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小导师制
Ⅰ 实行导师制的意义是什么
导师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进行德育,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导师制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另一部分。
(1)学生小导师制扩展阅读:
导师制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四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
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
Ⅱ 如何利用导师制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认识世界的心理因素可分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个范畴。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与智力因素活动关系密切并共同影响智力活动效率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习惯等心理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更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回归教育的本质。
我校的导师制建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每班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成员在5-8人左右。每位老师带一个小组,老师不仅要指导小组成员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导师制明确了教师的责任及目标,也拉近了师生关系。由于小组人数较少,老师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更充分地与学生互动、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并针对每个小组成员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培养策略,具体指导学生全面发展。
一、利用导师制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策略
1.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建立学生档案等方法,了解学生情况,跟踪教育效果。导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首先要了解学生情况,明确学生的问题在哪里,需要哪方面的帮助。为此,导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调查问卷、制定表格,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在了解学生的情况之后,导师可以根据收集的信息及平时观察到的情况梳理学生的问题,建立档案并制定指导方案。
2.让学生明确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及需要具备哪些非智力因素。在教学实践中,导师一方面可以设定主题,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探讨和总结在学习及生活中要具备哪些要素才能取得成功,而自己缺乏的又是哪些因素。通过这一过程,引导学生重视非智力因素及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导师还可以让学生搜集成功人士的故事,归纳他们成功的秘诀。这些成功人士往往都有独特的心理特征,例如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在搜集这些故事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印证和强化学生在之前的小组合作探究中得出的结论,明确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最后,导师还要与学生一起探讨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培养非智力因素,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出个性化的建议,最终形成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行动指南。
3.导师要重视自身非智力因素的完善,不断增强表率意识,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的个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智慧、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让他们逐渐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
二、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为培养非智力因素创造有利条件
1.教师应该利用导师制师生关系密切的优势,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有效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铺设良好的“感情通道”。在导师制中,导师的教育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是否信任和尊重导师。只有当学生真正信任和尊重导师,他们才会愿意和导师沟通,听取导师的意见。而要做到这一点,老师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因为尊重和信任是相互的。其次,导师还应该关心、爱护学生,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对学生的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小小的帮助,可能会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重大的影响。
2.建立合作畅快、真诚信任、互相理解的小组氛围,营造良好的生生关系。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大部分的高中学生都会向往平等的关系,喜欢与同龄人交朋友,因此生生关系在学生人际关系中是十分重要的。导师制的建立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小组成员一般以自愿原则结合在一起,每两个学生之间形成师徒结对关系,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相互帮助。导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问题探究、阶段性总结、聚餐等营造和谐的小组氛围,建立良好的生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与人交往的基本能力。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常说,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学生的问题折射的其实是家庭的问题。导师在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时,不能简单停留在学校教育层面,还应当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亲子关系的和谐程度等信息,全面把握学生的情况。并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将学生的问题与困难及时与家长沟通,寻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Ⅲ 本科导师制是什么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
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
(3)学生小导师制扩展阅读:
导师制的教育模式: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进行德育,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导师制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另一部分。
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把学生以小组或宿舍为单位,学校全体教师都参与育人,都担任导师,每个导师负责一个或几个小组或宿舍。
全员育人导师制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从学习、生活到德育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
Ⅳ 小学全员导师制工作反思
1、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版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权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2、进一步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寻找挖掘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行为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的探究,独立地生活,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4、发挥我校优势,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健康发展。
5、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全面贯彻课改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一条“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教育管理之路,努力培养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强的新时代的中学生。
Ⅳ 导师制缺点具体有哪些,在线等 急!!!
(一)“导师制”的定义不够明确
按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模式,导师按理来说应由具有高资历、高科研能力的教师担任,导师的主要责任是关心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即本科阶段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其次是在生活上给予一定关心。毕竟导师科研任务繁重,顾及太多必然会影响导师自己科研项目的完成。《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导师”的定义是“高等学校或研究机关中指导人学习、进修、写作论文的人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导师是指导老师的意思,严格区别于中小学的班主任以及大学的辅导老师。但是目前高校存在一种“导师不导”的情况,有些导师不把此当做自己的一份责任,因此这种制度有时仅仅是一种形式,学生并没有在导师制中有所收获与成长。理想的导师制应是导师对学生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学术品质,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专业性学习与科研的能力。
(二)导师带学生的比例不科学
在当前国内大学如武汉科技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学院做到了一个导师带5-7个学生的导师制度,正在逐渐与外国导师制缩小差距。吉首大学文学院由于师资或经济条件等各种原因实行的是一个导师带一个班的制度,一个班平均50人,显然,和外国大学相比,这种比例是极其不科学的。资料显示,斯坦福大学的导师与学生之比为1:3,我们没有条件实现这种比例,但我们可以相对更科学地划分或细分,充分挖掘与利用学院的教师资源,启用更多的导师。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去划分生源,让学生根据学习兴趣自己去选择导师,在这些条件下争取一个导师带20个学生左右,这样更有利于真正体现导师的作用以及导师制的贯彻落实,让导师制不至于形同虚设,起到真正“引领学生”的作用。
(三)学生和导师的互动意识淡薄
中国学生的学习一向是被动型的学习,初次面对大学的导师制显然是不适应的。所以,虽有导师,但似乎很多学生从来没有在导师制中受益,于是便有了“导师制如浮云”的说法。好像在许多学生眼中,导师就是个摆设。其事实是学生们不够主动,由于传统的师教生学的模式,学生互动意识极其淡薄,教师只能一味的讲,学生没有研究灵感,学习模式依旧未变,这种互动式的学习也就名存实亡。这些都是学生不会利用优秀资源的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缺失。导师与辅导员的区别是导师能更准确地把握专业知识结构,更好地规划学习秩序,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需要,对学生学习提出必要的建议。因此,让学生了解导师的重要性也是大学导师制完善的必要途径。
(四)学校奖励机制不完善
导师带本科生搞科研,需要导师的耐心教导,用心地培养学生,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加入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做导师科研的好帮手,这能够明显提升本科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但这种科研的过程是艰苦的,甚至是困难的,一个科研成果的提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对于优秀导师带学生完成的科研成果,学校有必要大力表扬并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尤其是给予导师奖励,这些成果的产生是以导师为核心带头人而产生的,对于学校的科研能力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学校极有必要建立导师带学生奖励基金,提高导师带学生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学校整体的科研能力。当然,本科生科研不同于研究生科研,研究生主要是出成果,本科生更注重过程,因此,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制定奖励计划。
Ⅵ 导师制手册,老师对孩子知心话积极要求和建议,学生的收获,进步和感悟,怎么写(内容多一些,谢谢!)
感悟一:三句→两句,核心理念更清晰!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修订稿改为了:“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在普及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再用学习价值来衡量数学教育,尊重学生数学教育的过程,让学生有“良好的数学教育”,远胜于“获取必需的数学”来得更为重要。它既体现了数学是一门精深的科学,更体现了“数学”的一种人文情怀,与教育的内涵恰当地融为一体。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里的“人人”指的是学习数学课程的所有人,是大众教育,而不只是指少数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是“良好的数学教育”的标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回归与尊重。平时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
感悟二:双基→四基,是这次课标修改的旗帜!
“双基”变“四基”是此次修订后最引人注目的课程目标的变化。实验版的课标非常强调双基,现课程标准在继续保留和强调了“双基”还增加“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变双基为四基。这样的改变,首先体现了对于数学课程价值的全面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仅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数学发展和处理问题的思想。同时,新增加的双基,特别是基本活动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 一个人要具有创新精神,可能需要三个基本要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机遇。其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仅需要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需要思想方法、活动经验的积累。也就是说,要创新,需要具备知识技能、
需要掌握思想方法、需要积累有关经验,几方面缺一不可。正如史宁中教授所说:“创新能力依赖于三方面: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经验的积累,三方面同等重要。”
感悟三:两能→四能,是创新意识培养的需要!
2011版课标明确提出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原来倡导的“双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发现问题”,是经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数学思维,从表面上看来没有关系的一些现象中找到数量关系或者空间形式的某些联系,或者找到数量关系或者空间形式的某些矛盾,并把这些联系或者矛盾提炼出来。而“提出问题”,是在已经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把找到的联系或者矛盾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集中地以问题的形态表述出来。
Ⅶ 在导师制中,学生和导师各自应扮演什么角色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由于教学活动发生在课堂内,由作为知识的拥有者的教师向作为知识的需求者的学生传授的活动,教师就必然承担着把知识经验通过传授的方式继续传承下去的职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是简单的教师“单向传输”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关系。在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源泉,教师仅仅充当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就会禁锢学生的头脑,不利于学生自己的主动探究。由此,教师角色必须做出适应开放式教育的转换: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1、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该是在关键时刻给予学生指导和支持的“导师”。首先,教师应该能够根据学生的智力高低、学习风格、学生个性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亲自进行的学习活动,主动而不是被动地获取知识,真正得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2、其次,教师应该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探求知识,并通过留下供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空间以及思考的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更高阶段的学习。
3、最后,教师应该能够在学生需要克服较大困难或付出较大努力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时,给予适时、适当的指点和支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
Ⅷ 学生角度:导师制感想。
装备放弃下哦