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投稿
❶ 如何向齊魯晚報投稿
齊魯晚報投稿方式:
1、通過電子郵箱投稿:將稿件發送到[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2、QQ投稿版:2 4 5 0 4 6 7 3 7。
在投稿時一定要註明「姓名、詳權細通訊地址和聯系電話號碼」。
所有稿件均要求原創,凡抄襲、剽竊他人文章者,一經發現,即列入黑名單,其今後所投稿件一概不予選用;對於抄襲情節嚴重者,將以書面或電話形式通知其所在單位。
《齊魯晚報》是由大眾報業集團主辦的山東省唯一的省級晚報,1988年1月1日創刊,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報頭,多年來一直是山東省發行量最大、廣告收入最高、社會影響面最廣的報紙。
齊魯晚報勇於改革創新:在全國報界,率先實行全員招聘,率先實行衛星傳版,率先實行自辦發行;在全國晚報界,較早實現晚報早出,較早實現彩色印刷,較早實現多元經營,齊魯晚報在全省17市同步印刷,日均發行量達到170餘萬份,年經營總收入9億多元,年上繳利稅超過3億元。
❷ 齊魯晚報如何投稿
齊魯晚報投稿方式:
1、通過電子郵箱投稿:將稿件發送到[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2、QQ投稿:2 4 5 0 4 6 7 3 7。
內在投稿時一定要注容明「姓名、詳細通訊地址和聯系電話號碼」。
所有稿件均要求原創,凡抄襲、剽竊他人文章者,一經發現,即列入黑名單,其今後所投稿件一概不予選用;對於抄襲情節嚴重者,將以書面或電話形式通知其所在單位。
《齊魯晚報》是由大眾報業集團主辦的山東省唯一的省級晚報,1988年1月1日創刊,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報頭,多年來一直是山東省發行量最大、廣告收入最高、社會影響面最廣的報紙。
齊魯晚報勇於改革創新:在全國報界,率先實行全員招聘,率先實行衛星傳版,率先實行自辦發行;在全國晚報界,較早實現晚報早出,較早實現彩色印刷,較早實現多元經營,齊魯晚報在全省17市同步印刷,日均發行量達到170餘萬份,年經營總收入9億多元,年上繳利稅超過3億元。
❸ 想發布稿件怎麼在媒體平台投稿
如果是商業稿件一般都是需要收費的而且也很容易被編輯拒稿,因為每個媒體一般都是跟傳媒公司合作了的,通常商業稿件都是通過傳媒公司發布的,我之前在公司任職市場推廣的時候就是不懂經常自己投稿給媒體被拒,後來編輯說他們媒體跟第一互聯傳媒合作了,說想投稿就去找它。
❹ 哪些低分值SCI雜志容易中
領域不一樣,sci雜志即使IF相同,難度也不一樣,你這個問題太籠統啦,下面是一些數學領域的幾個sci期刊,當然,主要還是看你的內容,內容不好,國內核心都難
1、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ISSN:0167-8655,1983年創刊,全年1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錄期刊2.Pattern Recognition
ISSN:0031-3203,1969年創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錄期刊3.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ISSN:0736-5853,1984年創刊,全年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EI收錄期刊,刊載遠距通信和信息科學在商業、工業、政府、教育等領域應用的研究論文與評論,涉及電子學、計算機圖像處理、語言合成、聲音識別、衛星電視、人工智慧等方面的技術問題。
4.Computational Geometry
ISSN: 0925-7721, 1991年創刊,全年9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SCI、EI收錄期刊,刊載計算幾何學理論與應用,包括幾何演算法設計與分析,計算機圖形學基本問題、模式識別、機器人學、圖像處理、CAD-CAM、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地理信息系統中應用方面的論文和簡報。
5.Discrete and Computational Geometry
ISSN:0179-5376,1986年創刊,全年8期,Springer-Verlag出版社,SCI收錄期刊,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國際期刊,覆蓋了與幾何學基礎應用的廣泛研究領域,刊載組合幾何學、幾何演算法設計與分析的研究論文,涉及凸多胞形、極值幾何問題、計算拓撲學、數的幾何學以及圖論、數學規劃、組合優化、圖像處理、模式識別、結晶學、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機器人和計算機圖學等。
❺ 大家看過《創新作文》嗎我想投稿到《創新作文》郵箱里,可我不想一個一個字打,我可以寫在紙上然後發圖
科技發展是利大還是弊大
主持人:各位評委,各位辯手,各位觀眾,大家好,. 今天我們的辯題是科技發展:利大還是弊大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在今天我們看到了科技發展給我們帶來了益處,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它給我們帶來一些弊端,我們要怎樣來看待這樣的利和弊了,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大了,下面請我們的雙方辯手給我們一個精彩的答案. 首先請雙方一辯各自開場陳說
正方一辯:關於科技發展是利大還是弊大這個辨題,我方辨友一致認為科技發展利大於弊。
人類的生存方式,20萬年前與10萬年前相比,不會有太大的改變;3000年前與2000年前相比,不會有太大的改變;600年前與500年前相比,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但是,今人與古人其實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是現在與100年前相比,也已完全不一樣。是什麼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是什麼讓人類開始了新的生存方式? 我說,這便是科技,是科技的發展才推動了人類的進程,是科技的發展才使人類有著這嶄新又美好的生活。縱觀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視科技的發展?回首過去,看四大發明,獨具鰲頭;觀天文歷法,為之驚嘆;覽趙州拱橋,設計精妙;窺《本草綱目》,東方巨典;瞻圓周率值,七位小數;眺絲綢之路,發展經濟;端青花瓷器,揚名海外。科技發展是強國之路,科技發展是中華民族進步的第一動力,沒有科學,我們哪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沒有科技,我們哪來的舒適的物質生活與精神享受?沒有科技的進步,我們哪能吃到雜交二號?我們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們哪能住進高樓大廈?
反方一辯:人類跨入21世紀,世界發生了多少驚人的變化。在人們為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欣喜之餘,又經歷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災難。除了對高科技特別是生物科技的發展所帶來的恐慌之外,戰爭和疾病似乎直接將人類帶到了地獄之門。各種病毒的侵入,汽車身後的尾氣,工廠的廢氣等等無補侵害著我們美麗的家園.試問為什麼我們的家園受到了威脅,為什麼樹木被大量的砍伐,為什麼空氣不在新鮮,這一切一切正是科技帶來的種種罪證.現代科技是給我們帶了一些舒適與方便,可同時也帶了幅面影響,試問沒有了美好的環境人類該怎麼舒適生存呢?如果人們還不趕快對自己犯下的錯誤進行補救的話,人類終將會被科技所毀滅.
主持人:好,節下來請雙方二辯陳述己方觀點
正方二辯:在古代,人們迷信鬼神,認為人的一生是天定的,生老病死是天來掌控的;
在現代,人們通過科技的發展,證明了迷信思想是不可取的,要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自己的生活。在古代,許多人得了重病,大夫也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病人痛苦地死去.可現在,通過科技的發展,大部分疑難雜症已能成功治癒,人們不用為生病而煩惱。……以上所舉的例子,只是科技發展為人類造福事例的冰山一角。科技發展得如此迅速是古代人想都不敢想的。為什麼電視上、報紙上,幾乎天天說要提倡科技發展,因為千年的飛天夢是怎樣圓的?是科技的發達;通迅的便捷是什麼造成的?是科技的發達;身患重病的人為什厶能重新過上幸福的生活?是科技的發達!如果說科技的發展是錯誤的,那麼,伽利略、牛頓、愛迪生、居里夫人、愛因斯坦等發明家、科學家,為什麼要將自己寶貴的一生獻給科學?為什麼要將那麼多寶貴的時間用在「錯誤」的事業身上?難道他們是沒有判斷能力的嗎?有誰認為他們的死毫無價值,又有誰認為他們為科學獻身,根本沒有意義?
反方二辯:科技發展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好處,這點我們並沒有否認.但是我方認為科技帶來的弊處大於利的.首先汽車雖方便了我們的出行,但牌坊的尾氣造成環境的污染,影響人類健康.其次,電視等娛樂設施的出現,雖然給人們帶來了方便,但是卻無形的阻隔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人情淡薄.還有就是網路的出現,是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擾亂人們的生活等等著一系列你們所謂的高科技所帶來的副作用,是不可否認,試問我們怎麼能坐視不理呢?
主持人:好剛才雙方都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了陳述,節下來進入自由辯論環節,雙方各有3分鍾的時間,請好好珍惜!有正方3辯開始
正方三辯:科技的發展當然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本來這些影響應是很小的,可人類卻如一個放大鏡,把這些負面影響放大。如果人類能自覺的把塑料袋重新利用,而不是隨意亂扔,會造成這么嚴重的白色污染嗎?如果人類能有竭制的開采資源,會造成現在的資源短缺嗎?如果人類能節約用水,工廠不違規排放污水,會造成現在嚴重缺水的狀況嗎?還有許多諸如此類的事情正在上演,而有些人不但不自省,反而一味的把責任指向「科技」。我為這些人感到可笑,感到無可救葯。
反方三辯:剛才對方辯友所提的只不過是假設罷了.請回到現實中,試問如果沒有科技的阻撓又和需現在費這么大力氣去宣傳保護環境呢?再說現在的網路問題正是大家所苦惱的,網路是許多本該是祖國幸福的花朵的少年誤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你說網路雖然可以方便我們查找資料,可是這么一個小優點又怎能和祖國的未來相比呢?
正方四辯:可是科技的發展還有更多的好處,火箭的升空,圓了中國人民的百年飛天夢,鳥巢水立方的建成,圓了中國的奧運夢想,試問沒有科技中國人怎麼能圓夢呢?有何必抓住網路這個問題不放呢?
反方四辯:對方辯友,網路問題事關重大,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靠的就是青少年,網路把少年引入歧,網路害得多少少年無法自拔,倘若祖國的下一代都沉迷與網路,那麼我們的祖國還有更多的夢想又怎麼實現呢?請問對方辯友.
正方一辯:我們是幸福的,我們是幸運的,我們趕上了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一個充滿高科技的時代,這不光光是我們的祖先在進化時選擇了發展,選擇了進步,也包括了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刻苦鑽研,我們今天的日子時有多少辛勤的科學家們用智慧甚至生命換來的。因為法拉第,我們生活的周圍才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電器;因為達爾文、因為孟德爾,我們才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認知自己;因為扁鵲,因為華佗,因為李時珍,我們的生命才能得到保障我們周圍的一切,不都是他們給我們換來的嗎?生活如此舒適,生活如此愜意,生活如此美妙,我們的平均壽命比古代提高了30歲,看望親友甚至不用出家門,這不都是科發展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嗎?
反方二辯:在原始時代,人類只需地表面的資源就能生活,只需要溪水,樹上的果子,草籽等生活資源也能其樂濃濃啊.後來出現了工具 ,然後養殖,資源利用到破土一尺,再後來煤礦,金屬等資源深入到底下100米,再後來深入5000米,人類加速的向地球深層索取資源,當人類利用地核資源時,地球也就到了滅絕的時候了,對方辯友,這足以說明科技發展總有一天回毀滅地球的,到時候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
正方辯友:只要我們有利的把持住,控制住科技,地球也不會毀滅的.
主持人:三分鍾以到,剛才經過雙方的激烈角逐,也應該有所總結了,現在進入總結陳詞環節.正方四辯先來.
正方四辯:謝謝主持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高新技術及其產業促進了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可以說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已成為當代科技發展的火車頭科學技術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促進了社會主義文明的發展。 科學發展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國民經濟素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我過要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首先要靠科學技術的發展。從構成生產力的要素來看,科學技術可以使勞動工具得到不斷改善和更新,可以提高勞動者素質,可以使勞動對象得到充分利用。總之,科技發展可以極大地解放生產力,甚至產生新的產業部門和導致國民經濟的突飛猛進。我們要堅持科教興國戰略,才能使經濟增長方式擺脫粗放型的老路,轉移到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切實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電視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我們可以看新聞,了解國內外的事;可以看動畫片,放鬆一下;還可以不去現場看節目、表演;比如說,這次奧運會吉祥物揭曉,就可以在家看轉播等等一系列的科技著實給我們帶來好處,所以我方堅持認為科技發展利大與弊!
反方四辯: 當今社會,科學發展迅速,許多高科技產品不斷涌現,電腦、汽車、洗碗機、洗衣機……已經走入尋常人家的生活。它們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便利,但是與此同時,它們也使人類的基本能力逐漸喪失。有了電腦,人們不再用人腦去思考一些東西,因為只要利用電腦就能辦到;有了汽車,人們不再習慣走路散步,取而代之的是開車兜風;有了洗碗機,人們不再用手去洗碗,也許有一天人類會忘記怎樣洗碗。科技的發展,讓人歡喜讓人憂。喜的是它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憂的是它終有一天會讓電腦代替人腦,機器代替雙手,到時主宰這個世界的不再是我們自以為聰明的人類,而是那些人類發明的機器!所以,我認為:科技的發展會抑制人的全面發展!
再如飛機、火箭、網路、衛星最初都是為軍事戰爭而出現的相同的科技在為人類造福的同時也被用作毀滅人類的幫凶。所以我方認為:科技發展弊大於利!
主持人:辯論結束!對於「 科技發展利大還是弊大」這個問題雙方辯手都舉例論證了自己的觀點。我來做個總結,科技發展確實給人類提供了便利,但是同時也應治理由此出現的種種問題,為我們這個地球——人類的家園,更加美好,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❻ 向雜文選刊投稿的問題
雜文選刊有三個版本,分別是上旬版、中旬版、下旬版。下旬版中有個欄目發表原創雜內文。地址是:容長春市衛星路5758號,郵政編碼:130022。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投稿,郵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
❼ 在b站投稿視頻一直是在審核中,這都2個小時過去了還在審核中,怎麼回事
本人b站賬號「量產型黑百合」,根據up主我的小小經驗,提交的視頻一般要幾個小時才能通過審核。快的時候兩三個小時以內,慢的時候要十來個小時。你可以在清晨的時候進行視頻的提交,一般會在下午或者傍晚通過審核哦。那個時候在線人數算是高峰吧,這樣你的視頻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如果當天投稿的人很多的話,可能會被刷到某個版塊的第二頁去,這個時候就要發動朋友的力量了~
❽ 我能不能給FGO投稿人物
可以是可以,不過官方出英靈都是按照已有的衛星或者活動相關一個個出的,不會平白出一個新英靈,所以投稿被採納的幾率很低。
另外國服都是按照日服的進度來的,所以投稿給國服運營的意義也不大。
更多攻略可以關註:FGO專區
❾ 中國青年報如何投稿
投稿郵箱如下
1、要聞:[email protected]
2、經濟生活:[email protected]
3、法治社會:[email protected]
4、青年話題:[email protected]
5、青春熱線:[email protected]
6、教育科技:[email protected]
7、冰點:[email protected] 讀 書 緣:[email protected]
8、調查觀察:[email protected]
9、攝影專題:[email protected]
10、國際:[email protected]
11、體育:[email protected]
12、綠化:[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13、國防:[email protected]
(9)衛星投稿擴展閱讀:
1、中國青年報採用先進的衛星傳版,使全國90%以上的地區均能閱讀到當日的報紙,下設四種子報(刊),《青年參考》《青年時訊》《青年體育》和《數字青年》。
2、全國24個省市設立駐外機構,駐外機構有: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福建、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廣東、深圳、廣西、海南、重慶、雲南、陝西、甘肅、新疆、寧夏等。
3、《中國青年報》在中國國內共設有35個記者站,在美、日、俄、法、歐盟等國家和地區設有常駐記者。
❿ 《測控技術》投稿須知是什麼
《測控技術》雜志社投稿須知
1 論文內容
應反映當前國內外測控技術及其應用方面的先進理論、技術成果或發展趨勢。具有實際應用背景,並有相應的實驗結果,未在國內外期刊上公開發表過的有創新性的科技論文。2 徵稿范圍
各類感測器、智能化儀器儀表、現場匯流排技術、計算機數據採集與處理、集散式控制系統、分布式控制系統、模塊化技術、各種網路技術、樓宇自動化技術、多媒體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應用、人工智慧技術、模糊控制技術、通信技術、模擬與虛擬現實、機電一體化以及工控組態軟體等技術的開發應用、科研成果推廣、使用經驗介紹等方面的實用技術性文章以及測控技術知識講座等,並特別歡迎測控技術在農林牧漁、醫葯衛生、環境保護、體育健身、節能降耗、安全防護等領域成功應用的科技論文。3 論文格式具體要求3.1 中英文題目
(1)題目簡明扼要,不要太長,題目所用每一個詞語必須考慮到有助於選定關鍵詞和編制題錄索引等。中文題目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外文題目一般不宜超過10個實詞。如果題目語意未盡,則可用副標題。副標題與題目之間,可用破折號分開。題目應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元或公式等。
(2)英文題目和副標題的每個實詞第一個字母大寫,其餘小寫。英文題目的第一個詞應避免使用冠詞。
(3)題目內不應列入非公知公用的符號、代號,以及數學公式、化學結構式等。3.2 中英文作者姓名和工作單位
(1)作者姓氏在前,全大寫。名字在後,首字母大寫,雙名連寫,其間加半字線。多作者姓名之間用逗號隔開。如果有國外作者:西文作者,仍按西方習慣,名先姓後;非西文作者,同時提供他們的原國籍語言姓名和英文姓名,且英文姓名按西方習慣,名先姓後。姓和名的第一個字母均大寫,其餘小寫。
(2)中文工作單位要寫全稱,寫出一、二級單位,城市名和郵政編碼。英文工作單位結尾處還應註明國籍。3.3 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
摘要要准確反映論文要點,按科技論文摘要的寫作特點(用簡潔、明確的語言,將論文的目的(Purposes) 表達清楚;緊扣主題重點描述研究過程(Proceres)及所採用的方法(Methods),突出創新性及特色;由此得到的主要結果(Results)和得出的重要結論(Conclusions)及其應用范圍和應用情況做簡要描述)修改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字數不超過300字。盡量避免使用「首先」、「然後」、「最後」等詞語。另外,英文摘要按EI對英文摘要的寫作要求進行修改和規范。關鍵詞4~5個。英文摘要長度一般不超過200 words,少數情況下可以例外,視原文文獻而定。(1)縮短摘要的方法
a.取消不必要的字句:如「It is reported... 」,「Extensive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the author discusses…」,「This paper concerned with…」等;
b.對物理單位及一些通用詞可以適當進行簡化;
c.取消或減少背景信息(Background Information);
d.限制摘要只表示新情況、新內容,過去的研究細節可以取消;
e.不說無用的話,如:「本文所談的有關研究工作是對過去老工藝的一個極大的改進」等詞句;
f.作者在文獻中談及的未來計劃不納入摘要;
g.盡量簡化一些措辭和重復的單元,如:不用 at a temperature of 250℃ to 300℃,而用 at 250℃-300℃;
h.摘要的第一句應避免與題目 (Title) 重復。(2)摘要文體風格
a.摘要敘述要完整、清楚、簡明;
b.盡量用短句子並避免句形單調;
c.用過去時態敘述作者工作, 用現在時態敘述作者結論;
d.可用動詞的情況盡量避免用動詞的名詞形式;
e.能用名詞做定語不用動名詞做定語,能用形容詞做定語不用名詞做定語;
f.注意冠詞用法,不要誤用、濫用或隨便省略冠詞; g.避免使用一長串形容詞或名詞來修飾名詞,可以將這些詞分成幾個前置短語,用連字元連接名片語,作為單位形容詞(一個形容詞);
h.盡量用簡短、詞義清楚並為人熟知的詞;
i.慎用行話和俗語;
j.語言要簡練,但不得使用電報型語言;
k.詞要純朴無華, 應避免多姿多態的文學性描述手法;
l.組織好句子, 使動詞盡量靠近主語;
m.刪繁從簡,如用increased代替has been found to increase ;
n.摘要中涉及其他人的工作或研究成果時,盡量列出他們的名字;
o.摘要中的詞語拼寫,使用英美拼法都可以,但在每篇文章中須保持一致;
p.摘要中不能出現「圖××」、「方程××」和「參考文獻××」等句子。(3)摘要中的特殊字元
特殊字元主要指各種數學符號、上下腳標及希臘字母,它們無法直接輸入計算機,因此都需轉成鍵盤上有的字母和符號。希望在摘要中盡量少用特殊字元及由特殊字元組成的數學表達式。因為它們的輸入極為麻煩,而且極易出錯,影響摘要本身的准確性和可讀性,應盡量不用,改用文字表達或文字敘述。更復雜的表達式幾乎難以輸入,應設法取消。(4)縮寫字及首字母縮寫(Abbreviations and Acronyms)
對那些已經為大眾所熟悉的縮寫詞,如CAD等,可以直接使用。對於那些僅為同行所熟悉的縮略語,應在題目、摘要或關鍵詞中至少出現一次全稱。3.4 請寫明中圖分類號
來稿請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寫明中圖分類號。因本刊報道內容主要涉及計算機3.5 篇幅要求
綜述性文章字數要求在6000字以內,其他技術論文要求在5000字以內,典型圖表一般不超過5幅,圖表中如有英文一定要譯成中文。外文字母分清大小寫,物理量用斜體,文中科技詞語、計量單位與符號應符合國家公布的標准要求。3.6 參考文獻
給出必要的參考文獻,並在文內用上角標標出。新理論、新觀點應給出出處。
參考文獻內容包括:主要責任者、文獻題目、刊名(及期、卷號)、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時間等項。每項之間用「.」分開。同時在文獻題目後面註明「[文獻類型標識]」:專著為M,論文集為C,報紙文章為N,期刊文章為J,學位論文為D,報告為R,標准為S,專利為P。如果是電子參考文獻類型,則要在文獻題目後面註明「[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聯機網上資料庫為DB/OL,磁帶資料庫為DB/MT,光碟圖書為M/CD,磁碟軟體為CP/DK,網上期刊為J/OL,網上電子公告為EB/OL。
參考文獻的英文題名的第一個詞首字母用大寫,其餘(專有名詞除外)用小寫。刊名可全寫或簡寫,除連詞和介詞,每個詞的第一個字母大寫。4 涉密稿件的注意事項
涉及國防機密、商業秘密、知識產權等重要內容的文章,屬保密部分,請作者提高保密意識,必須通過原單位審查,並開具稿件的保密審查證明,文責自負 。註:保密審查證明材料中的第一作者姓名及其所在單位名稱和加蓋在紅章,必須與文章中的第一作者署名及其單位名稱一致。5 稿件的錄用
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超過3個月未收到審稿結果者請另行投稿到其他刊物,錄用稿編輯部有刪改權。錄用稿件將酌情收取少量版面費,稿費從優。6 審稿周期
我刊審稿周期為50天。7 註明所投欄目
來稿請註明所投欄目:★ 綜述——報道國內外測控技術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 大家論壇——及時報道知名專家、院士、學者對測控技術發展的論述;
★ 智能感知與儀器儀表——涵蓋的學科及專業:感測器技術、儀器儀表技術、自動化儀器儀表與裝置等;
★ 數據採集與處理——涵蓋的學科及專業: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等;
★ 計算機與控制系統——涵蓋的學科及專業:計算機科學技術基礎學科、計算機系統結構、控制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軟體、計算機過程式控制制、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等;
★ 理論與實踐——涵蓋的學科及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電源技術等;
★ 試驗與測試技術——涵蓋的內容:設備性能試驗及測試等;
★ 網路技術及應用——涵蓋的內容:RFID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通信網路技術、互聯網與雲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網路及設備安全、工業乙太網技術等;
★ 人工智慧——涵蓋的內容:機器學習、機器感知與模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知識表示與處理、智能系統與應用、認知與神經科學啟發的人工智慧、類腦計算、腦機介面與神經工程等;
★ 機器人技術及應用——涵蓋的內容:智能感知在機器人上的應用、機器人驅動系統、機器人控制系統、機器人的軌跡規劃、各種機器人的應用等;
★ 虛擬現實技術——涵蓋的內容:計算機圖形學技術、計算機模擬技術、人機交互技術、顯示技術、網路並行處理技術等;
★ 飛行器控制技術——涵蓋的內容:飛機及其控制技術、無人機技術、衛星及導航技術、導彈及其控制技術等;
★ 兵器科學技術與運用——涵蓋的內容:探測識別、發射運載、終端毀傷控制等技術。
8 註明資助項目
若課題受到資助,請註明資助項目名稱及代號。9 作者簡介
給出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職稱、學位、研究方向、現從事的研究工作、曾獲得的獎項;並給出詳細通信地址、郵編、電話及E-mail信箱,以便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