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參考文獻 » 美學的參考文獻

美學的參考文獻

發布時間: 2021-02-28 16:37:51

A. 視覺傳達專業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趙燕.視覺傳達設計概論綱要[J];包裝世界,1996年01期

[2] 楊屏.視覺傳達設計的現代化與國際化趨向[J].西北美術,1999年04期

[3] 陳湘.談現代視覺傳達設計的起源和發展[J].財貿研究,2000年06期

[4] 何潔.當代視覺傳達設計散論[J].裝飾,1998年01期

[5] 鬲波飛.網路媒體的視覺傳達設計研究[D].湖南大學學報,2002年

[6] 華佳.視覺傳達設計與視覺思維[D].蘇州大學學報,2004年

[7] 孫超英.信息時代的視覺傳達設計[N].中華讀書報,2002年

【參考文獻】

[1] 潛鐵宇 熊興福 《視覺傳達設計》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

[2] 楊偉 《關於網路傳播中視覺傳達設計的研究》 電化教育研究

[3] 李金輝 《簡述多媒體中的視覺傳達》 理論觀察2008年第5期

[4] 葛中 《多媒體設計與視覺傳達》 考試周刊2007年第23期

[5] 余義虎 《視覺傳達設計多元特徵與表現》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參考文獻】

[1]劉丹.視覺元素在網頁設計中的運用[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06 (02)

[2]楊西惠.網頁設計的視覺要素與編排創意[J].裝飾,2005 (04)

【參考文獻】

[1]《現代十大設計理念》.何曉佑.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 8

[2]《視覺傳達設計實踐》.靳埭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5.12

[3]《視覺傳達色彩設計》.崔唯;周鈞.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2

[4]靳埭強·身度心道——中國文化為本的設計·繪畫·教育[M].安徽美術出版社,2008,(5)

[參考文獻]:
[1] 設計[EB/OL]. 網路. http://ke..com/view/14417.htm?fr=ala0_1 2010.4.11
[2] 尹定邦. 設計學概論[M].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02. 第54-55頁
[3] 霍思比.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四版)[Z].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09. 第388頁-389頁
[4] 朱彧. 設計藝術概論[M]. 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2006.03. 第3-4頁、第158頁
[5] 視覺傳達設計[EB/OL]. 網路. http://ke..com/view/386896.htm?fr=ala0_1 2010.4.30.
[6] 李硯祖. 視覺傳達設計的歷史與美學[M]. 北京: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01. 第2-3頁
[7] 曾憲楷. 視覺傳達設計[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1991.07. 第1-2頁
[8] 吳鑫. 設計教育當隨時代——論信息技術的發展與視覺傳達設計學科的課程改革[D]. 中國優秀博碩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2006.
[9] 馮玉雪. 藝術設計與社會經濟發展[J]. 美與時代, 2003(09). 第51-52頁
[10] 胡錦濤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的講話[C/OL]. 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6-01/09/content_4030855.htm 2006.01.09
[11] 黃梅榮. 藝術設計教學創新——數碼媒體的重要性[J]. 裝飾, 2004(12). 第88-89頁
[12] 賈鳳蘭. 文化創意產業的由來與發展[J]. 求是,2009 (24). 第53頁
[13] 張幼雲. 美術教育大視野——中外高等美術教育比較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第4頁、第46頁、第150-153頁
[14] 國內外創意產業的發展概況[EB/OL]. 金羊網. http://www.ycwb.com/misc/2006-08/10/content_1182406.htm 2006.08.10
[15] 楊德廣 王勤. 從經濟全球化到教育國際化的思考[J]. 教學研究(河北) ,2000年第23卷第四期 第292頁
[16] 張小鷺. 現代美術教育學[M]. 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06. 第2頁、第175頁
[17] 呂村. 藝術設計教育學科課程設置的回顧與現狀[J]. 中州大學學報, 2009(02). 第79頁
[18] 陳曉英. 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現狀的分析與思索[J]. 電影評介, 2008(22). 第85頁
[19] 張夢. 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考察[J]. 藝術教育, 2009(05). 第14頁
[20] 彭亮. 台灣高等設計教育特色及對大陸設計教育的啟示[J]. 傢具與室內裝飾, 2003(12) 第68-71頁
[21] 曹田泉. 設計藝術概論[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09. 第17頁
[22] 翁麗芬. 中國高校設計藝術教育發展的現狀與改革對策研究[D]. 中國優秀博碩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2007.
[23] 汪曉春.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設計、建築、藝術和規劃學校的設計教學[J/OL]. 中國設計在線網站. http://www.dolcn.com/data/cns_1/article_31/essay_312/egen_3129/2006-12/1165814856.html 2006.12
[24] 趙倩. 設計藝術教育與人文精神——論高校設計藝術專業教育中人文社科課程設置的必要性[D]. 中國優秀博碩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2007.
[25] 林采霖. 設計院校與設計業界建立雙向多元化合作之研究[J]. 裝飾, 2005 (03). 第77頁

B. 美術論文參考文獻

[1]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3]張法版.中國藝術_歷程與權精神[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5]王瑞成、宋清秀.中國文化簡史[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6]賀西林、趙力.中國美術史簡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美術史系、外國美術史教研室.外國美術簡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
[8]孔六慶.中國畫藝術專史_花鳥卷[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8.
[9]陳傳席.中國繪畫美學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C. 審美觀的參考文獻

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中華書局1984年版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中華書局1983年版
範文瀾《文心雕龍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俞劍華編《中國古代畫論類編》,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年第2版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中華書局1983年版
呂澄《中國佛教源流略講》,中華書局1979年版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任繼愈選編《佛教經籍選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
沈子丞編《歷代論畫名著匯編》,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惠能著郭朋校釋《壇經校釋》,中華書局1983年版
石峻等編《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一卷、第二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
張彥遠編撰《法書要錄》校點本,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何文煥編《歷代詩話》校點本,中華書局1981年版
丁福保編《歷代詩話續編》,中華書局1983年版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德]胡塞爾《邏輯研究》第一卷、第二卷中譯本,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版
[美]R.瑪格歐納《文藝現象學》中譯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版
[美]斯皮格伯格《現象學運動》中譯本,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
[德]胡塞爾《純粹現象學通論》中譯本,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
[法]杜夫海納《美學與哲學》中譯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
杜夫海納《審美經驗現象學》中譯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版
[法]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中譯本2001年版
[美]奧爾德里奇《藝術哲學》中譯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
[德]海德格爾《詩.語言.思》中譯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版
孫周興選編《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版
[德]克勞斯.黑爾德《世界現象學》,三聯書店2003年版
倪良康《現象學及其效應》,三聯書店1994年版
倪良康《胡塞爾現象學學概念通釋》,三聯書店1999年版
[1][1] 《美學三講》中譯本5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年版
[2][2]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譯本250頁,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
[3][3] 同上272頁
[4][4]引自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98頁,中華書局1984年版
[5][5] 參見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天地篇譯文,中華書局1983年版
[6][6]《中國佛教哲學要義》1032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7][7] 同上1033頁
[8][8] 見湯用彤先生《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471頁,中華書局1983年版
[9][9] 《辨宗論》,見《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一卷222頁,中華書局1981年版
[10][10]見《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479頁
[11][11]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476頁
[12][12]見沈中丞編《歷代論畫名著匯編》14頁,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13][13] 《文字論》,見《法書要錄》卷之四,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14]同上
[15][15]《林泉高致.山水訓》,見俞劍華編《中國古代畫論類編》636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年第2版
[16][16] 《小山畫譜》,見《歷代論畫名著匯編》463頁
[17][17] 《純粹現象學通論》中譯本210頁,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
[18][18] 《胡塞爾現象學概念通釋》512頁,三聯書店1999年版
[19][19]見湯用彤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471頁,中華書局1983年版
[20][20] 見卞曉萱編《鄭板橋全集》196頁,齊魯書社1985年版
[21][21] 《古詩評選》卷五,見《船山全書》第十四冊736頁,嶽麓書社1996年版)
[22][22]斯皮格伯格《現象學運動》302頁,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
[23][23] 《邏輯研究》第二卷第二部分中譯本75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年版
[24][24] 《現象學運動》中譯本156頁,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
[25][25] 《知覺現象學》中譯本473頁,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26][26] 《審美經驗現象學》中譯本371頁,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版)
[27][27] 《美學與哲學》中譯本113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
[28][28] 《藝術哲學》中譯本24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
[29][29] 《世界現象學》中譯本99頁,三聯書店2003年版)
[30][30]見其後期重要代表作《藝術作品的本源》,中譯本可見於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版和孫周興編《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版等多種版本)
[31][31]引自張世英著《進入澄明之境》139頁,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D. 朱光潛著的《西方美學史》,請問在寫參考文獻時,該如何寫

參考文獻就寫朱光潛西方美學史就可以了,這樣老師就懂了,最好是加上書名號

E. 請提供一些關於藝術設計的參考文獻

可以看看視覺這類雜志,我們老師要求我們看的是美術史,單獨推薦是三宅一生的書,很大師的

F. 藝術美學相關的研究生畢業論文,藝術類專業碩士論文或者相關參考文獻的代寫

你可以去一些大的威客網上發任務,不過要付出一部分費用哦。比如豬八戒或者任務中國什麼的。

G. 誰能給我提供點關於女秘書美學修養論文的參考文獻

摘要:針對當前企業女秘書的崗位需求,文章從職業形象、溝通語言、行為舉止、人格魅力等方面分析提升女性美學修養的具體要求和途徑,使美學修養在當代企業女秘書工作運用中具有更大的現實價值空間。

關鍵詞:企業;女秘書;美學修養

古人雲:「修猶切磋琢磨,養猶涵養熏陶。」「修」即「鍛煉」,「養」即「提高」,可見,修養就是經受鍛煉,得以提高之意。修養涵蓋思想修養、品德修養、政治修養、理論修養、文化修養、藝術修養等。而美學修養是指以修養為基礎,以審美活動為中心,是欣賞、追求、創造和享受美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是後天長期的涵養和訓練努力達到的一種能力或思想品質。

一、當代企業女秘書美學修養提升的必要性

當今企業的秘書工作崗位,80%都由年輕女性擔任,這與秘書工作崗位需求特點不無關系。隨著秘書從業人員女性比例的加大,當代企業中的女秘書越發凸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她們承擔著撰擬文稿、辦理事務、參謀決策、溝通信息、接待來訪、聯絡協調等工作和職責。因此,女秘書所特有的細心、輔助的特質讓女性更適宜秘書工作,更容易受到企業青睞。面對企業需求,她們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政治修養、思想修養、道德修養,還需要具有較高的美學修養,具體原因如下:
(一)窗口形象需求。所謂形象,就是一個人的外在印象,秘書在提供著輔助性工作的同時,還從事事務性、管理性、溝通等綜合性的服務。作為窗口形象的秘書崗位,接待來訪等工作都由秘書出面處理,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代表了企業的形象,秘書就是企業形象的代言人。因此,當代企業的女秘書要注重自身形象美的塑造,作為職業女性應努力提升自身的美學修養,為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奠定基礎。
(二)企業發展需求。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發展,企業對秘書的素質要求也更新更高。美學既是企業文化的高層追求,也是企業文化縱深發展的邏輯延伸,這就要求秘書也應當具有相應的美學修養,才能作為審美主體,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素質,全面優化相應的工作環境。
(三)消除偏見需求。基於「女秘書就是小蜜、花瓶」這種社會的偏見及世俗眼光,一些企業只憑借女性的外貌姿色,無視女性素質的提升和業務能力水平的提高,無實際內涵和業務能力的女秘書也並不少見。因此,企業女秘書只有內外兼修,提升美學修養,才能憑借自身的努力以消除偏見。
(四)就業生存需求。據2003年北京市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需求與減員情況調查統計表明,全市各單位需招用的人員中,女性僅占需求總量的27.30%,用人單位存在著明顯的性別選擇傾向。西南政法大學的調查結果也顯示,70%的女大學生認為在求職過程中存在男女不平等。女大學生就業面臨的最大困難是性別歧視。調查中,認為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存在性別歧視的,佔四成以上。由此可見,男性和女性就業比例差別較大,相比較而言,女性較男性面臨更大的就業及生存壓力。因此,女性增強自身美學修養,提升全面素質更顯必要和重要。

二、當代企業女秘書提升美學修養的具體要求

女秘書的美學修養應包含對秘書工作的熱愛,對專業知識的整體掌握,對所從事職業美學特徵的理解和把握,對職業美的積極創造。在審美過程中,秘書應注重自身的職業形象美、溝通語言美、行為舉止美和人格魅力美等若干方面的提升,充分體現優於男性的女性美。
(一)職業形象美。女秘書的職業形象是美學修養的客觀反映和外在體現,是女秘書自身素質的一種綜合體現。因此,女秘書要特別注重自己的職業形象,注重自身的主體形象與社會的文化底蘊、社會環境、職業特點的和諧。
1.妝容。當代女秘書作為一名職業女性,形象應端莊而職業。在妝容上可著淡妝,化妝既要講究美觀,又要講究合乎自身的工作環境,體現出自然、大方的美麗;既體現出對別人的尊重,增加他人對自身的形象分值,又可以顯示出特有的職業女性的魅力和自信的禮儀素質;既能使自己心情愉悅,還可以提高辦事效率。
2.著裝。整潔大方的衣著是構成女秘書美好的職業形象的外在表現。因此,女秘書的服裝不僅要職業、大方、整潔,還要求整潔中滲透著典雅,樸素中融合著美觀,大方中孕育著和諧,以求得與秘書職業特徵、精神面貌、人格魅力融為一體的和諧美,樹立起高層次的服裝審美情趣。
3.微笑。卡耐基說過:微笑能照亮所有看到他的人,像是穿過烏雲的太陽,帶給人們溫暖。女秘書應當注意自身的企業形象作用和職業溝通的特點,工作中應常常面帶微笑。甜蜜的微笑和具有本人特色的儀態,可以表達對他人的尊敬和禮貌,拉近人與人的距離,還可表現誠意、表現友善,是與他人溝通的催化劑,會給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4.眼神。微笑離不開眼睛的神采,秘書面帶微笑的同時還應當雙目平視對方,並運用真誠和親切的眼神與他人接觸,體現出平易近人的感覺,顯示出職業和自然的美感。
(二)溝通語言美。隨著經濟活動的發展和企業業務開展的頻繁,語言越來越體現其溝通、交流的橋梁和工具的重要作用。作為一名當代企業的女秘書,工作中向上級匯報、接待客戶、與各部門的同事交流等溝通工作時都需要運用語言。因此,人們對秘書語言的要求越來越高,溝通語言運用得好,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見,秘書應當具備語言美的能力。
1.用語文明。女秘書應注重使用文明禮貌用語,這是體現溝通語言美的外在體現。秘書要熟練使用文明禮貌的十字用語,即「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以給他人注重禮儀的感受。
2.音調輕柔。在溝通交流時,女秘書應當注重說話的場合與氛圍,語言不僅要清晰、准確、文雅,還應注重音調輕柔,滲透著對他人的關注與耐心,具有美學特徵,體現出自身良好的職業素養。 3.語氣真誠。溝通語言美還需要善於表達真誠。如果不能很好地表達出真誠,則很難體現出語言的美學價值。作為女秘書面對來訪的客戶如能面帶笑容,態度熱情,但誇誇其談會給人留下訓練有素,卻不知道如何表達真誠,不懂得語言美學價值的不良印象。因此,溝通語言美需要注重語氣真誠,才能帶來應有的美感。
(三)行為舉止美。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相貌的美高於色澤的美,而秀雅合適的動作的美,又高於相貌的美。優美的言語,大方的修飾,加上優雅端莊的體態,敏捷協調的動作,就能很好地體現女秘書的行為舉止美感。當代女秘書的工作范圍隨著經濟的發展而越來越廣泛。他們已經不再局限在辦公室這一狹小的空間里,他們的形象就是公司和企業形象的代表。因此,女秘書應當時常注意自身的各種姿態美。如站立時應當脊背挺直,胸部挺起,不要彎腰曲背,才能體現出規范、自然、挺拔、美麗的感覺;坐姿要求腰部挺起,上身要直,交談時身子可適當前傾表現出對談話內容的興趣。優雅的坐姿傳遞著自信、友好、熱情的信息,同時也能顯示出高雅莊重的良好風范;行走時要抬頭挺胸,步幅適當,雙臂自然擺動,體現出自然、挺拔的美感。
宋美齡女士1943年在美國演講時,她美麗的容貌和富有中國特色的旗袍著裝引來了眾人關注和欣賞的目光。她步伐優雅,目光隨和,面帶微笑而愉快地與人交談,並不因為交談者的身份高低而顯出不同的神情。行為舉止的美學修養在宋美齡女士身上顯現得十分突出。可見,女秘書應體現出瀟灑、優雅的行為舉止美。有些女性盡管長相漂亮,衣著時髦,但是站無站相、坐無坐相,舉止忸怩、表情呆板、談吐粗俗,使人感到整體的不協調,很難給人以美的感覺。
(四)人格魅力美。高尚的人格魅力能給當代女秘書的工作錦上添花,女秘書的人格魅力主要通過女秘書的主體形象來體現,它體現在對秘書工作的熱愛,對工作態度的認真,讓她溝通交流的對象感受到一種巨大的人格力量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形象,以形成美感。此外,女秘書的人格魅力還體現在待人接物中表露出來的自信、親和,對溝通對象的真誠,以及愛好廣泛、反應機智等性格魅力上,這都是當代女秘書不可缺少的美學修養。具有這種人格魅力的女秘書,定能使他人產生強烈的溝通慾望和美感。
人格魅力美也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體現。女性美不僅需要具備外表美,還要具有內在的心靈美。內在美的衡量,取決於女性的精神狀態、個人氣質、品德情操和生活習慣,它是在長期的陶冶中形成的。對於女性而言,內在美表現在工作上寬容默契、通情達理、吃苦耐勞、細心耐心;生活上謙和恭敬、柔情似水;社交上善良、有同情心、體貼他人、幫助弱者。心胸狹窄、遇事斤斤計較、妒忌他人、損人利己是內在美的大敵,同時也直接影響外表美的形象。

三、當代企業女秘書提升美學修養的必要途徑

(一)找准位置,明確形象。作為當代企業的女秘書,應當了解自身的工作崗位職責,明確自身在公司和企業所處的位置,明確自身的形象定位,踏實、勤懇地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才能不受社會偏見制約,樹立自身良好的職業形象和企業形象。
(二)提高素養.增強知識。現代人提出的「知識美容論」就是掌握豐富的知識,深化自身的內涵,讀書能改變容貌,其實就是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增強自身的人文素質的形象化的表現。「知書達理」的女人,才有善解人意的修養和回味無窮的魅力。即便容顏逝去,舉手投足之間依然會流露出優雅高貴的氣質。「慧外秀中」的女人,才善於理性的思考,能夠充滿自信的把握自己的人生。因此,女秘書應當從「大」處著眼,從知識上充實自己,從素質上提高自己。
(三)熟悉需求,塑造性格。知識與智慧是企業對秘書的職業需求,而細心和耐心更是企業女秘書的職業性格需求。當代女性應當有鍛煉自己性格的自覺性。造物者用了最和諧的美學原則來創造人類,它賦予了男性陽剛之美,又賦予女性陰柔之美。女性的溫柔應表現在善解人意,寬容忍讓,謙和恭敬,溫文爾雅,工作中也應當形成健全豐滿的性格,柔中有剛,韌中有勇,謙虛而不自卑,自信而不魯莽,細膩而不拖沓,熱烈而不狂放,更好地與秘書職業特點相吻合。
(四)減輕壓力,保持健康。當代女性工作和生活壓力之大有目共睹,因此,女性應當學會自我減壓,使自己盡量保持美麗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工作之餘可以走向大自然,面向江海,腳踏青山,去感受大自然千姿百態的美,去感受明月、清風、青山、綠水……。對工作壓力大的女秘書而言,親近大自然,親身體驗自然美,欣賞和感悟自然美,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提升審美能力。
總之,當代企業女秘書只有通過自強不息地努力,通過多種途徑,不斷提升美學修養,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做一名稱職的女秘書,對提高企業的效率,提升企業的形象都將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行嗎??

H. 美容與化妝的論文並附上參考文獻 3000字左右

醫學美容與化妝美容的呼應美探析
摘要]目的:廣泛取其精華,不斷完善美容醫學專業的教學及臨床應用,從而提高美容醫師的審美情趣。方法:總結各學派的審
美標准,整理相關行業的實踐經驗,探析醫學美容與化妝美容的呼應美。結果:取化妝造型之長,補美容醫學之短,使人類更貼
近於自然美,從而引領唯美新時尚。結論:醫學美容與化妝美容的內呼外應之美,是最時尚的求美指南。我們提倡求美者走「健
美-化妝-整形」這條求美之路,來尋求屬於自己的個性美。
[關鍵詞]呼應之美;本質特徵
「呼應」一個熟悉而又經久不衰的字眼,她是文學鑒賞中最
常用的一項指標。由前文埋下的伏筆,到後文的懸念被詮釋就
是其中的一種手法,她不斷地滲透到各個領域(美容、軍事、醫
葯學、工程學、IT、藝術等)。如化妝藝術中常用呼應的造型手
法-T.P.O原則;美術中也運用明暗關系、色彩的暈染、渲染來
體現人物、環境與角色的呼應。雖然各行業中的呼應是大同小
異,但是又各具特色。總之,他們的目的都是「烘雲托月,表現主
題」。那麼,究竟整形泰斗與化妝大師之間,是怎樣有機結合、內
外呼應地將人的健與美發揮的淋漓盡致的呢?這有待於我們去
探究,為了使該專業能與國際接軌,滿足眾多新世紀求美者的
需要,我們從多方面作出了探索與研究。眾所周知,醫學美容是
著眼於人體的骨骼結構、肌肉走勢、皮紋的走向,來通過醫學手
段和美學方式相結合的實施手段來達到和諧統一的美,是一種
「內呼」效應;而化妝美容則是立足於外部五官的長勢通過素描
學中的明暗關系、色彩的層次暈染、服飾的裝扮來產生視錯覺
(幻覺)的典雅、時尚、唯美的真實美感,是一種「外應」的結果。她
們兩者的內呼外應、相得欲彰的聯系,將是我們美容醫學界探
索、研究及應用的新課題
1相互呼應
1.1殊途同歸:醫學美學與化妝美學,一源於整形外科,一源於美
術藝術,兩者逐漸向醫學美容領域滲透,最終獨立,共同以人體
美為研究對象,殊途而同歸。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類必然
有美化自身、改變容顏的要求。在社會交際中,容貌美者容易贏
得更多的信賴和傾慕,給人以愉快的視覺形象,從而有利於人
際間進一步交談和情感領域的開拓。中央電視台主任化妝師徐
晶曾說「:化妝……,能夠拂拭掉心靈的塵埃,能夠喚起女性心
理和生理上的潛在活力,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
去」。甚至有人說「:容貌也是一種無形的生產力」。正是這種現
實社會的需要,人們利用醫學手段,來重塑容顏,美化人體;利
用美術及藝術的色彩與線條,高光與陰影,造成視錯覺,來美化
容顏,修飾人體美,二者共同達到藏缺揚優的目的。整形外科學
這樣一門以診治畸形為目的的學科,逐漸向美容領域滲透,最
終獨立出一門學科-美容外科學;美術藝術也逐漸向美容領域
滲透,獨立為一門學科-化妝造型學。
1.2各有所長:化妝美學是一門實用美學,通過豐富的化妝材料、
運用基本底、高光、陰影(暗影)的明暗關系來修飾不理想的容
貌,使之接近「三停(庭)五眼」的標准,是在人的客觀條件基礎上的美化,再潤上色彩襯托,起到藏缺揚優的視幻覺美,以此來充
分展示自己長處的魅力美學[1];而醫學美學是一門以醫學原理和
美學原理為指導,運用醫學手段和美學方式相結合的實施手段
來研究、維護、修復和重塑人的健與美,以增進人的生命活力美
感和提高生命質量為目的的新興美學學科[2]。兩定義告訴我們:
由於美容手段不同,各具優勢,其美容效果也各有所長。通常將
人體美分為生命活力美和人體形式美,對人體形式美的張揚是
化妝美容的長處;對人生命活力美的流露是醫學美容的優勢。
人們已公認的容貌美標准為:端正的五官,形態正常的眉、眼、
鼻、唇、頦;輪廓清晰,富有立體感的面型;健康紅潤的顏麵皮膚;
自然閉合的雙唇,微笑不露牙齦,側貌鼻、唇、頦突度適宜;面部
雙側對稱,顴頰及腮腺咬肌區無異常肥大或凹陷;牙列整齊,牙
齒潔白,咬合關系正常等。標准中包含了形式美和生命活力美
兩方面。要改變容貌的形態、輪廓,使之符合美學要求,非醫學美
容莫屬。雖然化妝美容也有類似的效果,但只是色彩、陰影產生
的視錯覺,這錯覺與要建立在一定的形態結構之上,且尚需一定
的距離,不可能將鞍鼻妝飾成高鼻樑。但對皮膚色澤、彈性、濕潤
及容貌動勢這些都能表現人的生命活力因素進行張揚或誇張,
非化妝美容莫屬。醫學美容是重塑人體美,化妝美容產生的是
修飾人體美。例如單瞼,給人的印象是眼小、疲憊、遲鈍、臃腫的
感覺。美容醫師根據受術者的要求、臉形、性格、職業設計出各種
重瞼:較寬的重瞼、適中的重瞼、較窄的重瞼、廣尾型重瞼、平行
型重瞼、新月型重瞼,並施行重瞼成形術以改變上瞼的形態,從
而增進人的容貌美,並維持較長時間,這是化妝美容無法做到
的。但化妝美容也有其優勢,一是可重復性,二是對人的生命活
力美的張揚。在中國化妝美容界,公認且富盛名的「化妝造型三
劍客」-毛戈平、吉米、李東田,他們的妝型和妝色都各具風格,
也稱為中國三大派別。唯美、典雅、經典而貼近生活的美女是毛
戈平大師的化妝風格;時尚、驚艷、五彩斑斕、魅力四射的女人味
是吉米大師的指南;前衛、時尚、狂野、誘人的妝型是李東田大師
的路線。這些唯美、典雅、時尚、狂野、驚艷……的字眼,都是大師
們對人體形式美各方面進行張揚和引領。
1.3相互呼應:呼應,在詞海中的解釋是:一呼一應,前呼後應,聲
氣相通,文章結構和內容的前後照應。醫學美容與化妝美容的
呼應美主要表現在美容手段與美容效果上的互補和目的的一
致性。如鼻樑低者,先行隆鼻術,使鼻樑加高到合適的高度。一般
手術切口採用:前鼻孔側切口,鼻小柱基底部切口,蝶形切口,剝
離鼻背到鼻根部,將雕塑好的L形假體放在鼻背筋膜與鼻骨骨
膜之間,術中還須對假體進行適當修整,直到滿意為止,最後縫
合切口。術後無需特殊固定,1~2個月恢復正常,在2個月內應
避免戴眼鏡、日光曝曬及暴力沖擊。隆鼻術一般選在身體發育
定型後進行,男性在17~25歲,女性在15~22歲。隆起的鼻樑
如果再配以化妝與之呼應,將會錦上添花。即在清潔皮膚、修眉
後,打底以遮蓋瑕疵,然後用高光膏,塗在鼻根至鼻尖,反復提
亮,以達到理想的鼻型和鼻根高度。一個完美無缺,符合美學規
定的鼻子就誕生了。醫學美容與化妝美容交相呼應,魅力無窮。
所以,時下,筆者建議全球愛美者選用健美-化妝-整形的程序
去探尋適合自已個性美的方案,這必將成為一種理性化的求美
時尚,隨著中國第一人造美女(郝璐璐)的出爐,整形美容再次熱
遍大江南北。
2呼應之美
2.1呼應美感:審美是人的獨特的意識活動,是審美主體與審美
客體的互動、交錯、影響,從而獲得審美愉悅的活動[3]。審美愉悅
就是美感,他是審美活動與其它意識活動的區別。中國古代有
四大美女,傳說她們美麗無比,分別有羞花、閉月、沉魚、落雁之
美稱,即是美感,是古人對她們進行審美產生的美感。審美意識
活動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包括感知、理解、想像、聯想、情感
等[4],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理解、聯想,而以聯想尤為重要。醫學美
容與化妝美容的呼應能引發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如果將美容領
域看成為一個王國,站在美容學的高度對美容王國進行審視,筆
者認為,醫學美容與化妝美容的呼應美就像一座金壁輝煌的宮
殿,醫學美容好似宮殿的結構、框架、造形,化妝美容好似宮殿的
裝飾、色彩、氣勢,兩者相互呼應,給人以金壁輝煌之美感。如果
將美容領域比作一個美麗的花園,在我看來,醫學美容與化妝美
容猶如花與葉,花因葉綠而五彩繽紛,葉綠因花艷而生機盎然,
置身其中,宛若仙境,心曠神怡。對於醫學美容與化妝美容的呼
應之美,也許有人會想起美麗的蘋果,顏色紅艷,外形完美,肉質
可口,內呼外應,愜意與食慾油然而生。近期,一股較強的「韓流」
在國內登陸,國人無不因韓國影星的美艷而驚羨,由艷羨而仿
效,准確地說,「韓星之美」應屬於醫學美容與化妝美容的呼應美
的表現。
2.2本質特徵:美作為人類可以反映到的事物的一種屬性,本質
上是一種關系屬性,是一種非物質性的客觀存在。眾所周知,醫
學美容是運用醫學手段和美學方式相結合的實施手段來達到
和諧統一的重塑美,是一種「內呼」效應;而化妝美容則是通過素
描學的屬性來產生視錯覺(幻覺)的修飾美感,是一種「外應」的
結果。探析呼應美的本質,首先要明確什麼是該事物的本質,就
客觀性來說,本質是事物之所以成為自身的獨有的規定性(或曰
特有屬性的集合);就人的認識來說,本質是對這種獨有的規定
性的正確反映;尋求美的本質,也就是要尋求美之所以成為美的
本質的獨有的規定性。
誠然,醫學美容和化妝美容的呼應美與美學是一種子屬關系,也
是非物質性的客觀存在,譬如現在盛行的「唯美、凈化心靈,美化
他人、美是自然的人化、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比」等觀點,事
實上,都是審美主體對人體美獨有的規定性反映。換言之,也就
是人類在駕馭美容學中的特有反映。醫學美容是以治療手段為
目的,而化妝美容則是以修飾方法為目的,自然也就存在本質上
的自身屬性。
呼應美,也是一種可以找到固定層面的一種事物的屬性,
她具有自身穩定的獨特的規定性,其本質最終是能被人類揭示
的。所以,呼應美探析的成果將會給美容領域/產業注入新的生
命活力,點燃全球最亮的一次美容火花。
[參考文獻]
[1]毛戈平.毛戈平化妝藝術[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00-150.
[2]鄭振祿,何倫.醫學美學概論[M].長沙:湖南科學出版社,1997:210-225.1]護膚糾錯,留住美麗容顏[J]. 八小時以外, 2007, (07) .
[2] 黃立娃,高媛,陳敏. 美容化妝學實驗教學初探[J]. 長春醫學, 2006, (02) .
[3] 黃毅,彭力,王昌輝. 美容中醫學教學方法與手段的研究[J]. 長春醫學, 2008, (02) .
[4] 秀芬. 家制美容豬蹄餚[J]. 東方食療與保健, 2007, (05) .
[5] 張平,劉寧,曹劉靜,李黠,陳翩. 盛唐時期的美容理念及美容方法初探[J]. 甘肅中醫, 2007, (05) .
[6] 毛忠南,李占虎,賈建兵. 經絡美容法治療黃褐斑120例[J]. 甘肅中醫, 2009, (03) .
[7] 魏華,黃倩. 簡談中葯美容[J]. 海峽葯學, 2008, (04) .
[8] 劉吉鳳. 《美容中醫學·緒論》的教學體會[J]. 中醫葯導報, 2009, (01) .
[9] 張小龍. 中醫葯中的美容[J]. 環球中醫葯, 2008, (02) .
[10] 沈志榮. 珍珠粉美容6問[J]. 婚姻與家庭(性情讀本), 2008, (04) .

I. 論文題目是"包豪斯美學風格對中式茶樓設計的啟示" 請專業人士給點參考資料,最好有參考文獻!!!急需!!!

你這題目相當難寫. 包豪斯美學風格對中式茶樓設計的啟示 你首先得知道什麼是包豪斯美學風格, 中式茶樓設計有哪些原理,這兩者有什麼可以值得切入的點。
我認為這兩者之間能切入的點真是不好找。因為包豪斯美學和中式建築所謂美學完全是兩個概念。能寫出這論文的人,估計藝術理論水平達到教授級別了。
你要是說包豪斯對西方娛樂休閑建築風格美學的影響,那就好寫了。那資料太多了。西方設計幾乎完全是承接包豪斯理論發展而來的。

你這題目建議放棄,呵呵真的很難寫的.
呵呵呵呵 另外一個,這是哪位老師出的題目啊. 我覺得出這樣的題目,有些讓人費解.

J. 關於美學的文章

這種事還是自己弄比較好吧,給你介紹幾本資料書:
朱光潛談美學 美學散步 西方美學史 中國美學十五講
這些都是精品書,就算自己不看了,留給周圍的人或者後人看,也是一件大功德的事。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