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大眾科學中文版

大眾科學中文版

發布時間: 2021-01-23 19:43:41

❶ 科技新時代要停刊了,有什麼類似的大眾科學雜志介紹嘛

環球科學(這個肯定看過 /極客
很難再找到新時代這么好的雜志了╥﹏╥

❷ 美國雜志 The Reader\'s Digest 的ISSN號是什麼何時創刊由誰出版發行編者是誰

《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中國大陸稱《普知》,是一本家庭月刊,1922年於美國創刊。2004年,美國的銷量已達一千萬冊。[1]它是當前世界上最暢銷的雜志之一,現在已發展至50個版本,以21種語言印刷,於世界60多個國家發行,為各個年齡、各種文化背景的讀者提供資訊。文章涵蓋了健康保健、大眾科學、體育運動、美食烹飪、旅遊休閑、金融政治、政府與國際事務、家居與園藝、藝術與娛樂、商業與文化。其他固定的專欄還包括了笑話、謎語、測試、動畫及讀者來信。
雜志創刊初期,內容以轉載其他報章和雜志的文章為主,但現今也有不少內容是由編輯部自行采訪,或由特約撰稿人所寫。

創刊經過與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惠特.華萊士(DeWitt Wallace)先生在一場戰役中受傷。在醫院休養期間,華萊士先生閱讀了大量雜志,吸取很多有趣的資訊,同時他也發現很少人能有時間看那麼多雜志,從而悟出把這些文章摘錄及濃縮後出版的念頭。1920年,他把各類精選文章輯錄成《讀者文摘》樣本,展示給美國各大出版商,希望有人願意出版,但是全遭拒絕。
華萊士先生沒有放棄,於是決定自行出版,與妻子莉拉.艾奇遜.華萊士(Lila Acheson Wallace)在家裡工作,終於在1922年2月出版了第一期《讀者文摘》。創刊號印刷了5000本,訂價25美分,以郵寄方式送往1500個付款訂戶。1929年,《讀者文摘》開始批給報攤及零售商發售,到了1935年,《讀者文摘》發行量已達到一百萬冊。 [7]
1938年《讀者文摘》開始發行英國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增添了拉丁美洲版及瑞典版。其後《讀者文摘》更進一步擴展至澳洲、比利時、加拿大、丹麥、芬蘭、法國、德國、義大利、挪威、南非及瑞士等。
《讀者文摘》國際中文版於1965年3月創刊,首位總編輯由文壇大師林語堂先生的女兒林太乙女士出任,繁體字版在香港及台灣銷售,而大中華區總部位於香港筲箕灣東旺道3號星島新聞集團大廈19字樓,簡體字版本在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發行。[2]1998年開始,讀者文摘公司積極探討在中國出版的可行性。2004年11月,《讀者文摘》公司與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宣布建立長期出版合作關系,2008年1月,首期《讀者文摘》在中國上市,由於雜志控制權屬上海新聞出版發展公司所有,雜志名稱改為《普知》。

❸ 對宇宙新的解釋

書名------《宇宙新說》
作者------胡世友
出版社------四季出版社

內容提要 全書共分十章,第一章主要簡單介紹宇宙和宇宙學;第二章介紹太陽和太陽系,以及太陽系中的特殊天體彗星。對太陽光的來源、太陽的能量來源提出新的想法。對彗星的產生,彗星的功能作用提出新的觀點;第三章介紹行星磁場中的地磁場,對地磁場的產生及其原因提出新的想法;第四章介紹行星電離層和磁層,主要介紹行星的電離層和磁層的一些結構特點,以及其對行星和行星系統產生的影響。第五章介紹行星,主要介紹太陽系裡的行星和行星大氣,主要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冥王星的大氣層、大氣結構等。對行星大氣結構提出新的想法。第六章介紹太陽系的其它天體,主要有小行星、小行星群、小行星帶、流星以及宇宙塵埃等。第七章介紹月球與月相,並對月球的一些現象提出新的解釋,對潮汐現象提出新的解釋。第八章介紹恆星,對恆星現象、星光現象提出新的解釋,認為我們肉眼所見的天上6000多顆星星中,很多星星不是恆星而是行星或衛星。第九章介紹銀河系,介紹銀河系外形、組成、結構、特點等。第十章介紹星系和星系團,對星團和星系的分類、組成、結構等特徵進行介紹,作簡要的分析,並提出新的觀點。

❹ 關於未來的能源的論文

未來能源十步走 人類將擺脫對石油的依賴

據7月號《大眾科學》(註:中文版《科技新時代》)報道,石油價格一路上揚,「石油危機」成為目前最流行的詞彙,很多人甚至產生了石油還夠用多久的疑問?石油總有一天會耗盡,這毫無爭議,但這並不意味著世界末日來臨。以石油消耗大戶美國為例,美國科學界從石油危機中看到的不是絕望,而是能源的復興,他們認為,美國到了嚴肅地考慮從石油轉換到清潔、可再生的能源的時候了,而美國已經具備了相關的技術,只要再進一步開發,美國將徹底擺脫對進口石油的依賴。

一 利用風能

地球上的化石能源(石油)終究是有限的,為了人類的持續性發展,必須找到其他可替代能源,而風能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博爾德南部的高原上的平曠地帶,矗立著四排實驗性渦輪機,這些機器在冰雪覆蓋的洛磯山脈的映襯下更顯得巍為壯觀,150英尺的葉片在微風的吹拂下緩慢地旋轉著。美國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主工程師薩迪·布特菲爾德說:「如果你要選擇一個商業渦輪機發電農場,你決不會看中這個地方。但這里卻是一個完美的風能實驗場地。因為在這里我們可以獲得風速為每小時100英里的風能條件。我們通過在這種條件下的實驗能很快地知道哪種設計應該淘汰。」1991年,一份政府有關風能的概論作出了如下結論:堪薩斯州、北達科他州和德克薩斯三州有著豐富的風力能源,僅這三個州的風能就可足夠滿足整個美國的能源需求。今天看來,這項報告不免有些估計過低了。在過去的20年中,風能的價格已經下降了85%,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不斷提升的渦輪機效率。政府還制定很多條令來鼓勵民眾購買利用風力所產生的電能,可以想見在不久的未來使用風力電能必成大勢所趨。

二 取消電網

現有的輸電系統是從能源中心通過電線向用戶送電。這樣做有很大一個缺點,那就是輸電過程中會損失很多電能。所以更好的供電系統是「分布式發電」。可以在住處和工作地點附近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做到自給自足。例如,可以利用地熱系統給建築物供暖和降溫,利用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提供電力,多餘的電能還可以輸送到當地的供電系統中,以零售價賣掉,這樣還能獲取一部分收益。這些措施簡便易行,遠好於建設發電廠和進口國外的能源。有人估計,一個這樣的小型發電廠所需要的太陽能發電設備的造價可在四年內回收回來。既然有這么多的優點,何樂而不為呢?

三 混合燃料汽車

美國陸軍宣布將開發一種使用新型混合燃料的「悍馬」(Humvee)戰車,它預示著混合燃料汽車的時代已經來臨。混合燃料汽車通過內燃和電驅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今天混合型汽車已不再僅僅是陳列室中供人參觀的樣品,它已完全步入了實用階段。這將大大削減汽油的使用量,汽車排放的尾氣也將隨之大幅減少。被稱為插入式混合型電動車可以夜間在自家的車庫中充電,夜間電費低廉,這樣就節省了一項不小的開支。加州大學伯克利可再生能源實驗室主任丹尼爾·卡門說:「如果在一夜間,美國的汽車全部被這種混合型汽車所取代,石油的消耗量將會下降70-90%,美國進口石油的時代將徹底結束,在未來多年中,美國的石油將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四 製造質量更好的乙醇

今年,美國汽車製造商將生產100萬輛靈活燃料車,乙醇加油站的數量將增加三分之一,達到大約1000家。現在美國所生產的絕大多數乙醇是由玉米粒發酵而來,這個過程要消耗相當數量的化石燃料。丹尼爾·卡門將這種由基於玉米的乙醇看做是一種過渡型燃料,他說:「要想使用乙醇替代石油,防止全球進一步變暖,我們需要進行一次從玉米乙醇到纖維乙醇的大規模革新運動,纖維乙醇的原料可以有多種選擇,柳枝稷、木片以及像玉米芯和玉米桿這樣的農業廢料都可以用做生產纖維乙醇的原料。現在用於製造乙醇的酶的造價很高,不過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決。」白蟻後腸中的微生物可以將植物纖維素轉化成碳水化合物,美國能源部聯合基因組研究所主任艾迪·盧賓說:「我們正在測定那些微生物DNA序列,將來可以通過生物工程製造出新的機體來分泌這些酶。」這樣我們就可以利用蟲子的體液來驅動我們的汽車前進,擺脫了對化石能源的過度依賴。

五 利用太陽能

明年初,在洛杉磯東北部的一個沙漠農場中將會出現數十個巨大的凹鏡。每個凹鏡的直徑為37英尺,這些凹鏡通過電子控制可以自動跟蹤太陽,將陽光反射到一個熱量收集器上,熱量收集器利用這些濃縮的陽光將氫加熱到1,300華氏度,通過斯特林發動機驅動發電機發電。當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農場完工後,在摩加伏沙漠4,500英畝的范圍內將會布滿大約2萬個這樣的凹鏡收集太陽能,利用這些能量產生的電能將可以向287,000個家庭供電。每小時到達地球上的這些太陽能可以滿足全世界一整年的電力需求。我們很久以來就已經知道如何利用太陽能來為加熱空間和水,但將陽光轉化為電能卻存在很大困難。

斯特林太陽能凹鏡可以將30%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這是世界上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效率最高的一種技術。科學家希望通過技術改進可以使這個轉化率提高至50%。其他的能量企業家還有更為遠大的設想。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一直以來夢想有一天能在太空中利用太陽能發電,然後通過微波將能量將能量輸送到各個家庭。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終有一天這個設想一定可以變為現實。

六 製造氫能源

氫能源的潛力巨大,但將其他物質轉化為氫並不件容易的事。自然界中不存在純氫燃料,今天最製造氫最便宜的方式是通過石油或天然氣獲得,但這並不能避免產生二氧化碳。氫燃料電池的效率是內燃機的二倍多。在冰島,豐富的可再生能源使氫經濟的產生成為可能。在美國,未來的某天可以利用多餘的風能來生產氫燃料。研究人員還可以利用基因工程來製造出有生物來直接將太陽轉化為氫。

七 利用海浪能發電

美國的海岸線的海洋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其中大約有八分之一可以開發利用,同時還不會污染環境。這些可利用能源總量相當於我們現在所有的水力發電廠發電的能量總和。在可利用能源這個競技場中,歐洲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今年夏天,在葡萄牙,工作人員正在安裝一種海岸波浪能轉化器。這種蛇狀的鋼管一半浸於水中,一般露出水面,一直向遠海方向延伸了3英里。至2008年這種裝置將可以為大約15,000個家庭供電。波浪能的優點是它的能量密度是風能的10至40倍。目前潮汐渦輪機技術發展迅猛,這無疑為波浪能的利用鋪平了道路。今年夏天,在紐約東河的水下的六個渦輪機在河流潮汐流的驅動下將開始投入發電。緩慢旋轉的推進器第一年將會產生525,000千瓦時的能量。為期18個月的試驗表明,布設足夠多的渦輪機將可以為8,000戶家庭供電。雖然它現在的發電能力有限,但它畢竟代表著未來的能源的一種發展方向,這是件激動人心的事情。這將是世界首個產能潮汐渦輪機農場,這種樣機將可以為我們提供穩定的無污染能源。維吉尼亞的海洋學家喬治·哈格曼說:「我們可以稱它為月亮能,風時有時無,但從現在開始至未來的1000年,月亮和潮汐會始終存在。」

八 向地下要能源

美國地熱能協會執行理事卡爾·格威爾說:「在德克薩斯州西部廢棄的油井中冒上來的熱水中含有5,000兆瓦的地熱能。現在因為沒有加以利用,這些能量正在被白白浪費掉,現在我們對這種能量使用的能力遠超過了我們對這種技術的實際使用。」地熱能可以被用來發電或給建築物供熱。夏威夷、阿拉斯加以及西部各州都分布有豐富的地熱能。

可以利用溫度為160華氏度水溫的地熱水庫發電。一些公司正在開發德克薩斯州、阿肯色州、喬治亞州和西維吉尼亞州的低溫熱泉,一旦開發成功,將可以使美國地熱發電能力在未來4至5年的時間翻一番。

九 開發垃圾燃氣

自舊石器時代,我們就一直在燃燒生物物質,當時人們利用燃燒木頭來給山洞供暖,燒烤大型動物的肉。今天絕大多數的生物質能量仍來源於木材,但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怎樣利用這些農業廢料和草本植物來發電。這些物質與化石燃料一樣,燃燒時會產生二氧化碳。但生物質燃燒時釋放的二氧化碳何以通過其生長時吸收二氧化碳獲得平衡。在所有的新技術中,氣化或許是最具潛力的一種。氣化系統在低氧環境中通過極度高熱將農業廢料或任何一種生物質轉化為氫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這種氣體可以在鍋爐中燃燒,或可以替代渦輪機中的天然氣,這些氣體可以被用來驅動蒸汽渦輪機進行二次性發電,整個過程中產生的多餘熱量還可以用來給建築物和整個城鎮供熱。

十 節能從我做起

回想上世紀70年代,所謂的節能就是關燈。《家庭能源飲食》一書的作者保羅·舒基爾表示,今天,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節約能源可以充分利用技術優勢。現在,美國平均每1美元的經濟產出所消耗的能源比30年前減少了47%。令人遺憾的是,由於輸送電力的效率有待提高,所以,大量能源在抵達每一個家庭和辦公室之前就被浪費了。對此,消費者無能為力,但他們可以從我做起,在自己的家中或辦公室里有意識地節約能源。最清潔最廉價的能源就是不用能源。

❺ 如何讓你的腦電波強大看看意念控制的游戲

上周六參加了搜狐IT舉辦的首屆智能手機運動會,很熱鬧。 這個運動會上,有各種智能手機、各種好玩的「指尖上的游戲」,如狂野飆車、水果忍者、找你妹等手機游戲競技項目,也有真人版憤怒小鳥游戲。 不過,嬛嬛姐走了一圈,我最感興趣的是一款名叫「腦皮對抗」的游戲,就是腦波皮球對抗。這是搜狐現場工作人員告訴我的中文名字,其實這是個從國外引進的游戲,人家有正式的名稱的,往後看。 我親身體驗、參賽了,還贏了兩局。當我把這個有趣的事發到朋友圈後,不少朋友都很感興趣,並問我:如何讓腦電波強大呢?好吧,嬛嬛姐今天就說說我的親身體驗過程。 我到了這個游戲賽區,發現很火爆,要想體驗,得排隊。當時在對抗的是一男一女兩個小孩子。我看了一下,輸贏是這么定的:在軌道上的小球到了哪一方,哪一方就算輸,因為對方的腦電波更強大,把球推動了你這邊。結果,那個小女孩連贏了幾局。 到我上場之前,和我同去的做「泰奇幻」公號的韓大黑同學一下子就被PK掉了。我帶著一顆為韓大黑復仇的心上陣了。 工作人員給我戴上了特製的耳機,耳機上還連著一個夾子夾在我的左耳垂上。這時我問工作人員,這游戲的攻略是什麼?想什麼才能讓腦波強大,才能贏呢? 工作人員告訴我:「你要想那些有強烈情緒的事,比如老闆為何不給我漲工資?要不停地想,讓大腦迅速動轉,越快越好。」(現在回想,這可真是個坑爹的建議。) 好吧,小球擺在中央,按鈕按動,游戲開始。嬛嬛姐閉上眼睛立刻開始想一個人,腦海里對他各種打、各種虐。結果半分鍾後,睜眼一看,小球在軌道上已經沖到我這邊了,明顯我輸了。 我不服氣,心想,一定有什麼不對。我要求再賽一場。這一次,我想了下,決定什麼都不想,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兩眼之間,再用意念想著小球。嬛嬛姐打坐過,放空大腦,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這種事,對我來說很簡單。 這一局,當我這樣做了之後,好像沒一會兒,我就贏了。好高興啊!此後,對方換了一個女孩來PK我。我如法炮製,又贏了一局。 這時,那個女孩子不幹了,比賽開始之際卻來問我決竅,我心想正好也試驗一下這方法。我就告訴她:「我的做法就是什麼都不想。」 我說著話,分散了注意力,她呢,按我的方法行事,結果這一局她贏了。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這游戲的玩法和所謂腦波強大的關鍵。 經此前前後後的現場體驗,我已經感覺到了,其實這個游戲的根本就是專注。按我以前的對意念的理解,就是:一心一意才是最強大的。 我後來仔細了解了下,這游戲的英文名字叫「MindFlex」,果然如我所想,這游戲其實就是一種意念控制玩具,在國外早已經有了。對MindFlex,亞馬遜說:「2009年聖誕節玩具采購清單第一名」,美國《大眾科學》評價MindFlex為「2010年最值得擁有的科學玩具」。 但國外的MindFlex更復雜,有各種障礙,可以一個人玩。就是利用大腦,即腦電波控制海綿小球在空中的高度、控制小球的前進方向來完成穿越各種障礙。當然,也可以調節成兩個人的對抗,這個比較簡單,只控制小球的前進,而不能改變方向。昨天在手機運動會的這款游戲就是後者,兩個人的對抗。 MindFlex意念控制游戲的決竅就是注意力集中,你的注意力越集中越容易控制這個小球。 既有對抗的趣味性,也可以一個人玩,訓練專注。昨天只是體驗了對抗游戲,感覺對大腦指令的收集還比較准確。像我什麼都不想,專注了之後,很快就贏了。但是,像超越障礙,以腦電波控制小球方向這個游戲,控制精度如何,我沒有體驗,還不得而知。 意念控制游戲,的確很科幻的感覺。小時候我們都有過這種想像:在大腦里發功,要打倒對方,結果一想,對面的傢伙就倒下了。 科幻真的就要變成現實了嗎? 真正的意念發功我沒有見過,但現在通過科技手段,把腦波轉化為電波,從而控制物體,很有可能就會實現我們兒時的夢想。 這其實本來就是未來科技發展的方向,雖然目前還很初期,也是游戲的方式呈現出來的。但這一技術的未來前景很值得期待。 就從游戲來看,也挺有趣,也有價值,像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集中精神做一件事,這的確是人訓練大腦的一種方式,這樣的鍛煉之後,人腦也可更有效率地做事。甚至,通過放空,觀呼吸,也可以治療失眠。 這里也要聲明一句,我與這個MindFlex完全不認識,沒有一點廣告色彩。就是覺得這游戲好玩,多說了幾句。 另外,再回答下朋友們的問題,如何讓腦電波強大?唯專注爾。 再發張照片,是我在這個運動會上體驗Google Glass的照片,只可惜,國內網路對Google+的不支持,沒法具體體驗更多,只是戴了一下,感覺了下。總體感覺:這眼鏡的重心太偏一側,會讓人更多地看一個方向,我就想,谷歌眼鏡戴久了會不會斜眼呢? 智能科技產品,應該如何發展?的確需要更多探索,Google Glass還只是那個拋出的磚頭。也希望讀者們多提出你們的意見和想法。 ========================= 今天推薦的公號: 財經八卦陣(ID:shyjingsa):八卦從來不是目的,而是接近真相的手段之一。搜索微信公眾號"財經八卦陣"(shyjingsa),精彩紛呈的財經故事或者八卦傳聞一一為您呈現!

❻ 美國的《科學》雜志和《科學美國人》雜志,有什麼區別那種是最好的呢

區別:
《科學美國人》創刊於1845年,是享有盛譽的世界級高級科普月刊,適合於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士閱讀;
《科學》是1880年由愛迪生投資1萬美元創辦,於1894年成為美國最大的科學團體「美國科學促進會」的官方刊物,為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為周刊。

相比之下《科學》更為權威,是發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論文、以及綜述和分析當前研究和科學政策的同行評議的期刊之一。
該期刊的主要關注點是出版重要的原創性科學研究和科研綜述,此外《科學》也出版科學相關的新聞、關於科技政策和科學家感興趣的事務的觀點。不像大多數科學期刊專注於某一特定領域,《科學》和它的對手《自然》期刊涵蓋了所有學科。根據期刊引證報告,《科學》在2014年的影響因子為31.477。
雖然《科學》是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期刊,但發表文章並不需要AAAS的會員資格。《科學》收到世界各地作者的論文。發表文章的競爭極其激烈,因為發表在這樣高引用率期刊上文章可以為作者吸引關注並有助於其職業發展。但是提交給編輯的文章只有不到10%會被接受發表,所有的研究文章在見刊之前皆須同行評審。

❼ 讀者文摘中文版怎麼樣

《讀者文摘》是當前世界上最暢銷的雜志之一,它擁有48個版本,涉及19種語內言,並暢銷於世界60多個國容家。這份每月出刊的雜志文章風格簡明易懂,內容豐富廣闊,且多富含恆久的價值和趣味;同時,它還致力於為各個年齡、各種文化背景的讀者提供信息、開闊視野、陶冶身心、激勵精神。它所涉獵的主題有健康保健、大眾科學、體育運動、美食烹飪、旅遊休閑、金融與政治、家居與園藝、藝術與娛樂、商業與文化。其他固定的專欄還包括了笑話、謎語、測試、動畫及讀者來信。
之前我也不知道,到底在哪裡能夠訂得到,包年優品這個挺好的網站,覺得這個網站做的還真是不錯的。我就是在那裡訂了兩本雜志都是2年的,覺得很好的,還能開發票!贊呀!客服態度很好的,也能快遞送貨上門,還能貨到付款,非常優惠方便!

❽ 瘋狂科學的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格雷(Theodore Gray) 譯者:張子張
西奧多·格雷(Theodore Gray),是一位化學家,更是一位瘋狂專的元素收藏家。屬他多年來費盡心血收集了2000多件與元素有關的標本和物品,其收藏可以與任何一個專業的博物館媲美。他是一位熱心的科普作家,著名的科普雜志《大眾科學》(Popular·Science)上有他開辟的專欄,他還是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節目的嘉賓。他設計了眾多獨樹一幟的圖標式元素周期表,它們被廣泛張貼在美國的學校和博物館中。他發明的元素周期表桌子是如此標新立異,甚至獲得了2002年度搞笑諾貝爾獎,並因此聞名於世。
西奧多·格雷的著作均非常暢銷,他所著的《視覺之旅:神奇的化學元素》一書已用近20種文字在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出版,其中英文版已銷售20多萬冊,日文版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銷售了8萬多冊。令人欣喜的是,《視覺之旅:神奇的化學元素》簡體中文版也已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發行,讀者可以從中領略元素的神奇與美麗。

❾ 有哪些期刊是介紹電子產品的

1.《電子產品世界》——中國科技術核心期刊

推薦理由:《電子產品世界》內容涵蓋電子、電信、電腦三大領域,以產品為基礎、技術為導向、專題為核心;實用與前瞻共存,技術與商情交 融,專業與綜合並重。它向中國電子業界的技術決策者、生產設計工程師提供國內外全面及時的電子技術、產品、市場等方面的信息。2.《新發現SCIENCE&VIE》——人文科技雜志先鋒


推薦理由:《新發現SCIENCE&VIE》是由法國愛克西里奧出版集團(Excelsior Publications)自1913年起在法國出版的一份科學人文雜志。在2005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在中國大陸以法國版為基礎,與愛克西里奧出版集團版權合作,創辦了Science & Vie 中文版—《新發現》,並且中文版採用了與法文母版相同的16開本輕塗紙張印刷。另外,發現作為詞彙在現代漢語中指經過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沒有看到的事物或規律。新發現《SCIENCE&VIE》 是歐洲發行量及影響力最大的大眾科學人文雜志。3.《電腦愛好者》——電腦愛好者網上交流的場所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