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參考文獻 » 老子文獻

老子文獻

發布時間: 2021-01-24 04:09:04

㈠ 老子新譯的參考文獻

[1].《老子它說》 南懷瑾著述 復旦大學出版
[2].《周易智慧——宇宙的模型》 謝寶笙 花城出版社
(本文資料由福州徐林小姐提供)

㈡ 老子對中華文化影響文獻綜述怎麼寫

通過以上對老子哲學思想的的梳理,以及對其系統架構的的分析論證,我們對老子的哲學思想及其系統,已經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和了解。那麼老子的思想以及老子的哲學思想的內涵及其價值,對於我們當今來說,又有那些須要我們繼續進行不斷地研究或發掘呢。這是一個大課題,筆者不可能提出什麼,方案或計劃,無論多少那都是不足取的,但在對現時代的某些現象作些反思並發表些看法,倒是做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所應採取的態度,為此也就勉為其難,談了點看法吧。
中華文明數千年來一脈傳承,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如果說是一種值得驕傲的瑰寶的話,同時也還是一種容易使人陷入困惑的包袱。很明顯悠久的燦爛,若沒有釐清其思想的內涵並獲得清醒的認識,會使人陷入一種尷尬和程度不同的迷茫,這也是當前的一個歷史和現實時期及其社會狀況的真實。
似乎大家都會有這樣的認識,歷史是人的歷史,傳統是人的傳統,思想是人的思想;所謂歷史和傳統以及思想的輝煌,說到底是人的輝煌;所謂對歷史和傳統以及思想的繼承,說到底還是對人的繼承,即後人對先人或後學對先賢的繼承。
中華民族的聖賢,自有其所在時代的歷史輝煌,又有其個人人生成就的一份燦爛,就社會歷史來說,歷史是群體的活動,這就有了民族國家的文明史實,但這同時又是由個人的燦爛集合而成。而老子及其《道德經》就是這些集合里最早形成形而上的哲學思想的個人燦爛以及思想的燦爛。
胡適之先生曾說:「老子書中論『道』,尚有『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的話,是其書中早出的有力證據,這明明說他初得著這個偉大的見解,而沒有相當的名字,只好勉強叫它一種歷程——『道』或形容叫它作『大』。這個觀念本不易得多數人了解,故直到戰國晚期,才成為思想界一部分人的中心見解。」而後來的莊子,就沒有這種「強為之名」的假設了,而成了一個原則。仔細推究一下道家之學,就可以看出老子貴柔、列子貴虛、揚朱為我,即是無為哲學的發展,莊子的曠達或消遙,是老子自然法則的開拓,儒家的仁、德,即是老子道德二字,在社會領域里的延伸。諸家學說「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史記莊子傳),而《道德經》就是諸家思想學說的搖籃。
老子承繼了上古時代先民觀察自然、認識宇宙萬物,皆一體同根,即所謂「道」的本源的思想。承上啟下,影響深遠。最早受其影響的當然是先秦諸子,然後漸次是魏晉之玄學,逐步滲透並傳入的佛學,以及宋代之理學,再就是平民百姓中經常使用的典故、成語、口頭禪等所反映出來其對人們日常生活里的根深砥固的滲透或影響。由於道體的虛無,每一個時期、每一個階層、甚字每一個人都能有所獲益,其思想各家都有所引用,真是「旁通而無涯,日用而不匱。」(問心雕龍原道),老子的形而上哲學如此的深遠和玄妙,自然可以放之四海,並垂於百世了。
首先對於先秦諸子來說,受其影 響最大並秉其衣缽的恐怕是非莊子莫屬了,其次就是申不害、韓非子等刑名之家了,特別是韓非子,無論是非難儒家還是解老、喻老,每每都引用老子的思想。
魏晉時期玄學之風再度興起,討論哲理的風氣大盛,所談論的題材不外是三玄,當時的學者的著述大多都在於昌明老莊的旨趣,特別是王弼他在弱冠之年的註疏本,已成為經典,千百年來無人能超出左右,為這一時期對老子學說貢獻最大之人了。
道家尚虛無,佛家尚空寂。佛學傳入中國後,由於二者頗為接近,當時的談玄之士,沒覺出老莊與佛學的差異有太大,當時的人士(如慧遠、道安等,)多用三玄解釋佛經。足見其對佛學的影響之大。以外典講解佛經,這在當時叫作「格義」。後來還出現了用佛學解釋道家之言(而佛教高僧如:鳩摩羅什、僧肇、慧觀等人都注過老子),可見當時中國文化的融合之一斑了。
宋代理學,在形而上的哲理方面受老子的影響很大。宋史本傳說,「明天理之根源,究萬物之始終。」宋明理學以周敦頤所作的太極圖(宋史說陳摶以先天圖傳種放,種放再傳——穆修以太極圖傳周)作為基礎,演義或推衍宇宙萬物的發生,他們的太極圖則是源自道教的太極先天圖。而道教之與老子的淵源自不待言(據太極圖傳授考講,太極圖本叫無極圖,陳摶居華山以太極圖刊行於石壁之上,其最下圈名為玄牝之門,最上圈為煉神返虛,復歸無極。)此時理學才使儒家思想更加發揚光大。
中國文化的哲學思想,文學風格藝術和生活,在這以後就基本上都陶冶在道家的韻味中了。再加上佛教也慢慢儒化,到了宋代,因道、佛之哲學理念而產生了理學,這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必然。也是佛學文化與中國文化融會的成果。在這以前佛教雖然已成為中國的佛教,但儒、道、釋三家在學術地位上的竟爭一直沒有停,而這個時候,佛教(禪宗)大師們大談其儒家學理,佛學已經儒化、儒學佛化的跡象,已經非常明顯。三家同源的思想已成形,即:直承孔孟心法,深受到佛學(禪宗)的影響,同時又滲入了老莊思想的主導成分,儒道釋的合流已經形成了中化文化的主體。
老子的思想除了對主體文化的影響外,還對政治、宗教、文學、藝術、習俗、方技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極大的影響。對於前面幾項的影響,限於篇幅或水準,就不多談了。雖然一度也曾有過,而且到現在還是有人想把老子所說的那些一目瞭然的真理,弄得玄乎其玄,使得老百姓不敢去親近他,但幾千年來的熏陶和浸染還是使得老子的思想,對平民百姓有著深遠的影響,使用了年代很久遠的那些典故和成語及口頭禪就是老子深入尋常百姓家的最好例證。比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大巧若拙、無為而治、有無相生、自知之明、天長地久等等,幾乎老子的每一句話或每一個詞彙,都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里,可以找到其用武之地,可以找到其「維此哲人,為我劬勞。」(《詩。小雅。鴻雁》語)的影子,烏乎!老子生時執掌重握著華夏文明新時代之開啟的鑰匙,但他無為而為;歿了也還惠及後世蒼生,行「不言之教」,實非一代之聖人就能所譽,真乃萬世之思想淵源及「賴前哲以免也」的前哲也。但中國老百姓卻對其本人的事體其知之不多,這可真是應了他的一句話叫「我無為民自化」,他沒有儒家那種入世教化的方式,卻有家喻戶曉的效應。
面對如此對中國文化和文明的滲透和普遍體認的老子思想和哲學理念,我們怎能不為其思想里的哲學理念哲學理念幽深,境界高遠,言語洗煉,正言若反,形而上與形而下同在等高超的意境或深遂的理念所觸動呢。她的博大精深還在於由這一思想的哲學系統所放射出來的光芒——精神、價值及其對中國文化的深遠影響和對老百姓的生活有那麼密不可分的水乳交融。
這一切在當今時代里,並沒有被磨滅掉,反而更有了不同尋常的用武之地了。老子一生憎惡智巧,然 而卻是古今的大智者;一生痛恨陰謀,卻又有人要在他的學說里找尋陰謀的蹤影; 一生討厭權術,而專講權術的人卻向他取經;被他咒罵了一生的統治者,卻又要向他討教治政的方略;這種不用智巧的巧妙,不用智慧的智慧使老子成為中國大智若愚的典範;老子是崇尚自然詛咒智巧的先驅,而老子的思想卻是一座充滿了智慧和機智巧妙的寶庫。後人發掘起來,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無論現今國人如何地卑棄自家的故物,老子這一寶藏,必將被世界各民族共同所擴充和研究,一起再度開啟世界文明的新時代。

㈢ 孔子和老子的對話出自哪個文獻

《史記•孔子世家》
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內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容子雲.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於魯,弟子稍益進焉.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㈣ 老子道家的相關文獻

老子道來家最重要和最主要的相自關文獻就是《道德經》。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㈤ 珍貴的西漢實物文獻《老子》甲,乙本出土自哪裡

該卷出於三號墓東邊箱一個長方形漆奩盒下層,與卷前四篇古佚書合抄在一幅寬帛上,出土版時折疊殘斷,權分成三十二片,毛筆書寫,字的行列與緯絲方向一致,先用硃砂劃好朱絲欄,每行寬6-7毫米,存152行,16000多字。

㈥ 哪些文獻中提到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經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莊子是援用寓言的方式來描述道、真人等等概念專,其中很多章節的目的是為了展現得道之人的崇高境界,從其本意來說是一點錯都沒有。但是,這就為大家展現了一種價值觀:無欲無為之人最逍遙。那麼在一般讀者看來,無欲無為成了達到這種最高價值的手段。那麼,對大家而言就會向無欲無為靠攏,去刻意地"無為"。而不為人注意的是,"刻意的無為"和"不要刻意的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狀態,而後者才是道家的真正精神。
就如同老子說,無為而無不為,這句話只是為了展示個大家一種現象,就是無為會導致無不為。屬但是,如果很多人帶著有色眼睛去解讀,當"無不為"成了我們的目標時,那麼我們當然應該無為,但這種"應該無為",則很明顯是一種"刻意的無為"。其結果導致很大一批道家思想的擁躉走上了虛無主義的歧途。

㈦ 出土的《老子》文獻有哪些

老子一生只作了一書《道德經》。包括:上篇《德經》,下篇《道經》。

㈧ 道家的其他文獻

考古發現的道家文獻
1900年,敦煌遺書出土,其中包括道家最重要的兩部著作——《老子》和《莊子》(殘卷)以及《鶡冠子》。
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西漢墓出土《六韜》,其中包含很濃的黃老道家的味道,或許是《漢書·藝文志》所說的《太公》的一部分。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老子》甲本,《老子》乙本,《老子》甲本卷後古書《九主》《老子》乙本卷前古書《黃帝四經》等。
1973年河北定縣八角廊漢墓出土竹簡《六韜》和《文子》殘篇。
1977年安徽阜陽雙古堆漢墓出土竹簡《莊子》書中《則陽》、《外物》、《讓王》等殘篇。
1987年湖北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竹簡《莊子》中的《盜跖》殘篇。
1988年 湖南省慈利石板村楚墓出土《管子·霸形》。
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戰國中期楚墓出土《老子》甲、乙、丙以及道家文獻《太一生水》、《語叢四》(《說之道》)。
1994年,一批戰國楚竹書出現在香港文物市場上,隨即被上海博物館購回,後被人稱為上博簡,裡麵包括《恆先》、《彭祖》、《三德》、《凡物流形》、《用曰》等許多道家佚書,其中以《恆先》最著名,它用詞古奧,哲理深刻,堪稱《道德經》的姊妹篇。
2009年初,北京大學收藏一批從海外搶救回歸的珍貴西漢竹書,總數達3300多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文獻是全本《老子》與《周訓》,其《老子》殘缺部分僅佔全書篇幅的1%,幾乎堪稱「完璧」。而《周馴》的篇發現將「還原先秦道家原初面目」
《漢書·藝文志》記載的道家文獻
《伊尹》五十一篇。
班固註:「湯相。」
《太公》二百三七十篇,《謀》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
班固註:「呂望為周師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為太公術者所增加也。」顏師古註:「父讀曰甫也。」
《辛甲》二十九篇。
班固註:「紂臣,七十五諫而去,周封之。」
《鬻子》二十二篇。
班固註:「名熊,為周師,自文王以下問焉,周封為楚祖。」顏師古註:「鬻音弋六反。」
《管子》八十六篇。
班固註:「名夷吾,相齊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也。有《列傳》。」顏師古註:「筦讀與管同。」
《老子鄰氏經傳》四篇。
班固註:「姓李,名耳,鄰氏傳其學。」
《老子傅氏經說》三十七篇。
班固註:「述老子學。」
《老子徐氏經說》六篇。
班固註:「字少季,臨淮人,傳《老子》。」
劉向《說老子》四篇。
《文字》九篇。
班固註:「老子弟子,與孔子並時,而稱周平王問,似依託者也。」
《蜎子》十三篇。
班固註:「名淵,楚人,老子弟子。」 顏師古註:「蜎,姓也,音一元反。」
《關尹子》九篇。
班固註:「名喜,為關吏,老子過關,喜去吏而從之。」
《莊子》五十二篇。
班固註:「名周,宋人。」
《列子》八篇。
班固註:「名圄寇,先莊子,莊子稱之。」
《老成子》十八篇。
《長盧子》九篇。
班固註:「楚人。」
《王狄子》一篇。
《公子牟》四篇。
班固註:「魏之公子也。先莊子,莊子稱之。」
《田子》二十五篇。
班固註:「名駢,齊人,游稷下,號天口駢。」 顏師古註:「駢音步田反。」
《老萊子》十六篇。
班固註:「楚人,與孔子同時。」
《黔婁子》四篇。
班固註:「齊隱士,守道不詘,威王下之。」顏師古註:「黔音其炎反。下音胡稼反。」
《宮孫子》二篇。
顏師古註:「宮孫,姓也,不知名。」
《鶡冠子》一篇。
班固註:「楚人,居深山,以鶡為冠。」 顏師古註:「以鶡鳥羽為冠。」
《周訓》十四篇。
顏師古註:「劉向《別錄》雲人間小書,其言俗薄。」
《黃帝四經》四篇。
《黃帝銘》六篇。
《黃帝君臣》十篇。
班固註:「起六國時,與《老子》相似也。」
《雜黃帝》五十八篇。
班固註:「六國時賢者所作。
《力牧》二十二篇。
班固註:「六國時所作,托之力牧。力牧,黃帝相。」
《孫子》十六篇。
班固註:「六國時。」
《捷子》二篇。
班固註:「齊人,武帝時說。」
《曹羽》二篇。
班固註:「楚人,武帝時說於齊王。」
《郎中嬰齊》十二篇。
班固註:「武帝時。」 顏師古註:「劉向雲故待詔,不知其姓,數從游觀,名能為文。」

《臣君子》二篇。
班固註:「蜀人。」
《鄭長者》一篇。
班固註:「六國時。先韓子,韓子稱之。」 顏師古註:「《別錄》雲鄭人,不知姓名。」
《楚子》三篇。
《道家言》二篇。
班固註:「近世,不知作者。」
右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司馬遷指的是黃老道家,而班固這里指的是以老莊等道家為中心而略有後世神仙家的色彩的思想和實踐性指南)

㈨ 道家文獻都有哪些

《道藏》、《老子》、《莊子》、《黃庭經》、《文始真經》、《參同契》、《內列子容》、《皇極經世》、《文子》、《田子》、《黃帝四經》、《老萊子》等

老子道德經 [思想研究]
莊子 莊子 [道家經典]
文始真經(關尹子) [修煉典籍]
列子 [今世仙學]
周易 [中醫養生]
淮南子 [道教文化]
文子 [其它文章]
化書 2007版 2008版

河上公章句
道德經英文版
太平經
抱朴子內篇
太上感應篇
呂氏春秋
西升經
太上老君內觀經
黃帝四經
鬼穀子
孫子兵法
老子想爾注
管子
天口篇
老子中經
無能子
鶡冠子
金人銘
玉皇經
太白陰經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素書
老子指略
達庄論
<<老君太上虛無自然本起經>>
http://tieba..com/f?kz=189337056

㈩ 道家文獻都有哪些

《道藏》、《老子》、《莊子》、《黃庭經》、《文始真經》、《參同契》、《列子》、《皇極經世》、《文子》、《田子》、《黃帝四經》、《老萊子》等
老子道德經
[思想研究]
莊子
莊子
[道家經典]
文始真經(關尹子)
[修煉典籍]
列子
[今世仙學]
周易
[中醫養生]
淮南子
[道教文化]
文子
[其它文章]
化書
2007版
2008版
河上公章句
道德經英文版
太平經
抱朴子內篇
太上感應篇
呂氏春秋
西升經
太上老君內觀經
黃帝四經
鬼穀子
孫子兵法
老子想爾注
管子
天口篇
老子中經
無能子
鶡冠子
金人銘
玉皇經
太白陰經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素書
老子指略
達庄論
<<老君太上虛無自然本起經>>
http://tieba..com/f?kz=189337056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