及其對我國企業的影響2004年6月《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49.從國際法角度看美國的「先發制人」戰略2002年8月《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第4期
50.基因污染、生物安全與國際環境保護2002年3月《長安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51.加入WTO後中國西部地區對外投資研究2001年6月《國際經濟合作》2001年第6期(CSSCI)(註:本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城市經濟、區域經濟》2001年第10期全文轉載。)
52.加強我國汽車工業對外投資的研究1998年8月《汽車研究與開發》1998年第4期

『玖』 論文選題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怎麼寫

資料庫(大學里都有)搜索與你題目相同或相似或相關的論文看看別人的緒論或前言寫什麼,你參考著寫就行。
幫您找到了一篇「油價上漲和高空馳率對上海計程車行業的影響及對策」 :
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包括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性三個方面。當前.「建設節約型社會. 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但隨著國際油價的持續上漲, 計程車行業受我國資源短缺和脆弱環境的影響不斷顯現出來。本文就油價上漲和高空馳率對上海計程車行業的影響進行分析並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議。
上海計程車行業在經歷了2 0 世紀8 0 年代後期和9 0 年代前期近1 0年的快速發展後. 在最近1 0 來年中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發展階段。統計數據表明: 行業車輛數量增幅不大的同時運營收入增長明顯。截至2 0 0 6 年底. 該行業已經發展到擁有4 8 0 2 2 輛各類計程車、從業人員近1 0萬、年載客5 8 9 2 億次、年運營里程B 1 0 5 億公里、年運營收入達1 2 4 9 7億元的規模。
統計分析結果表明: 除夜間時段外. 其他各不同時段計程車空車流量都服從P o is s o n 分布. 工作時段平均空車流量最大. 中午和晚上時段平均空車流量最小。行業平均服務水平在最繁忙時段內每分鍾平均0 . 7 2 輛空車,服務水平最好的時段內大約1 8 1 3 秒可以等到一輛空車。這樣的服務水平比許多計程車公司承諾的「電話叫車後1 0 分鍾到達「的標准要好. 這也許部分地給出了為什麼上海消費者偏好揚招方式的原因, 同時也可以看出上計程車行業在較民出行. 所以. 不業不具備社會可持續性。1 . 燃料價格上漲與空馳率居高不下並行利用官方統計數據可整理出上海計程車行業近年運營數據如下。經簡單計算知: 上海計程車行業近年的平均空馳率在4 2 % 以上,2 0 0 6年有大約2 4 3 3 億公里是車輛空馳里程。另一方面. 隨著近年全球石油價格波動. 國內燃料價格呈攀升且加速趨勢。
來源:360論文網。

『拾』 課題研究的背景意義、理論實踐依據及創新價值等的論證如何寫

這個要跟實際課題相聯系的吧……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