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版社多少
Ⅰ 中國十大出版社是哪幾個
中國十大出版社分別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對外出版翻譯公司、中國金融出版社、中國大網路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1年3月成立於北京,系國家級專業文學出版機構。本社以繁榮文學出版事業,加強國家文化建設為己任,注重圖書出版的系統性和多層次結構,力求較全面地反映古今中外優秀文學成果。
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教育部所屬的一家大型專業出版社,其成立於1950年12月1日,其前身是華北聯合出版社、上海聯合出版社和華北教科書編審委員會,1961年與高教出版社合並,是教育部直屬的主要從事基礎教育教材和其他各級各類教材、教育圖書的研究、編寫、出版、發行的專業出版社。
(1)中國出版社多少擴展閱讀
2010年12月和2011年3月,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教育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相繼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為其核心成員單位。2018年5月5日,騰訊公司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北京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促進教育出版事業發展為宗旨,以豐富出版資源為目的,先後承擔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多個項目。
人民教育出版社已成為我國中小學教材和教育圖書的建設基地,形成了獨特的品牌優勢、科研優勢、人才優勢、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
人民教育出版社以研究、編寫、編輯、出版和發行中小學教材和其他各級各類教材、教育圖書為核心業務,以紙介質圖書、電子音像和多媒體產品的出版和印製,版權貿易,圖書及相關產品的物流服務,數字出版與服務等為輔助業務的經營格局,為進一步做強做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Ⅱ 中國有幾家出版社名字是什麼
到1987年底,全國共有圖書出版社 467家,在圖書出版社中兼辦音像出版物的有24家,另有專營音像出版物的出版社72家。
以下是中國「全國百佳單位」(各類別不分先後;排名不分先後,按拼音排序)
【社科類】
安徽人民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長春出版社
重慶出版社
黨建讀物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團
江蘇人民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解放軍出版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青島出版社
山東人民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上海人民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外文出版社
學習出版社
知識產權出版社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中國金融出版社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中國青年出版社
中國社會出版社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
中華書局
黃河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科技類】
中國林業出版社
中國農業出版社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人民軍醫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星球地圖出版社
中國電力出版社
中國紡織出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中國人口出版社
中國中醫葯出版社
科學普及出版社
【大學類】
北京大學出版社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重慶大學出版社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廈門大學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中南大學出版社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教育類】
高等教育出版社
廣東教育出版社
江蘇教育出版社
教育科學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古籍類】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黃山書社
嶽麓書社
中華書局
上海古籍出版社
【少兒類】
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文藝類】
文化藝術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長江文藝出版社
中國書法出版社
中國文學出版社
中國文化出版社
安徽美術出版社
安徽文藝出版社
湖南美術出版社
吉林美術出版社
江蘇美術出版社
江西美術出版社
湖南文藝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人民音樂出版社
上海文藝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上海音樂出版社
浙江攝影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灕江出版社
Ⅲ 中國有多少雜志社,出版社,多少種雜志
截至2006年,全國共有出版社573家(包括副牌社34家),其中中央級出版社220家(包括副牌14家),地方出版社353家(包括副牌20家),共有音像製品出版單位339家,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198家。
2006年全國共出版圖書233971種,其中新版圖書130264種,重版、重印圖書103707種,全國共出版期刊9468種,全國共出版報紙1938種。
至於名稱恐怕只有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才會有這么詳細的資料了。
2007年的統計報告未公布,2007年出版社和雜志的數量變化不會很大。
Ⅳ 中國總共有多少家圖書出版社
到目前為止,全國共581家出版社,列表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Ⅳ 目前,中國共有多少家出版社
截至 2019 年年底,全國共有圖書出版社 585 家(包括副牌社 24 家),回
其中中央級出版社 218 家(包括答副牌社 13 家),地方出版社 367 家
(包括副牌社 11 家)。河南有12家圖書出版社
Ⅵ 中國的出版社有哪些
一般來說出大學教材的出版社大多是各地的教育出版社和大學出版社
當然,按照各自的實力強弱
在市場佔有率上自然會有差別
目前大學教材市場排名靠前的有:機械工業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外研社、上外社等等
我想如果要分析各自的特色
那會是個長篇累牘的事情
我就簡單介紹一下幾家規模較大的和有代表性的出版社吧
機械工業出版社目前在全國的圖書零售市場上一直排名第一
這說明一個問題
那就是說機械工業出版社不是一個單純的教育類型的出版社
大家都知道教材的發行渠道一般依賴系統
要征訂也是一個學校一個學校來完成的
很少由零售來完成
機械工業出版社雖然有很多的大學教材出版
但是它還是嘗試其他領域的出版,特別是經管和勵志類讀物。
高等教育出版社是皇城寵兒
它是教育部直屬的出版社 這一先天血統決定了它在後來的市場推廣上有很大的優勢
比如它們的書大多冠以「教育部指定教材」之類的
很明白,如果想考試通過,就最好用這個版本的教材
至於說教材的質量,我們也不能單純貶低,畢竟它是一家有多年積累的出版機構,無論是資本實力、編輯隊伍還是作者資源都不是其他的地方社能夠比擬的。
高教社出版的教材分類繁雜,幾乎觸及所有學科與門類。特別是高教社在一些地方設置了分社以後,市場化的運轉更加靈活。
上外社就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曾經它是壟斷全國大學英語教材市場的龍頭老大,原因很簡單,國內沒用第二家相似的出版社。
經過多年的原始積累,它們在外語學術出版方面還是積累了深厚的底蘊。
近10年來,由於外研社的異軍突起,導致市場格局的變更,上外社的市場疆域縮水的非常厲害,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由於上外社在一個歷史真空期積累的財富是驚人的,這跟外研社一位的市場攻堅,燒錢是有區別的。目前上外採用的手段依舊是以不變應萬變,在市場推廣上雖然比之從前有所加強,但是依舊考慮成本與利潤,這也體現出了上海人的理智與冷靜(當然,換一個角度可能就是保守與停滯~~~)
下面說說外研社
這家出版社現在在國內的外語教育領域已經超越上外。
但是冷靜的業內人士並不是都抱樂觀態度,畢竟市場推廣的成本是巨大的,而圖書這種微利產業能否支撐得起這種地毯式推廣,這依然是個問題,據外研社內部人士說,目前外研社依舊在虧錢。這是個問題,擁有全國第一的市場佔有率,卻依舊在虧錢,這是一個好事情還是壞事情,這是一個長遠的戰略,還是一個飲鴆止渴的行為。目前還不得而解。
至於外研社與上外這兩家社的出版特色,基本上是處在一個大特色框架下的無特色。所謂大特色就是大家都在做外語類的讀物,而在這個大背景下,各自的出版方向並無明確的分野,基本上還是圍繞著小、中、大學來走,編寫特色也沒用各自的創新,這多少是讓人遺憾的。
除此之外
電子工業(計算機)
人民郵電(計算機)
北師大出版社(文科)
華東師大出版社(文科)
東北師大出版社(教育理論)
也是頗具實力的大學教材出版大戶
呵呵
寫的太累了
先說到這里吧
LZ
我可不是復制的啊
都是干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