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牛博網
1. 哪裡遇到優質男人 知乎
每個地方都有優質男人,關鍵是你要把自己變得優秀。
2. 知乎上的人都是些什麼人,跟百度知道平台比有什麼區別為啥我感覺知乎上的人表面上牛逼,但是感覺很浮躁
知乎的人,總喜歡不把自己當人,喜歡站在神的角度去看待別人的事情,通過分享自己的「學識」或者經理,來教育別人如何做事。
(2)知乎牛博網擴展閱讀
知乎是以內容為基礎,以分享為動力,以互動為手段,構建起了一個優質、高效的內容池。既整合了內容,又連接了人。知乎的缺陷在於內容過於發散,經常收斂不住,導致內容常常顯得零散,沒有結構。但其互動已經足以讓知識被用戶消化吸收。
用戶非生活場景的問題,都容易被海量的長尾資源所滿足,這也是搜索引擎最大的價值。而生活場景的信息,則很難通過PC互聯網已有的內容滿足,這時候網路知道作為補充,用以解決這類問題。所以網路知道的問題,更多基於生活場景而展開。所以網路知道的商業化,也更多基於生活場景。
3. 知乎為什麼是個垃圾網站
販賣焦慮。知乎用盡辦法打擊你,給你講故事諸如他們月薪多高/學歷多高/國外工作/讀985211等等,總之就是要打擊你讓你覺得自己很無能。
有人因此被影響得很厲害,就問了一個問題《世界都那麼多厲害的人了,為什麼還需要我?》,靠前的回答清一色都是「沒說需要你啊」「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沒有你,怎麼襯托他人的優秀」等等
很多的年輕人缺乏主見、缺乏辨別信息的能力,就成為了知乎上這種販賣焦慮的最大受害人群。很多人加入了販賣焦慮的隊伍以蒙蔽自己的受挫感;很多人則是因此對高薪/高學歷人群飽含恨意。
年輕人缺乏主見不是他們的錯,誰不是這么走過來的。但知乎利用了這一點,玩弄年輕人,肆無忌憚地洗腦。社會的確存在不公,從學歷到薪水的不公。但知乎的販賣焦慮,讓無辜的高薪/高學歷的人群成為了被憎恨的對象,而不是這不公的現象本身。
這樣的最終結果就是讓學歷和薪水的不公變得理所應當,而無辜的高薪高學歷人群卻成為了這些不公的受害者的憎惡對象。所以知乎是個資本主義的垃圾網站,是個煽動仇恨與對立的邪惡網站,惡之花盛開的土地。
4. 有什麼比知乎更專業的知識社區論壇
總體來說,知乎還是不錯的,要不就是各大專業知識社區論壇,知乎綜合性做得不錯,如果你的外語能力較強,可以去國外的知識社區論壇。
5. 知乎上有哪些 Android 開發的大牛
有興趣就去 Star 下 android-dev-com · GitHub 和 android-dev-cn · GitHub 這里有你耳熟能詳的開源庫作者、博文作者!
收集了 國外著名開發者 25 人,包括 Github 地址、Blog 地址以及重點貢獻介紹
收集了 國內部分開發者 32人,包括 Github 地址、Blog 地址以及重點貢獻介紹
6. 什麼網盤好用 知乎
首推網路網盤
網路網盤有以下特色
1.大容量存儲空間
新注冊成功,可獲得5GB免費存儲空間,完成任務後,可獲得15GB超大存儲空間。2012年9月3號,手機綁定網路賬號送50G容量,分享新浪博文再送50G容量。活動獲得容量到期後不刪除文件,分享外鏈不失效!
2.多平台數據共享
支持Web,PC,Android、iPhone、WindowsPhone手機客戶端等多個平台,進行跨平台、跨終端的文件共享,隨時隨地訪問。用戶上傳的文件都會保存在雲端,在訪問文件時,無論登錄哪個平台都可以訪問到所有平台存儲的文件;存儲隨意,訪問方便。
3.文件分類瀏覽
自動對用戶文件進行分類,瀏覽查找更方便。按照用戶存儲的文件類型對用戶上傳文件進行自動分類,極大方便了用戶瀏覽以及對文件的管理,獨具特色。
4. 超大單文件快速上傳,無限速、少約束
Web版支持最大1GB 單文件上傳,PC客戶端最大支持4GB單文件上傳,上傳不限速;可進行批量操作,輕松便利。網路速度有多快上傳速度就有多快。同時,還可以批量操作上傳,方便實用。上傳文件時,自動將要上傳的文件與雲端資源庫進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則可以秒傳,最大限度節省您的上傳時間。
5.離線下載,下載文件無需等待
只需輸入你需要下載的文件鏈接,伺服器將自動幫你下載到網盤中。最大限度節省用戶將文件存至網盤的時間。
6.數據安全
網路強大的雲存儲集群,是目前最具優勢的存儲機制,提供了完善高效的服務:高效的雲端存儲速度,以及穩定可靠的數據安全。完善的文件訪問控制機制,提供了必備的數據安全屏障。依託網路大規模可靠存儲,一份文件多份備份,防範一切意外。數據傳輸加密,有效防止數據竊取。
7.輕松好友分享
輕松進行文件及文件夾的分享,支持簡訊、郵件、鏈接、秘密分享等分享方式,讓你的好友和你一起High起來。好友分享時,設有相應的提取碼,只有輸入相應的提取碼才能訪問分享的文件,有效確保了隱私安全。
8.閃電互傳,無需流量
閃電互傳是網路雲推出的數據傳輸功能,使用「閃電互傳」在2台及多台移動設備上(主要是:手機、IPad),相互傳輸電影、視頻、游戲等,無需網路、WiFi,真正的零流量傳輸,傳輸文件的速度比藍牙快70倍,同時支持安卓、蘋果自由互傳。
7. 如何看待知乎和百度知道
別的不用說,你就聽聽那個名字吧,還什麼知乎。一看就就膈應...非常討厭這個名字,你想啊,都討厭了,還能有好感嗎,所以從來不去什麼紙糊。在網路知道十幾年。也沒有打退堂鼓的意思,現在的網路知道,越來越好了。
8. 百度貼吧、知乎、微博三選一哪個好
1,知乎的群體比較獨立有個性,問題比較深刻,受眾群體相對來說比微博要上一個等級
2,微博的信息量繁雜,廣告漸入視野,而知乎比較專業,保持一個知識網站的特性
3,知乎的回答大多需要耐心去理解,適合思考,微博的信息比較通俗,適合瀏覽。
4,學習是一個沉澱的過程,大家各抒己見又要有獨立個性,這是我看知乎回答的比較好的趨勢,微博反倒成了一個追捧名人的平台,這有礙於觀點多樣化深刻化。
9. 知乎 歷史上有哪些很厲害的騙局
著名騙局加的夫巨人騙局
這是發生的最早也是最大的一個媒體騙局,「加的夫巨人騙局」開始於1869年,工人們在紐約州加的夫海港的一座農場挖井,挖出一座神秘的化石,其形狀是一個高達10英尺的巨人。當報紙對此進行了大篇幅報道之後,爭論戰就此打響,甚至還有一些「專家」推測這個「人類化石」應該來源於《聖經》中記載過的那段日子:巨人在地球上漫步。與此同時,農場主威廉·C·紐厄爾將自己的農場對外開放,允許別人買票來觀看這座巨石像,很快,他就以3萬美金的價錢將化石賣給了位於錫拉庫扎港口的一個大財團。兩個月之後,這座化石開始了巡展,騙局才被紐厄爾的一個遠房親戚喬治·赫爾揭穿,這位雪茄銷售商表示,他們聯手製造了這個騸局,只為了證明美國人是多麼地容易上當受騙。如今,這座「加的夫巨石」保存在紐約州古珀鎮的一家農業博物館中。
皮爾丹人騙局
1912年,英格蘭的皮爾丹有一位業余收藏家查爾斯·道森對外宣稱了一個重大的發現,那是一個頭蓋骨的化石,據說可以解開人猿向人類的進化謎團……整個世界都為此沸騰了,一些人類學家甚至將這個發現當成了自己畢業研究的事業。1953年,科學家才意識到這塊聞名於世界的頭蓋骨其實是偽造的,是用一塊地球上隨處可見的動物骨頭做成的。直到今天,這個騙局仍然被當作科學史上最著名的欺騙行為之一。
維梅爾騙局
二戰之後,有人從納粹軍官赫爾曼·戈林的收藏中發現了一幅荷蘭大師約翰尼斯·維梅爾的作品……官方迅速追查到,這幅畫是由一位荷蘭畫家漢斯·范·梅赫倫賣給戈林的。梅赫倫以叛國罪被捕後,卻在法庭上語出驚人,原來他賣出去的畫是自己偽造的,為了證明這一點,他還在監獄親手復制了維梅爾的另一幅畫。事實證明,梅赫倫是這個世界是最偉大的復制畫家之一,經過了仔細的鑒定,還發現了另外14幅假冒成維梅爾手筆的畫,梅赫倫從中獲利數百萬美元。他模仿的手段如此之高明,甚至在他公開表示了自己的作假行為之後,仍然有一些專家拿不準那些畫到底是不是真的。
石器時代的部落騙局
上世紀70年代,費迪南德·馬科斯總統在任期間的文化部長曼紐爾·伊利贊爾德向全世界宣告,他與一個在菲律賓新發現的部落進行了「第一次親密接觸」,即塔桑代人,據說他們代表著人類遠古的過去--塔桑代人就像生活在石器時代一樣,住在山洞裡,全身赤裸,過著鑽木取火、使用石器或竹木工具、主要靠採集為生的生活。《國家地理》雜志以及媒體的新聞網都有派記者過去,但是卻幾乎沒有人能夠找到他們。然而當馬科斯倒台之後,那些對塔桑代人進行研究的人卻發現,他們竟然穿著T恤衫和牛仔褲,而且會使用大量的現代工具。這個部落的成員隨後承認他們收取了伊利贊爾德的酬金,丟掉了他們的衣服,使用假的石器,在這里過 「原始」的生活。
波士頓馬拉松騙局
1980年,第一個在波士頓馬拉松大賽中穿過終點線的女人震驚了在場的每一位評委,不僅僅是因為她打破了這個項目的世界紀錄,同時,她在這個領域中可以說是完全沒什麼名氣。她的名字叫羅絲·魯茲,後來,調查機構和目擊證人都表示魯茲在穿越終點線之前,至少比別人少跑了0.5英里……盡管魯茲一再聲明這種指責毫無根據,然而評委會仍然取消了她第一名的成績,而第二個穿過終點的傑姬·加羅成了新的冠軍。
毒癮騙局
這是發生在1980年最能打擊新聞業的丑聞之一。那一年,《華盛頓郵報》的黑人女記者珍妮特·庫克被授予普利策獎,因為她報道得那篇感人、心碎的關於一個名叫吉米的8歲男孩染上毒癮的故事。當政府要求庫克公開男孩的真實身份,好給予他適當的救助時,她卻拒絕了,並聲稱這種做法會危及自己的生命。但是在連續的壓力之下,庫克最終只好承認「吉米」是一個完全虛構的人物。
希特勒日記騙局
發生在1983年最大的新聞故事之一,德國的《明星》周刊表示收藏了一本阿道夫·希特勒1932-1945年的日記本。日記本是在一架墜毀的飛機中找到的,並被一名東德的將軍保存了幾十年。在經歷了一場爭奪版權的風波之後,《明星》表示這些日記百分之百是真的。然而,當專家最終有機會看到這些日記時,他們發現日記不但是偽造的,而且手法還非常拙劣。後來,《明星》只好承認自己被一名西德的收藏家給騙了,這些日記都是那個人自己寫的。
米力瓦利合唱團騙局
德國的米力瓦利合唱團是上世紀80年代末樂壇上的一記重型炮彈,同時還贏得了1989年的格萊美獎。然而,後來卻曝出讓所有的歌迷都崩潰的丑聞,原來這個二重唱組合並沒有什麼音樂天分,只是通過對口型造假……米力瓦利合唱團被剝奪了格萊美獎,即使他們曾嘗試著發行自己的專輯來恢復人氣,可惜他們的丑聞對於歌迷的傷害實在是太深了。
10. 知乎開始被人叫做逼乎是什麼原因
因為99%+是裝逼狗,
通俗來說就是吹牛皮的貨。
那種地方,
你當成笑話看就好
不要跟他們扯任版何事,沒有任何意義權
跟吹比鍵盤俠撕,純屬浪費時間
永遠都是些我是xx,我很xx,我認識xx,以及我比xxx更聰明系列……
(另外,他們的叫轉載請註明,他們九成以上復制或中譯中來的,註明了轉載卻不到1%,註明具體出處幾乎沒有,十分不要逼臉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